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李家超:与内地单位沟通冀减港人检疫不便
香港新冠疫情反反覆覆,挥之不去,究竟何时通关是全港市民关心议题。特首李家超今日(30日)表示,正研究隔离设施有否其他用途,以用于为通关做准备,重申正努力恢复与国际接轨及内地通关。他指当局在与内地通关问题上,正与相关单位沟通,希望对方得知香港以精准抗疫及隔离有必要隔离人士,可减少港人到内地的检疫不便。 李续指,正积极筹建特首政策组,心目中已有合适人士,期望成员可以在本港、与内地相关政策及国际形势提供意见,配合特区政府施政。已展开18区地区服务关爱队的筹备工作,期望加强当局与地区的资讯传递及交流,实际操作会再与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商讨。李家超早前宣布成立「特首政策组」,代替重组中央政策组。 他又指,政府会探讨所有觅地的可能性,主力先放在现有的土地来源,包括占地1.6万公顷的「绿化地带」,再考虑使用郊野公园边陲用地。他透露,政府已展开18区地区服务及关爱队的关筹备工作,期望加强当局与地区的资讯传递及交流,实际操作则会再与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商讨。 read more

李家超斥外国抹黑香港民主发展白皮书显示英美伪善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在网志批评外国抹黑香港民主发展,强烈反对罔顾事实、无理砌词、抹黑和污蔑新选举制度下的立法会选举,认为出于自身政治利益的霸权行为不会成功,更让世界看见他们的霸凌面孔。 李家超表示,欢迎及支持《「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让全世界看清楚香港回归后民主发展制度是中央依照国家《宪法》和《基本法》建立,并非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更不是外国建立或向中央施压取来。 李家超又表示,完善选举制度下的立法会选举成功举行,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确保立法会议员是爱国爱港,以国家发展利益和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为依归的人士,充分体现广泛代表性、均衡参与、公平竞争和政治包容,得到广大市民拥护和支持。 李家超指出,干扰中国内部事务的国家,违反国际法,只会令香港提高警觉,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护城墙,强化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保障香港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白皮书以历史和事实显示了英美等国的伪善,我全力支持。」 read more

香港第六波疫情预测为何说法不一?何柏良:数学模型推测易有落差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院长梁卓伟日前引用数学模型指,按现时每日徘徊300宗确诊个案预测,若稍有不慎,本港将于两周后爆发第6波疫情。惟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认为,预测有时会「警钟误鸣」,他今早(17日)在电台节目进一步解释,指近日不同专家对本港是否会出现第6波疫情意见不一,是由于未来疫情走势只能基于数学模型推测,背后的假设未必完全真确,稍作改动,推测结果亦会有很大落差。 何表示,现时未有科学数据显示,康复者再次受感染的机会,专家对此有不同意见,亦会影响疫情推算。另外,他提到孕妇亦可以接种复必泰疫苗,否则一旦感染,可能引致更严重病情,增加流产等风险;至于由内地研发的科兴疫苗,目前未有孕妇接种的相关数据。 read more

全港今日共设71检测点
全港各区今日(21日)合共有71个地点设有社区检测中心/流动采样站提供检测服务,须接受新冠肺炎强制检测的人士可接受免费检测。 由今日起,政府会于于东涌道足球场和东荟城露天广场增设流动采样站。各区流动采样站的开放日期及服务时间可浏览这网页: https://booking.communitytest.gov.hk/_data/pdf/2022-02-20-a-mscs.pdf 而为减少轮候人流,多个检测点陆续设置派筹机试行即场派筹。已在这些派筹机取得筹号的市民,可在社区检测中心网站的「大型采样站—筹号排队状况」一栏(https://www.communitytest.gov.hk/zh-HK/mcsc),查看有关检测点的地点,及实时叫筹状况。 read more

何柏良指采样方式有误或致假阴性倡取消第3针宽限期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17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目前最迫切的是取消接种第3针疫苗的6个月宽限期,单接种2剂疫苗的保护力已不足够。 何柏良指,从保护角度而言,禁止未完成接种的人士进入表列处所合情合理,虽然12岁以下儿童可获豁免,但如除罩仍有风险,家长不应带子女到高危场所。 近日有染疫长者快测转阴性后,仍继续出现发烧病征,其后不治。何柏良指出,核酸检测结果需要1至2日化验,采样方法不正确会导致假阴性,延误治疗。染疫后首周病毒会在体内大量繁殖,如果未能控制好病毒量,可能会引发多个器官炎症,呼吁长者切勿以为病征轻微便掉以轻心。 read more

