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食物及卫生局

陈肇始:香港正筹备购猴痘疫苗 制订“准备及应变计划”

全球多个非猴痘症流行的国家陆续出现人类感染猴痘病毒的确诊个案,世界卫生组织预期病例会继续增加。有议员关注港府应对及准备措施,包括输入个案、治疗本港相关患者的药物、采购疫苗及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等。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8日)以书面回覆,为加强应对猴痘并防患于未然,香港特区政府将把猴痘列为法定须呈报的传染病,并为猴痘制订“准备及应变计划”。当局注意到近日有多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出现人类感染个案,并有上升趋势,强调正筹备购买相关疫苗。至于检测方面,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具备检测猴痘病毒疑似病例的能力,署方亦会适时评估市面上不同猴痘病毒检测试剂的应用。 陈肇始指,当局已制订猴痘疑似病例的呈报标准并加强监测工作,并于5月23日发信通知全港的医生和私家医院,要求医生呈报怀疑个案,以便及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安排隔离。中心也与医管局进一步沟通个案呈报事宜,建立网上呈报病例机制。虽然香港至今未有发现人类感染猴痘的确诊个案,但会继续留意外地感染个案及监察本地情况。另外,从机场入境的旅客均须接受体温检测及进行健康申报,发烧的旅客会被强制送往公立医院隔离。若病人出现猴痘的症状,公院会作出适当跟进,并通报中心。 而在治疗猴痘方面,陈肇始指“支援治疗”是主要方法,包括确保患者补充足够水分及营养,以及治疗任何继发性细菌感染,大部分个案在支援治疗下均会康复,惟病情仍然转差者,则可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在对猴痘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当中,西多福韦已在香港注册,且一直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其他病毒感染。疫苗方面,目前本港的注册药剂制品中没有针对猴痘的疫苗。署方得悉有天花疫苗获海外药物监管机构许可用于预防猴痘感染,正积极向药厂查询有关疫苗的供应情况。

香港烟民比率新低仅9.5% 陈肇始:将继续加强控烟措施

香港特区政府的政策是鼓励市民不要吸烟,抑制烟草的广泛使用,并不断减低二手烟对公众的影响,以保障市民健康。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29日)撰写网志,表示当局一直以多管齐下的方式加强控烟,经过努力,香港吸烟人士比率创历史新低,由八十年代初的23.3%持续下降至2021年的9.5%,是首次降至单位数字,亦是香港控烟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陈肇始表示,香港的吸烟率得以降低至9.5%的单位数字,实在是政府、立法会、医疗专业人员、学校和合作伙伴经过多年努力而得到的成果。但她指出,尽管香港吸烟率之低已经位于世界前列,吸烟仍然是最主要但亦可预防的死亡原因之一,要达至进一步将吸烟率降至在《迈向2025:香港非传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动计划》中订下的7.8%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将会持续积极以多管齐下的方式以进一步减低香港的吸烟率,包括立法、执法、征税、健康教育及与社区伙伴合作推行更聚焦的戒烟服务等,以保障香港市民的健康。 另外,陈肇始指出,注意到吸食电子烟的比率较上一次调查有所上升,希望随着《2021年吸烟(公众卫生)(修订)条例》的生效,吸食另类吸烟产品的比率会逐渐下降。执法部门有就《条例》在市内进行监察及收集情报,包括监察及调查出售另类吸烟产品的违法行为,并跟进有关的投诉。如发现有违法行为,必定采取果断执法行动,并严正呼吁市民切勿以身试法。 陈肇始强调,政府会继续全方位加强控烟措施,包括减少非吸烟者染上烟瘾,及全力帮助吸烟者戒烟,致力再进一步降低吸烟率。政府亦会与各伙伴更紧密合作,加强公众教育和科研项目,研究强化戒烟服务的新措施,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女性,以及电子烟及加热烟吸食者的戒烟服务及相关政策措施。

