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后疫情势反弹 许树昌料香港日均确诊将维持2000宗

本港最近日均确诊逾千宗,加上刚过去的父亲节(19日),不少市民都曾外出食饭庆祝,势令疫情再度扩散。政府专家顾问、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今早(20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市民外出聚餐或活动,感染机会自然较高,令疫情或现节后反弹。许树昌认为,若感染者以轻症为主,重症和死亡个案不多,医疗系统可承受,问题应该不大,让经济逐步复苏,反而不是坏事。 至于社交距离措施能否再放宽,许认为对外开放和与内地通关同样重要,建议港府与国家卫健委厘清,是否仍坚持「动态清零」才可通关,即使本港进行全民检测,只有疫情初起或尾声才较有帮助。本港与新加坡疫情愈来愈接近,当地平均每日有近3,000宗个案,但重症及死亡个案少。两地基本上都已经透过高接种率,形成社区保护屏障,估计本港日均个案,或会在1,000至2,000宗徘徊。他又以上海为例,指病毒渗透社区后,即使进行多次全民检测,亦难以揪出所有个案,但相关问题仍要留待新一届政府上台再讨论。 至于18至59岁人士接种首两剂复必泰疫苗间距延长至8星期的安排。许树昌表示,数据显示,本港目前首两针的接种率分别是93%和88%,相信受影响人数不多,预料政府亦会调整预约接种的电脑系统,并相应调整「疫苗通行证」要求,相信受影响人数不多,市民毋须太担心。60岁以上人士免疫反应相对较弱,故需提早接种,暂时不会更改针对长者的接种建议。 许树昌引述加拿大一项大型研究指,18至24岁人士若相隔30日内接种首两剂复必泰,患心肌炎的风险是0.009%;如果间距延长到31至55日,机率会降至0.006%;若延长至8星期或以上,风险就进一步降至0.001%。 许树昌续指,英国一项涉及约590人的研究显示,相隔6至14周才接种第二针复必泰,中和抗体及T细胞反应,会较相隔3至4周接种好。至于60岁以上人士,他们的免疫反应相对较弱,因此有需要提早接种,暂时不会更改针对他们的接种建议。

第五批抗疫专家组来港将指导特区政府“动态清零”

香港第五波疫情有缓和趋势。国家卫生健康委昨日(7日)公布,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疾控局组建的第5批中央援港抗疫专家组赴港,继续指导港府坚持“动态清零”,协助稳控疫情。 国家卫健委指出,为进一步降低死亡病例,阻断社区传播风险,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疾控局组建的以公共卫生和社区防控专家为主的第五批中央援港抗疫专家组赴港,继续协助香港特区政府尽快稳控疫情,深入研判疫情发展,向特区政府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等意见和建议。 此次赴港专家共6人,成员包括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所长阚飙,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李士雪,中国疾控中心助理研究员唐小哲,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孟瑞琳,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马晓薇。专家组成员均参加过内地多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具有丰富实战经验。 再次组建中央援港防控专家组赴港,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援港专家将继续指导特区政府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落实“三减三重一优先”策略,降低死亡人数,促进香港社会凝聚共识。

张业遂:「动态清零」防控方针符合中国实际人民生命安全健康至上

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张业遂今日(4日)表示,「动态清零」方针并非追求零感染,而是把疫情控制住,去年中国内地疫情出现多点散发,部分城市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虽然对生产生活造成一些影响,但只是短期,波及范围有限,认为这些措施能够保证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和绝大多数人正常生产生活。 张业遂在记者会上被问到中国政府如何在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之间达成平衡,他指出,「动态清零」是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防控方针,又说任何防控措施都会有代价,但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相比,有关代价是值得的。 他认为「动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国实际情况,路是对的,效果也是好的,不论从确诊死亡的数字、还是经济发展而言,中国是世界上防疫工作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张业遂认为,由于坚持了有效的防控措施,中国在保持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梁子超:香港应奉行动态清零倘松手每日确诊或达2.5万宗

