Blog Timeline Full Width

Check out our Latest News!

5 月 2022

香港今新增328确诊 包括39宗输入病例 其中4宗属BA.4个案

[video src="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5/37782214c92804bda791be6f13fa884a.mp4" /]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表示,今日(16日)今日新增328宗确诊,包括39宗输入病例,当中有23宗在机场确诊,分别来自澳州、瑞典、泰国等地,其中有4宗输入个案涉及Omicron BA.4变种病毒,至今本港累计7宗相关个案。今日没有新增死亡个案。 今日再有20宗学校呈报病例,涉及中小学、幼稚园及特殊学校,其中2名中学生曾一同进膳。至于现有爆疫院舍中,其中1间残疾院舍有1宗新增个案,涉及1名员工,同层院友有8名被列为密切接触者。 另外,有3名互不相识的人士光顾东涌富东广场食肆“谭仔云南米线”后确诊,追踪后发现此食肆只有3宗个案,他们就座位置相近,当局将会餐厅进行调查,另外大概涉及200名食客需要强检;至于爆疫的观塘工业大厦“御善私房菜”新增9宗个案,包括1名职员,累计20宗个案,大部分无病征。 而上环食肆“星月楼”新增8宗个案,全部于5月7日晚光顾上址,包括3名员工及5名顾客,其中一名员工于厨房工作;群组累计64人染疫,包括55食客及9名职员,其中20%无病征。红磡“新旺会”群组再增1宗个案,涉及一名曾于5月9日到上址的56岁男士,他无病征,于强制检测过程中发现染疫;群组至今累计有15人确诊,包括13顾客及2名职员。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指出,现时有686名确诊病人留医,有2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昨日有88名确诊病人康复,当中70名病人出院,第五波疫情至今共有49446名病人康复,49000名病人出院;另有1名病人入院筛查确诊,2名同房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此外,医管局累计22917名职员曾确诊,其中22766人已返回工作岗位。

李家超:行会通过香港下届政府改组为3司15局增设3名副司长

行政会议今日通过政府架构重组方案。第六任行政长官当选人李家超今日(17日)下午在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会见传媒。他表示,多谢行政长官及行政会议配合推展第六届政府架构重组工作,让方案交予立法会讨论。新政府架构将由现时的3司13局增至3司15局,同时增设3名副司长职位,分别是政务司副司长、财政司副司长及律政司副司长。 李家超指,重组政府架构后将增设“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分拆运输及房屋局为“运输及物流局”和“房屋局”,创新及科技局改名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民政事务局重组为“民政及青年事务局”,环境局扩大并改名为“环境及生态局”,食物及卫生局改组成“医务卫生局”。 李家超表示,部分现有政策局需要处理庞大事务,分拆可以专注细化处理问题,例如分拆运输及房屋局,可以聚焦处理两大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改组医务卫生局,可以更加专注对付新冠疫情及解决医疗体系问题。新架构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使权责更加清晰,例如“环境及生态局”接掌环境卫生、食物安全、渔农等政策。而新设立的“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及“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可以配合好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机遇。 他表示,现时三司管辖范围广泛,工作繁重,消耗他们的统筹和指挥能力,其中政务司管理9个局,财政司负责4个,改组后现在政务司督导9个政策局和跨局事项等;财政司督导6个政策局,亦要负责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土地房屋问题等;律政司需要督导辖下6个法律专业部门等。李家超表示,副司长可按需要,被委派统筹指定政策范畴和特定项目,例如政纲中提出的土地房屋供应统筹组,强化政府施政能力等。 副司长可助完成特定项目 李家超也解释了设立三名副司长的原因,其一是可以协助各司长的工作,因政务司司长日后需要统筹多达九个政策局、财政司司长则要领导六个政策局的工作。对于律政司增设副司长,李家超解释是因为律政司工作繁重,除了要推动本身辖下的6个法律专业部门工作,他亦要求下届律政司要积极做好几项工作,包括宪法和基本法的推广、国际法律的合作和安排以及代表香港宣扬香港的优良司法制度。他形容,国际关系复杂,要将香港现时情况讲给世界听,指律政司有推广工作,包括强调司法独立。他希望推展整体律政司工作要更积极、主动,认为在设计顶层指挥方面,副司长会有帮助。李家超又指,副司长可以被委派统筹处理特定项目,例如两个工作组及统筹组,强化政府施政能力。 李家超期望6月中之前完成立法程序,让新政府架构可以在7月1日实施。

