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联会拒交资料案 前常委陈多伟认罪判囚3个月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市民热切期盼能够尽快实现香港与内地通关。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27日)发表文章,呼吁港人鼓励身边未接种疫苗的人尽快接种,才能达致通关及生活早日回复正常的目标。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的疫情过去一个月持续稳定,虽然在10月8日录得一宗涉及机场员工的本地个案,令超过50日的本地零个案记录中止,但至今没有发现该个案造成任何社区感染,反映各项防疫措施取得成效,整体疫情持续受控,整体而言社区内仍然维持基本「清零」。她说,当然,抗疫工作仍有改善空间,特别是希望能尽快恢复让香港市民免检疫前往内地,我们必须不断检视各项措施,务求精益求精,为「通关」创造有利条件。 她说,香港疫苗接种率迟迟未达到七成的基本目标,每日接种人数更见下降,情况难言理想。她指政府已经推出多项措施方便接种,欠缺的是接种的意愿,因此,呼吁市民鼓励身边未接种疫苗的人尽快接种,推高社会整体接种率,才能达致通关及生活早日回复正常的共同目标。 截至昨晚8时,本港新冠疫苗第一针的接种率超过460万人,占合资格接种人口的68.3%。目前70岁以下合资格人口第一针接种率超过七成,但70歳或以上的只有三成,政府呼吁市民,特别是长者,为己为人,尽早接种疫苗。 read more
内地医护来港已有一段时间,现时两地的中西医一同于亚洲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轮班、收治、管理病人,以及制订治疗方案等。有份来港抗疫的内地中医专家组副组长张忠德表示,现时内地及香港医护双方合作交流顺畅,而亚博新冠病人,经中医诊治有效纾缓症状,他认为香港在制度上需拆墙松绑,例如院舍出现个案初期让中医提供诊治,有助阻截重症出现。另一来港内地医护、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罗艳玲则表示,护理内地与本港长者并无分别,一样需要耐心照顾。 (张忠德) 正在本港抗疫的内地中医专家组副组长、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表示,两地医护人员、中西医目前共同在亚博馆轮班、收治、管理病人,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形容本港的医生经验丰富,值得表扬和敬佩,双方合作交流顺畅。 他总结香港长者病人八、九成有三大病症,包括咳、痰多,消化道和上呼吸道症状亦明显,中药治疗方案推出后,很多人症状缓解得很快,效果非常好。张忠德:“很多气喘的病人服用三至五剂中药后,从原本未能起床、卧床进食也气喘至可以下床坐,下床走动。” 他又指在亚博馆的长者自理能力较差,在沟通上亦有问题,经研究后暂时未能在馆内开展如穴位敷贴、针灸、艾灸、推拿、刮痧等非药物疗法。亚洲博览馆社区以中西医协作模式运作,张忠德说双方有共识,病人若正使用新冠口服药便不会处方中药,以便观察药物反应。本身患有其他疾病的新冠病人,中西医会一起讨论个案。 不过,张指出本港在中医药发展方面,最大难题是本港中医还未能参加诊疗住院的危重传染病等患者,期望有一套制度,让通过考核的中医能参与治疗病人。张又建议,本港的老人院患者,未来需要加强闭环管理、药物和疫苗预防,政府亦应允许或要求3、4间中医诊所管理10至20间院舍,让中医药在早期就可全程介入。 对于本港在第五波疫情中有多名在院舍内的长者离世,他建议在视察后曾建议未来老人院患者要加强闭环管理、药物和疫苗预防,并容许让中医药作早期全程介入,有助防止患者发展为重症。 张忠德也特别提到目前中医在本港的困难是,他们还未能参加诊疗住院的危重传染病等患者,期望有一套准入制度,让通过考核的中医参与,希望如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期望可以就这方面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医药发展拆墙松绑,否则只能在诊所或以遥距方式看诊,效果会打折扣。 (罗艳玲) 内地援港医疗队成员之一、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罗艳玲表示,护理内地与香港长者没有分别,对待老人家要像爱惜小朋友一样,形容要有耐心及慢慢“凼”。她指曾有婆婆一直不肯进食,医生一度要为婆婆插胃喉,但她认为有关做法对婆婆身体损伤很大,经努下才成功劝对方进食和服药,慢慢跟对方讲要进食才能康复,以及出院见家人,婆婆才慢慢放松警惕。她称因应患者的病情,若病人不能进食而要喂食,需要照顾的时间会较长,因此没有特定的工作时间。 read more
