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办发言人由曾健及徐露颖担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7日)发布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2022年新闻发言人名录,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由港澳办宣传司司长曾健、宣传司副司长徐露颖担任。
国务院港澳办去年增设宣传司、安全事务司。宣传司的职能为「承办涉港澳新闻宣传相关工作,承担港澳驻内地媒体和记者管理工作,承办新闻发布工作」;安全事务司的职能为「承办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相关协调工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7日)发布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2022年新闻发言人名录,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由港澳办宣传司司长曾健、宣传司副司长徐露颖担任。
国务院港澳办去年增设宣传司、安全事务司。宣传司的职能为「承办涉港澳新闻宣传相关工作,承担港澳驻内地媒体和记者管理工作,承办新闻发布工作」;安全事务司的职能为「承办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相关协调工作」。
特首林郑月娥昨天(10日)晚上出席香港政协青年联会七周年会庆暨第四届执委会就职典礼,她致辞时称,选举改制后,第五界别分组涵盖全国青联香港委员,可见中央和特区政府都是非常重视青年的意见,她希望未来的选举委员会更加能够代表青年的声音。 林郑致辞时称,香港政协青年联会于2014年成立,会员是以现任港区全国各级政协青年委员为核心,并广泛吸纳了企业家、专业人士、社团领袖等优秀的青年人才,组成一个展现爱国爱港情怀、以服务国家和香港为宗旨的青年团体,联会成立以来,一直都致力为青年搭建活动的平台,培养爱国爱港的参政议政人才。 林郑指,在疫情期间,联会带领青年义工在社区向基层的人士派发防疫物资,展现对于弱势社群的关爱,亦体现了同心抗疫的精神,在社会议题上,联会亦都是勇于发声,全力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对于联会过去七年的贡献,林郑代表特区政府表示肯定和感谢。 林郑称,香港过去两年面对不同的挑战,随着《国安法》的实施以及选举制度得以完善,「一国两制」重回正轨,香港社会可望回复安全、稳定,大家可以重新聚焦发展,又称选举改制后,第五界别分组涵盖全国青联香港委员,可见中央和特区政府都是非常重视青年的意见,她希望未来的选举委员会更加能够代表青年的声音,「我期望与香港政协青年联会携手合作,为香港青年开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资料来源:香港01 read more
继月初推出一项打击「炒场」措施,康文署今日(16日)再推出三项新措施,进一步打击借租用康体设施炒卖场地。 (一)打击「排队党」 康文署今日将调整「康体通」各预订途径的服务时间。市民可在早上7时正起登入「康体通」系统预订7天内可供预订设施;而「康体通」订场柜台及自助服务站将延迟15分钟,即于早上7时15分才开始提供预订设施服务。 (二)打击利用他人身份订场 今日中午起,新增一项网上预订功能,「康体通」用户可选择透过「智方便」进入「康体通」网上预订系统。由于「智方便」登记需要身份核实,因此「炒场」者将不能使用其他「智方便」登记人的身份预订场地。 现有的「康体通」用户只需下载及登记成为「智方便」用户,并在首次透过「智方便」流动应用程式登入「康体通」时连结账户,往后便可以选择使用个人流动电话上的「智方便」程式,以验证的身份登入「康体通」网上预订系统,免除输入验证码,比没有使用「智方便」登记的用户更快捷地登入「康体通」订场或报名参加康体活动。市民亦可于申请成为「康体通」用户时选择使用「智方便」的「填表通」功能,自动填写个人资料,简化申请程序。 (三)打击团体「炒场」活动 康文署今日起收紧团体转换取场负责人的安排,不再接受团体申请转换活动负责人;有关活动负责人姓名经康文署批准信确认后,不得更改。只有批准信所载的活动负责人或团体申请人才可在预订时段到有关场地凭个人身份证取场。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日(17日)宣布,行政长官已以其香港大学校监的身分,委任王沛诗为港大校务委员会主席,任期由2022年1月1日起生效,为期3年。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欢迎王沛诗出任港大校务委员会主席。他说,王女士公职经验丰富,2017年起担任港大校务委员会成员,现时是最低工资委员会及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主席。在专上教育方面,除港大校务委员会外,她曾服务于港大校董会及香港演艺学院校董会。王女士拥有卓越的能力以及在多方面的丰富经验,是一位有担当的社会领袖。深信她必定能带领港大精益求精,再创佳绩。 此外,杨润雄向即将卸任的校务委员会主席李国章教授致谢。他说,李教授2016年1月起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在李教授的英明领导下,港大继续发挥其作为世界顶尖大学的优势,凭着卓越研究、优秀教学及知识交流,吸引及培育全球英才。港大亦积极与内地及其他地区联系,推进港大的国际化进程,成就斐然。杨润雄代表政府对李教授长期的领导和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read more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今日(19日)出席「带着我的梦想上天宫」活动并致辞。孙东表示,曾经让中国人上太空是每一个中国同胞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2003年实现,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升空并环绕地球飞行。 