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刘淑仪指文化及制度已改变 公务员不可当作只是一份工 不爱国的人不加入政府更好

 
													
											
 
			
		  
			前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今日(16日)表示,即使出现第六波新冠疫情,香港已具备全民强检的条件。 高永文说,全民强检配合禁足,是最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的方法。不过,本港第五波疫情开始时遇到困难,没有足够隔离设施、检测容量,物资供应亦存在问题。不过,现在本港隔离设施足够,检测容量问题很大程度已解决,加上中央及国企努力确保香港各方面物资供应,已具备全民强检的条件。 对于下周四(21日)社交距离措施放宽,高永文指出,相信香港是自律的地方,最重要是做好个人防护。至于再有爆发是否采取全民强检,则要视乎当时对疫情的评估。 read more
 
			
		  
			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入境处因时制宜,其中最曯目的项目是将湾仔入境事务大楼总部「搬家」至将军澳,冀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让市民享受更优质及便捷的服务,新总部建造工程料于2023年第3季竣工,预料相关的办公室和设施能于2024年分阶段搬迁到新总部。 助理处长(管理及支援)戴志源表示,是次搬迁要将整个数据中心及伺服器搬至新址,当中存有大量市民的个人资料,同时要兼顾各项办证服务不受影响,处方为此已拟定周详计划,将竭尽所能为广大市民提供专业及优质的服务。 新总部大楼坐落于将军澳市中心,邻近港铁将军澳站及调景岭站,亦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可直达,交通快捷便利。新总部除继续提供在旧大楼原有的各公共服务外,亦会将现时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办公室集中,提高指挥效率,另会增设多项新设施,如出生和婚姻登记处、婚礼礼堂等。 在新大楼的设计上,入境处配合科技趋势,加入创新科技及智能等元素,例如增设24小时多元化自助服务站,让市民在递交各项申请和领取各类证件或签证时,毋须在柜台前排队轮候,亦可随时使用上述服务。 read more
 
			
		  
			运输署发言人今日(12月1日)表示,《2021年道路交通(驾驶执照)(修订)规例》已生效,运输署会根据规例中的相关规定,推出私人驾驶教师证。 发言人表示,推出私人驾驶教师证有助提升私人驾驶教师的专业形象及打击违法驾驶训练,同时保障私人驾驶教师执照持有人及学习驾驶人士的利益。由2022年3月4日起,私人驾驶教师在提供驾驶训练时,必须在所使用的车辆内展示私人驾驶教师证。私人驾驶教师证会显示私人驾驶教师姓名、近照、获授权给予驾驶训练的汽车组别、发出日期及届满日期。 运输署将于2022年3月4日刊宪指明私人驾驶教师证的安排,并列出私人驾驶教师证的尺寸、设计、形式及展示位置。法例实施后,在提供私人驾驶训练时未能正确展示私人驾驶教师证将会触犯法例。 运输署由今日开始接受私人驾驶教师证的申请,并已发信通知所有私人驾驶教师相关措施安排,并呼吁他们尽快办证。签发私人驾驶教师证及证件架费用全免。 read more
 
			
		  
			卫生防护中心连日公布染疫死亡人数,当中无打疫苗比例高企。「全城动员战胜疫情」网络分享会今日(8日)以线上zoom方式进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在分享会呼吁市民积极支持为长者及青少年接种疫苗。 卫生防护中心连日公布染疫死亡人数,当中无打疫苗比例高企。卢宠茂指,长者及儿童仍是新冠疫情中的高风险人群,无打疫苗而导致重症甚至死亡率高。按照为安老院长者接种安排,部分情况须由监护人同意接种,小童接种亦须家长陪同,卢宠茂认为已经完成接种疫苗的市民并非对疫情就无责任,而应该积极推动长者及青少年打针。 现时政府及专家经常性发布疫情预测,卢宠茂形容各个预测数字都「好惊」,但他认为这些预测性数字是在政府市民「躺平」的情况下未来可能会发生。他强调,这些数字是可以通过市民配合政府加强防疫防控来改变,建议市民镇定面对预测。 read more
 
