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源特派员出席“愿景2030聚焦法治”国际论坛






壹传媒黎智英旗下的台湾《苹果日报》不堪连年亏损,宣布于下周停刊。有议员直斥《苹果》多年来劣迹斑斑,涉嫌勾结外国势力及颠覆国家,协助「港独」分子可谓不遗余力,促应该「执笠」。 身兼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主席的议员陈克勤直斥,被官司缠身的壹传媒黎智英长久以来利用媒体勾结外国势力,公然带头要求美国制裁中港,「根本唔系报纸」。陈亦提及在黑暴事件期间,《苹果》不单是荼毒年轻人,更直接煽动年轻人上街示威,又声称有基金可以提供法律支援,但当有黑暴分子被捕,《苹果》往往摇旗呐喊声援助威。陈批评《苹果》自出版以来已破坏香港媒体文化,「带坏晒传媒生态」,不断制造假新闻,最过份是对政府政策无差别地肆意攻击,直言「应执咗渠算数」。 此外,本身是执业律师的议员周浩鼎批评《台苹》一直支持台独,进行分裂国家的行为,至于香港《苹果日报》则是过去劣迹斑斑,包括涉嫌参与颠覆国家的行为,协助港独分子则最拿手,他期望《苹果》永远消失。虽然黎智英已身陷囹圄,但周促请执法部门要严肃跟进《苹果》有否牵涉其他《香港国安法》的罪行。 资料来源:东网 read more
中电在龙鼓滩发电厂引入新的燃气发电机组,期望透过增加使用天然气发电,减低发电时的碳排放。中电今日(28日)就新燃气发电机组D1举行开幕典礼,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致辞时表示,本港的碳排放量早于2014年已做到「碳达峰」,目标是力争在2050年前达到「碳中和」。 林郑月娥表示,由于发电占本港碳排放大约三分之二,因此「净零发电」是减碳工作最重要的一环。她说,很高兴首台新机组投入运作后,中电发电燃料组合中的天然气比例由2019年的少于30%,提高至去年的50%。她指,得悉中电正在龙鼓滩发电厂试验氢气发电的可行性,为未来能源转型作准备。 林郑月娥指出,正与电力公司审视离岸风力发电场,希望在采用新技术及新设计后,可增加风力发电场的效益。她提及,近日能源价格上涨及疫情下供应链受影响,世界各地出现能源短缺,在艰难情况下香港电力公司仍保持可靠稳定,市民有责任改变生活模式,降低政府的减碳成本。 中电表示,屯门龙鼓滩发电厂中已增建一台新燃气发电机组,并于去年年中投入运作。新机组每年发电量足以供应90万个家庭,预计每年可减少100百万吨碳排放,相等种植逾4200万棵树。新燃气发电机组成本约为60亿港元,资产寿命约35年。根据新的《管制计划协议》,投资会用较长时间入账摊分,电价影响较轻微,意味或有加电费的可能。 read more
教协日前被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狠批,被定性为香港教育界的「最大毒瘤」、香港社会乱象横生的一大祸根,随即教育局宣布终止与教协的一切合作。《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日(9日)再发文,指教协污染三尺讲台,与反中乱港势力「民阵」及「支联会」狼狈为奸,自称是教师工会,干的却是龌龊勾当。香港教育亟待刮骨疗毒式的深刻变革,「教协」这颗最大毒瘤务必要铲除。 文章指出,「教协」长期被香港反对派把持,成为鼓吹「反中」「反政府」的帮凶。「教协」对香港青少年洗脑播「独」,肆意煽动仇恨,将莘莘学子当作向政府施压的筹码和牺牲品。炮制「港独」教材、兜售「黑暴」书籍、鼓吹歪理邪说,「教协」强行向无辜学生植入激进立场。「反国教」、非法「占中」、「修例风波」等事件中,他们更煽惑学生抛弃学业和前途,毁坏香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为达到阴险的政治目的,「教协」怂恿包庇「黄师」恣意妄为,将「港独」言论美化为「独立思考」,把「黑暴」鼓吹为「违法达义」,向乱港分子撑起保护伞,纵容暴力四处蔓延。由于「教协」不择手段地煽风点火、挑唆犯罪,约4000名香港学生在「修例风波」中因涉嫌违法被捕,其中接近2000人是中小学生,都处在人生中美好的时节。如此结果,怎不让人痛惜! 文章表示,「教协」自诩「全港最大教育专业组织」,非但不讲半点专业,所做之事还全然背离教育宗旨。打着「专业团体」幌子,戕害香港青少年福祉,将暴力和混乱引入校园,甚至连不知政治为何物的小学生都不放过。「教协」实为教育工作者之耻,也让香港教育蒙羞。作为「支联会」的骨干组织,「教协」在香港社会落得「教邪」的恶名,足见其罪孽深重。 文章强调,香港教育之病久矣。教师、教材、考试、学校、管理乃至制度性设计乱象丛生,「教协」正是罪魁祸首。他们组织编写通识教材抹黑攻击「一国两制」、诋毁特区政府与国家,滥用考评权力在港版「高考」中设置误导性试题,假借「言论自由、学术自由」之名,为「港独」思潮祸乱香港校园大开方便之门,对早应补缺的国民教育大泼污水并极力阻挠,令香港教育久久不能「去殖民化」,反倒深陷「泛政治化」的泥淖之中。 文章反问,香港教育岂可沦为「制毒工厂」?香港青少年怎可充当政治炮灰?香港教育界需尽早剔除害群之马,对涉嫌违法的团体和个人严加惩治,让政治黑手彻底远离校园。如今香港国安法威力日渐显现,反中乱港势力纷纷溃散,「教协」休想轻易「跳船自保」,其罪孽也绝不会一笔勾销。香港教育要正本清源,建立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务必要铲除「教协」这个毒瘤。只有香港教育身强体健重归正轨,香港社会才有安定繁荣的未来。 read more
