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方便」增纸本版疫苗接种记录 市民可下载及列印
政府资讯科技办公室表示,已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由昨日(26日)起,可透过「智方便」下载疫苗接种纸本记录。
资讯科技办在社交网站专页公布,已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只需以下四个步骤,就可下载疫苗接种纸本记录:
- 手机登入「智方便」;
- 选择新冠疫苗接种记录系统;
- 选择「电子针卡(显示姓名及证件号码)」;
- 系统即会显示电子针卡。市民亦可于右下角选择「列印」,即可下载纸本版的疫苗接种记录,并将电子文件档储存于手机,方便携带或列印。
政府资讯科技办公室表示,已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由昨日(26日)起,可透过「智方便」下载疫苗接种纸本记录。
资讯科技办在社交网站专页公布,已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只需以下四个步骤,就可下载疫苗接种纸本记录:
香港第五波疫情有反弹迹象,变种新冠个案愈揭愈多,昨日(12日)新增814宗确诊中,再多16宗疑带有BA.2.12.1变种病毒,美国于过去一周录得的BA.4及BA.5个案,总数由约占7%倍增至14%。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副教授萧杰恒今早(13日)于电台节目上表示,预料本地短期内难以出现“零确诊”,即使有严重或重症个案,只要对公共医疗系统不构成很大的影响,就无必要收紧防疫规例。早前感染BA.2.12.1的美国抵港女子,爆发“太古城3期麦当劳”群组,至今录得近百宗相关个案,约占全港确诊数字不足2%。 萧杰恒表示,对BA.4及BA.5变种病毒较为担心,该两种病毒除Omicron及Delta的突变株外,抵御疫苗的能力亦较BA.2高出4.2倍,更容易突破疫苗保护,甚至导致再次感染。 疫苗接种率方面,本港现时接种第三针比率达60%,已有足够的疫苗屏障,爆疫风险暂时未算大,惟随着外地相关个案愈来愈多,相信本港的防疫压力亦会愈来愈大。 read more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今日(30日)发表网志指,律政司致力建设香港成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全面配合国家政策。为达致这个目标,政府以多管齐下的方式,积极寻求本地、内地以至国际合作。 在刚过去的两天,律政司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及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在香港以线上线下的模式合办了贸法委第三工作组会议,探讨投资调解的改革方案,是联合国贸法委工作组首次在本港举行工作组间会。虽然工作组间会因疫情关系延期一年,但去年仍突破地以视像方式在香港举办了工作组间会的预备会议,为今次会议商讨如何加强运用调解定下方向。 郑若骅还提到,「香港法律周2021」将于下星期举行,多位来自法律、争议解决、促成交易、商界和政界的专才将探讨由疫情带来的新常态、国际刑事法、海事争议解决、跨境争议解决、仲裁和调解等。其中一项重要活动是安排了一个专为处理东盟贸易的网上争议解决工作坊,探讨如何解决跨境争端。 郑若骅指,这些重要的国际会议有助促进法律及争议解决业的发展,提高业界对当前国际工作的认识以及丰富他们的国际视野。律政司会继续积极与国际组织合作,争取在香港举行重要国际盛事,以提升香港在国际法律、促成交易和争议解决中心的地位。 read more
香港国安法生效至今已满一周年。新华社昨日(8日)发表文章指出,一连串客观明了的数据有力证明,香港国安法正与完善后的香港选举制度一起,护持香港开启良政善治新篇章。 据香港警方统计,今年第一季度,香港发生的罪案数同比下降约10%;保安局统计显示,香港国安法生效一年间,香港警务处国安处共拘捕了117名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的人员,另有3家公被检控;紫荆研究院今年6月发布调查结果,逾七成受访港人满意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成效,「国安处举报热线」至今已收到超10万条讯息。 一年间,几次针对反中乱港分子的执法,让香港国安法威慑力大显。去年7月1日香港国安法生效第二天,部分人在铜锣湾违法聚集,在场警员第一次举起紫色旗帜予以「可能违反香港国安法」警告;同日,唐英杰驾驶插有「港独」旗帜的电单车,冲越3道警方防线致3名警员受伤,唐英杰案成为香港第一宗被控违反香港国安法的案件;8月10日,香港警方以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拘捕「祸港四人帮」首恶、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实,被港人痛骂「一日一苹果,真相远离我」的香港《苹果日报》于近日停刊;今年1月,警方以涉干犯「颠覆国家政权罪」等拘55人,是至今涉嫌犯罪人数最多的一宗香港国安法案件。 事实和数据证明,香港国安法实实在在为香港繁荣稳定提供保障。今年第一季度,香港GDP同比增长7.9%,失业率出现「三连降」;与2019年底比较,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上升约40%,目前有约9000家内地及海外企业在香港设立办事处;13位来自其他普通法地区的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目前仍参与香港法院工作,成为香港司法独立最佳佐证;绝大多数市民的人权和自由「零受损」,登记在港府新闻处新闻发布系统内的媒体数量有增无减。 今年,中央再为香港完善选举制度,开启良政善治的新时代。「一国」之本得到巩固,「两制」之利更加彰显,香港发展前景必将更为广阔。 资料来源:新华社 read more
