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盟执委会通过解散 待下月大会拍板 3管理层率先「跳船」




本港疫情持续反弹,接种疫苗可有效提升自身防护力。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今日(10日)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疫情升温,疫苗接种具急切性。她强调每人都可以是「说客」,劝导亲友相信科学实证,释除他们心中疑虑,如有需要可陪同他们去打针。她提示,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和儿童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在中秋假期间照常开放,名额充足,长者可在社区疫苗接种中心领取「即日筹」接种疫苗。杨何蓓茵称,新冠疫情下,要先打齐疫苗,才能「人长久,共婵娟」。 杨何蓓茵在帖文中指出,至今仍有人因为担心副作用而选择不接种,或误以为长者有慢性病如高血压就不能接种,亦有人认为不常外出便不用打针。她指,第五波疫情数据清晰表明,接种任何3剂疫苗,特别是对于较年长的年龄组别,死亡风险将大大降低。由于慢性病患者染疫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他们更需接种疫苗。 杨何蓓茵称,逾95%的新冠死亡个案为60岁或以上的长者。由于疫苗保护力会随时间而减少,因此最少要打齐3针。她指,幼儿感染后可以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患上坏死性脑炎导致死亡。本港两款疫苗均安全有效,可以减低重症和死亡率。 read more
印尼驻港总领事馆昨日(1日)安排逾260名在港印尼人士在位于铜锣湾的一间酒店接种科兴疫苗。公务员事务局长聂德权和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到场视察情况。 新冠疫苗外展队今日在酒店帮260多位印尼佣工接种疫苗。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表示,报名接种的情况非常踊跃,仍有数百人在候补名单中,将考虑举办第二场外展接种。现时有约21.9万名外佣已经接种了第一针疫苗,占在港外佣总数的58%。 他续指,由于外佣大多需要在雇主家中照顾抵抗力较低的小童及长者,接种疫苗有助在家庭建立保护网,减少病毒传播机会。强调外佣响应及支持对本港的整体抗疫能力十分重要。 read more
警方今年三月突击搜查行动中揭发有一众群组违规聚集,发现有人将一间工厦单位租借给四名男子打麻雀,之后拘捕负责经营派对房间的前《苹果日报》记者。被告早前承认违反防疫规例营运派对房间,今日在观塘裁判法院判处80小时社会服务令及罚款堂费500港元。 51岁被告梁瑞帆,报称记者,被控于2021年3月19日,作为牛头角大业街协发工商大厦五楼一单位的管理人,无合理辩解而没有遵从香港法例第599F章《预防及控制疾病(规定及指示)(业务及场所)规例》发出的指示,即没有关闭上列租用作举行社交聚会的处所,俗称派对房间。 案情透露,在案发当日下午六时许,警方接报到单位突击搜查,发现内有四名年龄介乎男子在单位打麻雀。经调查后,警方得悉被告将单位租借给四人使用该单位,又与四人用WhatsApp联络及给予密码进出单位,被告于今年3月23日到警署自首。 read more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8日)在2022深圳创投日启动大会发表致辞时表示,推动科创投资合作,相信是港深最具协同效应的强强联手组合。 陈茂波表示,在香港,我们有一流的国际筹融资平台;在深圳有大量的成功科企和具前途的初创。在香港,我们有最扎实强大的基础科研;在深圳,我们有最齐备的科研初型生产支援。深港联手,连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整个高端制造业的支撑,8600多万人口的消费市场作为试点,可以说从港深联手到大湾区潜力全释放,成功故事的要素齐备了。 香港过去比较多是透过基金的形式,向创科生态系统的不同范畴提供支援。截至今年十月初,多个基金已投资约7亿港元于76家初创企业,并吸引超过90亿港元私人投资,有些初创企业在大湾区也设有业务和进行研发。 陈茂波称,在今年初发表的《财政预算案》中宣布,成立一个新的50亿港元「策略性创科基金」,进一步丰富香港的创科生态。这个基金专注投资具战略价值、较具规模和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助力他们扩展规模,踏上更高的台阶。我们已邀请香港科技园公司和数码港物色投资机会。 此外,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提出拨出300亿港元,成立「共同投资基金」,助力引进具战略价值的企业落户香港。创科企业自然是我们重点引进的企业类别,「共同投资基金」的设立将会进一步加强我们对创科产业的支持。 read more
政府专家顾问许树昌出席活动后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本港现阶段疫情平缓。每日确诊维持在四五千宗左右,并且轻症多、重症少,参考病毒即时繁殖率低于1,且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预料疫情将逐渐缓和。 香港近日举办多场大型国际活动,七人榄球赛有疫苗通行证要求,在现场大批人士没有佩戴口罩的情况下,未见引起疫情反弹,认为这亦释出一个好的讯号,香港可以继续放宽,陆续举办更多大型活动。 他指,近两年由于佩戴口罩情况良好,多种呼吸道疾病因此受控。以澳洲为例,在今年4至8月当地冬季时,由于没有口罩令,引起季节性流感大爆发,强调香港要小心冬季流感袭击,现阶段并不适宜解除「口罩令」,至少要等冬季过后,才可以考虑是否在户外地方可不佩戴口罩,但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及身处人多挤逼地方时,都需要佩戴口罩。 read more
