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有信心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需研究如何增强
过去一年,有西方政客和媒体抹黑香港,并声称其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受影响云云。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13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直言「我们不怕别人抹黑」,表示对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信心。 林郑月娥称,很多海外金融机构仍对香港充满信心,更希望在香港未来发展中「分一杯羹」,所以不少金融机构已经打算在香港扩大业务,增聘人员。据她透露,日前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启动,已经有海外银行称在年底前要增聘600人。 「这些放到我们眼前,就说明香港还是一个很重要的金融中心」,林郑月娥表示,当前仍需研究和探索的,是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下增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林郑月娥举例指,当新冠肺炎疫情过去,如何让在港外籍人士更方便地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就是其中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样可以提升大湾区对海外金融机构人才的吸引力。 谈及香港金融业发展,林郑月娥表示,金融业比其他产业更国际化,香港如今成为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中央的大力支持。未来特区政府将继续和中央有关部委保持紧密联系,探讨今后再有何种互联互通的金融产品可推出市场。
赞前海方案带来新机遇 林郑:「十四五」规划助港腾飞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日前公布出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13日)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访时表示,「前海方案」为香港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也将增强香港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她指,「一国两制」是香港最大的优势,香港将抓住「十四五规划」带来的崭新机遇,乘势腾飞。 林郑月娥认为,「前海方案」对香港非常重要,扩区后的前海合作区总面积超120平方公里,相当于1.5个香港岛,而前海距离新界西北部非常近,大概4公里。她盼望未来港人面向前海,上班到前海,做其他专业服务也可以面向前海。 林郑指,「前海方案」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能够增强香港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她续指,无论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或是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香港市民必须感受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有国家意识,愿意进入内地发展,尤其是青年人。 林郑月娥表示,在「十四五规划」中,香港迎来国际科创中心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两个新定位,香港将利用自身优势,努力打造新平台。她提及,在创新科技方面,本届特区政府4年间投入超过1100亿港元,在科研、人才培育、普及科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时,深圳和香港联手建设位处「一河两岸」的「一区两园」,可见香港未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大有可为。而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香港传承着中华文化,也长期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在香港东西方文化得以汇聚和交流。 林郑月娥亦表示,香港纳入国家规划已不是第一次,「十四五规划」更加有力地体现出中央对香港的支持。林郑月娥说,是次「十四五规划」的内容丰富,对香港的支持也是最大,不过亦对香港提出要求。香港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必须坚持「一国两制」,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安全,必须增强香港人对宪法、基本法的认识,增强香港同胞的国家意识、爱国精神。作为特区政府必须不断提升巩固香港优势,当中香港最大的优势就是「一国两制」。 林郑月娥指出,香港发展仍有提升空间,比如更多的土地开发,鼓励金融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等。她说,香港有把握,也有信心,未来可以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林郑:香港发展中外文艺交流中心优势独特
国家「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13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优势独特。林郑月娥表示,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香港人都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中国人,同时特区长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拥有汇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独特优势。 「我们能把中华文化利用香港的平台带到世界,讲好中国的故事。」林郑月娥说,香港西九文化区很快将有两个世界级的博物馆落成,分别是M+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这为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林郑月娥还说,凭借着国际关系网,香港已与海外很多著名的博物馆或演出团体建立联系,双方在此有很大合作空间。这些著名艺术机构将来不仅可来港演出,还可走向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和澳门。用好大湾区的文化软实力,国家在国际上的相关话语权也会提升。 对于特区政府是否正考虑成立文化相关的政策局,林郑月娥回应表示,这已在社会上形成很大共识,成立文化相关的政策局是大势所趋、广得人心的意见。目前,特区政府的文化工作分散在民政事务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前者负责博物馆和文化演出,后者负责电影电视和广告出版等,至少这两部分应该结合起来,另外要考虑是否将体育和旅游纳入。 「我本人觉得,把文化体育旅游放在一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林郑月娥说,希望社会上就此多些讨论,将来到立法会争取批准应该也会较为容易。
