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教职员家人初确曾访大学医疗保健处
港大昨日(6日)公布,一名理学院教职员家人确诊新冠肺炎。该名确诊者曾于1月4日早上到访香港大学医疗保健处,昨日检测阳性。
校方已安排曾接触确诊者的保健处员工及之后接受诊症的2名病患接受检测。该名确诊者家人已被送往检疫中心。
港大昨日(6日)公布,一名理学院教职员家人确诊新冠肺炎。该名确诊者曾于1月4日早上到访香港大学医疗保健处,昨日检测阳性。
校方已安排曾接触确诊者的保健处员工及之后接受诊症的2名病患接受检测。该名确诊者家人已被送往检疫中心。
广东省近日出现多宗香港输入新冠病例,自周一(7日)早上10时起,从香港入境珠海和深圳旅客持有的核酸检测报告需要符合注明采样时间、方式等3个要求。内地近期加强运送物资到香港,深圳市大铲湾码头的“海上供港快线”于上周五(4日)定时定点驳船增至一天两班,运力增加了3倍。 深圳通告 各位旅客: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快粤港两地通关效率,自3月7日10时起,自香港入境旅客所持核酸检测报告需符合以下要求: 一、核酸检测报告的出具部门必须是粤港认可的33家香港定点核酸检测机构(名单见附件); 二、核酸检测报告上必须注明采样方式,且采样方式必须是鼻咽拭子或鼻腔咽喉混合拭子; 三、核酸检测报告上必须注明采样时间,旅客通关时间为采样时间以后48小时之内。 请旅客务必对照以上要求,提前做好相关资料准备。感谢您的配合! 附件:粤港认可的33家香港定点核酸检测机构名单 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办 2022年3月6日 关于规范自香港入境旅客 所持核酸检测报告 有关要求的通告 各位旅客: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快粤港两地通关效率,自3月7日10时起,自香港入境旅客所持核酸检测报告需符合以下要求: 一、核酸检测报告的出具部门必须是粤港认可的33家香港定点核酸检测机构(名单见附件); 二、核酸检测报告上必须注明采样方式,且采样方式必须是鼻咽拭子或鼻腔咽喉混合拭子; 三、核酸检测报告上必须注明采样时间,旅客通关时间为采样时间以后48小时之内。 请旅客务必对照以上要求,提前做好相关资料准备。感谢您的配合! 附件:粤港认可的33家香港定点核酸检测机构名单 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3月6日 ↓上下滑动查看粤港认可的33家香港定点核酸检测机构名单(点击可查看大图) read more
2021年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12月19日举行,提名期由明日开始至11月12日结束,由地方选区选出20名议员、功能界别选出30名议员和选举委员会界别选出40名议员,合共选出90名议员。选举事务处发言人提醒,获提名人士应尽早递交提名表格,以便即使表格上有任何错漏,也可在提名截止前有时间更正。 选举事务处发言人表示,地方选区选举、功能界别选举或选举委员会界别选举的获提名人士必须是年满21岁的地方选区已登记选民,亦必须在紧接提名前的三年内通常在香港居住,并且是没有外国居留权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然而,以下12个功能界别可接受非中国公民或拥有外国居留权的香港永久性居民递交提名,包括:法律界;会计界;工程界;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地产及建造界;旅游界;商界(第一);工业界(第一);金融界;金融服务界;进出口界;以及保险界。 功能界别选举的获提名人士必须是有关功能界别的已登记选民,或与有关功能界别有密切联繫。至于选举委员会界别选举,获提名人士毋须为选举委员会委员。获提名为候选人的资格、丧失获提名为候选人或当选为议员的资格的情况,以及获提名的候选人须遵从的规定分别载列于《立法会条例》(第542章)第37、39及40条。 地方选区选举的每位获提名人士必须得到最少100名但不多于200名有关选区的已登记选民签署同意提名,而每名选民只可以其所属的地方选区的选民身份就该地方选区签署一份提名表格。地方选区选举的每位获提名人士亦必须同时得到最少10名但不多于20名选举委员会委员签署同意提名,当中须包括选举委员会五个界别中的每个界别不少于两名但不多于四名委员的提名。每名选举委员会委员只可以其选举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就地方选区选举签署一份提名表格。 功能界别选举的每位获提名人士必须得到最少10名但不多于20名有关功能界别的已登记选民签署同意提名,而每名选民可签署提名人士参选的提名表格最高数目,不得超逾有关功能界别的席位数目。