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拘餐厅两男涉无牌卖酒 女客用虚假「安心出行」被捕



「领航『9+2』·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暨颁奖典礼」今日(5日)上午在香港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被赋予新的定位,在金融、创科和物流发展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陈茂波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国家「十四五」纲要明确提出的四个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大湾区人口超过六千八百万,经济规模相当于全球第九大的经济体,排在加拿大韩国之前,是全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专业服务都在全国前列。 他进一步表示,如今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发展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大湾区肩负着领航的重任,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背景下建设的,大湾区内各个兄弟城市各有特点,高度互补,中央一直积极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以及政策创新。力求区内的各生产要素便捷流动,以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内市场一体化的水平,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功发展既可示范如何把差异变成优势,并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同时其成功经验也可以辐射全国。 陈茂波介绍,《粤港湾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规划纲要,确立了香港在整个大湾区以至整个国家中的经济发展角色。综合而言,涵盖八个范畴,包括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以及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四个传统中心地位,以及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以及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四个新兴领域建设。 香港的新定位对发展有什么含义?陈茂波认为 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可以至少在六个方面作出贡献。 1.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2.担当内地企业可靠的国际筹资融资平台 3.成为内地企业的离岸总部 4.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引导国家向绿色经济转型 5.为内地居民提供优质的资产和财务管理服务 6.与内地在金融科技方面有广阔合作 除了金融方面,中央还十分重视香港在国际科技创新方面的贡献。「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并且把深港河套区列为大湾区四个重点合作地区之一,让其成为唯一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平台,对境内外的科技机构、企业和科技人才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此外,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港科技政策,促进两地创科资源要素的跨境流通,譬如中央和地方财政对香港开放,让香港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能直接申请内地研究经费和参与内地项目。不少国家科研平台在香港落地,包括十六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六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等。这些都充分反映中央对香港的科研力量肯定。过去四年,特区政府也投入大量资源,营造蓬勃创科生态系统,推动发展,例如增加资金、培养人才等等。「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要瞄准生命健康领域,这也是香港科研优势的领域。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施政报告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北部都会区推动创新科技产业,成为香港第二个经济发展引擎。落马洲河套地区和新田地区,也将会进一步整合成新田科技城。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以及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支持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净值地位发展。随着大湾区的贸易进一步发展,尤其电子商贸蓬勃发展,区内厂商对航空货运服务需求增加。香港正大力投资该领域,提升竞争力。例如,机场货运区将建成一座高端物流中心,以推动物流服务,预计在2023年投入使用等。在推动区域物流方面,将推动物流的互联互通,提升整体竞争力,例如,机场正积极发展海空货物联运等。 最后,「十四五」规划纲要还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区域知识产业贸易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和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等。 read more
