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今年除夕倒数活动将重返维港
因疫情等原因,跨年烟花汇演已连续3年未于维港上演。随着本港迈向复常,今日(7日)有消息指,维港除夕烟火倒数活动将有望在今年底回归,倒数仪式重临维港。
消息提到,旅发局正筹备今年的跨年倒数活动。有别去年移师至西九做法,今年将会回归维港两旁倒数,维港上空今年将会上演结合多媒体效果的「特别汇演」,市民有望于踏入新一年之际,于维港两旁辞旧迎新。
本港自2007年起,每年除夕均于维港两岸举办大型跨年倒数活动,重头戏是烟花倒数汇演。
因疫情等原因,跨年烟花汇演已连续3年未于维港上演。随着本港迈向复常,今日(7日)有消息指,维港除夕烟火倒数活动将有望在今年底回归,倒数仪式重临维港。
消息提到,旅发局正筹备今年的跨年倒数活动。有别去年移师至西九做法,今年将会回归维港两旁倒数,维港上空今年将会上演结合多媒体效果的「特别汇演」,市民有望于踏入新一年之际,于维港两旁辞旧迎新。
本港自2007年起,每年除夕均于维港两岸举办大型跨年倒数活动,重头戏是烟花倒数汇演。
新冠变种病毒Omicron攻入本港社区,居于屯门的染疫42岁男测量师,其就读顺德联谊总会屯门梁李秀娱幼稚园的女儿,今日(7日)新冠肺炎病毒测试亦由阴性变为阳性,目前该校上2A班学生及老师须要检疫。幼稚园复课日期另行通知。 该名42岁男测量师,与太太及女儿居屯门翠宁花园2座,政府本月4日围封屯门翠宁花园2座,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截至翌日凌晨零时,约985名居民接受检测,当中没有发现阳性检测个案。 政府专家顾问袁国勇表示,空姐的母亲曾与42岁男测量师曾于12月31日早餐段,在陆田园餐厅小厨共处15分钟,位置相当近。调查发现餐厅在早餐时间没有开鲜风系统,只有开冷气。经烟雾测试,餐厅角落位置空气流动十分差,空气不停在角落循环,相信42岁男测量师在与空姐母亲在餐厅同处的15分钟染疫。 read more
上月举行的亚洲七人榄球系列赛中,主办机构亚洲榄球总会在赛前播国歌时播放「黑暴」歌曲。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今日(7日)表示,本港警方仍在调查事件有否涉及违反《国歌条例》、《国旗及国徽条例》或其他香港法律。至于香港国安法是否适用于今次事件,要视乎相关情况,由于调查仍在进行中,当局不宜评论个别个案。 杨润雄书面回覆立法会议员质询时表示,特区政府完全不能接受今次事件,而亚洲榄球总会已对事件负上责任,并承诺确保同类错误不再发生,按照现时掌握的资料,政府暂时未看到事件涉及政治原因或不良动机。 read more
港队在今届东京奥运会创造历史佳绩,全城引以为傲。香港邮政今日(9日)宣布,将于10月28日发行以「祝贺中国香港代表团在东京2020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卓越成绩」为题的邮票小型张及相关邮品,并由即日起接受预订。 港队健儿今届奥运勇夺6面奖牌,包括男子个人赛花剑金牌、女子200米自由泳银牌、女子100米自由泳银牌、乒乓球女子团体赛铜牌、空手道女子个人形赛铜牌及女子场地单车争先赛铜牌。香港邮政今次发行的邮票小型张,嵌有一套5枚全新设计的邮票,分别展示了剑击、游泳、乒乓球、空手道及场地单车项目,并印上所有奥运得奖健儿肖像,增添收藏价值。 有关特别邮票及相关邮品的详情,可到 市民即日起可于邮票策划及拓展处网页或Facebook专页预订,亦可下载并填妥订购表格交回任何一间邮政局或投寄予香港邮政。截止订购日期为本月21日。 此外,为祝贺香港运动员以2银3铜的佳绩,完成东京残奥会比赛项目,香港邮政亦将发行另一款邮票以资纪念,详情将于稍后公布。 read more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今日(2日)宣布,由于八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仍会维持一段时间,今天将不会向公众开放,明日延长至”朝九晚九“开放。 已购买明日(3日)入场门票的访客,可依照原订安排,于入场时间前一小时内进场。已购买今日(2日)门票安排,原订上午10时或11时入场的访客,可使用原有门票于明日上午9时或原有时段入场参观。持有中午12时或之后入场时段门票的访客,可于原有时段或下午4时后入场。未使用的门票有效期将延长180日。 馆方指,访客毋须急于明日入场参观,他们可使用原有门票,于有效期内的任何一日、于门票原订的同一时段入场参观。但访客如果在星期三进场,则不会获退回门票差价。 read more