疫情下香港与内地未能正常通关,令大批准备9月北上开学的港生面临「有学返不得」的困境。教育局昨日(23日)召开记者会表示,为协助1.8万名本港学生返回内地升学,将推出多方面的支援措施,呼吁有需要的港生尽快填表申请。有填写表格的学生今日(24日)向点新闻记者表示,昨天填写表格后已收获通知电邮,现正等待当局的进一步安排,她认为政府可以更早推出协助学生返回内地的措施,令学生不用如此彷徨。 余珈瑶同学是新学年内地学生,今年成功考进湖南省长沙市的一间大学,以修读新闻学系课程。她接受点新闻记者访问时表示,学校将于9月7日开学,校方原先已通知她在8月初前往湖南,以便尽早办理入学手续,考虑时间过于仓促,余同学认为需要更多时间作准备,因此延后至到了8月中旬才开始透过「摇号」抽签,以争取深圳「健康驿站」每天的名额。 余同学续指,她自8月20日开始「摇号」抽签至今仍未成功,眼见同学及朋友一个又一个都成功获安排前往内地,令她更感担忧,她更曾一度打算以800元购买「金巴」的黄牛票,昨天已经成功联络卖家,所幸在朋友及同学介绍之下,得悉政府现时的最新安排,她已于昨天成功填写有关电子表格申请,并已收获当局回覆发送的电邮,她已向负责人员反映需要在8月28日离开,现时正等候人员进一步通知。 余同学叹言,虽然知道「摇号」抽签有一定的困难,而本身只预计最多只需3天即可成功,但未料「摇号」比想像中更要困难。得悉填写表格后将获安排名额后,她笑言没之前那么担心,她指政府的措施有助同学们解决问题,然而政府可以将措施安排在更早的时间推出,令学生们不用如此彷徨。 立法会议会杨永杰向点新闻记者表示,今次政府急事急办做法值得赞许,由于开学报到最后限期已经迫在眉睫,部分学生为求尽快到达学校,不少人不惜购买「黄牛票」回内地,但长远而言政府需要建立恒常机制,便利学生北上求学,并就最新发展适时检讨。 read more
针对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事务部国务大臣等个别西方政客借香港特区法院依法审理「6.12基金」案,诋毁抹黑香港人权状况,妄图干扰特区正当司法程序,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表示,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是法治核心要义。基本法充分保障香港居民享有言论、新闻、出版的自由,但任何权利和自由都不是无边界的,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名义凌驾于法律之上。特区司法机关依法秉公办案,无可指摘,不容置喙。 发言人强调,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沿着法治轨道运行。在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护佑下,香港社会海晏河清,法治正义得到伸张,广大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自由得到更好保障。个别政客顽固抱持意识形态偏见,把民主人权当做干预他国内政的「万金油」,为违法分子喊冤叫屈、撑腰张目。其所作所为,是「逢中必反」的阴暗心理和荒谬逻辑作怪,是对特区法治赤裸裸的践踏和亵渎! 发言人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香港,不是少数外部干预势力为所欲为的「政治秀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我们敦促有关政客摒弃「双标」做派,立即停止信口雌黄的抹黑,立即收回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的「黑手」,不要站在正义与法治的对立面,不要站在14亿中国人民的对立面。 read more
劏房租管条例将于1月22日起生效,每次续租加幅不得多于10%。运房局局长陈帆今日(14日)到大成街街巿的街站视察情况,并与社工一同解答租户的疑问。 距离条例生效还有一星期时间,非政府机构新家园协会设立的地区服务队近日在区内设立咨询站,向劏房租户宣传新条例。有居住在新蒲岗的劏房租户专程到街站,了解自身情况会否得到条例保障。有案主表示,由于孩子在黄大仙上课,加上方便上班关系,故已经在区内的100多平方呎的劏房生活超过五年,而业主除了收取6000多元的租金外,水电费平均开支大约600至700港元,当中电费更是按分标收取每度近1.8元。 陈帆向租户解释,未来条例可以保障到租户不被房东收取额外的费用,并说明若房东收取超过账单金额时,会触犯法例,可以被检控。有租户理解到条例能帮助到租户,但现时最担心房东或业主在新法例下未来不意续租,而迫使租户另觅单位。陈帆呼吁劏房租户在签订新租约时遇到困难,应及早与地区服务队的社工求助,以便得到适切支援。 新家园协会社区发展总监梁秉坚认为,条例即将生效,但仍有不少劏房租户对条例的认识不足,需要短期内增加宣传,一方面保障租户在签订新租约时的权益,另一方面向业主或房东推广新政策,以免误入法网。此外,现时在巿区及新界正兴建不少过渡性房屋,梁秉坚认为,机构除了宣传租管法例之余,可以向有需要的租户介绍其他房屋选择,以改善生活环境。 新家园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协会居住在劏房单位的家庭约有9000户,在深水埗区情况较为突出,有超过4500户家庭居住,港岛区则有近300户家庭,支援居住在劏房家庭的社会服务需求殷切。梁秉坚指出,新家园协会亦积极参与关爱基金推出的「为低收入劏房住户改善家居援助计划」,截至去年11月底,新家园协会处理的总个案数字超过2500户。 read more