第七届立法会今日(12日)举行首场会议暨行政长官答问会。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答问会时表示,社会普遍支持北部都会区发展,评价相当正面。为了回应社会各界对于北部都会区的期望,她已经督促相关政策局跟进发展策略。林郑重申,社会应该为落实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创造有利的条件,包括大幅精简土地开发程序、制定有利产业及人才发展的政策等。 林郑表示,稍后将到访深圳,与深圳的市领导交换意见,讨论落实三项跨境铁路项目,并会研究连接香港与前海的跨境铁路,在香港方面的完善及加设车站位置。至于北环线的北延支线,政府已要求港铁在今年内提交技术及财务建议。 林郑又提到,发展局已将新田科技城及罗湖文锦渡综合发展枢纽纳入研究范围,而另外两个区域,有关扩大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至尖鼻咀,流浮山及白泥,扩大古洞北新发展区至马草垄的研究会在今年内开展。 在区内社区设施方面,林郑指,早前联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与医管局进行商讨,双方原则上同意日后在北部都会区内,将会扩充及兴建三间医院,北区医院2028年完成扩建后,将额外提供1500张病;古洞北医院将成为北部都会区的中心医院,最少提供1600张病床,并会成为一所综合科研与教学的医院。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严峻,多幢大厦先后被围封强检。九龙城德朗村德珮楼和德瑜楼污水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当局怀疑在大厦内有隐形患者,政府自今日(5日)下午1时起围封两栋大厦进行强制检测。政府目标是在明日上午约9时完成围封强检行动。 政府将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于今晚8时前接受检测。受检人士会获安排到采样站接受核酸测试,由专人以咽喉和鼻腔合并拭子采样。 根据今日发出的强制检测公告,任何于2月20日至3月5日期间曾身处上述大厦内超过两小时的人士,即使在「相关宣告」开始生效时不在「受限区域」内,亦须在3月7日或之前接受强制检测。由于涉及变异病毒株,审慎起见,已接种疫苗及近日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均仍须接受检测。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日(7日)公布,于本周三(9日)凌晨零时起,认可贝宁和约旦发出的疫苗接种记录,持有由该等地区相关主管当局发出并符合指定格式疫苗接种记录的香港居民,可从A组指明地区登机来港。 非洲国家贝宁和中东国家约旦目前属A组指明地区。政府接受欧盟新冠数码通行证机制下认可的疫苗接种记录,因应欧盟宣布认可由贝宁和约旦发出的疫苗接种记录等同欧盟成员国发出的疫苗接种记录,政府亦将认可该两国发出的疫苗接种记录。 政府对海外抵港人士入境实施严格防控措施,要求曾逗留A组指明地区的人士,必须为已完成疫苗接种并持认可疫苗接种记录的香港居民方可登机来港。 read more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今日(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对此,工联会发表声明指,习近平的报告令全国人民感到振奋,报告全面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国家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中共二十大的召开是另一个新征程的开始,举世瞩目,工联会深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定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谱写辉煌新篇章,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工联会表示,习近平专门提到「一国两制」必须长期坚持,中央全力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工联会定当积极担当作为,发挥建设香港、稳定社会的作用,为确保香港繁荣稳定、良政善治而努力。 工联会指出,对国家、对香港未来五年的发展充满信心。「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是解决香港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工联会提到,要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这有助香港落实好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工联会期望与社会各界一道,为实现香港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践行「共建共荣共享共赢」新工运理念,聚焦民生和经济发展,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设大湾区,让香港市民分享发展带来的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read more
