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肇始:定当负起抗疫主体责任
立法会大会今日(17日))复会,以视像形式辩论施政报告致谢动议,继续讨论有关疫情的范畴。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当局定当遵照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指示,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抗击疫情。
有议员批评政府未有善用科技抗疫,促请在「安心出行」加入追踪功能及实名制;亦有议员认为,当局应加紧步伐,尽快实行全民检测。
立法会大会今日(17日))复会,以视像形式辩论施政报告致谢动议,继续讨论有关疫情的范畴。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当局定当遵照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指示,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抗击疫情。
有议员批评政府未有善用科技抗疫,促请在「安心出行」加入追踪功能及实名制;亦有议员认为,当局应加紧步伐,尽快实行全民检测。
本港爆第五波疫情,继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洪为民生日宴引发疫情传播风险、不少官员及立法会议员一度要隔离检疫后,再有政府部门被爆出举办大型聚会,涉违反防疫措施。据悉,食环署辖下的物料供应组,上月中在铜锣湾利景酒店餐厅举行圣诞聚餐,有约60人参与,期间多人在拍摄大合照时除下口罩,疑违反防疫规例。 食环署回覆传媒查询时表示,署方一向重视员工纪律,若发现员工有违规行为,会按既定程序处理,亦会就有关投诉作出调查及跟进,并提醒员工必须严格遵守相关防疫规例。 按现时《预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规例》(第599I章)第5A(4)条订明,在没有符合第599F章的规定下在餐饮处所内饮食,不视为不佩戴口罩的合理辩解。因此,在餐饮处所内,顾客在非餐桌范围饮食或于非饮食时而没有佩戴口罩可因触犯第599I章第5A(1)条而被定额罚款5000元。 read more
深圳巿「健康驿站」名额今日(15日)起增至每日2500个。行政长官李家超晚上在社交平台发文,对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的安排表示欢迎和感谢。 李家超指,2023年与内地通关有很现实的可能性,但在正式通关前,希望透过增加入境深圳的「健康驿站」配额和早前调整跨境货车「点对点」运输模式等安排,按部就班地恢复两地往来。他早前已在官方会议中向深圳市政府表达希望增加「健康驿站」名额的要求。而有关名额继上周增加1000个后,今天已再增加500个至每日2500个。 李家超又提及,除了「健康驿站」,为照顾部分急需返回内地的人士,深圳市政府早前特别增设人文关怀通关名额,当中包括70岁或以上长者、在港无监护人的14岁或以下儿童、孕妇及其陪护人员等八类特殊人士。他十分欢迎及感谢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的安排,期待两地继续增加经济活动和人文交流,逐步迈向通关。 read more
2019年11月,有大批示威者「进驻」香港理工大学,并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11名在理大外的示威者,今日(3日)在区域法院被裁定暴动等罪名成立。 2019年11月18日,理大发生连串冲突事件,大批黑暴分子于油麻地窝打老道与咸美顿街之间的弥敦道一带聚集,向警方投掷汽油弹和杂物、用雨伞等物件堵路。警方当晚共拘捕213人,法庭分拆17宗案件处理,当中11名被告今于西九龙裁判法院被裁定暴动、公众地方管有攻击性武器及管有适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罪名成立。 11名被告依次为26岁文员李卓珩、28岁地盘工陈骏炜、26岁IVE学生刘嘉乐、33岁摄影师郑家裕、25岁兽医护士廖卓贤、27岁理大学生马宇亮、25岁酒店接待员谢澔庭、26岁仓务员容家俊、26岁运输工劳尚文、21岁学生梁楀燊、23岁无业张贺祺。同案被告「12逃犯」港大生郭子麟及21岁IVE学生林敏诺早前认罪,还押至12月31日判刑。 read more