功能界别选举的每位获提名人士亦必须同时得到最少10名但不多于20名选举委员会委员签署同意提名,当中须包括选举委员会五个界别中的每个界别不少于两名但不多于四名委员的提名。每名选举委员会委员只可以其选举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就功能界别选举签署一份提名表格。 至于选举委员会界别选举方面,每位获提名人士必须得到最少10名但不多于20名选举委员会委员签署同意提名,当中须包括选举委员会五个界别中的每个界别不少于两名但不多于四名委员的提名。每名选举委员会委员只可就选举委员会界别选举签署一份提名表格。 发言人提醒,根据相关法例,若选举委员会委员以某身分签署为提名人的提名表格数目,超过该委员以该身分所可以签署为提名人的提名表格数目,一般来说只有在最先提交的提名表格上的签署方为有效,而其后提交的提名表格上该委员的签署,均属无效。 发言人又指,如有关候选人未能在提名期结束前补足所需的地方选区或功能界别选民或选举委员会委员的提名签署,会令提名无效。 read more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18日)发表网志表示,为扭转现时「重治疗,轻预防」的医疗体制及风气,设立地区康健中心是改变香港医疗系统的重要第一步。政府正致力全速在全港18区设立康健中心,为市民提供基层医疗服务。 陈肇始说,地区康健中心是政府基层医疗体系的重要一部分,以崭新模式运作,由政府出资并透过非政府组织营运,以地区为本,透过公私营合作及医社合作的理念,提升市民预防疾病的意识和管理个人健康的能力,让市民可安在社区得到所需的护理,并减轻公营医疗体系的压力。 陈肇始指出,继葵青及深水埗的地区康健中心先后于2019年9月及2021年6月开始投入服务,正积极在另外5个地区筹办康健中心,预期位于黄大仙、屯门、南区、元朗和荃湾的康健中心,陆续于今年内投入服务。同时,政府已于前年拨款约6亿元,在其余11区资助非政府组织设立规模较小、属过渡性质的「地区康健站」,加快在全港提供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步伐。11间「地区康健站」服务亦已于去年相继展开,为市民提供服务。 陈肇始强调,面对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普及化的压力,已着手全面检讨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及管治架构等方面的规划,将于本届政府内发表香港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可持续发展蓝图。 read more
昨日起港府放宽海外及台湾入境人士抵港检疫期,由7日改为「3+4」(酒店隔离连同家居医学监察)。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13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抗疫是现届政府首要任务,缩短酒店检疫期后,检疫酒店供应增加,预计抵港人士会增加6至8成。会否进一步将海外人士入境检疫安排改为「0+7」,他表示需要有数据支持,并考虑疫情发展,强调循序渐进调整政策才是负责任做法。 政府实施「红黄码」安排,「黄码」人士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出百货公司超市等,但不能参观展览。卢宠茂说,明白展览业对于「黄码」人士不能参加展览活动有意见,但政府要考虑活动人流,并有数据证明传播风险低,才会调整安排。 他续称「黄码」人士不可进入需查核安心出行的处所,若于食肆上班,可以继续到上班地点,但不能以顾客身份进入食肆,强调「工作」和「顾客」两者有不同定义。他建议黄码员工单独用膳,以降低传播风险。卢宠茂提醒「黄码」人士到访朋友家中,也属违反医学监察要求。对于商界人士冀当局容许持「黄码」人士进入展览场地,卢回应需要考虑活动人流和数据,视乎业务是否有传播风险。他表示「放就容易,收紧就难」,当局会因应疫情重新检讨涉及「黄码」的处所范围,根据已有的数据去检讨每一项措施,例如过往某些场所或行业有无爆发过群组感染等。 卢宠茂指新检疫安排整体运作顺利,改为「3+4」并非放松防疫,只是减低成本,认为完成3天酒店检疫人士的风险与一般市民的分别不大。此外,有外佣雇主希望可选择让外佣在酒店完成7天检疫,卢宠茂称由于检疫人士受法例限制出行,若医学监察人士继续留在酒店,安排上有困难,强调检疫酒店安排不存在弹性。就早前有大行高层表明,要免检疫才能来港参与11月举行金融峰会,卢宠茂回应指,不会把该活动视作死线去调整相关安排,若疫情缓和,例如病毒传播率低过1,可以考虑提前调整措施;若疫情反覆、出现新变种病毒,则会改变防疫策略。 至于有市民的疫苗通行证颜色出错,卢宠茂指使用者和餐厅都需要更新程式版本,新技术实行初期难免会有问题,已有途径为市民解决。 read more
