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逾7万人接种新冠疫苗创新高 料今日破300万关口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展开以来,市民接种热情持续高涨。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昨晚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昨日全日接种人次达70570,是接种计划推展以来新高。
聂德权期望更多人尽快接种,尤其长者。他指出,专家建议所有曾接种流感疫苗的长者均可安全地接种新冠疫苗。
另外,截至昨晚8时,累计2,982,700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加上过去每日平均都有超过2万人接种,今日(24日)又是周末,料接种人数将突破300万人关口。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展开以来,市民接种热情持续高涨。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昨晚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昨日全日接种人次达70570,是接种计划推展以来新高。
聂德权期望更多人尽快接种,尤其长者。他指出,专家建议所有曾接种流感疫苗的长者均可安全地接种新冠疫苗。
另外,截至昨晚8时,累计2,982,700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加上过去每日平均都有超过2万人接种,今日(24日)又是周末,料接种人数将突破300万人关口。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李华今日(25日)就美国等个别国家频借新冠病毒溯源问题颠倒是非,持续炒作「实验室泄露」等阴谋论指出,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处心积虑污名化中国,借溯源问题搞政治操弄,以科学之名行霸凌之实。为正本清源,中方在此重申对病毒溯源问题的一贯立场。 发言人强调 发言人指出,新冠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应该也只能由科学家研究找到病毒源头和向人类的传播途径,任何国家都无权为一己政治私利而漠视生命、将科学问题政治化。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情报部门正加紧炮制病毒溯源调查报告,试图制造「实验室泄露」论,无任何科学支撑。美研究机构和盟友也认为几乎可以肯定病毒不是人为制造,90天内恐难得出确定性结论坐实「实验室泄露」论。但美方仍坚持于8月底发布报告,企图炮制诱导性结论,有罪推定病毒来自武汉病毒研究所实验室。美政府把溯源如此专业的科学问题交给情报部门,其真实意图不外乎重拾抹黑中国的惯用手法,用早已编好的剧本为向中国「问罪追责」造势。 发言人表明,中国先后两次邀请世卫专家来华开展病毒溯源研究,世卫组织于今年3月正式发布中国—世卫组织溯源联合研究报告,就溯源问题做出最权威、最专业、最科学的结论。这一研究报告必须得到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各方尊重和实施,今后全球溯源工作应该也只能在此基础上开展,而不是别有用心地另起炉灶。世卫组织秘书处应按照世卫大会决议要求,就全球溯源工作计画包括后续机制同成员国充分协商,对当事国的溯源计画更应同当事国协商确定。俄罗斯等近70个国家也致函世卫组织,表示认同第一阶段溯源研究成果,反对将溯源问题政治化。然而,美方施压世卫组织和谭德塞总干事,要求尽快启动对华「第二阶段溯源」,甚至扬言联合盟友在世卫组织框架外推进第三方独立调查。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非但没承担起应负的国际责任,反而企图将世卫组织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种毫无道德底线的卑劣行径,严重破坏全球抗疫合作,助长了疫情蔓延「火势」。 发言人强调,疫情发生以来,中方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及时同国际社会交流防控经验,力所能及地提供抗疫援助,并率先开展全球规模最大的疫苗合作行动,为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中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都是疫情的受害者,都希望尽快找到病毒源头,及早阻断疫情传播。中方愿同各方一道,积极开展全球科学溯源,为人类最终战胜疫情作出中国贡献。反观美方,不是善尽能力控制国内疫情传播和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而是不断诱使其盟友、媒体和科学家施压中方,抹黑中国政府,胁迫相关国家配合美遏华制华的战略企图。连美方人士都坦承,虽然对华「溯源调查」不会也不可能有结果,但至少能实现消耗中方外交资源、增加对华要价筹码、对冲中国影响力的目的。美官方和媒体死盯死咬中国,却对各方要求在包括美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在内的世界多点多地开展科学溯源调查的呼声装聋作哑,与当前国际社会呼吁科学抗疫、合作抗疫的正义主张完全背道而驰。 发言人最后强调,以溯源为名行霸凌之实,是对科学精神的严重背叛,是对全球抗疫努力的蓄意破坏,更是对人类良知底线的公然挑战。美国妄图延续「以自身利益主导世界」的霸权逻辑,显然是误判了世界发展大势。毕竟,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阻挡不了病毒,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战胜疫情。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美国抗疫和溯源真相,其虚伪行径必将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其肮脏的政治图谋注定将以失败告终。