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基层医疗

刘泽星倡基层医疗应以「一人一医生」为基础

香港面临人口老化,引起了不少医疗问题。今年施政报告提到会推动本地基层医疗服务,其中以「一人一医生」的家庭医生系统为基础,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泽星今日(26日)撰写《香港家书》表示,「一人一医生」可让市民从小开始和家庭医生医护建立关系,双方充分了解和信任。 刘泽星以接种新冠疫苗为例,如果由相熟的家庭医生向市民解说,他们对接种疫苗的疑问和担心便能早点解决;同时又能减轻依赖专科医疗的负担,长远而言,也可能减轻并发症及慢性病的发生。 他又提到,面对疫情三年以来各种前所未见的变化和挑战,港大医学院正努力地改革课程,务求让学生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尤其在临床学习方面。他举例指,今年正式引入教学课程的便携式超声波扫描器,可以让同学在家或在宿舍里练习,或在病房内替病人诊断,克服因疫情而造成的学习障碍。另外,外科学系与港大计算机科学系研发chatbot mobile app——同事搜罗了不同的临床病例,让医学生向虚拟病人练习问症及诊断。护理学院又引入婴儿及儿童模拟病人、沉浸式VR 虚拟实境等创新仪器,让学护得到更真实照顾病人、处理不同病例的学习机会。

港府拟要求医护服务公院一定年期卢宠茂强调包含所有医护

资格医护人员须在公营医疗机构服务一定年期,确保有足够医护人手。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11日)在立法会一会议上表示,相关安排不限于专科医生,也适用于牙科医生、护士等所有医护人员。他解释,由于9成市民会使用公营医疗服务,故有不同类型病例增加年轻医生接受培训的机会。有议员赞成做法,认为跟政府政务官及部分私人机构的安排相似,可避免医护在公营机构受训后,转投私营系统,浪费公营资源。 至于防疫上,社会有声音认为当局放宽为「挤牙膏式」,卢宠茂回应指形容不恰当,又引用世卫指新冠病毒大流行未结束,故要维持口罩令和推广接种疫苗。此外,有议员认为很多人入商场和街市都不会扫安心出行,建议放宽部分表列场所的要求,卢指「扫码」并不复杂,加上卫生当局现时无用安心出行作流行病学追踪,但若未来疫情反弹,甚至有其他疫情时,安心出行有保留的价值。他又透露,当局会考虑适时调整食肆每台人数上限、餐桌之间的距离要求等。 控烟方面,卢称过去40年本港在控烟工作上取得很好的成就,不应只与其他地方比较。本港吸烟率由13%降至去年的9.5%,政府短期内会就就下一步工作目标进行公众咨询,期望2025年的吸烟率进一步降至7.5%。不过,烟税方面,他认为香港烟税只占每包香烟售价的62%,较世卫提出的75%低,故本港在这方面较落后。他亦在场上表示不赞成以加热烟或电子烟取代传统烟草产品。议员邵家辉质疑,全面禁烟与自由的香港背道而驰,或会减低旅客访港意欲。 另外,议员关注牙科服务不足问题。卢宠茂回应指,会加强基层医疗的牙科服务,惟他认为人才是箇中问题,目前牙科医护职位仍有超过70个空缺,故暂时未能提升紧急牙科治疗服务。政府计划立法引入合资格非本地培训牙医及护士。

基层医疗健康专员彭飞舟履新 冯浩然出任驻新加坡经贸办处长

医务卫生局今日(7日)宣布,彭飞舟医生今日履新,出任基层医疗健康专员。彭医生由医院管理局借调到医务卫生局,他本身为一位老人科专科医生,亦为现任香港社会医学学院院长。他曾在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任职临床副教授,并曾担任安老事务委员会成员。 《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宣布政府今年内会推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目标是改革医疗体制,投放更多资源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将目前以治疗为主、医院为重的格局,转向为以预防为先、社区为本的体制。医务卫生局发言人表示,彭医生具备丰富的公共医疗发展及管理经验,将会带领基层医疗健康办事处推动基层医疗发展,落实「基层医疗健康蓝图」内的相关措施,包括成立「基层医疗健康管理局」、推动防治和管理慢性疾病的工作等。 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宣布,冯浩然今日接替黄俊涛出任香港驻新加坡经济贸易办事处处长。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区政府)驻新加坡的代表,冯浩然负责促进香港与三个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成员国(即新加坡、越南和老挝),以及印度的双边关系。 冯浩然说:「我很荣幸出任这新岗位,香港与本办事处负责的四个国家素有长久而紧密的经济、商业、文化和人文联系,我希望在此基础上再迈向新台阶。在『一国两制』原则下,香港既有祖国强而有力的支持,能直达内地市场,同时联通世界各地。我期待与我们的伙伴继续合作无间,把握未来数年的庞大机遇。」  