47名揽炒派早前组织或参与所谓「35+初选」,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当中29人已表明会认罪。其中5名会认罪的被告黄之锋、谭文豪、谭得志、郭家麒、杨岳桥,今早(5日)在高等法院进行案件管理聆讯。3名被告表示,希望在其他不认罪被告的审讯前尽早获安排进行求情及判刑,另外两名被告则表示在审讯前或后均可。律政司暂未能告知法庭希望何时处理求情,陈庆伟法官遂要求律政司明日告知法庭其意向。 律政司今日派出署理助理刑事检控专员罗天玮及署理高级检控官庄文欣作代表;蔡维邦资深大律师代表谭文豪、郭家麒、杨岳桥,文浩正律师代表黄之锋,梁宝琳大律师代表谭得志。 蔡维邦资深大律师表示,谭文豪等3人还柙多时,等待期间心情焦急,希望在其他不认罪被告的审讯前尽早获安排进行求情及判刑,而各人求情约45分钟。谭得志及黄之锋则表示,求情将在两小时内完成,对于在审讯前或后处理求情保持中立态度。陈官指示辩方,求情陈词应限于20页之内,呈堂求情信及案例等总结均须限于2页内,中文信件须翻译成英文,判刑14日前存档法庭。陈官另指,法庭现只收到本案案情摘要,并没有完整版案情,律政司回应指正在准备。 29名认罪被告,包括戴耀廷、区诺轩、钟锦麟、赵家贤、梁晃维、徐子见、岑子杰、毛孟静、刘泽锋、黄之锋、谭文豪、李嘉达、谭得志、胡志伟、朱凯迪、张可森、黄子悦、尹兆坚、郭家麒、谭凯邦、刘頴匡、杨岳桥、岑敖晖、王百羽、袁嘉蔚、冯达浚、吴敏儿、范国威及吕智恒。他们会分11批在高院进行案件管理聆讯。林卓廷、陈志全、梁国雄等余下18名被告则不认罪。 read more
第三届香港出版双年奖颁奖典礼今日(1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活动项目筹委会主席李家驹、香港出版总会名誉会长霍启刚、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立法会议员马逢国、创意香港总监曾昭学与其他嘉宾等出席。 在今届双年奖,就有80家本地出版社的超过380本中文书参赛,涵盖了中国历史文化、香港历史、社会议题、生活及科普、人物研究、语文学习等广泛题材。大会今届亦突破了地域界限,透过视像会议,让来自香港及境外华文地区共20位资深出版人、设计师、专家及学者,组成评判团,严选出今届共80多本高水准的得奖作品。今届获得「出版大奖」的《香港观鸟全图鉴》,介绍在香港可以观赏到的500多种鸟类,图文并茂,是实用的生活及科普类读物。 林郑还介绍,另一本获奖的作品也是跟她息息相关的,就是获「市场策划奖」的作品《香港志‧总述大事记》,是香港首本地方志的第一册,全书共53万字,全面、有系统地记述香港自远古以来6000多件历史大事。 林郑表示,举办双年奖是本地几代出版人的心愿,亦为全球华文出版界所羡慕。特区政府自首届起已资助双年奖活动,以示对出版及印刷业,以至整个创意产业的重视和行动上的支持。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除了支持香港继续发展金融、物流、创科等产业,亦首次表示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她相信香港出版界可以就此担当重要角色,未来亦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政府今年再向「创意智优计划」注资十亿元,政府将继续善用资源,推动包括出版界在内的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 read more
卫生署证实就国产新冠肺炎药物批出相关临床试验许可,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18日)表示,该款药物在美国、中南美洲及菲律宾已有进行临床试验,若有患者在确诊后5日服用,药物能减少重症或死亡风险78%,成效相当高。 何柏良指出,该款单克隆抗体药物,将康复者血液中分离出抗体后,能够中和新冠病毒的S蛋白。他续指,欧美地方的类似药物,治疗成效同样不错,估计有关药物于短期内能于美国获准紧急使用。 由去年至今,卫生署曾发出1张BRII-196/BRII-198相关的临床试验证明书,即新药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卫生署批准。 read more