卫生防护中心辖下联合科学委员会昨日(19日)举行联席会议,讨论降低科兴新冠疫苗接种年龄下限至3岁。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表示,世卫已经确认要用好科兴和国药的新冠疫苗,接种两针是未完成第一阶段接种,因此第三针并非加强剂。 刘宇隆说,灭活疫苗通常打两针并不足够,需要打三针,所以他预计不论中、小学生或幼稚园学生,完成两针后再过数个月或半年,都要打第三针。他说,个人觉得在通关前要补打多一针。相关报道: read more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昨日(3日)发表声明表示,近日,澳门特区警方就有关人士举办非法集会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澳门特区终审法院依法作出驳回有关人士上诉的裁决。这些决定和裁决合宪合法,表明了禁止破坏宪制秩序行为的鲜明态度,我们对此坚决支持。 声明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共同构成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必须尊重国家主体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尊重宪法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宪制秩序。任何组织和个人破坏宪制秩序的行为都是违法的,都必须坚决予以禁止。澳门特区警方的有关决定、澳门特区终审法院的有关裁决,有力维护了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具有坚实的法理和法律基础,必须得到遵从和执行。 声明表示,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自觉维护宪法和基本法权威,大力弘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观,开创了各项建设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值得倍加珍惜。我们相信,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和社会各界,必将一如既往地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不断推进「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read more
刑事检控专员杨美琪在刑事检控科年报表示,律政司的刑事检控工作,具有受到宪法保障的独立性,检控人员以最高专业水平处理案件,被告的政治立场不在考虑之列。 杨美琪说,律政司刑事检控科去年面临空前的挑战,处理的案件性质越来越有争议性,特别是部分政治敏感的案件,检控决定往往受到不同政治光谱人士无理和偏颇的批评,最遗憾有人指是「政治检控」,或认为律政司受到外界干预或施压。 杨美琪强调,律政司的刑事检控工作,具有受到宪法保障的独立性,检控人员亦向来以最高专业水平处理案件,时刻把持同等尺度,不偏不倚,按法律、《检控守则》和证据作出决定,被告的政治立场完全不在考虑之列。 杨美琪表示,现今世代,检控决定经常受到严厉监察,检控人员必须无畏无惧,性格刚强,即使批评严厉或令人难堪,也要能够承受,作出判断时绝不能屈服于政治、传媒或公众压力。 read more
47名参与去年违法“初选”揽炒派人士,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当中前议员范国威早前申请保释被拒,仍在还押中。最近天气转凉,其同道卲家臻等人昨日(2)就去探范,范国威居然寒冷天气着短袖衫叹狱中生活。 范国威目前仍被还押喺荔枝角收押所,声称做运动暖身唔怕冻,当其他囚友着3件衫慨时候,渠就着短袖衫继续生活。对于还押咗差唔多1年,佢话已成为资深囚友,习惯墙内生活,几时会有鸡髀加餸都了如指掌。 另外,范国威又称坐监系时间多咗、空间少咗慨生活,有时间就研究案情同埋读书,过得颇为充实。同时渠关心其他人慨聆讯进展,想知边个瘦得厉害、边个会一齐做运动、边个醉心信仰要皈依宗教,觉得大家好似“坐监共同体”。 read more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昨日(10日)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表示,香港与内地的联防联控机制一向畅通,特区政府与内地方面一直有就人员、机器、以及协调相关人员来港下功夫,政府会继续就防控策略和其他专业指导工作与内地专家和卫健委沟通,希望内地可以在检测量方面协调和帮助香港。 本港第五波疫情自春节后不断发酵,单日确诊数字屡创新高。