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快运一航班冒烟迫降从台北抵港

香港快运航空(27日)一班从台北抵港航班机舱冒烟。
据悉,警方今日下午近3点接获报案,指香港快运航空一架从台北抵港航班飞机,报称因机舱冒烟,须紧急降落香港赤鱲角机场,消防接报后赶往现场,一度紧急戒备,另出动至少6辆救护车到场,幸涉事客机已安全着陆,事件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悉,涉事客机为UO111航班。

香港快运航空(27日)一班从台北抵港航班机舱冒烟。
据悉,警方今日下午近3点接获报案,指香港快运航空一架从台北抵港航班飞机,报称因机舱冒烟,须紧急降落香港赤鱲角机场,消防接报后赶往现场,一度紧急戒备,另出动至少6辆救护车到场,幸涉事客机已安全着陆,事件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悉,涉事客机为UO111航班。
警方今年三月突击搜查行动中揭发有一众群组违规聚集,发现有人将一间工厦单位租借给四名男子打麻雀,之后拘捕负责经营派对房间的前《苹果日报》记者。被告早前承认违反防疫规例营运派对房间,今日在观塘裁判法院判处80小时社会服务令及罚款堂费500港元。 51岁被告梁瑞帆,报称记者,被控于2021年3月19日,作为牛头角大业街协发工商大厦五楼一单位的管理人,无合理辩解而没有遵从香港法例第599F章《预防及控制疾病(规定及指示)(业务及场所)规例》发出的指示,即没有关闭上列租用作举行社交聚会的处所,俗称派对房间。 案情透露,在案发当日下午六时许,警方接报到单位突击搜查,发现内有四名年龄介乎男子在单位打麻雀。经调查后,警方得悉被告将单位租借给四人使用该单位,又与四人用WhatsApp联络及给予密码进出单位,被告于今年3月23日到警署自首。 read more
今年首10个月,涉及60岁或以上受害人的骗案中,分别有210宗「猜猜我是谁」及57宗假冒官员的电话骗案,都较去年同期少。但当中假冒官员个案,损失总金额大幅增加,数字已超过4亿元。 反诈骗协调中心高级督察陈頴仪表示:「长者对科技不认识,会乘虚而入,期间亦会显示虚假法庭文件,或虚假网站令受害人真的以为被通缉。」 为了让长者更容易吸收防骗知识,有粤剧剧团与警方西九龙总区合作,将不同骗徒手法融入粤剧剧本。有入场观众指出:「觉得很新颖,因为粤剧我都经常看,觉得很漂亮,长者喜欢看粤剧,但原来传送讯息叫我们提防骗子,不要给人骗,原来有新讯息我们未知。」 粤剧团主席官陈红锦称:「其实我们是古法新做的,我们当然都会拿着电话,我们会加一些笑料,例如『得闲饮杯茶,个脑都唔会蒙查查』,这让观众接受之余都开心。我们做喜剧形式,然后将资讯渗入说话里,他们听起来不觉得教训,又不觉得在说教,所以较容易吸收。」 警方西九龙总区于过去14年一直在红磡高山剧场举办防骗粤剧活动,今次首次与反诈骗协调中心合办,移师戏曲中心举行。 read more
湾仔湾景中心的西班牙餐厅1月3日晚举办逾百人聚餐,出席宾客中涉一宗确诊及一宗初步确诊个案,约170名宾客全部被列为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检疫,包括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等13名政府官员。食环署发言人昨晚(7日)表示,正就湾仔一间食肆日前举行的宴会活动展开全面调查。 食环署表示,1月3日于湾仔一间食肆举行的宴会活动陆续出现新冠病毒确诊或初步确诊个案,多名出席人士需要接受隔离检疫,活动情况被广泛报道。由于初步资料显示可能有违反防疫规定的情况,卫生防护中心已经将个案和相关资料转介予食环署跟进,署方即时展开全面调查。调查对象包括食肆负责人、员工和出席该活动的人士,目的是确定是否有人违反法例规定,特别是根据防疫规例而发出的指示,例如有关扫描「安心出行」场所二维码、佩戴口罩等规定。 食环署指出,涉事食肆持有普通食肆临时牌照,登记以D类运作模式营运。 因应疫情,食环署已多次发信予所有餐饮业务处所负责人,提醒他们须严格遵从各项防疫规例及限制。发言人强烈呼吁这些处所负责人切勿松懈,市民亦须遵守餐饮处所内有关群组聚集及佩戴口罩的规定及指示。食环署会加强巡查及执法,对罔顾有关法例的人士采取严厉执法行动。 read more
