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葵涌村增逾30宗初确 逸葵楼占约20宗




本港自疫情爆发以来近3年,港人「撩鼻」成常态,有媒体推算过去3年各部门合作进行5300万次核酸检测,估计动用70至80亿元公帑。不过有专家则认为,相关花费值得,最重要是控制疫情,减少对社会的影响。 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认为,不应过分放大数字,指核酸检测可以有效追踪传播链,而香港较内地核酸检测数字不算多。他预计将来可以减少核酸检测的次数,但强调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防重症。 中大生物医学学院客座副教授、本港检测承办商「相达生物科技」创办人招彦焘则认为相关花费「绝对值得」,指核酸检测较快测更准确追踪病毒传播链。他透露说,政府外判的价格会较低,随着下一轮招标增加更多化验所,相信外判价格可能会再下跌。 read more
特区政府将于10月6日食肆每台12人等。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今日(4日)在一个电台节目形容现时是放宽社交距离措施的黄金机会,指社区群体免疫已慢慢建立,疫情呈下降趋势,相信放宽不会造成太大风险。 梁子超表示,现时可逐步放宽部分影响经济民生的防疫措施,包括餐饮处所的营业时间、人数上限等,如果经检视问题不大可进一步放宽。他建议取消4人限聚令及抵港旅客的定期核酸检测,但建议保留口罩令,认为目前社区传播仍然较多,他特别提到冬季流感即将来临,室内有需要戴口罩。梁子超认为,现阶段放宽已不会造成太大风险,社区已建立群体免疫,加上疫情呈下降趋势,形容现时是放宽的「黄金机会」。只会保留部分措施监察情况,若疫情反弹可针对处理。 对于「安心出行」程式,梁子超认为难以做到追踪效果,但由于与疫苗通行证半捆绑,除非政府改变进入表列场所要扫描通行证的做法,否则可以取消。 此外,梁子超建议政府可尽早落实「0+0」入境安排,不过仍需在机场进行核酸检测。 read more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洪为民周一晚在湾仔举办大型生日会爆疫,逾180人出席,包括多名官员及立法会议员,现时约80人已送往竹篙湾检疫中心;其中,立法会议员何君尧亦已开展21日隔离生活,更称自己“昨日为民生日 今日为民解忧”。 何君尧在Facebook上展示有关入住竹篙湾检疫中心的情况,更写“今夜星光灿烂抵达Penny's Bay”,更称自己“昨日为民生日 今日为民解忧”。 他亦上载多张相关图片,包括前往检疫中心的旅游巴、检疫中心门外人出现人龙及行李中的食物、衣物和消闲物资,以预备长达21日的隔离生活。 日前,除了洪为民外,13名政府官员曾出席港区人大代表洪为民的生日派对,并须入住竹篙湾检疫中心,同时亦就有关行为致歉;此外,同场亦有20名立法会议员出席。 有被送往竹篙湾检疫中心的人士,获派发一个三餸饭盒,有肉有菜,据指味道跟飞机餐相似。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7日)岀席赛马活动致辞时表示,今年是激励人心的一年,香港运动员在东京奥运取得1金2银3铜历史佳绩,证明香港体育发展进入新时代,是「既深且广」,其中本港「女飞鱼」何诗蓓在世界短池游泳世锦赛,200米自由泳破世界纪录,令人感到非常自豪。 林郑月娥指,明白佳绩得来不易,感谢运动员为香港注入强心针,为社会带来正能量。体院主席林大辉表示,香港运动员不单在亚洲站稳脚步,更冲岀世界,提升香港在国际体坛的地位,相信全港市民都感到自豪与光荣。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情平稳,特区政府加快复常步伐。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今日(7日)在一个电台节目建议,逐步减少对特定群组进行的强制检测,以及进一步放宽对抵港旅客的限制,减少对旅客造成的不便。 梁子超指,核酸检测无法即时有结果,建议大厦强检以快速测试替代,或提高强制检测的门槛,逐步减少要求特定群组强检。他亦建议核酸检测主要用作保障高危群组,或当医疗系统有压力时,才在特定有传播风险地方进行核酸检测。 对于社区检测点及机场检测站即将只采集咽喉拭子样本,梁子超指,咽喉拭子准确度会较鼻腔和咽喉合并拭子低三分之一,输入风险有机会提高;但他认为本港现时无需担忧输入病例,指输入个案占整体少于一成,较社区传播规模少。 read more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近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结束「近在眼前」,呼吁各国继续坚持抗击疫情。政府专家顾问、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院长刘泽星今日(15日)接受中新社访问时表示,疫情结束近在眼前,香港要抓住机会,提高疫苗接种率;待日后有针对变种病毒的新疫苗,市民有望不需定期打针。 香港单日新冠确诊个案不断下跌,纵观全球上周新冠新增病例已降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刘泽星指,香港这一刻要把握机会,保护好高危人士,包括一老一幼及长期病患,透过提高三针疫苗接种率来减重症、减死亡,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疫情结束才有希望。 本港怀疑BA.4或BA.5确诊个案最新占比升至79.3%,当中BA.5占比约为70%。刘泽星指,BA.5的并发症和致命率看似较低,但未来病毒是变得温和或更强则难以预测。他重申病毒会不断变种,接种疫苗非常重要。刘泽星认为,接种加强针有必要,未来则视乎病毒的变异及疫苗的发展。目前本港使用的疫苗并非针对BA.4和BA.5,他相信若未来有新疫苗能更有效阻截病毒传播,市民未必需要不停接种。 至于北上「逆向隔离」措施及「0+7」检疫安排,刘泽星则表示,要让市民生活尽快复常,防疫政策仍要小心谨慎。他相信特区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数据,定下入境人士隔离日数和措施细节。 read more