陈肇始说,香港曾有7个月的「清零」时光,惟Omicron变种病毒突如其来,令人始料不及,而病毒的传播力太强,因此需要与病毒争分夺秒,当中涉及很大的动员能力,例如多次封区和强制检测工作都需要市民配合。 被问到当局会否再推行全民检测,陈肇始说,市民现时的配合度非常高,因应目前的资源和检测能力,香港的检测范围仍然会采取精准聚焦的做法,以风险为本,相信做法有效。她又说,特区政府的抗疫策略是采取正常的预防和应变手段,不是慢或者「要追赶着疫情」。 外界猜测「疫苗通行证」或会扩大至私人处所,陈肇始说,暂时无相关计划,强调措施适用范围是法例列明的表列处所,即风险较高的地方。她又说,第五波疫情发生后,每日有约4万人接种疫苗,至近期,已倍增至约8万人,希望情况可以持续。 陈肇始强调,明白「疫苗通行证」将对市民造成不便,但希望市民理解政府为截断病毒传播链的决心和苦心,并呼吁市民积极配合,共同抗疫。 read more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7月开幕,来自故宫博物院的914件珍贵文物,已获中央政府批准赴港。这批珍贵文物种类丰富、名作云集,是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藏品出境外借,其中166件属「国宝」级别,借展藏品涵盖绘画、书法、青铜器、陶瓷、金银器、珐琅、玉器、漆器、玻璃、玺印、织绣、首饰、鸡塑、图书典籍、古代建筑等,绝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公开亮相。 开幕展之一的「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汇聚了35件远至唐宋时期的书画经典名作,展期只有3个月,包括《洛神赋图》(北宋摹本),清朝乾隆时期的乾隆款桐荫仕女图山子,以及元朝的朱碧山款银槎,绝对不能错过。点新闻为你逐一整理博物馆多个展览详情及精选文物介绍,让你率先目睹「国宝」风采! 一、展览主题及展期 展厅一: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 博古思幽(《十二美人行乐图》),清康熙或雍正年间(1709–1732)。(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建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地理位置,昭示了它在政治与文化上的中心地位。清代宫廷深刻影响着现今大众对紫禁城的印象:它奠定了其建筑今日的格局、结合满汉文化、整理保存典籍古物、支持创新工艺,并与世界各地交流。此展览透过一百多件故宫典藏,介绍清代的紫禁城。 展期:一年或以上 展览类型:专题展览 展品数量:179件 展厅二: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郎世宁(1688–1766),清乾隆元年至三年(1736–1738)。(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君主与后妃的主要居所。清朝十位君主与二十多位皇后在此过着养尊处优、充实有序的生活,本展览主要透过三百多件故宫珍藏的十八世纪精美文物,让观众了解紫禁城内从清晨到夜晚的生活点滴,探索城内人员丰富的物质与精神世界。 展期:一年或以上 展览类型:专题展览 展品数量:319件 展厅三:凝土为器——故宫珍藏陶瓷 孩形枕,曲阳定窑,北宋(960—1127)。(故宫博物院) 陶瓷除了广泛作为民间日常用器外,亦用以展示统治者和贵族阶层的地位和品味。故宫博物院所藏中国历代陶瓷,主要继承明、清两朝的宫廷典藏,品类蔚然大观。本展览为香港首次大规模展示故宫陶瓷藏品——这一百五十多件重点展品既是各时代的精品,也是中国陶瓷史的缩影。 展期:一年或以上 展览类型:专题展览 展品数量:169件 展览四:龙颜凤姿──清代帝后肖像 雍正帝朝服像(局部),约清乾隆十五年(1750)。(故宫博物院) 清代皇室遵循传统儒家文化,提倡孝道与祭拜祖先。宫廷人物肖像中即有一类专用于祭祀典仪,风格雍容华贵、庄严肃穆,记录了皇室成员的面容、气质,以及彰显其身份地位的服饰。本展展出的几代帝后之朝服像,代表清宫最高规格人物肖像的艺术成就,其样式变迁、画面元素的象征意义,以及供奉建筑与祭祀仪轨,均与宫廷历史文化紧密联系。白描画稿的陈列亦体现肖像画的创作与修复过程。 展期:一年 展览类型:专题展览 展品数量:8件 展览五:器惟求新——古代工艺对话当代设计 乾隆款彩色玻璃螺旋纹撇口瓶,清乾隆年间(1736–1795)。(故宫博物院) 现代中文所用的「设计」一词虽于十九世纪末才为人广泛应用,但中国匠人构思及创作器物的传统已可上溯至数千年前。这些古代设计蕴含对创新的执着、对物料的实验精神,或是对用家体验的考虑,与当代设计思潮契合。