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日料交通繁忙 香港运输署提醒学生预早出门
周四(9月1日)是开学日,运输署预计当日交通会比较繁忙,呼吁学生预早出门,以免延误上学时间。
运输署今日(30日)提醒学生,尤其是本学期起就读新校的学生,应预先了解要乘搭的交通工具路线,并在开学首日预留充裕的乘车时间。需乘搭渡轮的学生应事先了解清楚渡轮航线的班次、船种及航程时间。
另外,运输署已提醒各主要公共运输服务营办商于开学日提供充足的公共运输服务,以应付乘客需求。
周四(9月1日)是开学日,运输署预计当日交通会比较繁忙,呼吁学生预早出门,以免延误上学时间。
运输署今日(30日)提醒学生,尤其是本学期起就读新校的学生,应预先了解要乘搭的交通工具路线,并在开学首日预留充裕的乘车时间。需乘搭渡轮的学生应事先了解清楚渡轮航线的班次、船种及航程时间。
另外,运输署已提醒各主要公共运输服务营办商于开学日提供充足的公共运输服务,以应付乘客需求。
引领香港未来20年的「北部都会区」计划正逐步展开,计划其中一项关键就是建设北环线铁路,以打通连接新界东西的「任督二脉」。港铁总经理—新界(工程项目)沉鹏抟向传媒介绍,古洞站会设于「北部都会区」市中心位置,介于马草垄与河上乡之间,明年即可动工。考虑到技术、环境影响和未来发展等因素,港铁将以地底方案进行进一步研究。 港铁已初步完成北环线的设计工作,预计明年开始第一阶段古洞站的施工,料2027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而整体线路将于2034年完工。沉鹏抟表示,港铁自2020年底接手北环线工作后就积极筹划,公司专门成立了项目办公室,并建立了逾百人的工程团队,希望线路能够配合香港未来的市区规划。 他将北环线建设归纳为两个阶段,首阶段是与东铁线上水站连接的古洞站,早于20年前规划落马洲支线时已计划设立该站,远早于北环线整体成形,故亦将最先投入施工。目前古洞站选址已基本完成,会设于古洞新发展区市中心位置,位于马草垄路与河上乡路交界附近,明年即可动工,料2027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项目第二阶段是主体线路施工及建设新田、牛潭尾及凹头3个车站。沉鹏抟指,这3个站点选址仍在研究,由于线路几乎覆盖整个北区,希望详细聆听多方意见后才做决定。主体线路方面,最初港铁交给特区政府的可行性报告中有地面行车和地底行车两种方案,目前经过综合评估,以地底方案进行进一步研究。 沉鹏抟表示,有关安排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首先是技术因素,设计线路需要满足基本行车安全,例如平路、斜路比例适当,沿途地质成分等,同时也要考虑市民转乘其他交通工具的方便。 其次是对周边生态的破坏,地下行车较地面影响更低。沉鹏抟说:「我们很直观就能感觉地面有建筑及行人一定会对周遭湿地环境造成影响,地底建设当然也会有影响,比如地下水、噪音等,虽然无法全面评估,但根据我们过往经验,地下的影响相对地面低。而且地面建设如果破坏湿地,需要做湿地补偿,耗时相当长,时间成本效益不足。」他透露,目前北环线的环评工作已经展开,有望于今年内完成。 此外,在地底行车亦能释放更多地面空间,节省收地成本,亦有助于未来建设房屋、商场、社区休闲空间等。沉鹏抟指,除部分车站出口、逃生通道及通风设施外,港铁方面希望北环主线路全部埋入地底,但强调上述方案暂时仅是建议,并非最后定案。被问及若遭到公众反对会如何应对,沉鹏抟坦言,方案在公众心中肯定无法拿到100分,会尽量听取持份者意见。 他续指,第二阶段的主线施工预计于2025年展开,2034年完工。「这条线不是为现在服务,我们要考虑20年后,配合北区的整体发展。」为打造这条未来感十足的铁路,港铁会将减碳、人工智能、数码建筑等前沿概念融入工程,例如使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筑资讯模型技术)模拟有乘客后的地铁站细节,令设计更人性化,部分人手操作将改为中央监控,及在车站建设回收雨水和自然空气循环系统以追求环保等,希望能给市民耳目一新的感受。 read more
香港机场管理局公布,今日(8日)起,安排航班于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进行升降,让本地及海外航空业界持份者有秩序地熟习相关运作程序及协作安排。 此外,今日起,中跑道将关闭作重新配置,连同其他三跑道系统工程项目,包括二号客运大楼扩建、新T2客运廊、新旅客捷运系统及行李处理系统等,目标于2024年如期完成整项工程。 机管局今年5月31日获民航处发出已更新的机场营运牌照。4月第三跑道亦已顺利完成试飞,确保飞行设备、程序和跑道地面灯符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民航处的要求。 read more
吴杰庄指,香港要与时并进,恢复对外通关 特区政府正研究调整入境检疫安排,选委会界别立法会议员吴杰庄今日(21日)在一个电台节目,建议进一步放宽抵港检疫期至「0+3」甚至更进取方案,强调香港要与时并进,恢复对外通关。 吴杰庄表示,理解政府担心放宽检疫措施可能令医疗系统受压,不过他相信医疗系统经歷今年2月及3月时的疫情高峰已汲取经验,会有措施应对。另外,他亦建议容许旅客以快测取代核酸检测,指以他的经验,在外地很难找到做核酸检测的地方,亦未必能提供英文检测报告,检测费用更高达约1000至2000港元,加重旅客负担。他认為,本港加密旅客抵港后的快测次数会有一定保障。 read more
劳工及福利局发言人今日(3日)表示,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对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测试呈阳性,现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 何启明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8月2日,他在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并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他最近没有外游纪录。 劳工及福利局已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及消毒,并会继续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以及遵照卫生防护中心的建议,安排相关职员接受检测。 read more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议员透过发言人表示,刚收到卫生防护中心通知,被评估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个案的密切接触者,梁现按指引进行家居检疫,检疫期间会在家工作。他今早进行的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测试结果为无染疫。他今天不会返回立法会综合大楼,会议改由代理主席主持。 另外,民政及青年事务局表示,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副局长梁宏正同住家人确诊。梁宏正现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家居检疫,检疫期间会在家工作。他昨日(6日)曾进行核酸检测,今日亦已进行快速抗原测试,结果均无验出病毒。 read more