黎智英与壹传媒6高层涉违国安 官将3案合并兼交付高院处理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涉嫌2020年在Twitter发文、接受多间海外媒体访问、请求外国制裁等,被控“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4罪。已停刊的《苹果日报》6名前高层连同3间相关公司,早前亦分两案被控“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及“串谋刊印,发布,出售,要约出售,分发,展示及/或复制煽动刊物”两罪。3案今日(17日)早于西九龙裁判法院再作提讯日,控方申请合并案件,获主任裁判官罗德泉批准。黎智英及3间公司的案件正式转介至高等法院,将之交付高等法院原讼庭审理,日期待定。其余被告则将于下午继续处理。 案件合并后,10名被告依次为73岁黎智英、59岁前社长张剑虹、51岁前副社长陈沛敏、47岁前总编辑罗伟光、 51岁前执行总编辑林文宗、 57岁英文版前执行总编辑冯伟光、55岁前主笔杨清奇、《苹果日报》有限公司、《苹果日报》印刷有限公司及AD Internet Limited。三间公司继续由文姓男子代表听取控罪,另由资深大律师郭栋明任法律代表。 10被告同被控于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6月24日期间,在香港及其他人,一同串谋刊印、发布、出售、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具意图引起憎恨或藐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或激起对其离叛;激起香港居民企图不循合法途径,促致改变其他在香港的依法制定的事项;引起对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视或激起对其离叛;引起香港居民间的不满或离叛;煽惑他人使用暴力;在香港及其他人一同串谋,请求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人员实施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制裁、封锁或者采取其他敌对行动。 黎智英另被控于2020年7月1日至今年2月15日间,与陈梓华、Mark Herman Simon、李宇轩、刘祖迪及其他人一同串谋,请求外国或境外机构、组织、人员,实施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制裁、封锁或者采取其他敌对行动;及于2020年7月1日至12月1日间,请求外国或境外机构、组织、人员,实施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制裁、封锁或者采取其他敌对行动。

香港「疫苗通」第三阶段月底实施政府提醒尽早打齐3针

第三阶段的「疫苗通行证」将由月底(31日)起实施,届时所有12岁或以上的市民,除非取得新冠疫苗接种医学豁免证明书,必须按要求接种新冠疫苗,方能符合「疫苗通行证」的要求。政府今日(17日)提醒市民,尚未符合第三阶段「疫苗通行证」要求的市民,尽快在本月31日之前接种疫苗。政府亦呼吁其他合资格接种第三剂疫苗的市民,无需等候至「疫苗通行证」6个月宽限期届满,应尽早接种第三剂疫苗。 政府表示,非康复人士在接种第二剂疫苗之后的6个月内,可使用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作为「疫苗通行证」;如接种第二剂疫苗已超出6个月,则需要接种第三剂疫苗,方能继续使用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作为「疫苗通行证」。 对于康复人士,在康复后6个月内,可使用「康复纪录二维码」或带有康复身份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作为「疫苗通行证」;如在感染前已接种第二或第三剂疫苗,无需额外接种疫苗,可在「康复纪录二维码」到期后使用带有康复身份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作为「疫苗通行证」;如在感染前未曾接种或只接种一剂疫苗,需要在康复后6个月内接种多一剂疫苗,方能继续使用带有康复身份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作为「疫苗通行证」;12至17岁的康复人士,如已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可继续使用带有康复身份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作为「疫苗通行证」。 发言人表示,虽然近日疫情稍为缓和,但Omicron变异病毒株传播力极高,市民仍须保持警惕。接种疫苗对于预防重症或死亡高度有效。发言人呼吁仍未接种疫苗的市民尽早接种疫苗,特别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风险极高的长者、长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较弱人士,应为自己健康着想尽早接种。符合接种第三及第四剂疫苗资格的市民应尽早接种,以为本港建立防疫屏障。