是次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一百余件工艺瑰宝,以设计、制作及使用三个角度解读中国传统工艺的艺术价值。展览亦会与香港的优秀设计师合作,展示传统工艺对当代设计理念和文化生活的影响。 展期:一年或以上 展览类型:专题展览 展品数量:93件 展览六: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 望江南净土词(局部),(传)赵孟俯(1254–1332)。(故宫博物院) 随着香港在近代发展成为繁荣的贸易城市,中国艺术品的收藏也变得非常活跃。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私人收藏逐渐倾向对外展示,有赠予公共博物馆者,有设立私人博物馆者,亦有不时筹办本地及海外巡回展览者。这是首个回顾香港收藏史的大型展览,透过一百余件展品,细述香港一个多世纪的中国艺术收藏活动,同时勾勒本地博物馆发展的轨迹,并向一直为香港及海外观众弘扬中华文化精髓的收藏家、学者、博物馆工作者及其他各界有心人士致意。 展览类型:专题展览 展览七: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 封笔—墨池记(未境之历),张瀚谦。(故宫博物院) 以崭新手法演绎中国传统文化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使命,是次展览便是本馆在这方面的探索。展览将邀请六位香港多媒体与跨界艺术家以独到的视角,从香港当下的角度重新诠释和演绎故宫文化和收藏,发掘红墙黄瓦之下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 展览类型:专题展览 展览八:国之瑰宝——故宫藏晋唐宋元书画 花篮图,李嵩(活跃于1190—1230)。(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中国书画精品,大部分都是国之瑰宝。它们受重视的原因,除因其非凡的艺术成就,亦因其丰厚的鉴藏史。本展览精心挑选三十件晋、唐、宋、元书画,从艺术、文化、历史等角度,探究它们千古流芳的原因。展览共分三期,每期展出十件珍品,精彩可期。 展期:3个月 展览类型:特别展览 展览九: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 乾隆帝盔甲乘马图,郎世宁(1688–1766),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故宫博物院) 历代马文化艺术均有优秀作品,本展览展示一百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与罗浮宫的文物,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等。在近距离欣赏各种珍品的同时,可以认识马在历史、艺术、军事、政治上扮演的角色及蕴含的文化意义。 展期:6个月 展览类型:特别展览 二、精选文物介绍 部分抵港一级文物 部分抵港一级文物。(大公报) 书画珍品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北宋摹本)绢本设色手卷。(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1.藏品: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北宋摹本)绢本设色手卷 2.年代:北宋,十一至十二世纪 3.简介:三国文学家曹植在其名作《洛神赋》虚构了自己与洛神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一经典的文学母题,成为了历代书画创作的灵感来源。宋元以后,以《洛神赋》为主题的绘画常与东晋画家顾恺之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后世画家追摹的典范。本品一般被认为是北宋摹本,属存世《洛神赋图》中年代较早之佳作。作品不书赋文,以连续的构图,描绘了曹植与洛神从邂逅到分离的多幕情景。画面敷色浓艳,用笔如春蚕吐丝般细劲绵延,人物几乎与山、树等大,体现出古朴稚拙的六朝绘画遗韵。 注:这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将于展厅8的「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览展出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