近日有市民购入止痛、退烧等药物寄回内地,有药房因此缺货。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11日)表示,卫生署及政府会确保药物供应,医管局亦有足够存量应付需要。他建议市民毋须囤太多药物,亦不应过度反应,购买太多药物造成挤兑现象。 本港防疫措施逐渐放宽,取消「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证」的呼声响起。卢宠茂表示,「安心出行」初推时可以追踪感染源头及密切接触者,当局会继续监察其运作情况,适时调整。他指出,随着病毒的转变、本港免疫屏障改善和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安心出行」发挥的角色亦会有调整。他强调,疫症仍有可能再出现,即使「安心出行」现时的追踪功能减少,若未来出现新变种病毒及新发传染病时,其发挥的作用会再提升。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早(11日)出席活动后表示,最初推出安心出行时,会追踪个案源头和密切接触者,当局会继续监察其运作情况;又不认为安心出行已过时,说此抗疫措施曾经是非常重要,但因应病毒转变,加上本港已改善免疫屏障,故安心出行的角色有所调整。他强调未来可能再出现新疫情,假如有新变种株及传染病时,安心出行或可再发挥作用。 另外,内地日前公布多项放宽防疫限制措施后,多地出现争相购买连花清瘟热潮。香港昨(10日)更有传出现抢购退烧及纾缓痛楚药物必理痛现象,疑是市民购入大批药物回内地,有大型连锁个人护理产品零售商在门市贴出告示,限定每人只可购买5盒必理痛全线药物。卢宠茂则表示,政府会确保药物供应,医管局也有足够存货应付需要,呼吁市民不用囤药,也不应过度反应。 read more
香港中文大学今日(4日)举行毕业典礼日,亦是中大学生会宣布解散后首次毕业礼。中大学生报贴文称,今早校内有人张挂疑似不满学生会被打压的抗议横额,在学生事务中心所在的范克廉楼外墙及联合书院水塔附近分别出现「还我学生自治」及「员生共治,必先共议」横额,有关横额其后迅速被校方拆除。至中午,有学生于百万大道展示「哀我中大」横额,并提供白丝带供自取。约半小时后,有关学生被保安包围,学生事务处随后介入交涉,最终学生被容许继续展示横额。 中大回应指,今早发现有人在范克廉楼悬挂横额,证实该横额未有经过申请程序,并可能影响路人安全,故将横额拆除。 中大学生报指,校方今日举行颁授学士学位典礼,而校园内今早出现「还我学生自治」、「员生共治,必先共议」等抗议横额,惟横额于8时左右皆被拆除。另外,校内民主墙上亦出现抗议学生事务处的标语,不满校方要求学生组织向校方登记。 中大:横额未经申请可能影响路人安全 中大回应指,今早发现有人在范克廉楼悬挂横额,证实该横额未有经过申请程序,并可能影响路人安全,故已将该横额拆除。 学生会10月初宣布解散 中大校方今年2月底与学生会「割席」,要求学生会注册成为社团或公司,自行承担法律责任。中大学生会10月初宣布解散,其后相继有书院学生会宣告解散或全体干事请辞。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60e82bc68c9da09ec26cea04ef36c826.mp4 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未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今日(26日)新增347宗确诊,当中205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余下142宗为快速抗原测试呈报有效个案;确诊病例中有12宗属输入个案。第5波至今累计个案共1,190,007宗。今增13宗学校呈报个案,涉及10名学生及3名教师。另增7宗死亡个案,第5波截至目前共有9,061名死者。 输入个案当中,其中3名患者乘国泰航空CX252航班抵港,国泰由伦敦希斯罗来港客机将禁飞7天;另有两宗病例乘SQ882航班,自新加坡入境。余下7宗在较早前抵港,其中3宗分别来自印尼、南非、新加坡,均为抵港第12日确诊,3人均曾于3月于外地感染,病毒量高,故相信是二度感染(复阳)个案。 由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分析的110宗确诊个案中,没人感染Delta变种,106均疑染Omicron,余下有4宗未完成或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另外昨日(25日)没新增院舍爆疫。而在现有爆疫院舍中,其中3间安老院舍及1间残疾人士院舍有新增个案,共涉10名院友。张续指,老人院舍本身是高危地方,若累积多宗个案,当局会落场视察等。 张竹君续指,现在疫情仍有很多确诊个案,过去4波疫情最多只是百多宗确诊,现在只在老人院及学校分析个案,要再研究不同情况方可做个案追踪。疫苗通行证方面,希望打完针先在不同处所、例如食肆除口罩食饭有风险,可以爆发个案,若打了针更安全。 