全禁电子烟后 陈肇始预告扩大禁烟区兼限传统烟味道

根据去年政府统计处,本港15岁以上人口的每日吸烟率为9.5%,约58万人;较2019年的10.2%为低。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强调政府会继续尽力执法,并会全面检视本港的控烟政策,预告未来更多加辣措施出炉。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26日)就本港最新的吸烟情况和控烟工作举行记者会,她表示,政府统计处今日出版的《主题性住户统计调查第75号报告书》显示,在2021年,约有58万人有每日吸食传统烟的习惯,占全港所有15岁及以上人士的9.5%,低于2019年的10.2%,亦是香港有纪录以来相关百分比首次跌至个位数,青少年吸烟率在过往10年一直下跌,维持在低水平,但中学生吸食电子烟的比率,有明显上升。 陈肇始表示,控烟工作不进则退,外国及本地研究均显示,吸烟会导致多种慢性病,令吸烟者提早死亡,亦对本港医疗体系造成压力,因此本港目标仍是于2025年将吸烟率降至7.8%。当局的长远方向,则会以「烟草终局」为控烟策略,今年内定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此外,当局正考虑多项措施,包括扩展禁烟区至交通工具等候区,设立场所管理人负责制度,允许负责人在私人地方划定小范围吸烟区、禁止在烟草产品添加味道、加入「全烟害警示包装」,以及参考其他地方经验,规管购买烟草产品的合法年龄等。 卫生署控烟酒办公室主任封萤医生介绍本港最新吸烟情况时称,男性每日吸烟率由2019年的18.1%下降至去年的16.7%,女性由3.2%下降至3.0%;吸烟人士每日平均吸12.7支烟;吸烟人口一半为50岁以上人士,两成半为40至49岁人士;使用另类吸烟产品的人数,则由2019年的7200人,升至去年的1.75万人,占吸烟人士总数0.3%。 卫生署署长林文健指出,为响应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卫生署将推出「六月·戒烟月」活动,目的是鼓励吸烟人士作出戒烟尝试,以及使用戒烟服务及辅助,以降低患上吸烟相关疾病和死亡风险。吸烟人士可以到非政府机构东华三院戒烟综合服务中心及基督教联合那打素社康服务,免费领取一星期戒烟药物,让吸烟人士即时减退烟瘾,卫生署也会支援医疗人员为戒烟人士作戒烟辅导或治疗。 林文健表示自本港于4月30日全面禁止电子烟和加热烟后,曾于本月4日及24日,与政府执法部门,巡查旺角及元朗等地方,行动中共拘捕7人涉违反条例,又检获约100部电子烟;6千部烟蛋。

康健中心转介病人欠治疗医疗集团倡公私营协作

公立医院轮候长、睇病难,本届政府施政主打基层医疗,旨在减轻公营体系负担,设立地区康健中心更是重头戏,首间已开幕两年的中心位于葵青。有医疗集团提到网络医生目前只能为病人诊断,患者要跟进治疗好可能会回到医院管理局,「一发现到渠有糖尿病又番返去政府到,咁咪做唔到公私营协作,亦都唔能够减轻公营医疗压力」,倡议地区康健中心推广公私营协作计划,让网络医生在诊断后可直接为病人治疗。 现届政府会设立七个地区康健中心,之后会推广到另外11区。首间「示范单位」座落葵青区,可为当区或工作的市民免费做风险评估,有患糖尿病或高血压风险的市民会获转介至网络医生以助诊断。 倡基层医疗「钱跟病人走」概念 卓健医疗在葵青区有八位西医是网络医生,占网络医生名单约14至15%,执行医务总监周一提到,医生会为高风险者抽血等检验,以了解他们有无高血压或糖尿病,之后病人就会返回地区康健中心。他表示,患者确诊后会留在中心接受营养师等服务,但要药物治疗则好大可能要回到公立医院求诊,「一发现到渠有糖尿病又返去政府到,咁咪做唔到公私营协作亦都唔能够减轻公营医疗压力」,他建议「钱跟病人走,咁佢咪继续喺私营嗰到,继续去攞渠慨服务覆诊同埋睇病。」 他认为营运模式可参考医管局的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 .医管局会邀请至少12个月前开始接受治理的病人 .每名病人每年可享有10至12次资助诊症额 .病人可选择参加计划的医生 14个月接获300人次诊断转介 被问到作为医疗集团提倡公私营协作会否有利益冲突,周一表示地区康健中心可负责审批个案是否适合到网络医生就医,能够把关;病人不一定会选择起初为他诊断的网络医生;诊断病人亦有客观标准,例如糖尿病会以糖化血色素(HbA1c)水平作诊断,无法胡乱招揽病人。去年六月至今年八月,卓健网络医生接获葵青地区健康中心300人次转介。 记者曾向葵青地区健康中心查询转介到网络医生的数字,以及病人诊断后需转介到医管局继续跟进人数,中心回覆指,未能提供相关数字。 地区组织倡设立社区药房 关注葵青康健中心民间连线成员黎俊健建议,地区康健中心可设立社区药房,「有足够培训慨药剂师,可以监察病人病情,有转变可以随时转介睇医生,无转变就配药,几十蚊已经可以。」 (来源: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