投资推广署署长傅仲森今日(9日)展开为期一周的行程,到印尼雅加达和新加坡继续向海外宣传香港最新的营商优势,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所带来的商机。 访问期间,傅仲森将与两地的财经金融服务及家族办公室、创新科技、运输、基建和高端制造服务、创意产业,以及商业及专业服务等公司代表会面,商讨他们在香港设立或扩展业务以至将业务拓展到粤港澳大湾区等计划。 傅仲森亦会在雅加达为印尼雇主协会的公司会员举办商务圆桌会议和午餐会,提供香港营商最新机遇和吸引人才计划等详情。他在新加坡将分别与好城市基金会和中小企协会合办两场圆桌会议,分享香港家族办公室行业的最新措施和机遇。 傅仲森表示,香港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汇聚全球优势和中国优势的城市。这种独特的融合,让香港成为内地与世界各地之间无可替代的联系平台,是海外和内地公司及全球企业家在香港、大湾区、中国和亚洲等地开展和扩充业务的理想据点。香港为印尼和新加坡公司提供各种增长业务的途径,期待与公司代表和企业家分享香港的最新和真实现况,尤其协助他们了解如何借助香港把握商机,包括大湾区所带来的机遇。 read more
本港昨日(14日)新增2071宗确诊个案,初步确诊逾4500宗。由于各区被纳入强制检测的地点众多,大批市民收到强检通知,需前往检测中心或流动采样站进行病毒检测。为减少轮候人流避免人群聚集,政府已陆续于多个检测点设置派筹机即场派筹。根据「大型采样站—筹号排队状况」一栏最新资料,全港今日(15日)有28个检测站设派筹机,较昨日多4个。 28个设有派筹机的地点如下,点击即可查询派筹情况: 港岛 石塘咀体育馆社区检测中心 利东社区会堂社区检测中心 九龙 油塘社区会堂社区检测中心 白田社区会堂社区检测中心 黄大仙广场流动采样站 亚皆老街游乐场流动采样站 枫树街游乐场流动采样站 睦邻街游乐场流动采样站 梁显利油麻地社区中心社区检测中心 东头社区中心社区检测中心 慈云山社区会堂流动采样站 土瓜湾体育馆社区检测中心 丽阁社区会堂流动采样站 长沙湾体育馆流动采样站 新界 元朗市东社区会堂社区检测中心 建生社区会堂流动采样站 兆麟社区会堂社区检测中心 东涌北公园流动采样站 太和体育馆社区检测中心 马鞍山游乐场流动采样站 坑口社区会堂社区检测中心 大围新翠足球场流动采样站 大窝口社区中心流动采样站 安定/友爱社区中心流动采样站 天瑞体育馆流动采样站 荃湾公园流动采样站 葵涌运动场流动采样站 荃湾蕙荃体育馆社区检测中心 截至2月15日,政府共设有19个社区检测中心和46个流动采样站,点击下列可查询相关信息: 社区检测中心预约情况/各区流动采样站位置 read more
香港第5波疫情影响广泛,负责守卫刑事司法体系最后防线的惩教署亦受到广泛波及,在囚人士及职员相继确诊,幸好部门制定预案,加上职员上下一心,才不致令院所出现大爆发,加重公共医疗负担,具护士资格的惩教主任在疫情期间需兼顾为在囚人士接种疫苗,亦有担任临时指定接收确诊者或密切接触者院所的惩教主任,在工作量倍增及面对在囚人士的不满情绪下,仍能坚守岗位,难得的宝贵经验亦有助日后应用于工作上。 现职惩教主任的陈燕婷早年在公立医院任职护士,之后在2018年加入惩教主任行列,现时驻守罗湖惩教所,平日负责在囚人士的健康护理,面对来势汹汹的第5波疫情,工作量排山倒海,要额外兼顾院所内的疫苗接种中心工作,包括预订疫苗、向在囚人士解释接种疫苗的好处及为他们接种疫苗等,遇上不肯接种疫苗的在囚人士,包括外籍人士,亦需要花时间讲解,甚至需要邀请他们的同乡翻译游说。此外,亦要为确诊在囚人士及密切接触者提供适切治疗及护理,以纾缓公共医疗系统的压力。 她指,部门早已制定“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策略,制定连串感染控制及隔离措施,过程中,前线人员及管理层都有参与。由于不少同袍确诊或成为密切接触者,人手非常紧张,当时很多职员都要“顶硬上”,牺牲私人及休息时间完成工作,令她体会到团队精神,“患难见真情”,幸好最坏情况已过去。经此一“疫”,她学懂相信自己及团队,面对难握的未知数,非单凭个人就可解决问题。 另一惩教主任卓冠蔚,驻守的沙咀惩教所在今年2月,被征调为临时指定接收确诊者或密切接触者院所,原本羁押的青少年在囚人士需转到其他院所。他作为保安组主管,需短时间内作出适当调配,包括要了解转院人士的背景资料作保安审查、管理防疫物资及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延长收押在囚人士时间等,务求尽快切断各院所内的传播链。部分获转介人士有不满情绪,他需联同各组别职员,如更生事务组、保安组、心理组及健康护理组会见他们,提供适切辅导及疏导情绪。每日面对不同挑战,幸得到同事及上司合作及支援下,问题迎刃而解,院所染疫人数亦已呈下跌趋势。 即使个人无惧“疫”景,但卓担心会将病毒带回家中,感染两名未能接种新冠疫苗的年幼子女,所以当时一星期只可回家一次,探望刚出生的孩子。他指出处理今次疫情,提升了其危机处理的应对能力,相信将来一定有学以致用的机会,此外,亦加强了团队精神,对惩教署更有归属感。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逾119万人染疫,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及其团队进行研究,了解Omicron变种病毒BA.2分别对接种不同疫苗人士的影响。结果发现,染疫后接种1针者,抗体水平则较接种同款疫苗接种3针人士高。 研究显示,曾受感染并接种1针复必泰人士,血清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水平最高,达144.2;其次是接种3针复必泰的人士,GMT水平达95.1;至于曾受感染但未曾接种过疫苗的人士,GMT水平仅为9。 研究指出,无论是接种科兴或复必泰,感染后接种1针人士,抗体水平较接种同款疫苗接种3针人士高。此外,未打针并感染的人士由于交叉中和抗体不足,会导致感染OmicronBA.2后感染OmicronBA.1的机会较高。 read more