杨润雄勉港青透过阅读学习中史成为对国家有承担的新一代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昨日(13日)为「初中历史科电子阅读奖励计划2021」颁奖礼主礼,颁发奖项予得奖学生,表扬他们的优秀表现,并勉励学生从阅读中发掘研习历史的乐趣,以及从中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杨润雄表示,教育局近年致力优化历史教育,包括落实中国历史在初中成为独立必修科、于初中推行中国历史科及历史科的修订课程、举办不同类型的教师专业培训活动、制作及推出多元化的学与教资源等,以支援教师推展历史科的学与教。他勉励学生透过阅读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或探究历史事件的不同面貌,做到见贤思齐,学习前人良好的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优良的德行,并成为对国家有承担、爱护香港和放眼世界的新一代。 「初中历史科电子阅读奖励计划2021」今年已是连续第三年举行。本年度的计划于4月至7月举行,共有143所中学报名、超过13500名学生参与,人数为三届之最。本届共有67位学生表现优异,获颁「优异奖」,另有10队学生小组共28位学生获颁发「创意奖」,以作鼓励。
陈茂波:前海方案扩阔香港发展空间让港青有更大平台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及《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日前已分别公布出台,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今日(13日)举办线上研讨会,邀请嘉宾从不同角度探讨解读方案内容。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致辞时表示,横琴和前海的两套方案,主轴都是协助国家深化改革,推动进一步高质量对外开放。前海方案侧重深港协同发展,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跨境衔接机制对接,扩大服务领域的开放,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聚焦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陈茂波指出,国家要朝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就要进行多种制度创新,而前海正好成为创新平台,服务开放,资格标准的对接等都可以担起先行先试的角色。他表示,在这个过程中,香港有3个方面的机遇,包括扩阔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各项优势和支柱产业以及让青年人有更宽广的发展平台。 陈茂波说,前海合作区由约15平方公里扩展到约120平方公里,相当于港岛九龙面积的总和,可以破除土地不足对香港带来的制约;而香港在高端服务业上经验丰富,竞争力强,与国际标准接轨。相关行业可以引进前海,进而辐射整个大湾区。此外,香港金融、法律及其他专业人士也可以获得更大舞台。港深两地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对接联通,让产业和企业都有发展,助力香港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未来前海和香港可以就跨境人民币措施进行先行先试,为稳固审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作出积极贡献。 陈茂波还表示,前海方案指出,要为港澳青年在前海合作区工作生活,创业就业等提供便利。目前,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已经孵化200多个团队。可以预见,合作区内可以有更多合作的高端职位,为香港年轻人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陈茂波说,前海的发展不会削弱香港的独特性,更可能的是大机遇在前,缺乏登高望远的视野和对繁荣前景的想象,指国家高质量繁荣发展的未来,是香港又一个黄金机遇,而犹豫和裹足不前才是最需要担心的事。他表示,前海及横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蕴含无限机遇。我们要纠正偏见,认清目标,透过合作发展,把握国家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做大做强香港的优势产业,为香港市民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徐泽:两方案充分彰显中央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
徐泽在致辞中对两个方案提出了四点看法。首先,他认为两个方案充分彰显中央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一招,从邓小平同志发出的「不改革死路一条」的大声疾呼,到习近平主席作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郑重宣誓,四十多年来,中国始终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实现了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到赶上了时代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虽然近几年来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但中国始终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从未放缓改革开放的脚步,这次公布的两个方案就再次释放出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的强烈信号。