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5万市民申请注册「港康码」
截至今日(17日)中午12时,经已累积55.6万市民申请注册「香港健康码」帐户,当中超过27万人已启动帐户。
截至今日(17日)中午12时,经已累积55.6万市民申请注册「香港健康码」帐户,当中超过27万人已启动帐户。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24日)上午完成黄大仙琼轩苑的强制检测行动,有86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4宗阳性检测个案和1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340户,当中40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国务院昨日(19日)根据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提名,任命第六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主要官员。在新一届政府管治团队中,有3人具有政党背景,分别来自民建联及工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联会务顾问谭耀宗今日(20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政党出身的人经历过不同选举,会较「贴地」,在聆听及沟通上并无问题,可令问责团队组合多元化。 对于有言论指新一届特区政府管治团队「重武轻文」,谭耀宗表示,不同意此观点,政府新班子组合多元,不应着眼文武官比例,认为最重要是问责团队是否有担当及能力,并指出政务官是很好的行政管理人才,中央对他们有信心。 另外,对于现届特区政府部分官员未能过渡到下届政府,谭耀宗认为,每届新政府都会有「新人马」,相信新人会带来新景象。 read more
由中国日报和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合办,主题为「新机遇新格局:面向RCEP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湾区论坛于今日(30日)举行。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刘光源在致辞时表示,上周出席特区政府与广东省共同举办的外国在港商界「云参访」大湾区活动时,与会的外资企业代表指对香港未来感到乐观,会继续留港发展。 刘光源表示,香港国安法加上完善选举制度,香港由乱转治,国家「十四五」规划亦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他强调,香港有祖国的强大支持,既是大湾区的中心点,亦是区内重要的国际城市。 read more
残疾人奥运会紧接东京奥运会上映,在8月24号开幕,香港代表队派出24名运动员,出战硬地滚球、乒乓球及轮椅剑击等项目。 曾患骨癌,截去左脚的余翠怡将会第5度出战残奥,参加轮椅剑击赛事。她说今届奥运港队有非常优秀的成绩,加上政府买入转播权,市民关注奥运赛事,带给她很大的鼓舞,希望可以冲击奖牌。 今届残奥同样因为疫情,延期一年,香港代表队在上届里约残奥,取得2金2银2铜的佳绩,今届除了有余翠怡和何宛淇外,硬地滚球的梁育荣,以及羽毛球的陈浩源和朱文佳,都是奖牌大热。东京残奥一连13日举行,将会在9月5日闭幕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昨(13日)晚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立场新闻》的经营公司Best Pencil(Hong Kong)Limited和高层人员被控串谋发布煽动刊物,案件昨午在裁判法院再讯。《立场新闻》的幕后操盘手蔡东豪迄今不曾露面,蔡东豪“死士”死咗去边? 梁振英表示,经营公司Best Pencil今天没有派人应讯。控方表示,警方已将出庭通知书放在其办公室的铁闸及其董事蔡东豪的登记地址的信箱内。《立场新闻》的经营公司Best Pencil (Hong Kong) Limited 由离岸公司Web Network Limited拥有,而该公司又由另一家离岸公司拥有,3家公司的董事均为蔡东豪、钟沛权及余家辉。蔡东豪下落不明,至今就案件未发一言。 梁振英指出,有人出钱,有人出命。出命的出的当然是自己的命,出钱的是不是出自己的钱?蔡东豪曾经自封“‘占中’十死士”,后来“唔知死咗去边”。和这种人谈政治理想? read more
由上海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上海社会科学院、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和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共同主办的「2021沪港合作与发展研讨会」今天(9日)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同时举行。本次会议聚焦「十四五」上海发展与沪港合作。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上海政协主席董云虎、上海社科院院长王德忠、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分别致辞。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和香港是我国一国之内实施两种不同制度的主力城市,互补性强。