陈肇始:少盐少糖政策现成果不少市民告别浓油赤酱
食物及卫生局长陈肇始今日(22日)在网志提到,非传染病对社会的威胁一直存在,随着人口增长和老化,香港在非传染病方面的负担预计在未来会进一步加剧。当局除了透过推动市民减少盐和糖的摄入量,也从源头做起,邀请不同持份者参与行动,例如改良食物制造过程及配方等。降低市民患上非传染疾病的风险,并减轻非传染病对社会造成的负担。 陈肇始指,政府在2018年5月公布的《迈向2025︰香港非传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动计划》,便就非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及行动定下9项本地目标,当中3项与减盐减糖有关,包括在2025年或之前,把本港人均每天钠摄入量相对减少三成、制止糖尿病及肥胖问题恶化,以及遏止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等。食物及卫生局联同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委员会、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及卫生署,在过去5年,积极从多方向多渠道推动减盐减糖的工作,包括从小做起、提高资讯透明度、鼓励食肆减盐减糖、改良预先包装食品配方,以及加强宣传教育。 陈肇始指,当局于2017/18年起在小学推行「学校午膳减盐计划」,现时共有12间学校午膳供应商参与,为学校设计逾3000款午膳减钠餐款;卫生署于2018/19学年起在幼稚园及幼儿中心开展「健康饮品在校园」约章计划,推动幼稚园及幼儿中心为幼童提供健康饮品;在2021/22学年,局方与一所小学合作试办少盐少糖烹饪工作坊,让学生实践以少盐少糖烹调美味的食物,反应亦十分理想。 根据食安中心的研究,本港成年人摄入钠的主要食物类别中,面包排行第四。因此,局方在2019年推出预先包装白方包和麦方包的自愿减钠计划。于2021年,所有非预先包装白方包和麦方包产品已成功减钠至食安中心与业界订定的平均值及上限目标,预先包装白方包和麦方包的钠含量平均值亦逐步下降。 陈肇始表示,为方便市民选择少盐少糖的食品,当局于2017年10月推出「预先包装食品『盐╱糖』标签计划」,鼓励生产商/进口商/分销商参与,于符合法例定义的预先包装食品展示计划的标签,令消费者易于识别,现时已有近240个产品参与。当局亦在社交媒体和其他渠道推广计划,例如,当局去年2月在九龙塘地铁站设置大型广告磁石墙,向地铁乘客推广计划,并免费派发「盐╱糖」磁石标签。 陈肇始指,外出用膳也是市民摄取盐和糖的另一来源。政府及委员会于2019年推出的「少盐少糖食店计划」,与食肆携手合作推广少盐少糖饮食,至今已有1200多间来自300多个品牌的食店或茶饮店参与。局方亦在2020年8月起推出「少糖星期五」计划,呼吁市民奉行少糖饮食,至今已有120多间茶饮店参与,市民逢星期五在参与的茶饮店购买指定少糖饮品,可获赠纪念品一份以作鼓励。 过往两年,局方邀请了不同界别的网络红人推出少盐少糖短片和纪录片。由2021年11月底起,当局亦与6间地区康健中心和11个地区康健站合作,每星期将最新的减盐减糖资讯发送给他们,让他们与会员分享及加以推广。局方最近推出了少盐少糖简易食谱,食谱不但由注册营养师细心审核过,更已被翻译成他加禄语和印尼语,上载至食卫局网页,让外籍家庭佣工在家预备餐膳时也可以用作参考。 陈肇始称,通过政府的少盐少糖政策,不少市民已不再浓油赤酱,食店亦表示越来越多顾客要求少盐少糖。由2019年初开始,局方与一个网上食肆搜寻平台合作,设立少盐少糖食店索引标示,2021年透过有关平台搜寻少盐少糖食店的人次较2020年大幅增加87%,而即使在疫情下,2022年平均每月搜寻少盐少糖食店的人次亦接近2350万;在2020年11月,局方就着「少糖星期五」计划向购买茶饮的消费者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在633个受访的消费者当中,74%在购买茶饮时会选择无糖或少糖;在2021年底,局方开始透过大专生协助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少盐少糖饮食的认知均高于一般水平,反映委员会所作的努力渐有成果。 陈肇始相信,透过政府的积极政策推动、业界的参与和市民的支持,便可达致全面少盐少糖的健康社会。她感谢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委员会及合作伙伴,在过去5年的努力及宝贵意见,大力推广减盐减糖的讯息,让「少盐少糖饮食」变成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长远而言,这些共同努力成果,会减低非传染病对个人、医疗系统,以致全社会的影响及负担。 read more

关日华:近两成染疫童患长新冠每日或隔日有嘶哮症个案
本港第五波疫情反弹,昨日(16日)新增5162宗确诊个案,包括4890宗本地确诊个案及272宗输入个案。近日有儿童染疫并出现嘶哮症,香港大学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临床名誉副教授关日华表示,以往一个季度才出现一至两宗,近期就每日或隔日便出现儿童嘶哮症个案,形容数字相当高。 关日华指出,第五波疫情以来,本港录得近60宗儿童在确诊2至8周后,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个案,过半病童要深切治疗。他说,多系统发炎综合症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及草莓舌等,将集中他们在儿童医院长期跟进,因为有研究显示,该病可能对儿童器官造成长期影响。 另外,第五波疫情以来,玛嘉烈医院跟进近290宗介乎8岁至13岁的个案,有约19%儿童有最少一个长新冠病征。关日华说,有零星个案出现短暂失去视力和严重脱发,常见情况亦包括头痛和失眠等,情况与前数波疫情新冠康复者出现味觉或嗅觉的问题不同。 read more

