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ge Image Sidebar Both

Check out our Latest News!

政府欢迎终院确定丁屋政策合法继续处理原居民申请

发展局表示,政府欢迎终审法院今日(5日)就丁屋政策司法覆核案件作出裁决,确定丁屋政策合法合宪。政府会继续根据丁屋政策,如常接收及处理丁屋申请,并继续在处理申请的过程充分考虑不同因素,包括申请人的原居民资格、申请建屋地点的规划用途、配套设施等。 丁屋政策自1972年起实施,批地方式包括以免费建屋牌照方式容许申请人在其私人土地上兴建丁屋、以私人协约方式批出政府土地,以及以换地方式批出契约。《基本法》第40条订明,新界原居民的合法传统权益受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护。终审法院确认丁屋政策的所有环节,即免费建屋牌照、私人协约及换地安排,均属于《基本法》第40条内的新界原居民合法传统权益。

政府发布电影检查员指引影片触及危害国安情节拒接受

立法会上月通过《2021年电影检查(修订)条例草案》,修订《电影检查条例》,政府发布《有关电影检查的检查员指引》﹙下称指引﹚,当中列举检查员在检查影片时,注意与《港区国安法》有牴触的事项,如削弱观众的国家安全意识、鼓励观众以身试法,干犯《港区国安法》或作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或活动等,检查员不应接受。 指引指出,检查员需依据三项法律原则检查,包括该影片的描绘、 酷刑及性事等;该影片是否提及某一类公众人士的肤色、种族、原属国籍或性别等,而以此污蔑或侮辱该类人士;该影片的上映是否会不利于国家安全。 指引提到,为全面落实《港区国安法》,检查员在履行条例下的职务时,对有效防范或制止任何危害国家安全或因其他原因不利于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以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所以,检查员应小心留意影片中会不利于国家安全的内容,包括可能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行或损害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或活动所作的描绘或表现,及被视作认同、美化或煽动该等行为或活动的内容;顾及防范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或活动的职责,及香港居民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共同义务;如上映影片可能构成危害国家安全或危害维护国家安全,检查员应得出影片不宜上映的结论。 指引列出检查员应考虑的一些事项,包括考虑影片上映会否削弱观众的国家安全意识或对遵守法纪的重视,或扭曲他们对何谓合法的观念,因而导致或鼓励观众以身试法,干犯《港区国安法》或作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或活动;被视为与香港的有关的纪录片,检查员在考虑影片内容时须更加审慎,原因是本地观众可能有较强烈的感受,或会导致观众相信和接受影片的全部内容,并应仔细检查影片是否包含任何偏颇、虚假或具误导性;叙述或评论,及该等内容有多大可能导致观众作出或模仿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或活动。 如影片中描绘可能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行,或可能导致严重破坏公共秩序的暴力行为,如暴乱、纵火及刑事毁坏,可能鼓励或煽动观众作出类似行为,则有关描绘不得在影片中出现;任何可能或相当可能产生煽动或鼓励干犯《港区国安法》的影片,均不应被接受。 电影检查监督可全权评定某部影片是否属于在三级制中的类别或类型。监督如认为适当,可拒绝给予该影片评级豁免,亦可以合理的方式行使酌情权,及有关决定是在符合条例的目的和根据条例及《港区国安法》所规定的职责和职能而作出的。

政府刊宪 元朗区议会议席悬空 杨家安非妥为选出

香港政府今(5日)刊宪,宣布元朗区议会屏山北选区一民选议员议席悬空。 高等法院原讼法庭在今年9月28日裁定元朗区议会屏山北选区民选议员杨家安并非妥为选出。根据《区议会条例》(第547章)第26(d)条,其议员席位由当日起悬空至今。

陈茂波:香港在大湾区被赋予新定位金融创科等方面意义重大

「领航『9+2』·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暨颁奖典礼」今日(5日)上午在香港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被赋予新的定位,在金融、创科和物流发展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陈茂波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国家「十四五」纲要明确提出的四个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大湾区人口超过六千八百万,经济规模相当于全球第九大的经济体,排在加拿大韩国之前,是全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专业服务都在全国前列。 他进一步表示,如今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发展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大湾区肩负着领航的重任,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背景下建设的,大湾区内各个兄弟城市各有特点,高度互补,中央一直积极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以及政策创新。力求区内的各生产要素便捷流动,以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内市场一体化的水平,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功发展既可示范如何把差异变成优势,并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同时其成功经验也可以辐射全国。 陈茂波介绍,《粤港湾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规划纲要,确立了香港在整个大湾区以至整个国家中的经济发展角色。综合而言,涵盖八个范畴,包括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以及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四个传统中心地位,以及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以及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四个新兴领域建设。 香港的新定位对发展有什么含义?陈茂波认为 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可以至少在六个方面作出贡献。 1.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2.担当内地企业可靠的国际筹资融资平台 3.成为内地企业的离岸总部 4.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引导国家向绿色经济转型 5.为内地居民提供优质的资产和财务管理服务 6.与内地在金融科技方面有广阔合作 除了金融方面,中央还十分重视香港在国际科技创新方面的贡献。「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并且把深港河套区列为大湾区四个重点合作地区之一,让其成为唯一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平台,对境内外的科技机构、企业和科技人才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此外,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港科技政策,促进两地创科资源要素的跨境流通,譬如中央和地方财政对香港开放,让香港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能直接申请内地研究经费和参与内地项目。不少国家科研平台在香港落地,包括十六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六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等。这些都充分反映中央对香港的科研力量肯定。过去四年,特区政府也投入大量资源,营造蓬勃创科生态系统,推动发展,例如增加资金、培养人才等等。「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要瞄准生命健康领域,这也是香港科研优势的领域。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施政报告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北部都会区推动创新科技产业,成为香港第二个经济发展引擎。落马洲河套地区和新田地区,也将会进一步整合成新田科技城。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以及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支持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净值地位发展。随着大湾区的贸易进一步发展,尤其电子商贸蓬勃发展,区内厂商对航空货运服务需求增加。香港正大力投资该领域,提升竞争力。例如,机场货运区将建成一座高端物流中心,以推动物流服务,预计在2023年投入使用等。在推动区域物流方面,将推动物流的互联互通,提升整体竞争力,例如,机场正积极发展海空货物联运等。 最后,「十四五」规划纲要还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区域知识产业贸易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和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等。

240港企参加进博会 邱腾华:香港成国家双循环连接平台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今日(5日)起至下周三(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约240家香港企业参展,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买家,推介各式各样的香港优质商品及服务。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表示,进博会是香港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的重要平台,香港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起一直积极参与。港商参展数目由首届超过160家增至今年约240家,增幅达50%,反映香港商企都十分重视内地市场潜力,争取透过进博会这个黄金机会,开拓新客源。 邱腾华续说,随着国家的发展提升至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新层次,香港的角色也与时并进,成为国家双循环的连接平台,让国际间商品贸易、物流、服务、人才、资金、投资和协作等等与国家连接。香港可一方面助力内地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协助引进全球商品,满足内地庞大市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