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源拜会梁振英就维护国安及一国两制等进行交流
昨日(1日),新任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光源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
刘光源对梁振英为「一国两制」事业所作贡献表示敬意,对梁副主席多年来关心支持外交部驻港公署工作表示感谢。梁振英对刘光源出任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表示欢迎和祝贺。双方就如何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等进行了交流。
资料来源:外交部驻港公署
昨日(1日),新任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光源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
刘光源对梁振英为「一国两制」事业所作贡献表示敬意,对梁副主席多年来关心支持外交部驻港公署工作表示感谢。梁振英对刘光源出任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表示欢迎和祝贺。双方就如何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等进行了交流。
资料来源:外交部驻港公署
政府《长远房屋策略》周年进度报告披露,全港居于环境欠佳单位住户达到12.7万户。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9日)在一个电视节目承认数字有增加,但指市民租住劏房有很多原因,政府难以定下“告别劏房”时间表。 陈帆指,市民租住劏房有不同原因,有家庭因为收入不足而被迫住劏房,亦有市民因为想住近工作地点而住劏房,因此不能一一处理。他强调政府已采取多个措施,纾缓市民住屋困难问题,包括兴建过渡性房屋、提供轮候公屋津贴和推行劏房租管,长远要继续觅地建屋和造地。 被问及公屋平均轮候时间是否会“破6”,陈帆承认轮候时间存在挑战,当局会加快建屋和编配工作。 read more
政府今晚(14日)就强制检测公告刊宪,要求于指定期间曾身处2个指明地方的人士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凡于12月1日至14日期间,曾身处下列地方超过2小时的人士,须于12月16日或之前接受检测。如受检人士选择使用卫生防护中心派发的样本瓶进行检测,则须于12月18日或之前交回已采样本的检测样本收集瓶: 深水埗丽阁村香港圣公会基爱幼儿学校 长沙湾社区中心香港保护儿童会长沙湾幼儿学校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展开,昨日(19日)已是第206日。截至昨晚8时,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共约838.01万剂疫苗,其中440.51万人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397.5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截至昨晚8时,过去24小时共有约2.35万人接种疫苗,当中约11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3900人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51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约1.34万人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昨日有约3200人预约了接种时间,当中约5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科兴疫苗,约27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read more
东京残奥会本港时间今(24日)晚7时,在新国立竞技场举行,是1964年以来,首次在同一城市办两次残疾人奥运,将会有历来最多的4400人参与。由于东京病情不稳定,因此所有比赛都会闭门进行。 除了仿效早前奥运的作法,要求运动员每日进行病毒检测和保持社交距离外,残疾运动员的特别设备例如轮椅等,亦要定期消毒。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表示,有信心可以举办安全的残奥会,但强调并不等于完全没有感染个案。 港队今届共派出超过20名运动员,岀战8个项目,当中一半运动员是首次参加残奥。 read more
香港邮政今日(24日)宣布,将于下月26日起调整主要邮费。本地信件邮费由现时2.0元调整至2.2元,寄往内地的空邮信件则涨价至3.7元,平邮涨价至2.8元。 总体而言,约八成本地邮件的邮费加幅在3角之内;约八成空邮邮件和九成平邮邮件的邮费加幅在5角之内。香港邮政相信加幅对市民及商界的影响非常轻微。 香港邮政发言人指,今次调整邮费是为弥补不断上升的营运成本,尤其是主要成本项目包括航运费和终端费上升。香港邮政表示,会继续拓展业务以增加收入及控制成本,致力提供优质普及的邮政服务。 在投递信件方面,有关基本级别邮费调整大致如下: 本地信件:30克或以下的邮费由现时2.0元调整至2.2元; 空邮信件:20克或以下寄往内地和台湾的邮费由现时3.4元调整至3.7元,而寄往其他地区的邮费由3.7至5.0元调整至4.0至5.5元不等;以及 平邮信件:20克或以下寄往内地、澳门和台湾的邮费由现时2.6元调整至2.8元,而寄往其他地区的邮费由3.2至4.8元调整至3.5至5.3元不等。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严峻,今日(3月1日)新增32597宗确诊个案,为连续两日新增确诊个案突破3万宗。政府自今日下午起围封沙田博康村博文楼、青衣青康路2-2B号青俊苑俊轩阁以及天水围天恒村恒健楼进行强制检测,所有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目标是明日完成围封强检行动。 