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衷心感谢中央任命第六届政府26位主要官员
中央人民政府今日(19日)根据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提名,任命第六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主要官员。李家超表示,衷心感谢中央人民政府接受及批准他提名的26位官员,并予以任命,亦衷心感谢中央人民政府对他和他的管治团队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李家超宣布委任叶文娟为第六届特区政府的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
中央人民政府今日(19日)根据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提名,任命第六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主要官员。李家超表示,衷心感谢中央人民政府接受及批准他提名的26位官员,并予以任命,亦衷心感谢中央人民政府对他和他的管治团队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李家超宣布委任叶文娟为第六届特区政府的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于11月11日在北京成功闭幕,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今日(15日)发表声明指出,六中全会以决议的形式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的重大成就以及历史经验,这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更是为全国各族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坚决拥护和支持此项决定。 声明提到,香港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一国两制”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决议中重点强调了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的政策,这是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也是未来“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关键。大联盟希望香港社会各界人士能够认真学习决议内容和精神,从决议中汲取智慧,在香港社会根植爱国情怀,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贡献力量。同时,完善选举制度下的新一届立法会选举即将进行,大联盟希望各候选人展现出爱国者的风采和新气象,心系国家、建设社会、服务市民。 声明强调,香港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决议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应全力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发展利益、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准确落实、促进香港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共同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大爆发,今日(28日)新增34466宗确诊个案,再创疫情以来新高。政府自今日下午5时起,围封东涌逸东(一)村福逸楼进行强制检测;自今日下午6时起,围封东涌逸东(一)村渔逸楼进行强制检测,受限区域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目标是在明日(3月1日)下午约2时及3时分别完成围封强检行动。 政府发言人表示,由于上述2厦排放的污水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怀疑在大厦内有隐形患者,经评估后相关区域感染风险有机会较高,政府决定就相关区域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政府将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福逸楼受检人士于今晚10时30分前接受检测;渔逸楼受检人士于明日凌晨0时30分前接受检测。 受检人士会获安排到采样站接受核酸测试,由专人以咽喉和鼻腔合并拭子采样。在所有人士有检测结果前,受检人士必须留在处所内,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政府会作安排,方便行动有特别困难的人士采样。 read more
葵涌村爆疫之势未缓,全村确诊个案飙至276宗,其中原本今早(26日)解除5天封楼禁足的逸葵楼因再揭病例,需要“加监”2天至本周五(28日)。消息指,葵涌村增超过50病例,其中逸葵楼占40多宗,全村已累计逾300宗确诊。 有逸葵楼住户早上致电电台表示,对延长围封感到崩溃,更指从升降机的闭路电视发现,有怀疑确诊者被送离大厦后,当局未安排消毒升降机,相隔约半分钟就有住户进入同一部升降机,担心增加交叉感染风险,“到时真系无病都变有病。” 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昨日表示,昨日涉及葵涌村的个案有33宗, 逸葵楼占16宗,夏葵楼有10宗,映葵楼有四宗,旭葵楼、翠葵楼和雅葵楼各有一宗。由于Omicron变种病毒的潜伏期较长,需要较长时间为居民做检测,所以需延长围封,希望市民理解。 read more
本港昨日(14日)录得第8宗Omicron变种病毒输入个案,有港大专家料该病毒将在短时间内取代Delta成为世界主流的新冠病毒,吁本港需加强外防输入。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今早(15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现阶段不可过分乐观认为Omicron不会流入社区,即使将曾出现该变种病毒个案的地区列入A组高风险名单,亦不能排除在检疫酒店岀现交叉感染的风险,甚至可能影响中港通关及触发第5波疫情。 梁表示,由于本港疫苗接种率低,没有群体免疫保护,故警告病毒在本港爆发的程度或会比南非及英国严重,并建议来自曾出现Omicron个案地区的人士,至少在检疫中心隔离7日,以加强外防检疫。他又指,若输入个案加重本地医疗负担,须考虑停飞相关航班。 对于广州及天津近日亦岀现Omicron个案,梁指有关个案属境外输入,暂时未见在社区有扩散迹象,但一旦发现有社区传播,就要收紧入境安排,惟目前毋须将内地列入高风险地区,否则与争取通关方向相反。 read more
Omicron杀入社区,政府忧屯门存在隐形传播链,吁居民尽快检测,由于检测点不足,市民一度大排长龙。经改善后,屯门目前有11个检测点,其中一个检测承办商相达生物科技行政总裁招彦焘今日(14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公司负责营运区内6个检测站,前日及昨日的检测量超过2万,昨日排队情况明显改善,采样站不用超时工作,相信不少居民已完成检测,检测人流亦有分流到其他检测点。 招彦焘指,若政府作出调整,安排检测点提早在早上8时开放,相信可应付检测需求。他强调,若市民去过多于一个需要强检的地方,可因应公告要求,在检测期限的重叠日子内检测,以减少需要检测的次数。 read more