			
		  
			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昨日(17日)公布,在天水围香港湿地公园捡走的1只黑脸琵鹭尸体,初步测试验出H5禽流感病毒,该署正作进一步确定测试。该雀鸟尸体昨日(16日)在香港湿地公园的泥滩被发现及捡走,而湿地公园的后海湾是黑脸琵鹭其中1个主要度冬地。 渔护署表示,发现雀尸地点的3公里范围内有2个鸡场,已立即通知有关鸡场,并得悉暂时无发现鸡只异常死亡或有任何禽流感症状。渔护署亦去信雀鸟店主、持牌饲养宠物家禽和赛鸽人士,提醒他们采取适当预防措施。 该署又指,香港湿地公园内发现雀尸地点已加强清洁及消毒,园内亦已张贴告示,提醒游人注意个人卫生,园方会密切留意园内雀鸟的情况。该署亦会密切留意本地活家禽农场及批发市场,确保业界采取适当措施预防禽流感。 read more
 
			
		  
			香港新冠疫情严峻,目前全港共设有23个不同类型的社区隔离设施,提供约1.6万个房间或床位作隔离用途。保安局发言人今日(8日)表示,截至今日凌晨,青衣社区隔离设施内近970个房间已由隔离人士入住,占可用房间接近八成,并陆续有患者获安排入住。 发言人提到,自推出专线供确诊者直接联络消防处安排入住社区隔离设施的新服务后,反应良好,收到众多申请。为让隔离人士能安心在陌生环境中进行隔离,保安局会不断优化服务,包括第一,以小区及人性化管理,主动与入住人士沟通,因应他们的意见及需求,尽力提供适切服务;第二,考虑到患者身体情况,提供合适食物。食物供应商每日提供四款含有蔬菜和肉类的膳食,更有清真及素食款式以供选择,并送上水果;第三,在洗手间内添置消毒洗手液,外判清洁公司会加强消毒及清洁,确保洗手间及淋浴间环境更加卫生。 此外,由于得到社会各界包括社区人士、电讯公司和媒体等的大力支持及热心捐赠,可为入住人士作出以下安排,包括每天提供免费报纸,正安排提供其他书刊杂志;为接受隔离家庭的小童提供玩具;让隔离人士免费浏览不同网上娱乐平台;透过电讯公司加设5G网络覆盖,如有需要赠送免费本地数据。 发言人强调,安排没有病征或征状轻微的新冠肺炎确诊者入住隔离设施,可尽快切断传播链,防止病毒在社区传播。根据《预防及控制疾病条例》(第599章),相关人员有权把有关确诊人士带到社区隔离设施,如相关人士拒绝配合,可能触犯妨碍公职人员的罪行,可以被罚款5000元及判处监禁2个月。如果确诊人士在隔离期间离开隔离地点,亦有机会被罚款5,000元及判处监禁6个月。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新增病例居高不下,目前阳性检测个案已超过50万宗,防疫抗疫形势十分严峻。 就如何更好落实特区政府抗疫主体责任,科学精准施策实现防控目标,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分析疫情形势和介绍抗疫政策的同时,对大众关切的问题也予以回应。 抗击疫情是特区政府压倒一切的任务 连日来,林郑月娥多次强调将带领特区政府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尽快稳控第五波疫情。 林郑月娥在接受专访时说:「特区政府有60多个部门和18万公务员,要全部调动起来。一是必须要有斗争的精神,把病毒当成敌人;二是在打仗时要不断调整策略;三是要上下齐心。」 林郑月娥说,现在所有同事都知道抗击疫情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无论是参与支援病患,还是在社区隔离设施服务,都把公务员送上前线打仗。」 林郑月娥也承认,特区政府在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比如在信息发布上。她说,这次抗疫战里,给老百姓提供准确资讯非常重要。要完善和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更加公开和透明,定期为社会带来准确权威的信息。 昨日上午,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宣布将启动加强版新闻发布工作,除每周二举行行政会议前见记者外,她每日将联同一些相关局长交代工作进展,并澄清谣传和误会,提供权威信息。 「过去两年的疫情新闻发布主要是医疗机构,谈的是有关疫情的数字等情况。但现在已经在打仗,社会还需要了解食物供应和疫苗接种率等其他事。」林郑月娥说。 「尤其这一次疫情和以往不同,有中央的支持。」林郑月娥强调,中央的支持每天都要讲,让香港老百姓知道国家真的是香港最坚强的后盾。 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当前香港疫情防控的重点是「最大限度降低感染,最大限度降低重症,最大限度降低死亡」。