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源特派员出席“愿景2030聚焦法治”国际论坛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早(11日)出席中大医院研讨会时表示,现时本港只有64%的人完成第一剂新冠疫苗的接种,近日接种率稍为下跌,所以对本月底达到七成接种率,感到战战兢兢。她期望尽快提高市民,特别是长者的接种率,以应对下一波疫情。 此外,陈肇始指出,中大医院结合教学、非牟利及私营三个元素,是创新的模式,期待他们日后可为市民提供优质、可负担及具透明度的医疗服务。她续指,发展智慧型医院,以及以创新科技为市民做好医疗服务,一直是政府的愿景,但政府推行政策时有不少顾虑,进度未必很快,因此乐见有私营机构带头将医疗服务推前。 read more
海关去年起推出「香港海关青年发展计划」(Customs YES),旨在为12至24岁的青少年建立正面人生态度,培养他们成为对社会有承担、具国家观念的青年领袖。海关关长何珮珊今日(7日)带领二十多名学员参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互动方式探索馆内珍藏文物及背后故事,鼓励青年多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借此提升对祖国的向心力。 何珮珊表示,希望透过活动令青少年提升对国家的认识,加强他们的国民身份认同。有参与活动的学员表示,今次活动令她大开眼界,亦增加对中国文化及历史的认识。 read more
香港立法会今日(11日)召开大会,恢复口头质询环节。其中实政圆桌议员田北辰问到政府应对网上假资讯策略时,有议员举例,候任特首李家超日前「香港呢一个家」的言论,因发音问题被曲解为「香港呢个国家」,显示假资讯情况严重。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似乎甚有共鸣,直指自己都是受害人,被一间「已停运的传媒机构」歪曲讲话内容。 邓炳强指科技发展带来方便,但同时加剧一些破坏社会安宁、侵犯私隐等行为,各政策局已加强监察及密切留意假资讯,有需要时会主动澄清,例如会见传媒亲自解释政府资讯等,而互联网世界并非无法可依,有其他现存法例可处理假资讯,如《刑事罪行条例》第9、10条,以及刑事恐吓等。 邓炳强指,疫情期间有人在社交媒体呼吁确诊市民到处传播病毒、违反防疫规定等,根据最新数字,有19人涉嫌干犯相关罪行被捕。但邓炳强一时口误,说成「截至4月31日」,保安局之后澄清,局长所指的日期是4月30日。 read more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预计今年11月前,有机会容许抵港人士有条件免检疫。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3日)在立法会出席“前厅交流会”后见传媒,表示医务卫生局局长正整合数据分析,会按疫情发展,精准调校防疫措施。 李家超提到,何时宣布有关细节,需视乎实际需要而定。有任何防疫抗疫新措施,会适时向市民解说。政府目标是尽量减少受规限人数,如风险管理得好,防疫措施可以有放松空间。 对于有报道指,政府未必会全民推行“安心出行”实名制,李家超强调,政府会按实际环境、科技发展和管控疫情的需要作决定,并尽快公布。有时在政策讨论时,社会存在非官方讯息,政府要尽早、清晰、扼要向公众解说。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9日)上午11时举行记者会,交代抗疫的最新情况。其中,林郑回答记者问,表示私家医院因为定位不同,病床人手有限,但目前已经与私家医院方面协商提出四方面要求,协助抗疫: 1. 望提供床位,改装病房,增加空气消毒等设施; 2. 协助营运长者隔离设施及暂托设施; 3. 门诊仍接收新冠患者; 4. 多提供视频诊症服务。 read more
今日(8日)是行政长官李家超上任第一百日。李家超在社交平台发文,指上任以来工作忙碌且充实,每天关注并回应民心所盼,期望「用行动解决分歧,用结果争取信任,以成绩累积互信」。 李家超指,他在上任后首个星期便成立四个工作组,就长期民生痛点难题加强领导、统筹和协调,迎难而上。由政务司司长率领的「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行动小组」已推出「共创明Teen」计划,协助来自弱势社群的初中生建立正向人生观、力争上游。由政务司副司长领导的「地区事项统筹工作组」开展了「香港新市容」打击清洁及地区黑点运动。此外,分别由财政司司长及副司长带领的「土地及房屋供应统筹组」和「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昨日提交了百日报告,提出建屋造地「提速、提效、提量、提质」的多项建议。 李家超续指,在行政主导和「爱国者治港」原则下,他致力提升行政立法关系至新台阶,至今已举行三次「前厅交流会」,让司局长等管治团队成员与议员直接见面对话、加强沟通。双方都踊跃交换意见,效果良好。 李家超说,他要求团队迅速回应和处理市民关注的议题,包括演唱会因重物堕下致表演者严重受伤、工地天秤榻下引致工人伤亡,以至道路塌树等事故,以实际行动回应市民期望。亦在日常政策构思过程引入「红队」概念,以换位思维作批判式全方位研究政策,务求千锤百炼。 李家超又表示,他与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领导进行深化粤港合作视频会议,设立多个专班,共同商议深化合作和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防疫抗疫亦是民生焦点所在。李家超指出,百日以来,政府一直全力应对疫情,不躺平。