国际特赦组织昨天(25日)公布,将会于本年底前关闭位于香港的两个办公室,该组织主席Anjhula Mya Singh Bais解释,决定与港区国安法有关,指港区国安法实施后,人权组织不可能在香港自由地运作,亦难以在无惧受到政府报复下继续工作。保安局回覆查询时表示,任何指《国安法》侵蚀自由的指控与事实完全不符,重申国安法订明,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应尊重及保障人权,亦需依法保护居民根据《基本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有关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出版及结社自由。 国际特赦组织主席Anjhula Mya Singh Bais解释,决定与港区国安法有关,指港区国安法实施后,人权组织不可能在香港自由地运作,亦难以在无惧受到政府报复下继续工作。她称,香港本来长期都是国际公民团体的理想基地,但最近针对本地人权组织和工会的行动,反映政权希望除去香港异见声音,在如此不稳定环境中,国际特赦组织难以运作。 保安局:执法行动与政治立场、背景或职业无关 保安局回覆查询时表示,任何指《国安法》侵蚀自由的指控与事实完全不符,重申国安法订明,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应尊重及保障人权,亦需依法保护居民根据《基本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有关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出版及结社自由。 发言人强调,执法部门根据证据、严格依照法律,并按有关人士或单位的行为采取执法行动,与政治立场、背景或职业无关。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6日)首次出席立法会特首答问会。劳联主席、立法会议员林振升指出,回归以来外判非技术劳工越来越多,疫情之下不少人流向工资较低的前线服务工种,间接增加香港贫富悬殊情况,建议优化政府外判制度,改善待遇,加入雇员权益及职业安全健康为指标。 李家超回应表示,有关建议他已经在竞选政纲内有提及,政府会检视外判政策,财库局会跟进有关工作。他表示,外判制度有一定好处,否则政府工作人员数字不断膨胀,对政府财政并非好事,他指重视外判监管制度,确保外判公司工作达标,结果做得更好,保障雇员权益。 立法会选委界议员林攸鲁提问时表示,政策推动和落实需要完善的地区行政和咨询架构配合;过去三年,区议会已不能履行原有功能,可是灭罪、防火、分区委员会等地区架构在推动地区行政改革上角色模糊,令人关注政府是否有改革地区行政安排及时间表。 李家超表示,政府必须在下次区议会选举前做好计划,因此时间表是清晰的,并且各项工作需符合基本法和香港法律规定。政府会积极开展该方面的研究,审视过往的经验,检讨如何做到一个有效的地区组织,欢迎各界提出建议。 read more
高铁香港段明日(15日)复运,途经福田、深圳北、广州南、广州东站,初期每日出售上限1万张车票,北上及南下上限各5000张。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14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当局会审视明天运作情况,再与内地有关单位联系,考虑是否有空间增加售票的数量。 林世雄说,较长途路线需较多时间准备,会与内地有关方面保持沟通,在适当时间恢复长途路线。保留一定车票配额在站内售卖是适合做法,因为部分乘客不习惯网上购买,想到现场购买。 林世雄提到,由于高铁香港段已停运3年,复运前有很多准备功夫要做,而票务安排亦与以前不同,各界都需要适应。港铁明天会增派人手到高铁站,包括协助乘客填写健康申报等表格。 read more
国泰航空向员工发出内部通告,表示与政府沟通后,机组人员由今日(16日)起,抵港后可选择「检测待行」,即在机场取得阴性检测结果后才离开,不受黄码限制,但必须每天接受核酸检测至第四天,以持续监察健康状况;亦可选择与一般抵港人士一样,以「检测放行」入境,即完成检测后可离开机场等候结果,但期间须接受「黄码」限制。 运输及物流局回覆查询时表示,政府并没有再修订适用于机组人员的检疫安排。根据相关规定,本地机组人员在营运航班往来海外地区或台湾后,如在外站逗留期间符合指定要求,包括除饮食外,必须时刻戴上口罩,以及不准参与大型聚会或到人多的地方,可于抵港后获豁免适用于其他入境人士的检疫安排。 至于营运即日往返香港及海外地区或台湾的航班的本地机组人员,抵港后则在机场进行「检测放行」。如相关本地机组人员没有符合上述的指定要求,一律需要跟从其他入境人士的检疫安排 read more
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昨日再次深入基层,先后走访慰问香港渔民、创业青年、社区居民、临街商舖和笼屋住户,传递中央对香港基层民生的关心关注,听取意见建议。工联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吴秋北指出,中央如此重视基层声音,实在是港人之福,相信将来在制定涉港政策,支持香港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吴秋北在社交网站发文称,骆主任昨日带队,领导们亲身来到社区,走入基层,探访小商户,劏房租户,考察青年创业基地,慰问老人,与市民亲切交谈;事实上,这一幕并不陌生,去年此时,骆主任也是下基层,带出中央高度关注香港市民住房问题的重大信息。 他说,今年港澳办夏宝龙主任更是明确表达,盼望 2047年,香港要告别劏房。他说,中央领导始终将港人福祉挂在心上,安居方能乐业,解决居住困难,是头等大事,是20几万劏房户最迫切的期盼。“今年骆主任再度落区探访劏房户,足见中央对此重视程度,令人感动。” 落区规模是回归以来最大一次 他续称,上月初港区全国人大政协深入基层,现在骆主任亲自率领中联办领导班子探访市民,将落区的重点放在基层,活动规模是回归以来最大的一次。中央领导向来重视社会各界代表的意见,现在更进一步,直接听取基层市民意见和声音,这既体现中央对港人的重视,也是中央和港人关係更紧密,更融合的象徵。 他提到,知道在内地的公务员队伍中有这样一句话——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他说,中央领导身体力行实践这种为民服务的精神,堪称表率;如此直接、近距离的体察民情、把握民意,当然可以刚好的为市民服务,而这也是中联办重要的职责之一。 他指出,中联办作为中央驻港四大机构之一,具有宪制责任和意义。多一些与市民的直接互动,特别是基层市民,青年群体,这将有助于香港发展更乎合实际、满足民众所需,社会更加和谐安定,市民纷纷表达欢迎和肯定。中央如此重视基层声音,实在是港人之福,相信将来在制定涉港政策,支持香港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都会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也会对督促特区政府提高治理效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施政理念,有重大影响。新的政治格局是中央主导,“爱国者治港”,所以我们有信心香港的未来越来越好,青年发展、普通市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