2018年11月,习近平主席对港澳社会提出4个新希望,包括更加积极主动助力国家全面开放,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实践,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 梁振英表示,策划这样一次研讨会,希望在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深化沪港两地的相互了解,深耕传统的合作领域,并探讨新的合作方向,打造新的合作平台,提升合作水准和寻求新的合作机会。会议精选了区域发展、金融、科技、贸易等议题,还特设青年交流板块。预期今天与会的专家学者,发表他们的真知灼见,将为沪港持续合作发挥引领作用。 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表示,沪港两地经济功能高度契合,合作空间十分广阔。沪港都要紧紧抓住「十四五」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刻领会中央落实布局的战略意图,找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自身定位,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优化航运和航空资源配置,搭建经贸交流机制平台,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促进文化教育和青年往来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强化对接协作,实现互惠共赢,共同谱写双城合作的精彩新篇章。 资料来源:点新闻 read more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月23日向立法会提交2022至23年度财政预算案。考虑到香港内外最新形势和财政措施的提振作用,他预测经济在今年下半年会有较好表现,全年实质经济增长介乎2%至3.5%。财政预算案还提出多项措施纾缓疫情下市民面对的经济压力,包括向每名合资格市民分期发放总额一万元的电子消费券、优化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计划,并降低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的门槛至200元。 首季经济不容乐观 陈茂波说,成功抗疫是保障经济和民生的关键,特区政府将大力加强检测和抗疫工作,短期内经济活动难免继续面对沉重压力,消费相关行业尤甚,失业和就业不足的状况也会转差,第一季经济表现不容乐观。 但只要最近一波疫情逐步受控,往后继续维持动态清零,消费和投资需求料会重拾动力。疫情稳定将为与内地恢复有序通关创造条件,为经济注入更大动力。 通胀方面,陈茂波表示,外围通胀高企的情况预料会持续一段时间,本地成本压力也会随着经济复苏逐渐上升,至于住宅租金的上升压力则仍然轻微。他预测今年整体通胀率与基本通胀率分别为2.1%和2%。 中期经济前景正面 陈茂波说,中期而言,香港经济前景正面。国家经济持续稳步向前,十四五规划为香港经济发展定位,香港可凭借「一国两制」的优势,与大湾区内兄弟城市协同互惠发展,创造庞大商机和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特区政府近年致力培育新兴产业,其中创新科技产业生态系统日渐成熟,未来数年可为香港经济和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 传统产业之中,金融业一直迅速发展,前景亮丽,在未来仍会有助推动香港经济增长。 陈茂波表示,香港要把握好机遇,继续创造容量,突破劳动人口和土地供应不足的制约,推动经济发展进入新台阶。综观各项因素,并考虑到经济在疫后仍有追赶式增长,他预期本港经济在2023至2026年间平均每年实质增长3%,稍高于疫情大流行前十年2.8%的趋势增长,基本通胀率预计平均为2.5%。 660万人获派消费券 陈茂波又说,新一波疫情打乱了经济复苏的步伐,借鉴去年经验,他会推出新一轮消费券计划,透过合适的储值支付工具向每名合资格的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新来港人士,分期发放总额一万元的电子消费券,预计约660万人受惠。 特区政府会根据去年消费券计划收集的登记资料,在4月先向逾630万名曾登记的市民发放5000元消费券,余额则与新符合资格人士的消费券一起于年中分批发放。整个计划涉及约664亿元财政承担,特区政府会尽快公布详情。 优化特惠贷款计划 优化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计划方面,特区政府决定将申请期延长一年至明年4月底,最高贷款额由借款人在职期间平均每月收入的六倍增至九倍,上限由八万元提升至十万元。 计划下的最长还款期由六年延长至十年,还息不还本的安排则由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另外,金融管理局与贷款机构会进一步增加计划的灵活性,尽量协助疫情下收入大减的人士。 新增10亿元交通补贴 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的门槛在今年5月至10月,会由400元降至200元。特区政府会就市民每月超出200元的实际公共交通开支提供三分之一补贴,补贴金额每月上限500元。计划下的补贴金额会增加约10.8亿元,估计每月惠及约380万名市民。 减免税务差饷逾280亿元 特区政府计划宽减2021至22课税年度百分之百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上限一万元,全港201万名纳税人受惠。有关扣减会在2021至22课税年度的最终应缴税款反映。特区政府收入将减少131亿元。 