立法会换届选举提名期上周五结束,共有154人报名参选,竞逐90个议席。身兼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的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今日(19日)公布参选人资格审查结果,153名参选人获确认资格,医疗卫生界功能界别刘子进报名无效。李家超解释指,刘子进被裁定资格无效,原因是他受雇于政府部门,担任兼职工作,因此根据立法会条例,裁定他丧失资格。 李家超指,通过资格审查的候选人,有建制、非建制及独立人士,亦来自不同背景阶层,包括争取连任立法会议员,现任区议员,学术界、商界、专业人士、工会、宗教及工人等,亦有不少第一次参选的新面孔,符合均衡参与及广泛代表性的原则。他续说,结果反映资格审查工作并非搞「清一色」,不论背景的审核标准都是一致,结果一视同仁,令反对修改选举制度的抹黑不攻自破。 医卫界其余五名参选人,包括陈永光、庞爱兰、林哲玄、何崇汉、陈子中。 read more
东京残奥会本港时间今(24日)晚7时,在新国立竞技场举行,是1964年以来,首次在同一城市办两次残疾人奥运,将会有历来最多的4400人参与。由于东京病情不稳定,因此所有比赛都会闭门进行。 除了仿效早前奥运的作法,要求运动员每日进行病毒检测和保持社交距离外,残疾运动员的特别设备例如轮椅等,亦要定期消毒。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表示,有信心可以举办安全的残奥会,但强调并不等于完全没有感染个案。 港队今届共派出超过20名运动员,岀战8个项目,当中一半运动员是首次参加残奥。 read more
香港警务处处长萧泽颐8月5日在警察总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独家专访。他透露,警方正就港大学生会评议会通过对凶手哀悼议案的事件进行调查,不排除作出拘捕行动。至于《人民日报》及新华社早前分别发表文章,批评教协长期参与“反中乱港”活动;萧泽颐透露,警方一定会就涉嫌违法行为进行调查,违法必究。 萧泽颐又首次透露,警方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全面转为中式步操,替代目前的步操形式,以增添香港警队对国家的爱国情怀。 乱港学生组织若违法 依法拘捕 7月1日在铜锣湾发生“孤狼恐袭案”后,港大学生会评议会通过所谓对凶手哀悼的议案。港大校委会日前宣布,所有参与有关会议的学生,被禁止进入港大校园范围及使用大学设施和服务,直到另行通告。 萧泽颐在专访中表示,警方正调查有关案件。他强调,美化暴力本身就有可能违法,不排除会就案件作出拘捕行动。“这些美化暴力的行为,首先在法律层面已经有可能违法,我们《香港国安法》第27条也很清晰说了这点。他有犯法的,我们一定会将他绳之以法,我们绝无需要采取任何政治上的手段,抑或施压。香港警队那么多年来都是依法办事,昨天是,今天是,将来也是。有关案件我们仍在调查中,不过我们不排除在未来会有一些拘捕行动。” 萧泽颐强调:“自由不是绝对的,你要自由,但你有没有考虑过他人的权利或自由呢?自由是建基于法律秩序及责任,如果你这方面自己都不承担责任,你就无权也无资格讲你的自由。” 教协涉反中乱港?违法必究 对于《人民日报》及新华社早前分别发表评论文章,批评教协长期参与反中乱港活动。教育局随后宣布,全面终止与教协的工作关系。萧泽颐透露,警方一定会就涉嫌违法行为进行调查,违法必究。“我们不排除调查,我们一定会调查,看看他(教协)有没有任何违法行为。任何一个组织,如果他企图违反一些国家安全的行为,又或者任何刑事的行为,我们一定会追究到底。我们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至于萧泽颐之前形容,“整场黑暴都是谎言共同体”,他认为,目前这个“共同体”仍未瓦解,不少外部势力及反对势力仍蠢蠢欲动,警方及社会各界都必须时刻警惕。 但萧泽颐指出,自己观察到很多被捕的年青人入狱后感到后悔,他希望他们可以真正反思,社会各界也可以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将全面加强警队国安教育 萧泽颐在《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周年之际上任警务处“一哥”,他说,自己首要工作之一就是维护国家安全,未来将全面加强警队的国家安全教育工作。