政府发言人指,由于沙田博康村文楼、青衣青俊苑俊轩阁及天水围天恒村恒健楼,三厦排放的污水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怀疑在大厦内有隐形患者,经评估后相关区域感染风险有机会较高,政府决定就相关区域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 政府要求所有受检人士须于今晚接受检测,亦会安排方便行动有特别困难的人士采样。博康村博文楼围封区域不包括位于地下的中华基督教会沙田堂博康幼稚园。恒村恒健楼围封区域不包括位于地下的仁济医院明德幼稚园。 根据强制检测公告,任何于2月16日至3月1日期间曾身处博文楼及俊轩阁内超过两小时的人士,亦须在3月3日或之前接受强制检测。已接种疫苗及近日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均仍须接受检测。 另外,与俊轩阁同属青衣青俊苑的俊豪阁今日完成围封强检,发现45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 read more
《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日(24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再次强调,香港事务不容外部势力干预。 文章表示,欧洲议会近日通过所谓涉港决议,对香港的法治、自由和人权状况横加指责,批评欧洲一些政客常以高高在上的「民主教师爷」自居,摆出一副「为香港好」的伪善模样,实际上是从意识形态偏见和政治利益出发,无视香港的真实情况。 文章表示,香港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复苏强劲;在修改完善的选举制度下,去除「泛政治化」,杜绝「港独」「反中」政治秀,回归专业和理性。 文章认为,香港越好,欧洲一些政客越着急,是因为他们从根本上就站在香港利益对立面。中欧合作发展是大势所趋,香港的繁荣稳定也关系到超过2300家欧盟在港企业和35万在港欧盟公民的利益。香港的繁荣稳定源自祖国支持和自身奋斗,无须那些别有用心的外国政客操心,敦促欧洲议会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干预香港事务,改一改充当「民主教师爷」的老毛病。 read more
因发现一宗曾在大窝口村富强楼居住的确诊个案涉及变种病毒株,香港政府昨日(23日)晚上将该大厦围封强检,行动在今日(24日)上午约7时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及至上午约9时,再宣布执法行动完结。 政府表示,截至今日凌晨1时,富强楼约1,150名居民接受检测,当中无发现确诊个案。此外,政府派员到访该厦约720户,当中约40户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政府共检查了约335名受检人士的检测报告,发现有24人未进行强制检测,已向他们发出强制检测令,当中3人亦同时被处定额罚款港币5,000元。 read more
因应1宗初步确诊个案,涉及变异病毒株,政府昨晚( 27日) 10时半起将患者曾居住的港岛石塘咀「南里壹号」围封并列为受限区域。截至凌晨2时,约80名居民接受检测,没有发现确诊个案;政府派人到访约90户,当中约35户没人应门。 政府昨晚将石塘咀「南里壹号」列为「受限区域」,并在该范围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在今日凌晨2时前到采样站接受鼻腔和咽喉合并拭子样本采集及2019冠状病毒检测;及至今早完成强制检测,约80名居民接受检测,没有发现确诊个案。政府派人到访约90户,当中约35户没人应门,包括可能已经接受检疫或隔离的住户,亦有可能是部分单位是空置,政府将会采取措施跟进。 该名45岁男子从美国返港,并初步确诊感染,列作输入个案。他在机场检测结果呈阴性,获豁免医学监察和强制检测;期间,他曾短暂外出购买食物及前往检测,其余时间都逗留在家,及至周日的检测结果呈初步阳性,并相继出现头痛、流鼻水和咳嗽等病症。 事实上,卫生防护中心正调查2宗初步确诊输入个案,涉及2名国泰航空本地机组人员。 首宗个案是的居住在石塘咀「南里壹号」 45岁男子,而另一宗个案则是一名居于愉景湾蘅峰曦欣阁的46岁男子,他于本月25日由美国返港,于机场检测呈阴性,并在昨日检测结果中呈初步阳性,他已接种2剂复必泰疫苗,没有病症。 read more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昨日(7日)在立法会上表示,「十四五」规划是国家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香港须抓紧机遇,把握时机,巩固及提升自身优势,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曾国卫指,「十四五」规划为香港提供三个主要发展方向。第一方向,香港须坚守「一国两制」原则,维护国家安全,以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他说,过去两年,香港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香港国安法的通过及完善选举制度的落实,政府的施政工作更畅顺,社会越趋稳定。此外,政府会通过提供教师培训和推广公民教育等方式,加强港青认识内地的发展和机遇,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第二方向,是巩固提升香港的竞争优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及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及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第三方向,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十四五」规划首次将深港河套纳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支持香港与各国、各地区开展交流合作,完善便利香港居民在内地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政策措施。 曾国卫强调,未来政府将推出更多切合港人港企需要、具突破意义的政策,希望香港的企业及市民会好好把握这些机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