第三阶段“疫苗通行证”实施后,只有以下人士会被视为符合接种要求,可以继续使用“疫苗通行证”: 1. 一般人士:已接种三剂疫苗;或接种第二剂疫苗6个月内; 2. 康复人士:已接种三剂或两剂疫苗;康复后6个月内;康复后接种第一剂疫苗6个月内;或12至17岁已接种一剂复必泰疫苗; 3. 外地来港人士:抵港6个月内并持有“临时疫苗通行证”; 4. 获医生证明不适合接种疫苗人士,并持有“新冠疫苗接种医学豁免证明书”。 政府提醒,市民可透过“2019冠状病毒病电子疫苗接种及检测纪录系统”网站、“医健通”或“智方便”流动应用程式,下载最新版本的疫苗接种纪录(含接种或康复状况),并将有关二维码储存于最新版本的“安心出行”,以进入“疫苗通行证”指明处所。 助理政府资讯科技总监(特别职务)张宜伟昨日(30日)提醒市民,留意电子针卡上是否已包括所有疫苗接种纪录的资料,指现行版本的安心出行会按相关阶段,查核用家的疫苗通行证是否符合要求,若针卡显示蓝色框,便代表合乎相关要求。张又指,若市民未能确定纪录是否齐全,可透过“电子疫苗接种及检测纪录系统网站evt.gov.hk”,填写简单的资料后便能下载针卡,并即时储存于“安心出行”。 read more
《2022年版权(修订)条例草案》今日(27日)刊宪,并将于6月8日在立法会进行首读及二读。 该条例草案以《2014年版权(修订)条例草案》为基础,涵盖以下五个重点范畴: 因应科技发展,为版权拥有人引入科技中立的专有传播权利; 配合新的传播权利订定相关侵权行为的刑事法律责任; 修订和扩阔版权豁免的范围,允许某些在互联网上常见的活动使用版权作品;便利网上学习及图书馆、档案室和博物馆的运作;以及允许声音纪录的媒体转换等; 增订「安全港」条文,以鼓励联线服务提供者与版权拥有人合作打击网上盗版活动,并为他们的作为提供合理的保护;以及 增订两项法定因素,供法院在决定是否在涉及侵权的民事案件中判予版权拥有人额外损害赔偿时考虑。 为加强在数码环境中的版权保护,政府曾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两次向立法会提交修订条例草案,立法会法案委员会两次都支持通过修订条例草案,惟相应的立法程序未能在当届立法会会期届满前完成。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言人指,版权制度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一环,一方面有效保护源自原创作品的私有产权,另一方面令公众可合理地使用版权作品,对鼓励创意、科技发展、传播和促进知识都非常重要,是知识型经济发展的基石。发言人又指,在完善选举制度后,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回复理性互动,认为是适当时机重启早应完成的版权法例修订工作。 read more
湿疹﹑哮喘和鼻敏感是本港儿童的常见敏感病,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陈凯欣博士联同基督教联合医院儿童及青少年科陆志刚医生和郑正禧医生,于去年统筹一项全港儿童敏感病研究调查(ISAAC),访问超过2200名学童和1800名家长,发现香港儿童湿疹和鼻炎的发病率较国际数据高,又提到环境因素和与新冠肺炎有关的因素,均有机会导致敏感病病发率的改变。 研究指出,与全球各地区2013年的数据相比,香港6至7岁学童在过去一年有湿疹和打喷嚏、流鼻水或鼻塞症状(鼻炎)的比率,以及13至14岁学童同期患鼻炎症状的比率,均较全球各地区高。 而今次的调查访问了19所小学的小一和小二学童及其家长,共分析了1165个亲子数据,结果显示,受访者的湿疹、哮喘、鼻炎和鼻敏感发病率分别为41.6%、5.5%、59.4%和46.1%,相比2004年香港数据,曾患湿疹,鼻炎及鼻敏感学童有上升趋势,只有哮喘的发病率下降。 而1,083名来自25所中学的中二及中三学童,以及636名中二及中三学童家长的数据显示。受访者湿疹、哮喘、鼻炎和鼻敏感的发病率分别为26.5%、6.1%、62.0%和47.4%,相比1997年的数据,曾患湿疹和鼻炎的中二及中三学童学童亦上升。 研究指, 摄取加工食品和高热量食品增加、肥胖症病发率上升和气候变化,以及新冠肺炎所衍生的压力和外出活动频率上的改变,均是导致湿疹发病率上升的可能原因,此外,新冠肺炎导致的行为改变亦都有机会影响鼻炎和哮喘的病发率。 报告提到,患有严重湿疹学童的身体、情绪、社交和社会心理功能较差,又引述以往报告指,湿疹儿童的父母压力较大,抑郁水平较高,长期关注和担心疾病的症状对父母而言,会构成生理和心理的挑战。港大与小童群益会合办「童心同行」-亲子湿疹管理课程,将于下月进行,是全港首个为家长而设的湿疹课程,旨在加强家长对湿疹的知识和提升儿童与家长的生活质素。 read more