有维权组织早前声称,与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和其他联邦机构发起的「中国行动计划」相关的起诉,反映了美国针对亚裔族群的种族偏见逐渐加剧,并导致2019年至2020年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暴力事件也上升到了71%。在北京,外交部今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指,「中国行动计划」实质就是美国反华势力对华进行遏制打压,这无异于翻版的「麦卡锡主义」,实在是美国民主的耻辱。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所谓「中国行动计划」是先设办案指标,然后再调查取证。据媒体报道,过去两年中,该计划的典型案件绝大多数不涉及知识产权和商业窃密。全美各大学近2000名学者联名致函美国司法部长,质疑该计划。这表明已经有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所谓计划的实质就是美国反华势力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对华进行遏制打压的工具,这无异于翻版的「麦卡锡主义」。 赵立坚指,「麦卡锡主义」曾带给美国「白色恐怖」的惨痛记忆,早已被美国人民唾弃,教训深刻,绝不应重蹈覆辙。 赵立坚说,众所周知,华人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遗憾的是,美国对华裔的歧视现象并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有效纠正,这与美国反华势力大肆散布涉华虚假信息、抹黑攻击中国密不可分。在美华裔等少数族裔的辛苦付出,换来的不是尊重和保护,而是持续不断的歧视和不公。这与美国一贯标榜的所谓「人权」和「平等」背道而驰,这是美国民主的耻辱。 赵立坚强调,美方应该采取行动纠正自身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维护和保障包括华裔群体在内的少数族裔的正当权益。 麦卡锡主义(McCarthyism)广义上是指用大规模的宣传和不加以区分的指摘,特别是没有足够证据的指控,造成对人格和名誉的诽谤。这个词语源自于1950年代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为代表的一种政治态度。麦卡锡认为共产党渗透了当时美国政府的一些部门以及其他机构。为了阻止国家被颠覆,他用大规模的宣传和不加以区分的指摘,制造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听证去曝光这些渗透;虽然很多被指控者是无辜的,但因为这些指控,当时被列入了黑名单或失去了工作。 read more
因应新冠肺炎疫情,多间大学早前公布进入校园的新措施,其中岭南大学今(29日)公布,由于防疫原因及重新上面授课堂,要求所有岭大学生、教职员、宿生及在校园逗留超过一天的人士,由明年1月14日起进入校园时须出示完成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纪录,或每周做一次病毒检测。 岭大指,有关要求涵盖全日制及兼读制学生、全职及兼职的教职员、宿生及每5天就会进入校园且每次逗留超过1天的人士。师生进入校园时须在岭大所属的手机应用程式展示接种或没有确诊的检测证明,未能提供者将不被允许进入。岭大续指,因患有慢性疾病或残疾人士而不适合打针者,并选择做检测,可申请豁免。 另外,岭大学生会编辑委员会今日在其专页表示,校方的传讯及公共事务处于上周五(26日)向所有教职员及学生发电邮,宣布从明年1月1日起,每个工作日升五星旗,及每周一次在校园举行升旗仪式及奏国歌,以推广国民教育及帮助学生培养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国民身份认同,及计划成立学生升旗队,负责校内升旗仪式。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24日)出席全国政协委员民主监督性视察情况介绍会时表示,如何吸引更多香港青年用好广东的平台来发展事业,两地政府都应深思。从港青个人角度,香港有大量科学及工程类大学生毕业后,很可能因为缺乏工作机会,毕业即面临改行,重头来过,对个人和家庭来说都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从国家角度,这些毕业生对国家来说都是人才,如果到内地发展,完全可在学有所成之后,做到学以致用,问题即迎刃而解。 对于近年来多间香港知名高校赴粤设立分校,梁振英指出,其意义不仅是为广东及内地培养人才,更重要应思考如何去承接教授及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对国家有利的服务。此外,香港高校在广东办学,还需要解决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数据使用的问题,香港政府每年都会购买国外数据使用权,广东设立校园后,怎么使用这些数据。 read more
由于污水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政府昨日(28日)下午围封青衣青俊苑俊豪阁进行强制检测。强检行动于今日(1日)上午约11时完成,其间约53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45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此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230户,当中4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政府重申会严肃执法。如任何人士未能出示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佩戴手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即属违反强制检测公告,可处定额罚款10,000元,并会收到强制检测令,要求该人士于指明期间内接受检测。不遵从强制检测令或限制与检测宣告即属犯罪,并可处第四级罚款(25,000元)及监禁六个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