“一定会加强国安教育,这也是我们的责任。香港警队现在是负起维护国家安全这个责任,所以你首先要知道在国家安全方面的知识。我们已经开始开一些关乎国家安全这方面知识的课堂,当然我们接下来,会将这件事(国安教育)更扩大,去确保我们所有同事在这方面有相对的知识。” 警队拟未来一年内全面转中式步操 解放军驻港部队今年2月在香港警察学院,向五个纪律部队提供中式步操仪仗培训,之后多个纪律部队在4月举行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首次表演。萧泽颐在专访中透露,警方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全面转为中式步操,替代目前的步操形式。“我觉得有心就不怕迟,这件事我们一定要做。我们的计划是在未来一年,我们会逐步逐步转为中式步操,这是一定的,因为我们觉得这能够增添我们对国家的爱国情怀。” 他又表示,希望在疫情缓和后,香港和内地可以尽快恢复往来,届时香港警务处和内地各部门将有更多交流与合作。 read more
香港警方于2月时向去年10月解散的职工盟发信,根据《社团条例》第15条要求多名前骨干成员回应一系列问题及提供相关资料,惟有关人士疑未有在限期前给予答覆。消息指警方国安处今晨(31日)将多人带署协助调查,当中包括职工盟前主席黄迺元、副主席邓建华及司库钟松辉,至于正在囚的前秘书长李卓人亦据悉将于稍后受查。 此外,警方大批探员亦于早上10时许,分别持法庭手令搜查职工盟3个会址,包括旺角永旺行、佐敦四海大厦及葵涌华福工业大厦,多名探员携带大型胶箱,到各会址搜查证物,期间军装警员出动协助驻守各大厦出入口。其中警方在葵涌会址以货车运走3板证物,当中相信包括大量文件、横额及宣传品等。 据悉,警方主要要求职工盟提供收支情况,以及与外国或境外组织联系等资料,相信就其涉嫌勾结外部势力及收受政治“黑金”等开展调查。 read more
服务警队32年的警务处副处长(管理)郭荫庶即将退休,他日前接受《香港01》访问时,忆述一宗1997年的难忘「悲剧」。那一日,有市民在警方拘捕时跳楼死亡,他赶抵现场时,涉事警员只关注是否「合法拘捕中死亡」,令他大受冲击。25年后重提此事仍历历在目,他一度哽咽地说:「警察工作如果只系当作常规,系好大问题,呢个系一个使命,唔系一个工作。」 郭荫庶官至「二哥」退休,他对此没有遗憾,强调警员不可以视晋升为警务目的,「如你只系维护晋升机会,会犠牲好多应该做慨事,有啲要扮演慨角色没去扮演,可能变成只会奉承、擦鞋,你唔会系成功慨警察,纵使你系好高阶级慨警察。」 疑犯借口拿衫时在家人面前跳楼亡 1990年加入警队至今,郭荫庶总结自己「圆满完成责任」,在坚守个人原则下,尽力完成每一件任务。提到警队难忘事,郭荫庶指1997年任职总督察时发生的「悲剧」,有其他「环头」的警员到他驻守警区的一个屋村单位进行拘捕行动,警员在短时间内入屋,宣布拘捕一名父亲,对方借词要「拎返件衫先」,就在家人面前跳楼死亡。 事隔20多年,郭庶荫仍然受到牵动,情绪涌上心头,他一度哽咽地说:「我去到现场,两位同事好心急同我讲『未拉慨』,渠哋关注点在于,呢个唔系合法拘留中逃走,系拘捕过程中对方作出慨选择。对我嚟讲非常之大冲击,渠喺老婆同年幼女儿面前跳楼,对我启发系,警察工作如果只系当作常规,系好大问题,我哋慨使命系维持治安,保护市民,呢个系一个使命,唔系一个工作。」 「我哋一个动作可以影响市民走向」 郭荫庶指,往后担任主管,曾将这件「悲剧」拍成短片勉励学员,执勤时切勿掉以轻心,「我哋少少一个动作,系可以影响市民人生轨迹走向,系好大责任。」 郭荫庶加入警队初期负责刑事侦缉工作,2007年担任警察学院基础训练中心主管,升任助理警务处长时主理服务质素,2017年执掌监管处,2019年升任副处长,任内先后与三位警务处处长卢伟聪、邓炳强及萧泽颐共事。 无缘成一哥:这是坚持原则「理所当然」 结果被问到未能成为「一哥」,会否是警务生涯遗憾?郭荫庶指出,由加入警队当日,就坚持遵守自己原则,形容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结果,「作为警察当然希望升级,但你慨官职从来系因为你做事慨副产品,你会唔会升级,系你做得好事慨副产品,晋升唔系目的,亦都唔可以系目的,如果你做警察目的系晋升,咁你慨使命就摆咗一边,你已经违背使命。」 