港疫情严峻,新冠确诊个案数字不断上升。对于疫情防控,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表示,香港完全「松手」,疫情将会比西方国家更加严峻,香港现在仍应该奉行「动态清零」。 梁子超接受传媒访问时指出,许多西方国家选择采取「与病毒共存」策略,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清零」及重启当地经济。而西方国家透过不断爆发疫情及高疫苗覆盖,当地早已付出庞大的经济及生命代价,例如安老院舍大量长者死亡,医院不断爆发疫情,他们的群体已对新冠肺炎有广泛免疫力,才令当地疫情进一步接近风土化。 他说,西方国家在Omicron侵袭下,被迫退守至第二条防线,为了守住医疗系统,在经济及政治上别无选择,新冠肺炎未必能够「清零」,故必然需与病毒共存。而南非及印度等国家已建立广泛的群体免疫,就算面对变种病毒,他们亦能控制到入院数字及死亡数字。 假如香港放弃防守,每日将会新增数以万计的个案,短线内会有六成以上人口受到新冠肺炎感染。梁子超推算高峰时期,每日发现的确诊个案可能有2.5万宗,另外或有2.5万宗隐藏感染个案,每日便会有多达五万案的感染个案,需时三个月才可令疫情放缓,严重时可令死亡率急升。当医疗系统出问题,自然导致民心不稳,令经济受到影响,进而引致社会动荡,代价不菲。 梁子超表示,「动态清零」的目的是给予时间专家研发疫苗及药物,提供更妥善的方案去处理新冠肺炎。现时由于全球对变种病毒防控不力,有不少国家提早采取「与病毒共存」策略,令变种病毒不断出现,再令全球产生很大的免疫缺口,现时的疫苗不能填补该缺口,只可等候新一代研发的疫苗去匹配现时包括Delta及Omicron的变种病毒,才可避免超大型社区爆发。 梁子超续说,Delta及Omicron的变种病毒因其生存优势,传播效率高及「免疫逃逸」高,才广泛传播。西方国虽然多次经历过超大型社区爆发,新冠病毒才慢慢平静下来,但若病毒进一步变异,它们亦不应只是继续接种同样的疫苗,在采取「与病毒共存」策略的同时,亦需更新疫苗。 梁子超指病毒传播的基本传染数(R0),受人口居住的密度及模式所影响,香港人口密集,难以避免社区内广泛爆发疫情,而香港的狭窄居住环境令病毒更加容易高速传播,如果香港完全「松手」,疫情将会比西方国家更加严峻,除非有更新疫苗,来防止感染及严重病况,才可平稳过渡,故希望疫苗发展平台能在今年上半年提供妥善处理变种病毒的疫苗。

新华时评:凝聚香港社会共克时艰的坚定信心

近期,奥密克戎变种毒株造成香港新一波疫情暴发。对全港700多万民众而言,当务之急是统一思想,坚持“动态清零”防疫抗疫方向,摒弃杂音、齐心抗疫,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香港5日单日新增351宗新冠肺炎确诊案例,是两年来单日新高。因应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快速蔓延态势,特区政府持续采取最严谨的社交距离限制措施抑制人流,同时大幅提升检测能力,以期尽快控制疫情。然而此时所谓“与病毒共存”的声音得到一些附和,“动态清零”则遭到了误解甚至歪曲。 “动态清零”是指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状态下,能够快速识别感染的发生,然后快速进行处置,有效管控和救治,切断其传播链。作为中国防疫政策的总方针,“动态清零”不等于“零感染”,快速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和有效救治是基本原则。经验显示,2020年4月至今,中国内地经历的疫情反复,都在“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指导下得到了有效遏制。 正在进行围封或强制检测的葵涌邨居民在进行检测(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对香港而言,“动态清零”同样是目前防疫抗疫及保护市民卫生安全的最有效方法。一方面,香港大部分病例和境外输入有关联,在这一点上“动态清零”对香港仍然适用;另一方面,香港疫苗接种率尚不够高,老年人接种率较低,放弃“清零”给社会经济和市民生命健康带来的代价将难以承受。而所谓的“与病毒共存”,不仅现阶段尚言之过早,科学上也不能给出结论,还将严重考验香港医疗系统的承受能力,更遑论与内地实施免检自由通关。 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新一轮疫情暴发后,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按风险程度在不同地区采取“围封强检”“强制检测”和“愿检尽检”等行动,并将推行“疫苗通行证”等举措,以最大力量保护市民生命安全。日前进行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67.9%受访者认为坚持“动态清零”策略更符合香港社会整体利益。 正在进行围封或强制检测的葵涌邨居民在登记(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当此紧急形势,香港社会尤需凝聚共识,全面遵循“动态清零”的抗疫防疫方针。当务之急是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尽早找出传染源,精准进行医疗救治,同时通过大数据手段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追踪,通过严密的社区防控建立起网格化管理,并努力平衡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和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 艰难时刻,信心是一切力量的根源。经历风雨的香港从来不惧任何困境,正如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农历新年贺辞中所言,虎象征触觉敏锐、勇猛活力,好比香港人不失时机、迎难而上的精神,克服种种挑战,助力香港跨越“疫”境。相信在中央全力支持与特区政府更为坚决的举措下,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一定会得到充分保障,第五波疫情一定能被有效遏制和扑灭。