张竹君表示,新增7宗死亡个案,其中一名91长者岁在本月24日离世,余下6宗为昨日(25日)离世,涉及1男5女,年龄介乎75至96岁,其中有4人来自院舍,3人无打针,2人已打1针。第5波截至目前共有9,061名死者,病死率为0.76%。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指,现时仍有1,868名病人留医,再多2人危殆,3人严重,目前有16人在深切治疗部留医。过去1日亦再多255名病人康复,其中160人已出院。另外,再有4名病人入院后揭染疫,其同房的10人列紧密接触者;至今有共22,296名医护确诊新冠肺炎,其中21,712名员工已康复及返回工作岗位。 刘表示,现时有190剂阿斯利康新冠口服抗体药送到各公立医院,不过他强调,该口服抗体药并不能取代疫苗接种,患者第一件事仍要打针。他又指,现阶段院方会选择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处方首批药物,因他们的免疫系统会较差,该药物可令他们可以有更多抗体保护。截至昨日,医管局共处方27,500剂两款新冠口服药物予确诊患者。 read more
立法会议员梁熙今日(30日)表示,民建联一直倡议「逆隔离」安排,让计划往内地的港人在香港隔离,期望「逆隔离」可以成为一个突破,促成本港和内地尽快通关。 梁熙建议,如果落实「逆隔离」,根据内地7+3的检疫规定,首7日在香港隔离,其余3日则在内地城市居家隔离。他又指,落马洲河套地区将会是「逆隔离」的首选地点,可提供约4500间房、10000多张床。 read more
为增加有利通关条件,港府昨(23日)宣布由下月9日起,市民进入全港食肆、美容院、健身中心及戏院等场所时,必须强制扫描安心出行,严禁再以「填纸仔」作替代。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今(24日)发稿表示,至今接49宗有关「填纸仔」的投诉,其中38宗已完成调查,其中有15宗个案投诉成立,全部皆与食肆「填纸仔」的资料保安情况有关。 公署表示,由去年11月16日政府推出「安心出行」至昨日,共接获49宗「填纸仔」投诉,涉及31间食肆及18间其他处所(包括商业大厦、诊所、私人会所、康乐场地等)。至于投诉成立的15宗个案,公署已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措施保障顾客资料。 此外,私隐公署同期亦接获2宗有关「安心出行」的投诉,涉及投诉者担心程式会泄露其出行纪录及担心程式的存取资料权限过多,经调查后2宗投诉均不成立,即无证据显示「安心出行」有任何位置追踪功能,其存取资料权限亦是按程式实际操作上所需要。 私隐专员钟丽玲表示,从保障个人资料私隐的角度来看,「安心出行」将资料储存在用户自己的手机,较「填纸仔」方式好。 read more
政府昨日(15日)下午围封屯门龙门居第10座,要求身处大厦内的人士接受新冠病毒强制检测。行动在今日(16日)上午约7时30分完成,发现5宗确诊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政府表示,截至昨晚11时,共有904名身处该大厦的人士接受检测;此外,政府亦派员到访该大厦300户,当中26户在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政府称已向确诊人士和同住家人提供额外的食物包、尚待入院或隔离设施时的健康建议、消毒用品和口罩,以供有关家庭在等候跟进安排期间使用。 read more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1年9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首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 王毅表示,今天的阿富汗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美国及其盟友仓促撤离,美西方推行的强权政治、军事干涉和所谓“民主改造”以失败告终。但阿富汗仍面临人道、民生以及新冠疫情等严峻挑战,一些国际势力还可能借助政治、经济和金融手段给阿富汗制造新的难题。昨天,阿富汗塔利班宣布成立临时政府,而政权的“临时”性恰恰说明阿富汗的未来还具有很多不确定性。 王毅指出,作为邻国,没有国家比我们更不愿看到阿富汗重陷战乱、再起祸端,没有国家比我们更期盼阿富汗恢复和平、实现发展。我们应该抓住阿局势由乱及治的关键窗口期,在尊重阿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对形势发展变化施加正面、积极影响。 王毅强调,我们要对阿富汗问题历史经纬作出客观评判,要求美及其盟友深刻汲取教训,承担应尽责任。美国及其盟友是阿富汗问题的始作俑者。20年来,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势力未能清除反而不断增加,阿富汗人民未能获得发展和尊严反而徘徊在贫穷和困顿之中。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是,美国及其盟友军事干预的结束应当是真正承担责任的开始。