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展开,昨日(25日)已是第242日。截至昨晚8时,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共约898.98万剂新冠疫苗,其中459.4万人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439.57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截至昨晚8时,过去24小时共有约1.09万人接种疫苗,当中约18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3900人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21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约3100人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本港新冠疫苗第一针的接种率超过455万人,占合资格接种人口的67%。目前70岁以下合资格人口第一针接种率超过七成,但70歳或以上的只有三成,政府呼吁市民,特别是长者,为己为人,尽早接种疫苗。 read more
香港政府昨日宣布,市民本周四(9日)起到任何食肆堂食,必须使用“安心出行”。食物环境卫生署副署长(环境卫生)黄淑娴今日(7日)在电台节目中指,日后无家者等无智能手机人士,可继续“填纸仔”并豁免使用安心出行,政府已向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跟进,机构会尽快向有关人士发出证明书,届时可出示证明书予处所负责人。 此外,为方便视障人士,创新及科技局及资科办会制作凸字胶套,可将处所的安心出行二维码海报放入胶套内,以识别位置扫瞄。 政府公布在本周四起,市民进入食肆堂食时必须使用“安心出行”,只有3类获豁免的指定人士才可以继续“填纸仔”,包括65 岁或以上或15 岁或以下的人士、残疾人士、或其他获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认可的人士。 会向无家者等人士发出证明文件 黄淑娴说,无家者等没有智能手机的人,当局会将他们纳入第三类的获豁免人士,他们同样可继续“填纸仔”替代使用安心出行。她指,政府已向关注无家者的服务机构跟进,并即将落实安排,由机构尽快向有关人士发出证明书,届时持有证明书的人士,可出示证明书予处所负责人。 至于第二类的残疾人士,黄淑娴强调无论是否持有《残疾人士登记证》,都可豁免使用安心出行,倘若残疾人士并无持证,处所业界可按“常理”处理个案。被问及听障等残疾人士难以办识,她称员工可提醒有关人士,若有人假冒残疾人士,则可寻求协助,例如报警。 下周分批寄出凸字胶套 黄淑娴又说,为方便视障人士,日后可向非政府机构提供“填纸仔”的范本,他们出发前可先填写表格,同时创新及科技局及资科办会制作凸字胶套,可将处所的安心出行二维码海报放入胶套内,以识别位置扫瞄。 她表示,政府会向曾申请安心出行二维码的餐饮处所发电邮,了解他们是否需要胶套,希望下周起可分批寄出,同时会向视障人士派发凸字胶套。 另外,部份高中生已超出15岁的获豁免年龄,而他们上学未必可携带手机,甚至未必拥有智能电话,被问及他们会否属于“认可人士”而获豁免,黄淑娴表示,过去在C及D类食肆都使用相关安排,经过7个多个月经验,未见有特别困难。 不过,日后将会失去A类食肆,B类食肆亦规定要使用安心出行,黄淑娴回应指,会观察实践经验,又称过去听到不少声音及意见,政府会一直留意,将来有需要时会适时处理。 read more
香港警方今日(19日)上午联同其他部门在新界南交通部马料水秤车站举行代号“密林”(TIGHTWOOD)的跨部门事故演习。田心分区、新界南总区交通部、消防处,以及威尔斯亲王医院超过50名人员参与是次演习。 警方指,演练模拟田心一行车道路发生严重交通意外,意外中一辆私家车及一辆小型巴士相撞,导致多人受伤及被困。救援队伍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设立伤者集合点及分流站,为伤者进行急救及医疗评估。 军装及交通部人员则分别在现场设立指挥站及指挥交通。警方表示,是次演练将提升各部门在突发事故中的指挥、控制、跨部门协作及应变能力。 此外,跨部门反恐专责组将于今日(19日)下午在高铁西九龙站进行代号“虎速”的跨部门反恐演习,主要目的是强化跨部门反恐专责组与各部门于整合反恐情报及应对恐袭事件的应变能力,同时提高公众对反恐工作的认知。 read more
昨日(10月1日)是国庆节 ,本港社会各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国庆。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展开,昨日已是第218日。截至昨晚8时,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共约869.23万剂新冠疫苗,其中449.8万人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419.43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截至昨晚8时,过去24小时共有约1.56万人接种疫苗,当中约12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2000人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42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约8100人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政府此前表示,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于今日起一连三天国庆长假期继续为市民服务,方便市民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同时呼吁市民,特别是长者,为己为人,尽早接种疫苗。