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九龙诊所下周一起恢复服务


香港社会福利署今日(18日)宣布,资助或津助福利服务单位人员,将分两阶段实施「疫苗通行证」安排。首阶段在下月14日生效,实施范围包括综合家居照顾服务、严重残疾人士家居照顾服务、私营残疾人士院舍外展服务、儿童住宿照顾服务、长者日间护理中心及社区照顾服务券等服务的员工。 第2阶段在4月1日生效,会包括其他所有资助或津助福利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疫苗通行证,适用于所有在服务单位处所或服务使用者家居值勤的员工,亦包括全职、兼职及替假员工。 在指定日期起,除非获证明不适合接种疫苗,所有服务提供者都要至少接种1剂新冠疫苗,在接种1剂后8周内,亦要完成第2剂接种,才能继续提供服务。 read more
内地持续出现从香港输入新冠肺炎病例,根据广东省、上海市和北京市周二(8日)公布,前一天3地共新增至少124宗从香港输入病例,其中88宗确诊及36宗为无症状感染。 深圳口岸办表示,深圳口岸在3月8日又检测21名跨境货车司机核酸检测阳性。 广东卫健委表示,前一日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5例(其中2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深圳报告13例,惠州报告1例,东莞报告3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3例,均为东莞报告。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7例(其中5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深圳报告37例,35例来自中国香港,2例来自泰国;珠海报告5例,惠州报告1例,中山报告4例,均来自中国香港。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1例,广州报告9例,7例来自尼日利亚,其余2例分别来自中国台湾和越南;佛山报告3例,均来自越南;深圳报告5例,珠海报告15例,惠州报告1例,东莞报告4例,中山报告2例,江门报告2例,均来自中国香港。新增出院17例,目前在院1453例。 北京市卫健委表示,前一日新增21宗境外输入确诊和17宗无症状感染者,其中16名为香港输入确诊个案。他们分别于上周一(2日)至上周三(6日)从香港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和核酸检测后,送至集中隔离酒店,随后结果显示确诊,目前已送院隔离治疗。 上海市卫健委表示,前一日新增36宗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10宗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个案。其中27名确诊患者和7名无症状感染者在香港工作、生活、读书和探亲,他们分别于上个月12日至上周六(5日)从香港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过关后被集中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检测发现确诊。 深圳口岸办表示,3月6日0-24时,深圳口岸检测出21名跨境货车司机核酸阳性。均于3月6日自深圳湾口岸入境闭环返港,检出阳性,有关情况已通报香港相关部门,21名司机所到场所已完成严格消杀,有关密接者已按要求落实管控。 read more
曾于社交平台发布反对修订《逃犯条例》口号的九龙中地方选区参选人谭香文,通过资格审查正式成为候选人。身兼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的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今日(19日)表示,决定属综合考虑所有情况后作出。 李家超解释,资审会按需要发出函件,要求提供资料及作出解释,收到解释后会综合考虑整件事,以及参考掌握的所有材料,例如某事情发生时间、环境情况及当时法律有否追溯期,再考虑提供的解释是否可信,每宗个案都有其事实及环境,因个案并非一致所以不能比较,但强调审查的原则十分清晰。 谭香文曾于2019年12月,在社交平台上载反修例口号的图片。 谭香文是立法会九龙中地区直选候选人,其他候选人包括李慧琼及杨文杰。 read more
今(14日)晨6时27分,港岛大潭道38号浪琴园附近食水管爆裂,大量食水夹杂泥沙涌出,水淹两条行车线,最深处逾10吋,水务署派员进行抢修。 运输署表示,因为水管爆裂,大潭道来回方向近美国会所的全线仍然封闭。受影响的巴士路线需要改道,上址的交通繁忙,呼吁驾驶人士改用其他道路。现时往浅水湾方向龙尾去到红山半岛;而往柴湾方向龙尾去到听涛小筑。 read more
本港70岁或以上长者的新冠疫苗接种率不足三成。负责统筹疫苗接种计划的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指,长者接种率偏低,会在十八区举办即场谘询即场打针的活动,方便长者毋须预约可打针。 聂德权表示,当局为鼓励长者接种新冠疫苗,已加强相关宣传,并在全港各区安排健康讲座及医疗咨询,并设立流动疫苗注射站,让长者即场打针。 聂德权指,相关活动现时已在十八区起动,今日会在中央图书馆进行,接着在每一区都会有打针安排;同时,特区政府亦会继续在商场和屋邨安排同类活动。 聂德权又感谢一众政府专家顾问及义务医护人员,过去不断向公众讲解接种疫苗的好处。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日(14日)宣布,延长向澳洲、加拿大、法国、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英国和美国实施的地区性航班「熔断机制」14日至下月4日(年初四)。