《前海方案》明确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主题,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口号,《横琴方案》提出,率先在改革开放重要领域和关键时刻大胆创新,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打造彰显中国特色、「两制」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改革和开放是贯彻两个方案最高频的关键词。改革创新平台,开放对外枢纽,「一国两制」区域开发示范,读懂这其中展现的中央坚持改革开放坚强决心,才能明白两个方案长远和全局的战略意义,才能有勇气有毅力,坚定地把方案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第二,两个方案突出强调要发挥香港澳门的优势。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港澳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独特和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11月12日,会见了香港澳门各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访问团时,开宗明义指出,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港澳所处的地位是独特的,港澳同胞作出的贡献是重大的,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习主席还对港澳同胞和社会各界人士在今后的改革开放积极主动作为,提出了四个要求。这次出台的两个方案是习主席对港澳同胞寄于的厚望。例如,两个方案中提到的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港澳优势领域,这些都是围绕更好发挥港澳优势,充分体验中央对香港的看重和信心。 第三,方案对深化深港合作指明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前海方案》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对深港合作成果经验的总结提升。这几年,在各方努力推动下,深港合作已经迈出较大的步伐,一些重要项目初见成效,仅就医疗和教育领域而言,成绩斐然。例如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实现深港电子病历互认,并成为首家国际新药准入指定试点医院,包括院长在内的37名港籍医生,已获得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正高级职称证书。该医院在汇集两地医院管理所长的基础上,创新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两地合作办医的一大亮点。此外,在香港大学(深圳)等高校领域也有不俗成绩。 第四,两个方案贯穿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精神,不仅应在前海落实,而且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都应当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和三个法律体系的特殊情况下,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制度差异是大湾区建设的最大优势,同时也是最大难点,因此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中央和粤港澳各方都非常重视体制机制的创新,特别是《横琴方案》提出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是一种新突破和上佳之选。我们不仅要把新体制在前海落实好,更要在其他地方落实。深圳已经做好准备,但是香港的新界北地区似乎还欠缺动作。徐泽表示,顺应大变,发挥优势,提升优势,香港才有未来。
第八届港运会明年4月举行运动员选拔下月展开
第八届全港运动会早前受疫情影响延期,定于明年4月24日至5月29日举行。康文署今日(13日)表示,将于10月起陆续举行18区运动员选拔赛,欢迎市民踊跃报名参加,代表所属地区出战。 第八届港运会共设8个比赛项目,包括田径、羽毛球、篮球、五人足球、游泳、乒乓球、网球及排球。10月起,18区区议会将在区内举办运动员选拔,公开甄选符合参赛资格的居民。每名运动员只可参加一个地区的选拔,以及代表居住地区出战港运会。运动员报名参加选拔时,必须出示身份证及有效住址证明文件。 每项赛事除为参赛运动员或队伍设冠、亚、季军奖项外,每个体育项目均设以地区为单位的全场总冠军、亚军及季军和「飞跃进步社区」奖;而在8个体育项目中累积得分最高的3个地区,将获颁第八届全港运动会总冠军、亚军及季军。港运会亦设有「获得最多金牌的社区」、「最积极参与社区」、「最佳进步社区」、「最佳体育风尚社区」和「最强打气团社区」的奖项。 有关港运会活动详情,可浏览第八届港运会专题网页(www.hongkonggames.hk)或致电2601 7671查询。
梁振英:粤港澳合作应克服不了解彼此机遇和需求的问题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及《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日前已分别公布出台,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今日(13日)举办线上研讨会,邀请嘉宾从不同角度探讨解读方案内容。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总召集人梁振英在致辞时表示,两个方案为内地和港澳居民提供了更广阔、便利、优质的生活、投资和工作环境,也为港澳企业提供更多元发展机遇,跨国公司和国际社会也可以通过更熟悉的港澳经营环境,在内地广阔市场中寻找商机。 梁振英提到,4年前,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4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陆续出台突破性的政策措施,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香港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其中,横琴、前海、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各有特色和优势,是粤港、粤澳及港澳深度合作的加速器。 梁振英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克服不知道彼此的机遇和需求的问题。他说,自己过去几年在大湾区到处跑,最大的体会是港澳不知道大湾区广东城市,能为港澳发展提供什么机遇;同时,大湾区的广东城市也不知道港澳两地近年发展出了什么新功能。梁振英希望,粤港澳三地能够对粤港、粤澳及港澳深度合作的问题,从「不知道」变为「知道」,同时还要「知多点」、「知深点」,继续深入研究,将机遇落地,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