欧盟就本港行政长官选举发表声明,称选举违背民主原则和政治多元化。对此,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批评,欧盟公然诋毁抹黑特区选举,粗暴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表示,欧方罔顾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然诋毁抹黑特区选举,粗暴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表示,此次选举是香港实现由乱到治重大转折后举行的首场行政长官选举,是香港新选举制度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整个选举过程依法依规,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社会参与广泛深入,充分彰显民主。李家超先生高票当选,充分反映香港社会对其高度认同和肯定。事实充分证明,香港新选举制度是一套符合「一国两制」原则、符合香港实际的好制度。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一国两制」伟大实践进入新阶段,相信在新一届特区政府带领下,站在新起点的香港必将再创新辉煌。 发言人说,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中方敦促欧方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立即停止以任何形式插手香港事务,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以免影响中欧关系大局。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20日)早上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昨天的选举委员会选举顺利完成,祝贺所有当选者。昨天的选举委员会选举是好的开局,将会体现新选举制度的完善,摆脱过去的岁月蹉跎。 梁振英指出,选举委员会选举是「三场选举」的第一场,也是关键的一场。说它是关键的选举,是因为选举委员会日后负责选出部份立法会议员和行政长官;同时,这场选举也是体现完善选举制度的第一场选举。这场选举,清楚显示了香港的选举政治告别了过去的胡闹,踏上清明理性之途;选举结果也充分体现了选举委员会的广泛代表性。 梁振英认为,这次对「完善选举制度」的实践,除了是选举方式外,还体现了对选举委员的要求。过去几星期,香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场面,就是即使是已经自动当选的委员,包括不少平日不会做基层家访,不会站在街头和市民握手的商界巨子,也要履行职责,走入群众,近距离接触基层市民,了解民生,聆听民情。日后,对立法会议员和行政长官候选人也应当有同样的要求。在新的选举制度下,无论是自动当选,也无论是面对强对手、弱对手,必须有公仆心态,要让全港市民,包括基层市民感到受重视。这是最大和最实在的民主。 梁振英表示,在香港政治体制内的每一个人,都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必须在新的选举制度下未来两场的选举中突显。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香港的政治,归根结柢是民生问题为主。「抓到老鼠的好猫」,就是能够处理好民生问题的公职人员。「民生无小事」,香港人生活中的一分一秒,即使是点滴细节,往往就是令大家操心揪心的大事烦事。 梁振英强调,要了解民生,所有公职人员,从上至下,包括坐AM车的官员,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走入市民大众当中,看看环头环尾市民的脸容有什么变化,听听大家在骂什么赞什么;看看大街小巷商店的销情如何,看看买冻肉的多还是买鲜肉的多;看看吉铺有多少,是开张的多,还是清货结业的多;再看看横街窄巷的垃圾,看看干线公路的野草野树。这些都是政治,而且每天都在变。昨天的选举委员会选举是好的开局,将会体现新选举制度的完善,摆脱过去的岁月蹉跎。 梁振英期望下去的两场选举,会继续体现新制度的完善,只要所有公职人员本着「为公」的心,在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下,香港可以掌握好「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大好机遇,提升香港的产业,让经济发展提速,通过发展为香港人增加收入,让民生进一步解困。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苗第一剂接种率已达78%,惟长者接种率偏低,长者及残疾人士院友首针接种率更仅有22%。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25日)在社交网站发文表示,当前疫情严峻,变种病毒Omicron传播力极高,10日已可传播4代,若然出现院舍爆发,后果不堪设想。政府会积极研究推动院友接种,期望短期内推出措施。 聂德权表示,长者接种率偏低,长者及残疾人士院友接种率更只有22%接种第一针疫苗,变种病毒Omicron传播力极高,若然出现院舍爆发,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有莫大迫切性快速提升院友的接种率。 聂德权又提到,昨晚与劳福局、食卫局、社署和卫生署同事以视像形式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计划院舍外展接种「主动评估– 接种」分享会,与50多位来自资助和私营院舍营运者代表、院舍巡诊医疗机构代表和医生等交流,商讨进一步推高院友接种率的可行方法。多名与会代表提出多项加快接种的建议,包括厘定进取的接种政策和要求、行政手段推动接种、扩大疫苗气泡的适用范围、优化计划流程等,当局会积极研究,期望短期内推出政策措施。 聂德权指,根据社会福利署统计数据,全港1134间长者及残疾人士院舍,共有7.89万名院友,当中有近1.8万名院友已接种第一剂,情况并不理想。他强调,大家或以为院友长时间留在院舍,感染风险较低,但院舍职员、探访者以至外来维修人员平日游走社区,加上近日疫情急转直下,院舍爆发风险大增,唯有院友也接种疫苗才可保护自己,不幸感染也可大大减低重症及死亡风险。 read more
香港政府自今日(27日)下午4时30分起,围封葵涌石篱(一)村石秀楼进行强制检测,受限区域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目标是在明日(28日)中午约12时完成此行动。 政府发言人表示,由于上述大厦排放的污水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查呈阳性,怀疑在大厦内有隐形患者,经评估后相关区域感染风险有机会较高,政府决定就相关区域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 政府将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于今日晚上8时30分前接受检测。受检人士会获安排到采样站接受核酸测试,由专人以咽喉和鼻腔合并拭子采样。在所有人士有检测结果前,受检人士必须留在处所内,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政府会为行动不便的人士和长者安排上门采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