林郑月娥表示,政府吸纳了内地专家的意见,当感染程度已经比较广泛时,应该更集中把有限的资源用到一些更需要的地方,确保香港市民特别是长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据介绍,截至9日,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死亡达2656人,死者绝大部分是年迈的长者,年龄中位数超过80岁,大部分都有长期病患。 「老人家无论在家里、安老院里或已经进入医院,我们都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个人照顾。」林郑月娥说,未来的重点还是围绕老人进行。 昨日上午,林郑月娥公布了特别针对长者的分流和分层治疗多项措施。她指出,死亡的长者病患很多住在安老院舍中,政府已找到一些酒店,对在安老院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闭环管理,并在社区或托管中心安排护士查看长者病患身体状况,同时安排指定诊所和专门车队为居家隔离的长者病患服务。 集中调动医疗资源也是重要举措。林郑月娥说,要把一些相关个案集中在一些定点医院,在很短时间内扩大公营医疗系统里的相关病床。 「现在我们只有几千个病床是隔离治疗,在很短的时间要把这个数字增加到16000个,而医院管理局所有医院里的总病床才3万多个,相当于把一半病床都收治新冠病人。」她说,现在治疗是首要工作,让轻症尽量不要变为重症。 除了减少重症、减少死亡,林郑月娥说,希望能看到疫情较为平稳向下的时候,进行全民强制检测。全民检测要是一次不够就做两次,两次不够就做三次。但对具体执行的时机,她认为还要做综合考虑,并听取专家意见。 尽力把得来不易的设施用好 第二个由中央援建的社区隔离设施新田方舱医院昨日交付特区政府。此前,中央援建的青衣方舱医院已于1日正式交由香港特区政府营运,并接收首批无症状或轻症新冠肺炎确诊者。 据了解,目前元朗潭尾、洪水桥、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粉岭等临时性社区隔离治疗设施(方舱医院)的建设,整体进展顺利。位于竹篙湾和启德的2个永久性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目也正在持续推进中。 林郑月娥特别感谢中央援建的社区隔离设施,大大提升了隔离能力。「香港可能有高达7万个社区隔离的单位或床位。」 她认为,青衣方舱医院目前已利用得较好。对一些质疑入住率不高的声音,她解释说,方舱医院不是空间比较大的医院模式,而是小的个别的单位——1300个单位,每个单位里有3张床。 「现在的分配方法是,如果感染的人来自同一个家庭,就放到一个单位里。我们曾经安排过不同家庭的人进入一个单位,但发生了一些摩擦,所以很难3900个床完全都使用。」她说,「到目前为止能用的单位和床位都用得不错,以单一单位计算,今天能用起来的已经超过80%。」 对于方舱医院治疗和生活条件的疑问,林郑月娥解释说,这是一些临时的隔离设施,现在平均隔离时间大约5天,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希望香港市民能够配合。「当然在有能力时我们都会不断改善,像吃的饭菜多一些种类等。」 她说,最关键的是让这些设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 「第一个交付使用的青衣方舱医院在一块约6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用7天时间建了1300个单位,凭香港自己的能力肯定做不到。」林郑月娥说。 「我们肯定会尽力把这些得来不易的设施用好。」她说。 风浪过后,香港会变得更好更强 过去两年,香港成功抗击了4波疫情,但未能抵挡住奥密克戎(Omicron)毒株的超强传播性。 林郑月娥说,这次抗疫战得到中央全力支持。「因为这次疫情的严峻性,真的是在检测、隔离和治疗的每一个环节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应对能力,只能请中央出手帮忙。」 林郑月娥说,中央真的是有求必应,对香港提出的要求照单全收。 「本来我们请的专家主要是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的,但中央看到我们的老人家比较多,死亡个案也不断上升,所以就派了一些治疗重症的专家,我们高度重视内地专家的意见。」她说。 「希望是一个社会前进的动力,希望的基础就是信心。」林郑月娥表示,过去几年香港经历了这么多风浪,都能在中央的支持下安然度过,「而且每次经过了大的风浪,香港都会变得更好更强。这次也不会例外。」 她说:「我相信香港的未来肯定会更美好,我也相信经过这次中央大力援港,香港人对国家的向心力肯定会更强。」 更强。」 read more
 