「12逃犯」郑子豪认意图损坏财产罪续还柙明日再讯

「12逃犯」案中的廖子文及郑子豪,涉嫌与另外2人串谋纵火,被控一项串谋他人无合法辩解用火摧毁或损坏他人财产,以及一项管有物品意图摧毁或损坏财产交替控罪。廖子文及同案另一男被告昨日(16日)承认交替控罪,即管有物品意图摧毁或损坏财产罪。而郑子豪今日(17日)亦承认该控罪。不过因控辩双方仍有事项需要商讨,故案件须押后至明日才会读出案情供认罪被告确认。廖与郑子豪继续还柙,另两名被告则获准以原有条件保释。 4名被告为郑进(32岁,时装设计师)、郑子豪(18岁,港铁技术员见习生)、李威龙(26岁,厨师)及廖子文(18岁,学生),他们同被控一项串谋意图危害生命而纵火罪,及一项属交替控罪的管有物品意图摧毁或损坏财产罪。控罪指,他们于2019年9月在香港,串谋他人无合法辩解用火摧毁或损坏他人财产,以危害他人生命或罔顾他人生命是否会因而受到危害。交替控罪则指,他们于2019年9月30日,在湾仔骆克道一个大厦单位,管有玻璃樽、乙醇及汽油等。 现时,除李威龙未有答辩外,其余3名被告均已表示承认交替控罪。