「喺我经验入面,如你只系维护晋升机会,会犠牲好多应该做慨事,有啲要扮演慨角色没去扮演,可能变成只会奉承、擦鞋、讲老板钟意听慨嘢,一啲好需要做慨事但你无去做,如果咁样,你唔会系成功慨警察,纵使你系好高阶级慨警察。」郭荫庶强调,其警务工作从来没有用「野心」去定义,「做到我呢个位置,系自然副产品,既然副产品喺副处退休,系理所当然。」 与孖生弟跻身「七小福」:是一个偶然 警务处「七小福」中,郭荫庶与孖生弟、行动处处长郭荫庸占两席位,在警队中实属罕见,他指两兄弟共事是一个「偶然」,彼此有共同志向,亦有类似质素,所以能够在这个行业贡献。 原文網址: 警隊副處長退休|郭蔭庶談25年前「悲劇」哽咽 籲同袍重視使命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62108 read more
选委会选举周日(19日)举行,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昨日(14日)撰写网志,强调辖下的纪律部队会「严阵以待」,包括特别任务警察会高姿态巡逻等。据了解,起初因反修例而设立的「特别任务警察」,目前已扩张至逾千人编制,并将延续设置至明年,迎接回归25周年,让警队预留更多警力「防乱」及应对大型活动,各部队料须借调更多人手辅助明年治安工作。保安局回覆查询表示,警队会按人手需要及社会活动的发展委任特务警察。 警务处于2019年11月首次引用《公安条例》,招募其他纪律部队人员出任特务警察。翻查纪录,于2020年2月26日,共有421名特务警察,近半数来自惩教署,其余是海关及入境事务处人员。当局答覆立法会开支预算中,透露由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29日,该三个部门特别警察逾时工作津贴,开支合共达1,145万元。 据消息了解,特务警察于去年中扩充编制,每个部队均须投放人力,包括消防、飞行服务队,编制扩大至约700人,保安局当时回覆确认扩展计划,指警方将安排适当训练,但拒透露整体人数。 当局此后一直未有交代特务警察规模,据了解于去年10月再扩充编制至1,200人。不过,即便是立法会审核2020-21年度开支预算中,保安局以属行动细节为由拒绝公开委任人数。 消息︰特务警察延设应付回归25周年 消息指,逾千名特务警察将延续设置至明年,除明年初将举办特首选举外,「重中之重」是适逢回归25周年,料将举办多场大型庆祝活动,各部门目前已开展筹备工作,为让警队预留更多警力「防乱」及应对大型活动。各部队料须借调更多人手辅助明年治安工作。 特务警察主要负责政府机构或较大机会受冲击的地点驻防,每人每周执勤约三天,当值时需要佩枪,并有专用臂章标示身分。每逢重要日子,如《港区国安法》去年7月1日实施,驻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用铜锣湾维景酒店作临时办公大楼,其时亦有特别任务警察在大堂驻守。去年十一国庆,西环中联办外出动水炮车及锐武装甲车戒备,多名特务警察联同巡逻。 保安局︰执勤人数属行动细节不公开 保安局回覆查询表示,特务警察在有行动需要时,会被安排执勤工作。执勤人数属行动细节,不会公开。警队会按人手需要及社会活动的发展委任特务警察。 read more
教育局昨宣布,全港中学的中一至中五级下周一起停止面授课堂,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今日(21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决定非常艰难,是考虑到疫情确实严峻,有源头不明个案及社区隐形传播链,学校亦有同学确诊,而病毒传播力非常强等因素下,才作出有关决定,重申局方一直留意疫情发展。 对于外界质疑宣布暂停面授课堂是否太迟,她强调需要平衡学生学习需要及疫情风险,在作出决定都与专家保持沟通,认为今次沟通合适。 教育局昨发出通函,要求全港学校由下月24日起实施「疫苗气泡」,包括教学及非教学人员、在校园内提供服务人士及到访者,未有接种疫苗的人士将不能进入学园。蔡若莲称目的是基于保护学生,希望家长谅解。若有教职员因无接种疫苗而未能履行工作,会视作无理缺勤,有关安排跟公务员一致。 她提醒学校不能以此情况,批出员工假期,若教职员因怀孕或身体原因得到医生证明,则可获豁免,但她们需要每三日进行一次检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