人民日报:“动态清零”是香港抗疫的科学选择

近期,奥密克戎变种毒株造成香港新一波疫情爆发。人民日报今日(7日)发表题为《“动态清零”是香港抗疫的科学选择》的文章指,总的来看,“动态清零”有利于香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应算清楚民生账、长远账、总体账,绝不能被一时困难遮蔽双眼。只要香港全社会同舟共济、同心协力、科学精准防疫,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让经济社会发展重回正常轨道。以下为文章全文: 近期,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快速蔓延,并引发香港新一波疫情爆发,香港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已经连续多日破百,香港特区政府果断采取多项“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严格防疫抗疫措施。 在当前香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却有人歪曲“动态清零”含义,质疑特区政府的防疫抗疫举措,不负责任地提出香港应放弃“动态清零”,实行所谓“与病毒共存”的“躺平”策略。如任由错误论调大行其道、混淆视听,将动摇香港全社会的抗疫信心,影响抗疫成效。 “动态清零”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我国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下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总方针,它要求做到对病例及早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使疫情不构成连续性社区传播,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其背后体现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也被实践证明能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 当前,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期,病毒正在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毒株传播速度快、受感染人群多,重症率、病死率高于一般流感。在此情况下对新冠肺炎病毒绝不能够掉以轻心,“动态清零”是我国现阶段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的科学有效防控策略。 对于香港而言,“动态清零”也是符合香港社会实际情况的科学选择。香港人口密度大,老龄人口占比较高,医疗资源有限,仍有100多万名市民未接种第一针疫苗,70岁或以上长者接种率较低。此外,香港对外高度开放,境外输入性风险高。如果放弃“动态清零”而选择“躺平”,可以预见,病毒必将快速大规模扩散,给香港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损害。只有采取主动积极的“动态清零”策略,才能减少发病、重症和死亡率,避免医疗资源挤兑甚至崩溃,最大限度保障香港市民生命健康。 尽管短期内收紧的防疫政策可能对感染者及密接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不少行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这一策略能以最快速度扑灭疫情,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香港经济社会的影响,使香港社会在安全的前提下恢复正常运作和对外正常交往。总的来看,“动态清零”有利于香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应算清楚民生账、长远账、总体账,绝不能被一时困难遮蔽双眼。 内地的成功抗疫实践、香港应对前几波疫情的成功经验都一再证明,“动态清零”科学必要、有效可行,也符合香港民心民意。香港紫荆研究院于1月24日至28日期间,电话随机访问了1063名香港市民。结果显示,67.9%的受访市民认为坚持“动态清零”更符合香港社会整体利益,忧虑香港一旦错误选择“与病毒共存”,疫情必然全面失控,700多万名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 香港社会应坚定“动态清零”的意志和信心,全力支持配合特区政府完善“动态清零”的相关政策举措,做到科学精准施策,尽快切断传播链,扑灭本轮疫情。香港可借鉴内地有益经验,精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精准划定密切接触者、精准划定风险地区、精准进行医疗救治、精准实施社区防控。 我们坚信,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只要香港全社会同舟共济、同心协力、科学精准防疫,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让经济社会发展重回正常轨道,这颗“东方明珠”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澳门实现“动态清零”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昨日(23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医务主任戴华浩表示,在中央政府和内地的支持下、在特区政府联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澳门实现“动态清零”,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戴华浩指出,澳门努力做好防疫常态化,以彻底切断本地传播,希望不断推广“澳康码”到各个公共场合。他提到,在疫苗接种方面,澳门目前新冠疫苗接种率已超7成,未来将重点推动接种第三针加强剂,以及提升老人儿童的接种率。 据澳门应变协调中心统计,截至12月23日,澳门已连续75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现时澳门累计77例新冠病例,累计出院77例,无1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