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取消航班「熔断机制」,制订「红、黄码」按风险分级管理,由7天检疫改为「3+4」,之后再实施「0+3」安排,让市民在风险可控下,有最大民生及经济活动空间。 李家超说,「0+3」实施以来,不同行业和界别明显受惠,各自密锣紧鼓部署恢复更多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但政府必须保持谨慎,不可轻率。由集中在酒店检疫到现在完全取消这要求,是一个重大改变。如此重大改变会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些可预期,有些却未必可知,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管控风险,密切监察疫情会否反弹,每一措施都要有序、稳妥,不可带来混乱,否则会适得其反,摧毁我们一直向前的顺势方向,欲速反而不能达。抗疫路上,看法有差异是可理解的,但不要让差异把我们应对病毒的努力减值。 李家超回顾这一百日的工作,强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坚信解决民生痼疾要抱「持之以恒,必有所成」的信念。他表示,上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将于一个多星期后发表,他及其团队已举办多场咨询会,广泛听取和收集民意,现在预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将在《施政报告》阐述施政理念和政策,包括「抢企业、抢人才」、推动造地建屋「提速、提效、提量、提质」等,为市民谋幸福,为香港谋发展! read more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20日)在网志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和发展高增值海运服务,以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会继续发展高增值海运服务,凭借香港港口高效率、连系性强和覆盖面广的特色,巩固香港作为高增值海运服务中心和亚太区重要转运枢纽的地位,他希望更多学生以至在职人士有兴趣投身海运业。 他昨日和近60位年轻人参加「海运和航空业实习计划」举办的活动,加深他们对海运业的认识,亦鼓励他们成为支撑本地海运业发展的未来栋梁。他说,政府在2014年推出「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透过多项实习、培训及奖励计划,帮助青年发展事业和吸引更多新血投身海运及航空业。 基金成立至今,已有超过1.4万名学生和现职海运及航空业人士受惠。今年实习计划共有55家海运业界公司,为同学提供约340个实习职位,是计划设立以来职位数量最多的一年。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4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表示,新一届立法会任期明年1月开始,由特首本人亲自监誓。林郑月娥透露,将会出席立法会1月12日举行的首次大会并会发言。 read more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Omicron杀入社区,近日多宗确诊个案都在屯门区居住和活动,多处被纳入强制检测,区内连日出现排队检测的人龙。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周浩鼎今日(14日)表示,根据政府数字,昨日屯门的检测量超过3万,目前排队人流有所改善,欢迎政府接纳建议,在网上公布实时检测站等候人数,有居民反映是较为方便。 周浩鼎亦表示,屯门区未来仍要继续进行检测,希望政府尽量灵活处理。此外,随着屯门再有确诊个案出现,希望当局短期内在屯门区内进行具规模的消毒清洁行动,尤其是卫生黑点,以挽回居民对当区卫生的信心。 read more
政府今日(17日)公布,将于2月23日起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增设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专为3岁至17岁人士和60岁或以上人士提供科兴疫苗接种服务,下周一(21日)上午9日起可网上预约。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指,当前疫情非常严峻,儿童和长者均录得死亡和重症个案,政府增设这个儿童、青少年和长者专用的接种中心,以便利他们尽快接种疫苗,保护他们减低一旦染疫所带来重症或死亡的风险。他促请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以及长者的家人立即行动,为儿童和长者尽早预约。 香港中央图书馆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位于铜锣湾高士威道66号,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8时,下午1时半至2时半为清洁时间。除预约接种外,亦会派发「即日筹」予儿童、青少年和长者。 本港目前提供接种科兴疫苗的最低年龄是3岁,而接种复必泰疫苗的最低年龄则为5岁。政府提醒家长,接种疫苗的儿童当日须带同身分证明文件正本和已签妥的家长同意书接种疫苗(范本下载)。3至11岁儿童须由一名成年亲属、家庭佣工或学校老师陪同接种疫苗。 当局提醒,在预约接种新冠疫苗前,须特别留意接种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之间须相隔最少14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