港府打算缩短海外入境检疫时间,配合使用红黄码,将现时7天酒店检疫时间减至5天或4天,余下2至3日则以黄码取代。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会尽快缩短入境旅客检疫日数,细节仍有待与医务卫生局及医院管理局审视数据后再决定。政府并研究将不同限制减至最低,尽快恢复正常社会经济活动。但他同时指,长者疫苗接种率未如理想,防控措施好难放松。 李家超接受报章访问时表示,政府正研究将不同限制减至最低,尽快恢复正常社会经济活动,但他同时指,长者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未如理想,防控措施较难放松。他又表示,正同时进行与内地及海外通关的工作,但难交代通关时间表,现时的防疫政策会更精准,避免「一刀切」措施。 另外,谈及有部分港人移居海外,李家超指不会用「移民潮」形容近期港人离开的现象,因本港是开放城市,人口「出出入入」属十分普遍,又指各人离港的背景不同,有些人或出于学业、个人发展或家庭等理由,他对此表示理解。而他曾在英国生活一年,感到当地交通不及香港便利。被问到对3年前修例风波的感受,时任保安局局长的李家超指,觉得当时政府已尽力进行解说工作,形容「历史自有公论」。 李家超指,全世界都在「抢人才」,可以理解香港有些人因此离开,他亦对移居海外的港人返港发展「无任欢迎」。 李家超早前在立会表示,正与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探讨如何吸引企业来港,目标是「同世界抢人才」。他强调,只要尊重「一国两制」、热爱香港及遵守包括基本法在内的法律,都是建设香港的积极力量。 李家超承诺,将带领新一届特区政府团结社会各界,继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维护宪法及《基本法》确定的特区宪制秩序,维持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他表示,香港始终聚焦发展,傲慢只会止步不前,香港不能吃老本,更没有资本吃老本,指香港要急起直追,对未来的挑战迎难而上。 read more
据新华社今日(19日)报道,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提名,国务院2022年6月19日任命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主要官员。任命情况如下: 任命陈国基为政务司司长; 任命陈茂波为财政司司长; 任命林定国为律政司司长; 任命卓永兴为政务司副司长; 任命黄伟纶为财政司副司长; 任命张国钧为律政司副司长; 任命杨何蓓茵(女)为公务员事务局局长; 任命麦美娟(女)为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 任命邓炳强为保安局局长; 任命曾国卫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 任命卢宠茂为医务卫生局局长; 任命许正宇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 任命蔡若莲(女)为教育局局长; 任命宁汉豪(女)为发展局局长; 任命丘应桦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 任命何永贤(女)为房屋局局长; 任命林世雄为运输及物流局局长; 任命孙玉菡为劳工及福利局局长; 任命谢展寰为环境及生态局局长; 任命孙东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 任命杨润雄为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 任命胡英明为廉政专员; 任命林智远为审计署署长; 任命萧泽颐为警务处处长; 任命区嘉宏为入境事务处处长; 任命何珮珊(女)为海关关长。 上述主要官员将于2022年7月1日就职。 (图片来源:点新闻) read more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26日)发表网志,指上月通过的《2021年财务汇报局(修订)条例草案》,标志着会计专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许正宇指出,政府一直以来与香港会计师公会有着良好的协作关系,亦期待继续维系及深化双方的沟通,为业界的长远发展并肩前行。让行业向前迈进的种种机会,都需要一个有远见、抱负及承担的专业公会理事会全力推动。假若不幸有人模糊了专业及政治的界线,令公会专业平台失焦,偏离其专业宗旨而再不能为推动业界前进发挥作用,届时,政府将别无选择,检讨公会的定位及职能,重新审视与公会的关系。 许正宇呼吁4万多位会计界人士,深入了解参选人的倡议,在12月6日截止投票前积极参与香港会计师公会理事会选举,用好选票挑选出真正为行业打拼奋斗的新理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