九龙城警区联同西九龙总区交通部,于昨日(5日)采取联合行动,在区内多个交通黑点,针对对道路使用者构成危险及造成阻塞的违法行为,包括在限制区上落客货及违例泊车等严厉执法,以确保道路畅通及提高道路使用者的道路安全及守法意识,保障市民安全。 此次行动中,警方共发出逾1,400张定额罚款通知书,主要涉及违例泊车,并即时拖走13部造成严重阻塞的违泊车辆。此外,警方亦发出22张传票,检控涉及单车或行人的交通违例罪行,包括检控行人不遵照交通灯号横过马路等。另外,警方亦采用流动录影执法,以加强打击驾驶者其不负责任的驾驶行为及态度。 read more
警方昨日(23日)拘捕4名男子,涉嫌「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煽惑他人刑事毁坏」及「煽惑他人有意图造成身体严重伤害」罪,指4人利用通讯软件及社交平台,煽动他人在平安夜进行袭击、制造破坏及非法集结。 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总督察戴子斌表示,自从2019年6月有激进分子在网上散播暴力仇恨、分化社会、造成恐慌、破坏社会安宁。近日有不法之徒趁住节日普天同庆时段,在不同社交媒体发布煽惑犯法言论,公开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以暴力表达诉求,企图煽惑他人破坏公众安宁、占领道路、破坏商店、袭击警务人员。 警方经过调查,今日在沙田、油麻地、天水围及元朗,拘捕4名年介乎22至52岁男子,涉嫌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刑事毁坏及有意图造成身体严重伤害罪等,各人仍被扣查,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警方重申,互联网不是无法可依之地,希望市民不要轻视无视发表言论之后的法律责任。法律赋予权利同时有相关责任。任何人在互联网违法,警方必定严正执法,将不法之徒绳之以法,维护公共安全及秩序。警方提醒,参与未经批准示威及妨扰,有机会干犯《公安条例》、公众妨扰罪及「限聚令」。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晚祝贺何诗蓓在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0米自由泳赛事中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 林郑月娥表示,全港市民都感到振奋,亦为2021年的香港体育事业划上一个更完美的句号,希望何诗蓓续创佳绩,为港增光。特区政府定会继续全力支持香港运动员,推动体育全方位发展。 read more
端阳祥和,粽子飘香。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湾畔,刚接受中央任命的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接受记者采访,谈家国谈香江沧桑,谈未来五年,情怀与抱负,令人动容。 抗暴:绝不容许黑暴重来 香港国安法实施近两年,曾经勇抗黑暴的李家超以一句话让市民安心:我绝对有信心,2019年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端午节,传说中驱除瘟疫的节日,也为了纪念中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香港回归25年来深刻的印记有哪些?李家超说,相信很多人和自己一样,对2019年修例风波事件印象最为深刻,当时香港受到破坏和伤害,整座城市近乎瘫痪。