谭耀宗:李家超政纲内容较方向性及原则性
香港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场特首选举将于5月8日举行,候选人李家超目前仍在草拟政纲。担任李家超竞选办公室主任的谭耀宗今日(23日)在接受电视台访问时表示,李家超会于本月底公布政纲,内容会是较方向性及原则性,他亦说设立148人的主席团及顾问团是要给人信心。 政纲无法涵盖全部政策 李家超有能力处理通关 谭耀宗指出,行政长官说过的话,别人以为一定会做到,不能说完,成功当选后才说做不到,别人有期望就会失望。他相信未来公布的政纲会较方向性及原则性,表示会有很多方面没有提及,强调政纲有别于施政报告,不会巨细无遗。 他举例指,在房屋问题上会着手改善架构、加快流程。至于通关方面,谭耀宗指早前商讨如何安排配额已经非常困难,但李家超都有能力解决,只是因疫情反弹而无公布。 主席团、顾问团非“花瓶” 冀给予市民信心 至于竞选办主席团及顾问团成员达148人,谭耀宗说,主席团及顾问团不是“花瓶”,过往特首选举也有类似的组织,目的是在选举中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特别是社会上一些资深、德高望重、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人士支持,给予市民信心。 对于李家超提出“以目标为本”,谭耀宗指不代表不重视程序,只是希望简化和改善流程,有助日后出现要跨部门合作的事情,可以加强统筹力量。 政府重组“等一等”再交代 谭耀宗指,探访活动前提是不影响防疫工作,将依照政府规定行事。而这两天李家超团队正努力看很多建议书,与很多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士会面,以及与各界别选委交流。 对于有指李家超将重设”中央政策组“及”新闻统筹专员“,谭耀宗指,确有不少选委及意见希望恢复这些职位功能,以致有相应人士帮助政府推动不同工作,他强调团队听到意见,但大家须“”等一等“,政纲会有所交代。至于设立副司长职位,他指有意见反映在不少跨部门议题,如设有副司长可有利统筹工作,加快流程,现时只能”卖个关子“。 有关选举广告迟交同意书一事,谭耀宗解释指,是”有时心急想畀公众知悉“,提交表格则有时延误,团队已经检讨过,并提醒同事须特别留意,不希望影响公众观感,希望外界谅解。至于李家超遭美国制裁是否影响经费筹募,谭多谢各界对李家超的捐款支持,表示会接收团体组织、及个人捐款,会依照有关选举法例指引行事,依法决定是否接受相关捐款。 read more

陈帆:四个公屋设旗杆供悬挂国旗区旗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22日)书面答覆立法会议员提问时表示,现时香港房屋委员会辖下有四个公共租住屋村设有旗杆供悬挂国旗和区旗,包括顺利村、广田村、蓝田村及逸东(一)村。房委会会配合不同议员或地区团体申请在节庆日期间使用上述旗杆及其他公共屋村公众地方展示国旗和区旗,过去3年批准了共约70次活动申请。 陈帆指出,房委会在处理议员或地区团体于公共屋村范围内悬挂国旗的申请时,其中一项重要考虑因素是公众安全,确保在公共屋村范围内悬挂的旗帜必须牢固固定,同时没有对住户或村内途人构成滋扰及危险。房委会在佛光街的总部已设置旗杆,已按《国旗及国徽条例》适当地展示国旗及区旗,并已向负责升降旗帜的人员详尽阐明升降旗帜的正确方法。特区政府鼓励市民在适当场合使用国旗及区旗,同时有责任保障其正确使用,以维护国旗及区旗的尊严。 read more

外交部驻港公署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打着“人权”幌子祸乱香港的政治闹剧
针对美国务院发表所谓“2021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就香港事务指手画脚,大肆抹黑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诋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赤裸裸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今日(14日)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指出,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得到全面准确贯彻落实,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言论、新闻、结社等广泛权利自由得到切实保障。香港国安法的有效实施和新选举制度的成功实践,堵塞了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漏洞,扫除了香港民主发展的障碍,维护了法治和社会秩序,推动香港迎来由乱转治新局面,开启良政善治新篇章,得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全体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当前特区政府正团结各界集中精力抗击疫情、振兴经济、改善民生,社会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不容歪曲,思稳思进的主流民意不容抹杀,由治及兴的历史大势不容阻挠。 发言人强调,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美自身内外欠账、恶行累累,却还罔顾事实、颠倒是非,蓄意散布政治谎言和意识形态偏见,打着“人权”幌子满世界招摇撞骗。美国的世界自由指数和法治排名长期以来都落后于香港,抗疫不力、种族歧视、枪支暴力等人权惨状频出,对外悍然输出战争导致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多国人权灾难。所谓“人权”只是美虚张声势的“空头支票”,只会让人进一步看清其虚伪双标、强盗逻辑和霸权嘴脸。美自身“人权”的“遮羞布”早已被扯下,又有何资格和脸面以“人权判官”自居对中国香港说三道四? 发言人重申,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如磐石,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如磐石。我们敦促美方反躬自省、改过自新,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立即停止打着“人权”幌子祸乱香港的政治闹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