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加租宽免首年额外缴付 何永贤:已平衡多方考虑

房委会建议10月起公屋加租1.17%,每户平均多付26元,同时建议加租后冻租12个月。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今日(5日)表示,考虑疫情下社会经济情况,决定宽免首12个月的额外缴付金额,认为已平衡法理、人情及房委会长远健康财政发展。 被问到会否考虑将通胀加入调整租金机制的指标,何永贤表示,已平衡公屋住户入息,以科学化、公平方式收集数据。她又认为,现时机制收集数据方式科学化,亦有空间作出调节,是结合法理及人情的机制,值得保留。

推FB专页何永贤:有信心各界携手可解决房屋问题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开设社交媒体专页,并在今日(30日)发布第一则帖文。她指,有信心在社会各界携手协力下,房屋问题一定可以逐渐得到解决。 何永贤说,上任近一个月,每天都过得很充实,除了与各界开会了解大家对房屋政策、建筑科技、跨代共融、智慧生活、碳中和等议题的意见和建议,还去了多个地盘看最新情况和技术应用、家访不同市民了解他们的生活。过程中,她感受到市民对房屋提量的迫切诉求,也看到业界对提速、提效的上心,有信心在社会各界携手协力下,房屋问题一定可以逐渐得到解决。 何永贤提到,现时开通Facebook专页,希望有多一个平台与大家多交流,共同为解决房屋问题而努力。

何永贤:香港觅地不足令公屋轮候时间较长停止升势有一定困难

香港公屋轮候时间续创本世纪新高,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公屋时间已攀升至6.1年。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今早(23日)电台节目承认,由于政府觅地不足,令公屋轮候时间愈来愈长,要停止升势有一定困难,难以期望轮候时间一下子回落,当局未来希望利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及利用设计及建造合约模式,加快公屋建设。他又指,政府会继续丰富置业阶梯,未来落成的绿置居细单位比例将会减少,但不会完全停建,希望为上车买家保留选择。 何永贤指,会善用其建筑师及在建筑署兴建防疫设施时的经验,,包括利用新建筑技术、促进厂房和地盘同时制造建筑配件、利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及协调跨部门工作等,加快兴建房屋速度。他指出,以往房署较少使用设计及建造合约模式,认为可将两个元素放在同一合约,建造地基时同时进行上盖及平台等设计。 对于行政长官李家超提出的「公屋提前上楼计划」,让基层入住配套未完善的公屋,以压缩1年轮候时间。何永贤表示,对居住环境欠佳、尤其住在劏房的市民而言,越快上公屋越好,若市民日后获安排入住设施延后落成的公屋,政府会考虑提供短期交通路线等支援。另外,政府提出成立「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会在本届政府上任100日内,提交初步加快兴建公营房屋的建议,何永贤指小组正在想方法增加公营房屋供应,会尽快向社会交代。

何永贤:未来4年2.45万伙居屋落成 当中350间面积小于190呎

近年“纳米楼”问题引来社会关注港人生活质素问题。虽然政府于今年年初起,在住宅用地的卖地条款中加入最低单位实用面积要求,惟政府旗下的公营房屋却“宽己严人”未有跟随此要求。据最新立法会文件显示,在未来4个财政年度,预计将会提供约350个不足280平方呎的居屋单位。 房屋局表示,根据今年3月的预测,在2022/23至2025/26年4个财政年度,房屋委员会的居屋单位总落成量为约2.45万个单位,其中有350个为供1至2人居住的细单位,虽然单位仍在兴建中,故最终实用面积仍未确定,但预计上述单位的实用面积会低于280平方呎。而在此350个单位中,包括有320个单位为在「居屋2022」发售的启欣苑,以及30个位于同区、另一较后期落成的项目而实用面积相若的单位。 政府早前在住宅用地的卖地条款中加入最低单位实用面积要求,单位需附合最少26平方米,即约280平方呎的要求,而该要求并会推展至所有政府卖地项目、铁路物业发展项目、市区重建局项目,以及由私人发展商进行的发展和重建项目。然而,该要求仍未适用于资助出售房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