另外,自下周一(17日)凌晨零时起,指明亚美尼亚、博内尔、危地马拉和新喀里多尼亚为A组指明地区,于21天内曾逗留当地的非香港居民不准入境。 鉴于Omicron变异病毒株令全球疫情持续严峻,政府于1月8日起向澳洲、加拿大、法国、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英国和美国实施地区性航班「熔断机制」,禁止所有从当地来港的民航客机着陆香港,并同时限制于21天内曾逗留该8个地区超过两小时的人士登上任何民航客机来港,以阻止相关地区人士经转机到港。有关措施原定实施至1月21日,但考虑到本港疫情尚未回稳,而相关地区疫情持续严峻,因此政府决定延长有关措施14天。 此外,因应亚美尼亚、博内尔、危地马拉和新喀里多尼亚确认发现Omicron个案,政府会将该等地区指明为A组指明地区,1月17日凌晨零时生效。于21天内曾逗留当地的非香港居民不准入境,香港居民则须已完成疫苗接种并持认可疫苗接种纪录方可登机回港,抵港后须于指定检疫酒店接受21天强制检疫,其间接受6次检测,并须于抵港第26天到社区检测中心接受强制检测。 read more
广东早前发布《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2025年将建3到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香港5家名校榜上有名。本港经济学家、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近日在接受港媒采访时表示,促进大湾区教育发展,不会削弱本地教育,反而要把香港教育纳入大湾区整体去考量。 梁海明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通过引进香港各大学,不但可借此推动大湾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职位,更能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教育市场竞争。此外,港校北上对于香港来说,也将获益良多。香港与内地的大学合作办学可优势互补,否则只是封闭固守。 梁海明提到,倡准许港校在内地分校的学生来港就业,补足本地的专业人才缺口。他说,根据研究报告,港府推算到2027年香港整体人力资源供不应求,整体人力短缺近17万人。光靠本地培养的学生,远不足以支持香港未来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北部都会区、深港口岸经济带未来发展的需求。引用外地人才前来香港工作,可为香港未来的发展带来助力。 read more
修例风波期间深度参与黑暴犯罪活动、大肆鼓动支持煽惑资助暴力犯罪行为的612黑暴基金昨日宣布择日散档。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19日)早上在社交媒体发文指出,612基金目无王法,一个组织有没有犯法,一讲事实,二讲法律。612基金不注册登记,不是法人,没有理事,没有注册地址,更加没有登记理事的住址,竟然可以在过去两年,用二十多个员工,天天经营,而且借人家的银行户口处理过两亿元的经费。 梁振英指出,一个组织必须根据公司条例、社团注册条例等法律注册登记成为法人,才可以存在,才可以运作,这是非常简单而又清楚的法律,特别请教大律师,全香港街头街尾的大小商户、成千上万的社会组织都是奉公守法这样存在和经营的。但是,大家清楚知道有关612基金的事实是, 一个英籍大律师、前立法会议员吴霭仪,加一个退休主教陈日君等人走在一起,不注册登记,不是法人,没有理事,没有注册地址,更加没有登记理事的住址,不必交年报,不必报税,竟然可以在过去两年,用二十多个员工,天天经营,而且借人家的银行户口处理过两亿元的经费。 梁振英表示,612基金明明犯法,如果哑忍,香港就是无法无天的地方,就是谁恶谁正确的地方,香港所有社会组织都不必办任何政府手续,都不必自己去开银行户口。大家在等等着看吴霭义大律师再一次在犯人栏表演「慷慨陈词」。 read more
湾仔湾景中心的西班牙餐厅1月3日晚举办逾百人聚餐,出席宾客中涉一宗确诊及一宗初步确诊个案,约170名宾客全部被列为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检疫,包括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等13名政府官员。食环署发言人昨晚(7日)表示,正就湾仔一间食肆日前举行的宴会活动展开全面调查。 食环署表示,1月3日于湾仔一间食肆举行的宴会活动陆续出现新冠病毒确诊或初步确诊个案,多名出席人士需要接受隔离检疫,活动情况被广泛报道。由于初步资料显示可能有违反防疫规定的情况,卫生防护中心已经将个案和相关资料转介予食环署跟进,署方即时展开全面调查。调查对象包括食肆负责人、员工和出席该活动的人士,目的是确定是否有人违反法例规定,特别是根据防疫规例而发出的指示,例如有关扫描「安心出行」场所二维码、佩戴口罩等规定。 食环署指出,涉事食肆持有普通食肆临时牌照,登记以D类运作模式营运。 因应疫情,食环署已多次发信予所有餐饮业务处所负责人,提醒他们须严格遵从各项防疫规例及限制。发言人强烈呼吁这些处所负责人切勿松懈,市民亦须遵守餐饮处所内有关群组聚集及佩戴口罩的规定及指示。食环署会加强巡查及执法,对罔顾有关法例的人士采取严厉执法行动。 read more
香港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发言人今日(20日)呼吁市民农历新年前捐血,并请先预约以减少等候时间,避免人群聚集。受近日寒冷天气及疫情影响,血液收集量持续偏低,血库存量跌至极低水平。中心呼吁市民尽快前往捐血,以确保病人有足够血液作适切的输血治疗。 为答谢捐血者支持,市民于捐血站或捐血车成功捐血,即可获赠「利是封套装」一套,数量有限,送完即止。中心欢迎市民致电捐血站、透过手机应用程式「HK Blood」或于中心网站预约捐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