机场三跑飞行校验上月完成 香港机管局:料今年启用

香港机管局今日(17日)表示,机场第三跑道的飞行校验已在上月顺利完成,预料第三跑道可在今年启用。机管局已向立法会提交文件,表示计划本月进行飞机意外救援演习,并期望在月底前,配合民航处要求,取得营运第三跑道及相关滑行道的牌照。 香港机管局指,第三跑道今年启用后,机场中跑道将会关闭约2年,进行重新配置,届时机场将以临时双跑道系统运作,局方会与相关持份者协调,确保顺利过渡。机管局相信,航空业及航空交通将会随着疫情退却而逐步复苏;业界一般预期,客运量将于3年时间逐渐回复至疫情前水平。机管局会保持警惕,严格控制成本,继续推展发展项目,巩固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陈茂波称疫下金融科技数码化加快转数快及消费券计划效果佳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7日)在「2021金融科技大奖」颁奖典礼上以录影致辞表示,疫情下,无论是金融科技或其他不同行业的数码化进程更见加快。特区政府推出了多项措施致力完善金融基础建设及加强人才培训,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 陈茂波说,在促进电子支付方面,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使用量持续增加,于今年3月初更突破了1000万个登记,每日平均成交量超过80万宗,除了便利个人对个人支付,亦支援企业及商户支付、帐户增值,以及透过二维码缴付政府帐单及费用等。他表示,去年首次推出电子消费券计划,截至今年2月底,4家参与计划的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合共新增了超过540万名用户和10万个商户。消费券计划亦已增加电子支付工具营办商的数量,以促进数码经济的发展。 陈茂波指,去年特区政府拨出1000万元首次推出「拍住上」金融科技概念验证测试资助计划,业界反应热烈。当局将于今年再拨款1000万元推出新一轮资助计划,鼓励金融业就更多金融服务及产品进行概念验证测试。此外,为便利企业融资,当局正推动更好发挥政府数据的潜力,扩充香港金融管理局「商业数据通」的功能,平台目前已进入试行阶段,预期于本年底正式推出。中国人民银行及金管局在今年2月推出大湾区金融科技测试工具,现时已有超过20间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表示有兴趣使用该一站式测试工具。 在培育金融科技人才方面,陈茂波表示于今年2月推出新一轮「金融从业员金融科技培训计划」,为金融从业员提供金融科技培训及资助。政府亦正积极落实为金融科技从业员制订资历架构认可的专业资历,预计首批资历将于今年推出。当局亦将于年内为成功取得金融科技专业资历的从业员提供学费资助,以推动金融科技人才专业化。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五月十七日)在「2021金融科技大奖」颁奖典礼录影致辞全文: Salome(经济日报集团执行董事兼《经济通》董事总经理史秀美)、Winnie(智慧城市联盟创办人及荣誉会长邓淑明博士)、Peter(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任景信)、Wilson(香港科技园公司策略伙伴副总监陈伟忠)、各位专业评审、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参与「2021金融科技大奖」颁奖典礼,与各位一同分享金融科技界精英的卓越创新成果和他们得奖的喜悦。   创新科技有自身的核心产业群,同时也推动传统产业有新的发展面向,带来新的机遇,金融科技在香港的蓬勃发展便是其中一个出色的例子。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企业及资金提供高效配对,也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提供专业服务。在原来的高质量发展中,金融科技为整个市场的运作效益、更精准的投资配对和风险管理、更为个性化的专业服务,创造了新的产品和服务、衍生了新的需求,也开拓了新的市场。从支付、转帐、借贷至保险、投资及企业合规等方面,金融科技为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大众提供更快捷、安全及可靠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有助企业提升竞争力,也让用户有更便捷及良好的使用体验。近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无论是金融科技或其他不同行业的数码化进程更见加快。   为把握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特区政府推出了多项措施致力完善金融基础建设及加强人才培训,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   去年特区政府拨出1,000万元首次推出「拍住上」金融科技概念验证测试资助计划,业界反应热烈。我们将于今年再拨款1,000万元推出新一轮资助计划,鼓励金融业就更多金融服务及产品进行概念验证测试,推动业界持续创新。   在促进电子支付方面,我们的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使用量持续增加,于今年三月初更突破了1 000万个登记,每日平均成交量超过80万宗,除了便利个人对个人支付,亦支援企业及商户支付、帐户增值,以及透过二维码缴付政府帐单及费用等。   我们去年首次推出电子消费券计划,除了是希望透过带动本地消费,为经济复苏增添动力,同时也希望借助这一股消费力量,推动本地电子支付市场的发展。从各方面的反应可以见到,计划取得很不错的效果。截至今年二月底,四家参与计划的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合共新增了超过540万名用户和10万个商户。   在今年初的《财政预算案》,我公布了新一轮消费券计划,向每名合资格市民分期发放10,000元的消费券。第一期、5,000元的消费券已在上月初发放。第二阶段于今年年中,与新登记合资格市民的消费券一并分期发放。我们亦已增加电子支付工具营办商的数量,为商户和市民提供更多选择,进一步巩固商户及市民使用电子支付的习惯,汇聚市场力量,促进数码经济的发展。   为便利企业融资,我们正推动更好发挥政府数据的潜力,扩充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商业数据通」的功能,让企业,尤其中小企,更方便地把自身的数据提供给银行,让信贷风险评估能更准确,有利企业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更高效的融资服务。平台目前已进入试行阶段,预期于本年底正式推出。   我们亦与内地研究扩阔金融业互联互通的范畴至金融科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及金管局在今年二月推出大湾区金融科技测试工具,让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能够透过「一站式」平台就其跨境金融科技项目于香港及内地大湾区城市同时间进行测试,加快金融科技产品的推出和减低其开发成本。我们欣悉现时已有超过20间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表示有兴趣使用该一站式测试工具。   在培育金融科技人才方面,我们于今年二月推出新一轮「金融从业员金融科技培训计划」,为金融从业员提供金融科技培训及资助。我们亦正积极落实为金融科技从业员制订资历架构认可的专业资历,预计首批资历将于今年推出。我们亦将于年内为成功取得金融科技专业资历的从业员提供学费资助,以推动金融科技人才专业化。   「金融科技大奖」已是连续第五年举办,今年更特别增设了「杰出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企业嘉许状」,表扬于ESG(环境、社会及管治)领域表现积极的机构,以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营商平台,推动机构可持续发展。我在这里特别感谢主办单位《经济通》、数码港及香港科学园为金融科技业发展所作的贡献。   最后,我在此衷心恭贺所有得奖者,并祝愿活动圆满成功、各位身体健康、生意兴隆、家庭幸福。谢谢大家。 完

林郑:香港疫苗接种仍是抗疫重要手段通关 仍是首要目标

近日有专家建议放宽疫苗通行证,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7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对此回应,不同专家持不同意见,或因确诊个案数近日在低位徘徊。林郑月娥说,专家在一篮子考虑因素中提供多点看法,但政府并非被专家带着走,而是在平衡公共卫生需要、经济需要及市民接受程度后,作出最适合做法。她亦对多名专家在过去两年多给予的意见表示感谢。 林郑月娥称,当局仍会坚持推进疫苗接种计划,本月底将落实疫苗通行证第三阶段。目前只有约一半合资格人口接种三针,希望市民积极接种疫苗。 林郑月娥说,通关仍是首要目标,与内地恢复通关必须重新讨论和对接,基础是以去年底已经接近达成的方案去研究。她重申,疫苗接种仍然是抗疫重要手段。接种疫苗不会完全防止被感染,却是减低重症甚至死亡的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