他们比任何国家都更有义务向阿富汗人民提供经济、民生和人道主义援助,在尊重阿富汗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帮助阿实现维稳防乱,走向良性发展。 王毅表示,我们要引导敦促阿富汗塔利班团结各民族、各派别,搭建广泛包容的政治架构,奉行温和稳健的内外政策,同恐怖势力划清界限,同各国特别是邻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近期塔利班在建政、反恐、友邻等问题上作出积极表态,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关键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广泛包容,二是坚决打恐。期望塔利班能汲取历史经验,在临时政府期间与阿各民族、各派别积极互动,切实履行承诺,争取国际认可。 王毅说,阿富汗邻国应发挥独特作用,既解决自身正当关切,又为阿富汗稳局重建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当前阶段可重点开展六方面协调合作: 一是帮助阿加强疫情防控。阿富汗是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境内疫情存在加速扩散风险。各方可携手合作,继续向阿富汗提供抗疫物资和技术援助。中方决定向阿富汗人民首批捐赠300万剂疫苗,也愿在中国-南亚应急储备库项下,向阿提供更多的抗疫和应急物资。 二是保持口岸开放。阿富汗经贸往来高度依赖陆路口岸。我们要在确保各国安全前提下,维持同阿富汗的口岸畅通。中方愿积极研究恢复中阿货运班列,支持其他邻国同阿富汗加强通关能力建设,为阿富汗与外界互动,尤其是获取人道主义物资提供便利。 三是加强难移民管控。美国及其盟友应在解决阿富汗难移民问题上承担主要责任,同时向有条件和有意愿接收阿难民的国家提供必要补偿。我们呼吁塔利班提升施政的包容性和可预期性,让百姓真正安居乐业,从根本上减少难移民的产生。同时,应大力支持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为此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尽快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邻国之间理应相互帮助,在对方有困难时伸出援手。根据阿富汗人民的需要,中方决定紧急提供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粮食、越冬物资、疫苗和药品。待安全等条件具备后,中方愿帮助阿富汗建设有助于改善民生的项目,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和经济发展。 五是深化反恐安全合作。阿富汗局势变化给国际和地区反恐形势带来复杂影响。我们要敦促塔利班坚决同所有极端恐怖势力彻底切割,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约束打击。各方要加强情报共享和边境管控合作,及时抓捕消灭自阿潜入的恐怖团伙,确保地区安全稳定。 六是开展禁毒合作。近期塔利班方面宣布,阿富汗将不再生产任何毒品。我们对此应鼓励支持,并帮助阿富汗农民开展替代种植,共同消除本地区毒品来源。同时,中方愿同各方采取联合行动打击本地区的跨国毒品犯罪,保护地区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王毅最后说,今天的外长会是阿富汗近邻国家合作应对阿局势变化的首次尝试,也标志着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正式成立。这在当下十分及时,也十分必要。会议将发出阿富汗邻国的共同声音和明确政治信号。中国支持把这个独具特色的机制继续办下去,通过这个平台分享政策主张、协调彼此立场、共同应对挑战。 与会各方强调,面对阿富汗当前变局,阿邻国及时协调看法立场十分必要。国际社会应尊重阿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助阿实现安全稳定和经济重建,向阿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美国及其盟友就此须承担应尽责任。与会各方呼吁未来的阿富汗政府开放、包容,体现各民族各派别代表性,同各类国际恐怖组织彻底切割。与会各方积极评价首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达成的一系列共识,肯定其独特作用,同意将阿富汗邻国外长会机制化。 首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由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主持。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塔吉克斯坦外长穆赫里丁、乌兹别克斯坦外长卡米洛夫、土库曼斯坦副外长哈吉耶夫出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