孙东指,过去这20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取得了多项历史性突破及瞩目的成就。航天员的每一次任务都盛载着全国人民的梦想,在太空的每一个实验和尝试都为国家航天事业谱写新篇章。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知识的普及,航天科技已经变得更「贴地」。现在,我们不但能与航天员实时对话,还能了解他们在太空的起居饮食。这些有趣的画面不单满足了我们对太空生活的好奇,他指,随着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激发了香港更多学生和科研人才对投身航天事业的热情。 孙东说,特区政府一直透过不同计划向中小学提供资助,促进科普教育的推行,加强学生对资讯科技的兴趣及创新思维,为培育本地的科技人才铺路。随着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的科研人才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家级科技任务,而如何把握机会装备自己,正是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他希望香港的学生富有创造力,并鼓励同学在创科道路上多想、多问,多参与科创活动,挑战自己,多了解国家发展,拓阔眼光。。他相信有了这群创科生力军,香港必定能够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科枢纽,为国家建设成为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孙东强调,航天员在太空上的一小步,是中国成为航天强国的一大步。希望香港的同学能以航天员为榜样,学习他们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勇敢追梦,带着梦想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亮,展翅翱翔,为香港及国家作出贡献。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35fbdc97aa094a15abd9a2b2a9e38e17.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10日)新增888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其中18宗为输入病例,包括13宗分别由菲律宾、美国、印尼、日本等地抵港经机场检测验出,因触发熔断机制,日本航空东京航班及土耳其航空伊斯坦布尔航班,分别自明日(11日)及今日起,禁止来港一周;其余5宗检疫酒店发现;另录得1,033宗经快速检测呈报平台登记及成功确认。因此,今日共新增1,921宗个案,第5波个案累计1,175,552宗。另外再多65名确诊病人离世。 被问及为何土耳其航空航班延迟公开停来港决定,欧家荣表示,该航空公司航班上周五(8日)有3人确诊,由于需调查个案是否属二度感染(复阳)个案,食卫局昨晚(9日)才决定相关航班今日开始停飞,并于今日公布。 欧家荣续指,上周五(8日)起开始的全民快测,今日已是最后一天,而收首两天共录得2202宗成功确认的呈报个案,他相信有确诊人士因滞后呈报,故真正呈报的确诊数字会滞后,并预期快测呈报数字仍会上升。 他又称,为防有市民误把没有染疫的结果上报当局,当局于昨晚已更新快测呈报网站,在呈报前会有弹出讯息提醒,令市民确认自己快测有“2条线”后,才可进入网站内呈报。 此外,欧家荣指当局观察到,上周五以前经快测确诊的42万多宗个案中,有65%患者发病,另有35%则没有病征。不过,欧家荣提到,全民快测首两天经快测确诊而核实的逾2,000宗个案中,有高达68.7%没有病征,反映有很多市民属隐性患者,因响应全民快测从而知道自己中招。 欧家荣表示,第5波疫情截至目前共有8,557名死者,较前一天增加65人,病死率升至0.727%,80岁以上的病死率是10%。 死者年龄介乎11个月至112岁,中位数为86岁;18至59岁死者占整体死亡个案3.8%;60岁以上长者占整体96%,80岁以上长者占整体70.9%。整体没打针的死亡率为2.92%,打一针为0.93%,打两针为0.15%,打三针为0.03%,没有打针及已打3针的死亡率相差97倍;至于在80岁以上长者,没打针的死亡率为10.01%,打一针为6.36%,打两针为3.58%,打三针为1%;没有打针及已打3针的死亡率相差10倍。 另外,18岁以下约10万儿童个案分析中,有48个曾出现严重或危殆;无打针个案平均每一万宗有8宗,打一针则为2宗。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表示,共有9,149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及公立医院接受治疗。再多5名病人情况危殆,有11人严重,其中62名危殆于深切治疗部留医。 昨日全港有53名新冠病人在公立医院离世,涉及23男30女,年龄介乎62至104岁,当中有25人来自院舍,31人未接种疫苗、9人已打一针、12人打两针,1位打了3针,50人为65岁人上长者。 而滞后呈报个案方面,由3月9及3月19日各有一人死亡;另外4月8日有10人离死,共有12人离世,涉及5男7女,年龄介乎31至93岁。 在较年轻死亡个案方面,刘公布一名62岁男病人,患直肠肿瘤,已扩散胃及脑,为安老院舍院友,上月13日快测确诊,14日出现血氧下跌等情况而送急症室,病毒量高,已开抗病毒药,其后情况好转,30日转送佛教医院作舒缓治疗,惟情况变差,昨日离世。 另一名31男病人,去年打了第2针复必泰,10月中因发烧及胸口不适等到私家医院作心电图,并转送公立医院跟进,心电图显示不正常,当时未确诊,处方消炎药后情况好转,20日出院,一直未有覆诊。及至上月9日在家中晕倒并有抽搐后报警,救护人员抵达时已发现他没心跳并进行急救,到医院亦没有心跳,抽喉后不治,当时亦未有验出新冠病毒,最后殓房法医抽取肺组织后发现他原来已确诊。 read more