政府今日(28日)推出「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以更积极进取招揽身处世界各地的人才,让他们更便捷取得各项人才入境计划的资讯和提交申请。今年施政报告提到的一系列人才入境计划,包括新设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亦由今日起接受申请。 「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以外来人才为对象,提供一站式电子化服务。用家进入平台后便可浏览各类实用资讯,包括香港的优势和发展机遇、各项人才入境计划的详情,以至在港「衣、食、住、行」的生活资讯。有意申请者可利用线上平台的人才入境计划分类小工具,了解自己合资格的入境计划,继而可即时通过此平台连接入境事务处电子签证平台在线上递交申请;其后的付费及领取签证等程序同样可在线上进行,方便身在香港以外地方的人才。 此外,「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会接受世界各地人才的查询,并提供政府设于各驻内地和海外办事处的「招商引才专组」的联络资料。各地「招商引才专组」会用好所属办事处的联系网络,积极主动招揽人才来港,全力推广各项人才入境计划。 领导「人才服务窗口」的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在政府与社会各界携手努力下,香港得以克服新冠疫情种种挑战,在复常之路稳步前进,并向外展示香港已重返国际舞台的中心,现在正是香港主动出击、竞逐人才的黄金时机。政府定当全力以赴,全面推进「人才服务窗口」等一系列「抢人才」的新措施,以补充和丰富香港的人才库,配合香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他说:「我们有十足信心,能在未来3年达到我们所订的『抢人才』指标,即在2023至2025年期间,每年通过各项人才入境计划输入一共至少3.5万名预计逗留至少12个月的人才。」 除在今日推出网上平台外,政府亦正全力为「人才服务窗口」筹设实体办公室,以专责制订人才招揽策略和宣传,并为到港人才提供更多支援服务。政府将在明年初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所需资源。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迅速蔓延,社区隔离设施严重不足。香港政府今日(22日)宣布,2间原本用作外佣指定检疫设施,变成社区隔离设施,外佣检疫另选他址。 政府宣布,因应推行社区隔离设施酒店计划,决定将丽豪航天城酒店及富荟马头围酒店,由原本的外佣指定检疫设施,变成社区隔离设施,下周二(3月1日)前入住丽豪航天城酒店检疫的外佣,会迁往沙田万怡酒店继续检疫,房价差额由政府承担;下周二(3月1日)后入住的外佣,酒店将全数退回房费,雇主或职业介绍所需预订其他指定检疫设施,酒店会联络受影响人士。 read more
圣诞节临近,市民大多外出欢度佳节,惟年轻人或在聚会期间受毒品引诱。为此,惩教署特地邀请「香港剑后」江旻憓拍摄宣传短片,呼吁年轻人「向毒品说『不』,活出健康精彩的人生」。 短片中江旻憓表示,年轻人要远离毒品,指现时毒品常被不法之徒包装成无害物品,甚至是潮流玩意,故年轻人要认清事实,指「毒品就系毒品,除了会毒害身心,亦会(令吸食人士)被判处长期监禁」。她亦建议家长、老师、朋友及社会人士要用爱及行动支持年轻人。 为提高年轻人对毒品祸害的认识及警觉性,惩教署将推出一系列禁毒宣传资讯,并会与禁毒处及警务处合作,携手加强推广禁毒讯息。 read more
香港近日疫情非常严峻,新增个案海啸式上升,远超检测、隔离、治疗等各方面容量,数以千计的染疫市民仍留在社区,未能送院。政府今日(15日)公布为尚待移送入院或隔离设施的市民,包括在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人士,在等候期间所作的安排。 政府表示,当市民透过社区检测中心或流动采样站进行2019冠状病毒病核酸检测,而检测结果呈阳性或初步阳性,有关个案会列入「新冠病毒病人入院分配系统」。然而,由于医院现时无法接收所有个案,医管局会根据系统资料按风险评估将有需要的病人移送医院,其他感染人士会按序移送往社区隔离设施。 由于感染人士可能需要等候较长时间才能获安排移送,他们在等候期间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经常清洁双手和注意咳嗽礼仪,尽量减低传播病毒的风险。如家庭情况许可,感染人士应留在自己的房间内,关上房门并尽量避免与其他同住人士有面对面的接触、共同进餐或共享私人物品。如果需要离开房间,须正确佩戴紧贴面部的外科口罩。 环境卫生方面,建议尽可能打开窗户以保持单位空气流通,并每日清洁和以1比49稀释家用漂白水消毒家居环境。如需要共用洗手间,应在每次使用后即时清洁和消毒,并每星期至少一次把约半公升清水倒入每个地台排水口。 感染人士在等候移送期间应尽一切可能留在家中,避免外出。如必须外出,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尽可能使用点对点交通工具。若感染人士出现严重征状,请紧急致电999热线,以期尽快安排救护车入院。 政府又提醒,由于快速抗原测试只可作参考用途,不能代替核酸测试,如市民自行使用快速测试套装而测试结果呈阳性,应再进行核酸检测,以作覆检。为审慎起见,他们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及尽量留在家中,避免外出,并邀请亲友以现有途径协助取得和运送深喉唾液样本收集包。 read more
政府将与两电检讨明年电费,中电高级顾问、选委界立法会议员陈绍雄近日接受访问时指,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国际能源价格急升,加上本港要迈向碳中和,所使用的洁净能源价格较燃煤贵,预料明年电费将出现较大升幅。 陈绍雄建议特区政府与大湾区城市加强能源合作,产生协同效应,相信有助减低日后电费增幅。环境及生态局早前表示,明年电费上调难以避免,政府会与两电研究加强能源区域合作,及早规划和分阶段投资零碳能源所需的基础设施,适当摊分成本,以纾缓电费上涨的压力。 至于政府电动车登记税宽减安排,身兼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副主席的陈绍雄则建议,政府检视电动车市场的成熟程度、配套是否充足等,尽早决定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未来路向,包括其他新能源交通工具的相关法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