			
		  
			政府将于2月中在政府大楼及办公处所推行「疫苗气泡」,要求所有公务员打针,陆续有公营机构亦要求员工接种疫苗方可返工。房协今日(12日)公布,为配合政府即将推行「疫苗气泡」,房协员工由2月24日起必须完成接种首剂疫苗才可上班,而因健康理由不宜接种疫苗的员工须持有医生书面证明,且必须每7日进行检测一次。 房协表示一直积极支持和配合政府防疫工作,包括为员工提供防疫装备、加强办公室的清洁及消毒,以及安排灵活上班和视像会议等。为鼓励员工在健康情况适合下接种新冠疫苗,房协会为员工提供疫苗假期。除鼓励员工尽早接种新冠疫苗,房协亦会在维持正常运作的前提下,为员工作出弹性上班、用餐及轮流在家工作等安排。 read more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今日(3日)在香港大会堂纪念花园举行官方仪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行政长官李家超和政府高层官员今早出席仪式。纪念仪式包括奏唱国歌、升旗仪式、警察步枪仪仗队鸣枪致敬、全体出席者默哀及鞠躬致敬。 其他出席仪式人士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驻港机构代表、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前任行政长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退伍军人团体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地区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乡议局代表及各制服团队代表等。 为铭记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缅怀先烈和死难同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14年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亦自该年起,在香港举行相应的官方纪念活动。 read more
 
			
		  
			《立场新闻》多名高层等相关人士昨日被捕,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表示,本港新闻自由受到基本法充分保障,自称第四权的传媒不能凌驾法律,以新闻自由作为违法保护罩。 林郑月娥称,警方国安处昨日采取拘捕行动,她一如既往不评论执法机构行动,而且据说案件很快便上庭,更不应随便谈论,但强调有关行动不是针对反对派媒体,纯属执法行动,与新闻工作无关。 她指出,香港是法治社会,法治是香港成功根基和命脉,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当局执法不会因个人、企业或机构身份不同而有不同,亦不会针对某一个立场媒体,只要做了违法行为便必须采取行动,执法机会经长时间搜证调查,法庭会按证据作出裁决。 她又批评一些外国政府、官员和机构不了解香港法律和证据,便妄下定论要求释放被捕人士,这些属践踏法治行为。林郑月娥说,基本法已充分保障香港人的人权和自由,过去法庭多次裁决,以及终审法院法官表明,自由不是绝对,为了他人权益要受法律制约,无人凌驾法律。她又反问自称第四权的传媒难道不会做错、不会犯法吗?西方一些政府官员不分是非黑白,妄说冲击言论自由、压制民主,属偏离事实。她重申香港的新闻自由和民主进程是受基本法条文明确保障。 对于有人抹黑称过去一年多有「寒蝉效应」,令人不敢发声、不敢批评,林郑月娥回应指,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每天打开报章仍然有很多对她或对政府的批评。她指出,新闻界作为香港的一分子,看到有些政策和官员做得不好,可以提出意见,但和煽动有明显的分别。 林郑月娥强调,希望香港的新闻界继续秉持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客观报道,监察行政、立法、司法的工作,发挥影响力。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