同时,12至17岁的青少年如在最少14天前接种一剂复必泰疫苗,亦可获视为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read more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昨日(25日)率团前往深圳与内地就通关进行第二轮对接协商会谈。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6日)在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举办的“云参访”活动上致辞时形容第二轮会谈是重要里程碑,指特区政府已努力去实现与内地的免检疫通关并取得良好进展。 李家超早前交代会谈详情,指内地专家确认本港现已具备通关的条件,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亦预料健康码于下月初上架,下周会公布详情。林郑月娥指,通关工作正逐步有序进行,下一阶段工作包括公布健康码详情,拟定通关初期每日配额、港人到内地要符合的条件及使用哪个口岸等。 林郑月娥表示,会尽快完成准备工作,及早公布通关日期。 read more
第二阶段消费券将于下周四(23日)开始登记,并于8月分阶段派发。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谢邱安仪今日(18日)出席电视节目时表示,新一轮消费券对业界有提振作用,相信派发首星期效益最明显。 谢邱安仪说,新一轮消费券对业界有提振作用,亦是业界非常欢迎的措施,只是消费券的效益会在发放的时候很明显,但之后每一个星期,可以看到热切程度会一直递减。她指出,当以整个月平均地看时,消费券其实是有效益的,但不会是超级显著的情况。 read more
港铁及巴士公司因为人手不足,需要削减部分班次或暂停路线。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5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昨日的公共交通整体运作正常,对部分市民的出行习惯受到影响,期望大家体谅。他又指,本港食品供应充足,呼吁市民不要超额购买。 陈帆指,目前公共交通有适当的调动,整体安全、水平和质素得以维持,当然班次有减少,每班车的人数会多一些,但基本上整个规划都是非常严密。 另外,陈帆重申食品供应充裕,冰鲜食品供应无间断,但部分市民担心供应欠缺,所以超额购买。他呼吁市民不要购买过多食物,如可持续供应,即买即食会更好。 read more
昨日(3日)有消息指,港府正研在机场离境层及抵港层各划出两个区域,分隔内地及外国航班的旅客,防止交叉感染,助与内地通关。 食物及卫生局回覆查询时表示,政府正检视旅客抵港及离港安排,包括或进一步分隔来往不同相关风险地区的旅客。 机管局表示,与政府保持紧密沟通,会不时审视机场防疫措施,配合政府最新的检疫安排。 本港在过去一段时间已在机场实施措施,减低输入个案风险,例如透过指定抵港通道及「检测待行」安排,分隔从内地和海外抵港的旅客,抵港和转机旅客亦分隔处理。 read more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发言人9月27日发表谈话表示,特区政府昨日发布回归以来香港首份营商环境报告,有针对性地回应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在港投资者的关切,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和支持。这份报告以详实的数据、扎实的论据,有力证明了国安法颁布实施之后的香港,营商环境更加健康稳定,经济繁荣发展更有保障,各国投资人更有信心。 发言人指出,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修例风波”期间,香港黑暴横行严重冲击经济民生、践踏法治精神,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给发展带来极大不确定性。香港国安法落地实施后,有如定海神针,让“一国两制”重回正轨,社会秩序恢复稳定,各项经济数据呈喜人态势:新股集资额逾5000亿港元、同比增加约50%;银行体系的总存款额超过15万亿港元、同比增加近8%;今年前3个月香港GDP增长7.9%,其中贸易带来的增长为过去10年来最高。香港总商会调查显示,超过6成的受访企业认为香港国安法将对其业务带来正面或中性影响。根据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香港的总排名重返世界前三。这些都表明,正是法治的坚实保障,稳定了市场、稳住了人心,让香港经济保持了旺盛生机和活力。事实胜于雄辩,这一切有力回击了少数国家的恶意抹黑和中伤。 发言人表示,对香港经济发展而言,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中央高度重视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和市民根本福祉,制定出台大量惠港利港措施,竭尽全力支持香港发展。“十四五”规划为香港确立了新的发展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向纵深推进,横琴、前海改革方案让香港迎来新的机遇,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得天独厚的营商环境更显优势。驻港外国商会从中看到机遇、看到商机,对媒体表示“香港营商环境优良,仍将扮演面向国际和内地的超级联系人角色”。 发言人强调,疫情影响下的全球经济普遍低迷,而中国凭借众志成城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祖国的坚强后盾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最大底气。相信香港定能找准定位,发挥优势,进一步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桥梁作用,在国家发展大局中重焕勃勃生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