因应疫情急剧变化,政府昨日(5日)紧急宣布星期五起食肆晚6时朝5禁堂食,「限桌令」亦重新收紧。中小企食店联盟召集人林瑞华今日(6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政府措施严厉程度是出乎意料,今次禁晚市堂食在过年前,影响不少公司的团年饭,影响较以往禁堂食更致命。他又估计禁令可能最少延续一个月,横跨农历新年,不少业界已作最坏打算。 林瑞华指,假如7日内无不明源头个案,政府检讨时应放宽措施,例如晚市可到晚上10时。假如禁令持续,亦希望政府可推出抗疫基金支援业界。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前日接受内地《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访问,她表示,自中央制定香港国安法、完善特区选举制度,以及落实「爱国者治港」等一系列举措后,香港社会已迅速由乱入治,恢复安宁和稳定,并指特区政府会尽快推出非港人的「来港易」计划,方便上海旅客到港旅游。 林郑月娥称,为使三地跨境人员往来能早日有序恢复正常,特区政府一方面会继续严密防控疫情,加快为市民接种疫苗;同时也会与内地及澳门方面继续保持联繫,积极研究在三地疫情受控并且不增加各自公共卫生风险的情况下,逐步有序恢复三地居民的正常跨境往来。 林郑月娥指,本港目前除了受疫情影响外,社会大致恢复正常,市民生活亦已重回正轨。她认为,上海民众到港不用等两地通关,「回港易」让在沪港人免检疫回港,政府会尽快推出非港人的「来港易」,先导计划在广东,其后可延至上海。 五内地办事处重建香港形象 林郑月娥又表示,为恢复内地民众对香港的信心,政府会继续通过五个驻内地办事处,协助内地更全面了解香港的最新情况,重建香港安全、守法、文明、多元和包容的良好形象,为两地在疫情过后逐步重启经济活动和恢复人员往来作好准备;其中,特区政府驻沪办正积极利用多元平台在华东各地展开宣传工作,例如在线上推出涵盖音乐、美食与语言等不同类型的「云节目」,通过介绍香港多元文化重建内地民众对香港的正面印象,以与内地「持份者」加强联繫,做好解说工作。 林郑月娥认为,香港国安法实施后,治安情况持续改善,无论是旅游或从商,上海以至世界各地访客的安全将继续得到保障。香港执法部门也会继续保持高度警惕,绝不掉以轻心,加强与社区各界联繫,确保香港的安全和稳定。 积极改善旅游资源改善配套 林郑月娥说,特区政府一直在积极改善旅游资源,改善旅游配套及设施,培育具特色的文化、历史、古蹟和创意旅游项目,以增加旅客在旅游重启后来港的信心。此外,香港近年来也有不少新的文化旅游景点陆续落成。例如2019年初开幕的西九戏曲中心、2019年11月重开的香港艺术馆,以及今年11月开幕的视觉文化博物馆「M+」和明年中落成的香港故宫博物馆,政府会继续争取更多盛事和会展活动在港举办。 林郑月娥强调,香港独特的都市魅力,会继续对追求高品质旅游体验的上海旅客有吸引力;而香港各行业期待上海旅客在两地恢复旅游往来时重临香港。 read more
2021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投票于19日下午6时结束,经过点票364人当选选委会委员,整体投票率近九成。这是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后举行的首场选举。 根据选举安排,投票于19日上午9时开始,全港共设有5个一般投票站及1个专用投票站。各投票站秩序井然,选民和工作人员均遵守防疫规定,投票活动有序进行。香港特区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冯骅宣布,选委会界别分组选举整体投票率近九成,投票人数4380人。法律界、科技创新界、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投票率达百分百。 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当天下午在巡视各投票站后表示,此次选举整体情况比较顺畅,选民投票踊跃。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主要是体现和落实好“爱国者治港”,必须由爱国爱港人士牢牢掌握政权,这样才有机会让香港重新回到“一国两制”的初心、正轨,这对助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实现香港良政善治和长治久安,将起到关键作用。 今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高票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根据决定,香港特区选举委员会扩大到五个界别共1500人,负责选举行政长官候任人、立法会部分议员,以及提名行政长官候选人、立法会议员候选人等事宜。 根据新选举制度安排,在选委会的1500个席位中,共有325人已获裁定有效登记为选委会当然委员,并有156人获裁定有效提名为选委会委员。另外,有603名候选人自动当选,412名候选人于19日竞逐364个席位(由于立法会议员尚未举行换届选举以及部分当然委员身份重叠等原因,选举委员会现有人数1448人)。 read more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今日(9月1日)出席一个启动礼时表示,最近与建造业代表会面,谈到未来数年交付的多个大型项目,预计年建筑总产值将从目前的约1000亿港元增加到未来数年的约3000亿。 宁汉豪指,政府一直致力将建造工程项目数码化,提升施工效率。她举例指,2019年使用的「数码工程监督系统」(DWSS)促进施工阶段的监督工作,确保质量和安全,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20份总金额达1800亿元的公共工程合约采用DWSS。宁汉豪提到,政府已预留1亿,为基本建设计划开发一个综合数字平台,以持续监控项目,并促进管理层及时做出投资组合级别的决策,有关平台正在分阶段实施。她又提到政府开发的「空间数据共享平台」(CSDI),所有政府部门均可在共享平台入门网站获取及分享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入门网站已经推出,供政府部门内部试用,并预计年底或之前开放供广大市民免费使用,届时市民可透过入门网站,取得由50多个政府部门提供的超过500种空间数据,涵盖规划和屋宇等不同范畴。 read more
立法会补选明日(18日)举行,填补4个选委会界别议席出缺。竹篙湾检疫设施投票站至今有12人登记。 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陆启康表示,有关选票将会消毒后运往中央点票站混合点算。 他并提醒,明日因香港单车节举行,港岛九龙都有特别交通措施,呼吁选委预留足够时间投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