特区政府也会宽减2022至23年度四季的住宅物业差饷,首两季每户每季上限1500元,其后两季每户每季上限1000元。估计涉及299万个住宅物业,特区政府收入将减少117亿元。 领取社会保障金额的合资格人士将获发放金额相当于半个月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标准金额、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在职家庭津贴安排相若。 其他单次措施包括为每个合资格电力住宅用户户口提供1000元电费补贴,以及为参加2023年中学文凭考试的学校考生代缴考试费。 陈茂波并建议,由2022至23课税年度起设立住宅租金开支扣除,以减轻并没持有任何住宅物业的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纳税人租住私人物业的负担,每个课税年度的扣除上限为十万元。预计特区政府收入将减少33亿元。特区政府拟于今年第二季将条例草案提交立法会审议。 此外,优质教育基金已预留20亿元,由今个学年开始,推行为期三年的计划,包括资助学校购买流动电脑装置和可携式无线网络装备,供有需要的学生借用。特区政府并已在最新一轮防疫抗疫基金注资中额外预留66亿元,增设三万个有时限职位。 read more
本港疫情情况严峻,但政府至今未有宣布学校停课,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今日(6日)表示,是否停课须视乎疫情变化,目前本地出现多条传播链,若多区出现源头不明个案,政府应果断决定停课,特别是小学及幼稚园学生尚未打针,未获得保护。朱国强重申一旦落实停课,政府应预留至少一至两日让学界准备。 朱国强指,本港学校已停止多人参与的活动,包括升旗活动、陆运会等;在朱国强担任校长的打鼓岭岭英公立学校近日图书馆实行分级借书,每日只限某一级别学生进入图书馆。另外,本港名校英华小学今日亦宣布因应本港疫情关系,取消小一入学实体面试,改为递交不超过三分钟的亲子短片作为考核标准。 津贴小学议会主席胡艳芬则表示,学界不希望暂停面授,希望可以紧守至农历新年假前。她指1月为学校上下学期交接,部分学校在这个月举行上学期考试,中途叫停考试会影响试后老师批改试卷,以及筹备下学年教学工作。 她又指,接触的家长大部分均期望子女可回校上课,以维持学习进度,亦方便照顾小朋友。但她强调一旦疫情恶化,学界会作出配合,因对小朋友健康有危险,以及阻碍社会防疫,惟期望政府落实停课前,预留3至5日让学界准备,例如调整网课时间表,也可让家长重新安排照顾子女的时间。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83de148f5996bf22f69e0fe826577472.mp4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本港今日(5日)新增4,428宗确诊,包括205宗输入个案。另多3间安老院舍出现新病例,另多255间学校呈报321宗呈报个案,涉270名学生及51名教职员,有两间学校个别班别因出现传播,须停课一周。至于昨日(4日)呈报的黄大仙医院感染群组,再多一名护士确诊,现时共有1名护士及4名病人确诊,包括昨日已公布的94岁女死者,另外3位同房的确诊病人,不排除同样是在病房受感染。 输入个案方面,包括178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27宗经快测确诊。当中52宗机场发现个案,有118宗在检疫酒店发现,35宗离开酒店后发现。个案来自51个国家及地区,其中4个地方超过10宗,包括英国40宗、美国18宗、印度18宗和菲律宾17宗。另外47个地方输入10宗或以下。 张称,现时疫情慢慢上升,今日“有跌番少少”,惟根据以往经验,数字有上有升有跌,料个案暂时未见顶,现时超过八成的变种病毒株为BA.2.2,约有各7至8%为Ba.2.12.1 ,以及BA.4或BA.5。被问及放宽入境检疫措施,张仅指,政府若有更新检疫期的决定,会适时公布。 张竹君表示,今日共有255间学校呈报共321宗确诊个案,涉及270名学生及51名职员;个案分别来自52间幼稚园、124间小学、74间中学、及5间特殊学校。 另外,有133间学校于过去一周出现多于2宗个案,有2间学校因疑涉及传播,个别班级要停课一周。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今日(5日)公布,过去一日再多4名患者离世,分别1男3女,年龄介乎70至94岁,有3人未打齐3针疫苗,当中2人未有打过针。 刘家献表示,其中一名70岁女死者已打齐3针,病发当日有不适,有去急症室,其女儿是确诊者,两人一同居住。死者经快测确诊,因气促及咳去医院,期间突然心跳停顿,急救及插喉后抢救不成功,在急症室过身。其他3名死者分别是83、92及94岁,均有长期病患,例如高血压、心脏病及肾功能有问题。现时合共有28名危殆及16名严重病人,当中8名危殆病人正接受深切治疗。 另外,沙田医院有两名非紧急救护车运送服务的职员,于7月30日确诊新冠肺炎,当局之后发现再多两名职员确诊,4人情况目前稳定,医院目前正调查有关个案关联,并为有关病人进行检测,暂未发现新个案,相关运送服务亦未受影响。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今日(14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暂未见社区出现大规模传播。最近的社区及大厦强检结果亦显示未见有大爆发,不过未来数天仍需密切留意。如新增确诊个案均存在关连,相信这一波疫情在农历新年前后或可平息。 对于屯门诊所2名护士初确,曾祈殷指,两人上班时间没有重叠,或基于环境因素导致感染,包括共用物品及更衣地方有无受污染、诊所有无其他员工亦受感染等,结果有待当局追踪调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