“我在对抗暴力,和市民感同身受,非常心痛,但也认识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当问及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再发生,李家超语气坚决脱口而出:我绝对有信心不会再发生。他解释,香港现在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国家安全风险是受控的,再发生这么大型的攻击是不可能的。 “但这不代表,没有一些较零星或个别的案件。”李家超提醒,例如近期就有一些本土恐怖主义的案件,有香港人被拘捕,还找到了爆炸品和大量证据。 李家超强调,这些是零星个案,必须阻止蔓延;特区政府的情报收集以及系统设计也已得到强化,“一些信息,我们很早就掌握了”。 他举例,特区政府会特别盯着一些非法资金的流动,因为很多犯法的行为,如果没有资金是做不到的,所以在非法资金的流动方面会很小心监察。 “在不同领域,情报收集加强了,系统强化了,整体忧患意识也强化了。我很有信心,这种风险我们是可控的,能处理的。”李家超说。 李家超形容,这就像台风来之前,必须做好防风玻璃一样。 李家超在采访中也谈及接受中央任命的感受。 他说,受到中央任命为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责任也非常重大。“我知道接下来这五年要做的事情相当多,但一定会全力以赴,不会辜负中央对我的信任和香港人对我的期望。” 组班:新一届政府组班工作大致顺畅进展乐观 新一任行政长官将在7月1日正式上任,坊间关注组班进展。 “给我一点点耐心。不需要等很久,肯定会在7月1日之前公开将团队介绍给大家。”李家超透露,组班工作大致顺畅、进展乐观、过程愉快,应该可以尽快组成班子,但程序上仍需要一点时间,组班后要向中央提名,希望中央考虑及决定任命。 会选择什么样的人参与管治团队?李家超提出五个条件:能力、经验、抱负、承担,以及执行岗位的理念是否一致。他强调,无论是邀请或自荐的,要透过沟通才能了解人选是否符合这五个条件。未来五年希望尽一切努力解决香港不同的问题,市民的期望很大,希望能组建有能力做事情的团队,让市民对新的管治班子有信心。 通关:新一届政府组班工作大致顺畅进展乐观 谈及众所关注的与内地“通关”时,他表示,明白很多市民希望可以尽快“通关”,但也要知道香港目前每天的新增新冠确诊还徘徊在三百多宗、四百多宗;另一方面,内地的防疫措施也面对不同的压力,希望“通关”的考虑可以不增加内地的防疫风险,并且这些风险必须是可控的。 至于怎么去做到这些事情?他认为是沟通,上任后会跟内地沟通了解,达到什么情况会有“通关”的可能性。而目前香港需要尽量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移除可能的障碍,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防疫工作。但也要务实一点,要明白最终是内地决定。 李家超多次提到会“努力”,但也希望市民做好心理准备,“通关”需要一段时间,不会是容易达致的事情。他呼吁市民一起努力,营造氛围,包括积极接种疫苗、将风险维持在可控的程度,“否则我们自己的疫情都做得不好的话,也很不公道,去跟内地谈任何通关的可能性。” 他强调自己会尽力,反映香港的情况和期望,但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事实上这并不会是容易的;而且最终决定,也是内地考虑疫情整体情况做出的。 “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故事曾感动无数炎黄子孙,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儿女,激励着一批批仁人志士。 “爱国精神”也是屈原精神。屈原精神的实质是心忧家国、矢志不渝、情牵百姓、勇于探索、不畏邪恶。“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与忠肝义胆的李家超对谈,让我们联想到了这些高洁的诗句。 正是李家超以及他团队的坚定不移的家国情怀,让香港一次次历经淬练而重生,不断续写新辉煌新篇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