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28日)发表网志,回顾香港回归以来的发展历程。陈帆指出,过去数年香港经历多个史无前例的挑战,2019年下半年经历「黑暴」,反中乱港分子破坏公共秩序的冲击等,在中央落实香港国安法,以及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迎来由乱到治的局面。而疫情期间亦充分感受到国家对香港的关爱,他形容,香港只要有求、祖国必定有应,相信只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定必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迎来更辉煌的岁月。
陈帆指出,回归25年来,政府不断扩展香港内部交通网络,为市民通达出行努力,包括港铁屯马线及东铁线形成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铁路大动脉;力求加强与内地的运输接驳,落成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港珠澳大桥,以及启用莲塘/香园围口岸;而香港国际机场三跑启用后,每年可以处理1.2亿人次旅客和1000万公吨货物。
陈帆又表示,市民对土地不足带来的民生问题有切肤之痛,约20万人住在劏房。展望未来10年,政府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足以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并正透过利用新进建筑技术及科技,增量提速,加快建筑步伐。政府亦积极推动过渡性房屋及「现金津贴试行计划」,为基层市民减轻负担。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持续,连续4日每日新增超过5000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今日(17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现时疫情仍然反覆,本港又出现变种病毒株个案,认为中共二十大后立即恢复香港与内地免检疫通关的想法并不实际。
谭耀宗表示,内地未来仍会坚持「动态清零」的抗疫政策,不过相信未来香港与内地通关政策会放宽。他认为,现时关键是研究特效药,如果临床试验成功相信不必再担心疫情,通关亦都在望。他亦关注本地出现传播力更强的变种病毒株个案,指两地通关仍要视乎数据、疫情发展及当局的准备工作。
此外,谭耀宗亦期望在通关方面增加配额,令市民较容易前往内地。 read more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今日(14日)在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上表示,当局目标在明年上半年向立法会提交草案,建议制订强制举报虐儿个案的条例。他指,相关法例涉及很多配套,包括训练安排等。
香港保护儿童会辖下的「童乐居」去年12月被揭发有职员虐儿,事发后成立独立检讨委员会,调查报告揭示涉案职员粗鲁对待儿童已成为「习以为常的文化」,并建议「童乐居」所有幼儿工作员需有序撤换。有学者批评现行法律机制的不足,未能针对处理施虐者和旁观者,为防止同类悲剧再次发生,促政府尽快建立强制举报虐儿机制。 read more
香港警方昨日(29日)在社交平台公布,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顺贺每年1月10日的中国人民警察节,警察学院将于明年1月8至10日期间举行开放日,与市民同乐。登记系统将由本周五(31日)至下月2日每日上午10时开放予公众登记各场门票,成功登记者将获电邮通知,并用二维码入场。
警方指,开放日节目丰富,分别有五个主题区域,其中主要的表演包括《警察大汇演》,市民可安坐大操场看台观赏升旗仪式及中式步操表演、警察乐队演奏、警犬表演、警队护送组驾驶技术示范及警队特别队伍的反恐演练。其他主题区域活动包括国家安全资讯展览、警队专业装备展示、亲子玩乐区、摊位游戏及精彩表演。 read more
早前本港第五波疫情严峻,伊利沙伯医院3月转成「定点医院」,集中收治确诊患者。随着疫情从高峰期回落,伊院部分病床现已转为接收非新冠病人,以维持公立医院服务。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顾问医生何晓辉近日在接受港媒采访时表示,第五波疫情是对全香港的教训。
何晓辉说,市民质疑新冠疫苗效用及忧虑副作用,令死亡数字飙升,安老院舍疫情爆发,令很多未接种疫苗的长者死亡。希望社会汲取教训,勿轻视新冠疫苗的效用,减少第六波疫情对社会带来的损失。
2003年本港爆发「沙士」,何晓辉指,当年沙士较目前的新冠病毒疫情更难处理。沙士爆发初期没有检测病毒的方法,无法识别发烧患者是否感染。爆发后近5个月才得到病毒基因排序,且死亡率更高,死者包括医护人员。 read more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昨日(17日)下午在深圳与国家教育部官员举行定期会商机制会议。杨润雄向国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永吉及其他官员,简介施政报告中有关教育的政策措施,以及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及国家安全教育的落实情况。
双方亦就彼此关心的教育议题交换意见,并跟进各个合作项目的进展,包括深化香港师生的内地交流活动,特别是内地考察及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教育方面,以及本港大学及办学团体在粤港澳大湾区办学的计划等。
杨润雄表示,近年各项教育新措施顺利推行,有助香港发展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能够发挥本港教育的优势,培育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同时帮助他们开创更广阔的空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 read more
Omicron大爆发,疫情进入第五波,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接受媒体访问时形容,香港内部眼前最逼切面对的问题是防疫、抗疫工作,因为疫情拖拉,社会及经济已付出很大代价,在有药物、特效药成功研发、普遍使用及证实有效之前,需依靠三个手段,包括大比率接种新冠疫苗;推行社交距离如停课、停晚市堂食,以及做大范围检测去应对。他指香港现时只强制执行社交距离措施,这措施亦「代价好大」。他认为政府应尽快推行强制接种疫苗,并配合大范围检测,「政府是有需要运用公权力强制接种疫苗。」
梁振英直言,接种疫苗虽非百分百有效预防感染新冠肺炎,但世界公认疫苗仍有效用,在有药物出现之前,这是医学界唯一可以做到的,故政府是有需要运用公权力强制市民接种疫苗,外国亦有政府、有企业,强制公务员、老师、员工接种疫苗。同时,推行大范围检测亦必不可少。
他明白这些强制措施在社会上会引起争议,「眼前要做的,一定要解决疫情问题,已经拖得太长时间,有些政府可以用公权力做的措施未做,当然做这些措施是否万应万灵?不知道,疫苗亦不是万应万灵、药物亦不是万应万灵,都要去发展,不断去改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