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陈弘毅今日(30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香港国安法没有明文规定参与国安案件聆讯律师的资格。他估计在法律起草阶段,没有想到会有外国律师参与,或中央认为国安法第63条的保密规定,适用于香港的人员,就已等同要求律师需要本地执业资格。他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可能会解释相关条文,厘清问题。 陈弘毅指出,按照以往释法惯例,国安法如果有不清楚或没有提及的地方,都可透过释法补充内容,过往中央亦曾经就特首任期释法,补充法律条文欠缺的内容。 至于律政司被指在申请上诉时才提出新观点,最终被终审法院驳回申请。陈弘毅说,今次是全新的法律问题,律政司可能未有充分准备,才未有在较早阶段提出重要观点。 read more
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早前根据香港国安法,冻结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持有的壹传媒有限公司的股份,以及他拥有的三间公司于本地银行帐户内的财产。壹传媒昨日(1日)发公告指,收到警方国家安全处信函,确认大股东黎智英不得直接或间接行使其所持公司任何股份的投票权,惟获得保安局局长授予的许可除外。 壹传媒公告指,黎智英现时拥有壹传媒71.26%股份,公司剩余股份的持有人仍可继续在本公司股东大会上行使各自的投票权,预期股东大会及决议案将继续根据章程细则及香港适用规则及法律妥善召开及表决。壹传媒声称,由于黎智英为公司股东而非公司董事会成员,预期禁止行使其所持公司任何股份的投票权不会对公司的营运及财务表现产生任何影响。 资料来源:东网 read more
第三阶段的「疫苗通行证」将由月底(31日)起实施,届时所有12岁或以上的市民,除非取得新冠疫苗接种医学豁免证明书,必须按要求接种新冠疫苗,方能符合「疫苗通行证」的要求。政府今日(17日)提醒市民,尚未符合第三阶段「疫苗通行证」要求的市民,尽快在本月31日之前接种疫苗。政府亦呼吁其他合资格接种第三剂疫苗的市民,无需等候至「疫苗通行证」6个月宽限期届满,应尽早接种第三剂疫苗。 政府表示,非康复人士在接种第二剂疫苗之后的6个月内,可使用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作为「疫苗通行证」;如接种第二剂疫苗已超出6个月,则需要接种第三剂疫苗,方能继续使用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作为「疫苗通行证」。 对于康复人士,在康复后6个月内,可使用「康复纪录二维码」或带有康复身份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作为「疫苗通行证」;如在感染前已接种第二或第三剂疫苗,无需额外接种疫苗,可在「康复纪录二维码」到期后使用带有康复身份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作为「疫苗通行证」;如在感染前未曾接种或只接种一剂疫苗,需要在康复后6个月内接种多一剂疫苗,方能继续使用带有康复身份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作为「疫苗通行证」;12至17岁的康复人士,如已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可继续使用带有康复身份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作为「疫苗通行证」。 发言人表示,虽然近日疫情稍为缓和,但Omicron变异病毒株传播力极高,市民仍须保持警惕。接种疫苗对于预防重症或死亡高度有效。发言人呼吁仍未接种疫苗的市民尽早接种疫苗,特别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风险极高的长者、长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较弱人士,应为自己健康着想尽早接种。符合接种第三及第四剂疫苗资格的市民应尽早接种,以为本港建立防疫屏障。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回落,政府今日(22日)上午完成鸭脷洲海怡半岛第23A座的强制检测行动,922名居民接受检测,当中没有发现阳性检测个案。 自上午8时30分起,海怡半岛第23A座内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如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可在向订明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后,经由指定出口离开。政府派员到访312户,当中58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今朝更好看——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艺术名家作品展”开幕式今日(3日)上午11时在天际100举办。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开幕式上以视频形式致辞时表示,感谢紫荆文化集团在全港同庆的重要时刻举办此次展览,给香港市民带来一场丰盛的文化艺术之旅。 李家超表示,香港自回归祖国以来,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成功落实“一国两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都取得骄人的成就。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香港的文化事业创造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一届特区政府的架构下新成立了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这不仅将促进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也可利用旅游业进一步对外推广中华文化,将香港建设成为中外艺术文化之都,提升香港国际地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