今日(20日),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王灵桂就十八大以来「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进行介绍并回答媒体提问。黄柳权表示,特区政府根据香港实际情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调整和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他认為是无可厚非,也不需要去过度解读。 黄柳权提到,关於香港连通世界的问题,他想说的是,当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疫情已经并在深刻影响和改变包括香港在内的全球联繫交往方式。他注意到,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以后多次强调,接轨世界与和内地通关并不矛盾,而且特区政府也根据香港疫情和全球疫情变化与香港的实际情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调整和优化香港的疫情防控措施,他认為,特区政府做的这些调整无可厚非,也不需要去过度解读。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早见记者时表示,明白本港对疫情方面的管控令香港连通世界受到影响,而现时的防疫方针会向最大地连通世界、减少因防疫安排带来的不便推进。他希望各界对香港有信心,指香港经歷多年风雨仍有优势,现时香港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后会展开另一个台阶的发展。他强调,最重要是保持方向一致性,不需要走「回头路」。 read more
本港天气持续炎热,酷热天气警告今日(28日)再生效。天文台表示,截止昨日(27日),本月已有22个「热夜」,为1884年有纪录以来最多的一个月。 天文台指出,热夜已持续了19日,属历来最长的一次,预计酷热天气到下星期初仍会持续,呼吁户外工作的人士要注意防晒及多喝水,市民若周未安排户外活动要留意天气、量力而为。 根据天文台预测,高空反气旋正为华南带来普遍晴朗及酷热的天气,预测本周余下时间至下周初持续酷热晴朗,局部地区有骤雨,下周中后期骤雨逐渐增多。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4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表示,政务司长李家超今日率领保安局、食物及卫生局、创新及科技局等相关局长及官员前往深圳,与内地官员举行通关协商第三次对接会议,商讨开通陆路口岸的通关安排等通关细节,为香港争取更多通关配额。林郑月娥指会议有助保安局评估口岸承载力,决定何时重开已关闭的口岸。 至于配额的工作,林郑月娥说,今日没有新资料公布,惟除了可以优先的商务往来外,当局正争取其他市民都可以有机会有配额进入内地,强调有关工作需要广大市民的支持。她呼吁市民以公民精神,在通关后优先将配额留给有实际到内地需要的人士,因为由政府以计分制分配十分困难,只会造成混乱。 对于特区政府早前扩大安心出行的使用,林郑月娥认为,有关安排十分顺利,希望下一阶段可将安心出行再普及化;另关注有部分长者没有流动电话的问题,已与其他流动通讯公司联络。她又指,一月初将扩大复必泰第三针接种计划,不限于高风险群组。 林郑月娥指,政府优先处理通关工作,已在筹备阶段,包括推出香港健康码,暂时有44万人申请港康码帐户。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月1日)到启德和旺角的个案追踪办公室,探访当值员工,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和卫生署署长林文健等亦有同行。 林郑月娥对于追踪办的工作效率表示肯定,又指政府致力采取「快、准、狠」的措施,尽快遏制第五波疫情,除了追踪接触者及迅速隔离外,按风险程度强制检测或检疫,是遏制疫情的重要一环。她感谢市民配合,特别是在节日期间须进行强制检疫的人士,并再次呼吁市民在农历新年期间减少跨家庭聚会。 启德和旺角的追踪办分别于去年和今年1月启用,合共有约400人,大部分来自纪律部队,至今协助追踪超过3.1万名接触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