政府委任警务处前副处长郭荫庶为公务员学院院长,将于7月5日履新。行政会议成员、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今日(2日)在电台节目表示,郭荫庶是警队出身,在警队有丰富管理经验,是院长合适人选。 叶刘认为,现时中央要求特区政府要选择获充分信任的人才。2019年的修例风波显示,香港出现国家安全漏洞,但当年很多部门不懂怎样处理,予人退缩的感觉。反观纪律部队,每逢发生动乱、游行示威、灾难等,都走在最前线。她又说,现时地缘政治环境多变,美国围堵、打压中国,公务员要应对时代挑战,需要更了解国情、具国际视野。 read more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昨日(9日)下午到访消防处总部,提到本港先后经历黑暴及新冠疫情,消防处人员除提供日常灭火救援和救护服务外,亦肩负起很多艰巨的现场执勤工作,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邓表示感谢消防处人员一直保持坚毅不屈的精神,团结一致,克尽职守,全年无休肩负救灾扶危的使命,竭尽所能提供高效的紧急服务,并协助执行抗疫工作,保障市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邓炳强在消防处处长梁伟雄陪同下,了解消防处就加强消防安全的各项工作、处方改善旧式楼宇消防安全的措施、社区应急准备的教育和推广工作、紧急救护服务的发展等。 邓炳强又参观负责调派灭火及救护资源的消防通讯中心,观看中心人员示范使用调派后指引系统。消防处于2018年10月推出全新的调派后指引服务,让通讯人员把握在救护人员抵达现场前的时间,借助电脑系统向求助市民提供急救指引,以助稳定伤病者的伤势或病情。 邓炳强随后到访尖东消防局,视察消防局内的消防和救护装备,了解消防处如何运用科技优化紧急服务。另外,邓炳强亦与消防处人员会谈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 read more
香港律政司郑若骅资深昨日(28日)在北京到访政府部委和机关,并分别与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院签署会谈纪要,加强内地与香港在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郑若骅上午拜访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与副主任邓中华会面,讨论香港最新发展。郑若骅指出,香港国安法令香港由乱及治,也展示了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信任。她感谢港澳办全力支持律政司早前举办的「国安家好」法律论坛,增进各界对香港国安法的了解和认识。另外,郑若骅在会上也谈及香港法律和争议解决业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情况。 下午,郑若骅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会面,并与副院长贺荣签署加强交流合作的会谈纪要,主要内容包括为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的香港法律界人士安排内地司法实务培训;支持香港法律界人士加入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以及担任内地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人民陪审员以及积极推进相互认可和协助破产程序有关工作等事宜。 郑若骅指出,自回归后,律政司与最高人民法院已经签订了9份民商事法律互助的文件,充分展示基本法第95条的重要意义,体现「一国两制」的独特性,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她表示,律政司会继续积极探讨合作安排,以回应两地社会经济联系日趋紧密的实际需要。 接着,郑若骅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会面和签署会谈纪要,目的是加强双方刑事检控人员的研修和培训,共同推动两地社会发展和法治进步。郑若骅指出,设立恒常安排让两地专业人员交流工作经验,会有助他们日后的专业发展。 郑若骅今日(29日)将继续在北京的访问行程。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8日)谴责美国白宫延长所谓「针对香港局势宣布的国家紧急状态」,形容该举动为美方继续公然干预中国内政,促请美方立即停止干预中国及香港特区的内部事务。 政府发言人表示,过去超过一年,针对香港特区政府执行香港国安法的行动,美国完全不可理喻,并多次发表无视法治、令人愤慨的言论。美方的举动明显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它们按其总统在去年7月发布的行政命令而针对中国和香港特区采取的单方面措施,包括对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实施所谓「制裁」,实属野蛮行径,反映美方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心态。 发言人指出,美国的卑劣行径徒劳无功,只会损害中国和美国之间以至香港特区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和共同利益,对美国的企业和国民造成损害。特区政府对新一届美国政府继续采取错误行径表示遗憾,纵使对此不感意外。 read more
上周五(2日)在迪拜举行的亚洲经典健力锦标赛,主办机构在香港代表摘金颁奖礼上播错国歌,在场香港运动员连炜桢作出「T字」暂停手势,大会随后正确播出中国国歌。主办方亚洲健力联盟(APF)于当地时间周六(3日)致函香港举重健力总会,作出书面道歉。 亚洲健力联盟在信中解释指,港队抵埗时已向赛会提交国歌档案,惟技术团队由不同国家的义工组成,不知道中国香港的国歌。技术团队从互联网下载来自29个国家或地区参赛运动员的国歌以做准备,避免有队伍未携带国歌。技术团队其后处理电脑内多个版本时,没有删除不正确的档案,并在颁奖礼上开启。信件续指,技术团队事后已检视国歌档案,亚洲健力联盟将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港协暨奥委会及举重健力总会均指有提供正确版本的国歌,并要求主办单位调查播错国歌的原因。特区政府就此事表示反对和强烈不满,并由警方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展开进一步调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