回顾卫生科成果 陈肇始:有信心医护坚持下抗疫成功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即将卸任,她今日(30日)发表网志,分享卫生科在过去5年所推进的工作,包括领导抗疫、发展基层医疗健康、推进控烟策略等等。 陈肇始表示,政府一直坚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全力做好「减少死亡、减少重症、减少感染」的工作,推动市民接种合适剂量的疫苗。她指出,过去两年半,局方为对抗疫情,推行了不少措施,包括实施「指定检疫酒店计划」,规定海外抵港人士必须在闭环管理下接受强制检疫;社区检测方面,政府采取愿检尽检,应检尽检策略的同时,亦加强各项防疫物资的派发,并安排多项检疫隔离设施,以加强社会防护屏障。 陈肇始指,除抗疫工作外,当局亦努力推进各项医疗卫生的政策措施,确保香港的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市民健康得到最佳保障。当中包括发展基层医疗健康,在全港多个地区设立康健中心或康健站;加强控烟策略,令香港吸烟人士比率创历史新低等。此外,政府一直亦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增加医疗人手,包括让合资格非本地培训医生可来港执业、医管局推展两个10年建院计划等等。 陈肇始说,过去5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食卫局的同事都坚守岗位,成功应对每一波的疫情,并指香港面对人口老化和医护人手不足等问题,未来医务卫生局的工作充满挑战,有信心在各部门及医护人员的坚持和热诚,必定打胜这场抗疫战,让香港尽快复常。最后,她又祝福候任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及其团队工作顺利。

康健中心转介病人欠治疗医疗集团倡公私营协作

公立医院轮候长、睇病难,本届政府施政主打基层医疗,旨在减轻公营体系负担,设立地区康健中心更是重头戏,首间已开幕两年的中心位于葵青。有医疗集团提到网络医生目前只能为病人诊断,患者要跟进治疗好可能会回到医院管理局,「一发现到渠有糖尿病又番返去政府到,咁咪做唔到公私营协作,亦都唔能够减轻公营医疗压力」,倡议地区康健中心推广公私营协作计划,让网络医生在诊断后可直接为病人治疗。 现届政府会设立七个地区康健中心,之后会推广到另外11区。首间「示范单位」座落葵青区,可为当区或工作的市民免费做风险评估,有患糖尿病或高血压风险的市民会获转介至网络医生以助诊断。 倡基层医疗「钱跟病人走」概念 卓健医疗在葵青区有八位西医是网络医生,占网络医生名单约14至15%,执行医务总监周一提到,医生会为高风险者抽血等检验,以了解他们有无高血压或糖尿病,之后病人就会返回地区康健中心。他表示,患者确诊后会留在中心接受营养师等服务,但要药物治疗则好大可能要回到公立医院求诊,「一发现到渠有糖尿病又返去政府到,咁咪做唔到公私营协作亦都唔能够减轻公营医疗压力」,他建议「钱跟病人走,咁佢咪继续喺私营嗰到,继续去攞渠慨服务覆诊同埋睇病。」 他认为营运模式可参考医管局的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 .医管局会邀请至少12个月前开始接受治理的病人 .每名病人每年可享有10至12次资助诊症额 .病人可选择参加计划的医生 14个月接获300人次诊断转介 被问到作为医疗集团提倡公私营协作会否有利益冲突,周一表示地区康健中心可负责审批个案是否适合到网络医生就医,能够把关;病人不一定会选择起初为他诊断的网络医生;诊断病人亦有客观标准,例如糖尿病会以糖化血色素(HbA1c)水平作诊断,无法胡乱招揽病人。去年六月至今年八月,卓健网络医生接获葵青地区健康中心300人次转介。 记者曾向葵青地区健康中心查询转介到网络医生的数字,以及病人诊断后需转介到医管局继续跟进人数,中心回覆指,未能提供相关数字。 地区组织倡设立社区药房 关注葵青康健中心民间连线成员黎俊健建议,地区康健中心可设立社区药房,「有足够培训慨药剂师,可以监察病人病情,有转变可以随时转介睇医生,无转变就配药,几十蚊已经可以。」 (来源: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