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初确患者涉变异病毒株屯门兆禧苑安禧阁围封强检

政府昨日(23日)宣布,因应1宗新冠病毒初步确诊个案,涉及变异病毒株,晚上7时半起将患者居住的屯门湖翠路兆禧苑安禧阁,列为指明受限区域,围封强检。大厦居民必须留在住所内,并在明日凌晨1时半前接受检测,目标是在明早约7时完成行动。
据了解,一名64岁在机场工作的男清洁工,初步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他有病征。消息指,患者一星期内两次陪家人到屯门医院,分别是上周五曾陪同抽血,以及本周一亦到过医院肿瘤科专科门诊陪同覆诊。

政府昨日(23日)宣布,因应1宗新冠病毒初步确诊个案,涉及变异病毒株,晚上7时半起将患者居住的屯门湖翠路兆禧苑安禧阁,列为指明受限区域,围封强检。大厦居民必须留在住所内,并在明日凌晨1时半前接受检测,目标是在明早约7时完成行动。
据了解,一名64岁在机场工作的男清洁工,初步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他有病征。消息指,患者一星期内两次陪家人到屯门医院,分别是上周五曾陪同抽血,以及本周一亦到过医院肿瘤科专科门诊陪同覆诊。
揽炒政棍林卓廷、尹兆坚、郭家麒、区诺轩及胡志伟等5名前立法会议员,分别涉嫌于2018年至2020年在立法会会议期间,妨碍立法会人员执行职务罪及引起议会扰乱等,涉嫌违反《立法会权力及特权条例》,各人被控妨碍正在执行职责的立法会人员,袭击、妨碍或骚扰在会议厅范围内的议员等10罪,分3案处理。3宗案件昨日(1日)于西九龙裁判法院再讯,除区诺轩改为取消申请外,另外4人均申请撤销保释,获主任裁判官徐绮薇批准,3案押后至10月4日再讯,期间众人续继续还柙候讯。 区诺轩原先亦有申请,其后于庭上表示取消申请,徐官批准他以原有条件保释,惟区诺轩因另涉47人非法「初选」案而继续还柙候讯。 首案中林卓廷及尹兆坚被控于2018年6月13日,在香港立法会综合大楼一楼会议室内,妨碍正在执行职责的立法会人员王祥;尹兆坚另被控于同日同地袭击郑永华。次案中林卓廷、郭家麒及区诺轩被控于2019年5月11日,在立法会综合大楼会议室一袭击、妨碍或骚扰,在会议厅范围内的议员陈恒镔、周浩鼎及葛珮帆。第3案中尹兆坚被控一项藐视罪,于2020年5月8日在立法会综合大楼一号会议室内,在立法会的委员会举行会议时,引起扰乱,令会议程序中断或相当可能中断;尹与胡志伟另分别被控在同日同地,干预、骚扰、抗拒或妨碍董汉民、韦家强及麦伟志。 资料来源:香港01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昨日新增5020宗确诊,单日确诊时隔4月再破5千。政府今日(5日)表示,确诊患者需要进行隔离,以防将病毒传播给别人。对一些人来说,居家隔离是其中一个做法,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家中进行隔离。 政府指,以下是一些不适合在家隔离的例子: 不能自行安排有效监察个人健康状况及确保在出现情况恶化时立即求医的的高风险人士; 需与非家庭成员共用煮食或洗手间设施,例如居住在劏房、多人同住的板间房、宿舍床位或笼屋; 家中未能安排独立房间让确诊人士进行家居隔离; 家中未能安排一个确诊人士专用的洗手间; 有其他同住成员未确诊但属于高风险人士,而该高风险人士无法迁离; (高风险人士包括:70岁或以上、5岁或以下、怀孕28周或以上孕妇、免疫力弱人士) 政府强调,会安排不适合居家隔离的人士在适当的隔离设施进行隔离。 read more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19日)到屯门区探访区内基层家庭,向他们表达关怀,并送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庆祝活动礼物包。 邓炳强首先在保良局庄启程第二小学出席「共庆回归显关怀」屯门区家访活动启动仪式,他在致辞时感谢区内多间非政府机构及地区团体支持是次家访活动,组织义工队伍探访区内独居长者、双老及有特别需要的家庭,展示社会团结、关爱的精神。 随后,邓炳强在屯门民政事务专员冯雅慧陪同下,联同屯门区议会主席陈有海和其他地区人士,探访大兴村的基层家庭,向他们送上礼物包,表达特区政府的心意。 邓炳强说,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重大日子,特区政府在全港18区推行「共庆回归显关怀」计划,探访地区长者和有需要的基层家庭,他希望透过探访活动,多了解市民的日常生活,并向他们送上礼物包,共享庆回归的喜悦。 「共庆回归显关怀」计划是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的主要庆祝活动之一,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拨款,以及18区的民政事务处联同区内非政府机构及地区团体推行。 read more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日(22日)接见赴京述职的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李克强指出,中央政府对林郑和特区政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将继续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 李克强表示,今年以来,林郑月娥带领特区政府稳健施政,有效地防控疫情,促进经济恢复,中央政府对她和特区政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中央政府将继续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完善特区与《宪法》、《基本法》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全力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 李克强续称,中央也全力支持香港的经济发展,支持香港维护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地位,也愿意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拓展空间,也希望香港可以直接对接国家的发展战略,为香港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他说,国家的改革开放和构建发展新格局也是助力,所以希望特区政府继续防控好疫情,促进经济恢复,着力改善民生,让香港广大市民有更多获得感。 林郑月娥表示,非常高兴今次可亲身赴京述职,感谢总理对特区政府工作的肯定。她又指,一月透过视频述职时,香港仍处于第四波疫情,但目前香港两个半月以来没有本地个案。 read more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社区先后出现Omicron及Delta两种病毒的隐形传播链。因美孚及深水埗区录不明源头个案,当局呼吁曾到访该区的人士及居民、工作人士自行做检测。此外,居美孚的幼稚园教师,疑因与早前确诊的巴裔妇的两个儿子在港铁美孚站内有过9秒交集而染疫。 为减低市民染疫风险,港铁今日(21日)加强多个人流密集的车站的清洁及消毒工作。美孚站出动消毒机械人,频密在车站内喷洒对人体安全的消毒喷雾,以及在非行车时间进行深层清洁。 read more
2021年8月4日晚,在第11届东亚峰会外长会上,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围绕东亚合作发言后,美国、日本等个别国家提出中国的新疆、香港问题,以人权为由对中国进行攻击。王毅当场要求第二次发言,予以严厉驳斥。 王毅说,果然不出所料,美国等个别国家要利用这个多边平台对中国的内部事务进行攻击抹黑。这些陈词滥调本不值一驳,东盟各国也都没有附和你们,但出于对等原则,中方当然有权利予以驳斥。 王毅说,新疆、香港事务都是中国内政,你们对中国的内部事务指手划脚、造谣抹黑,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对于这种恶劣行径,你们来一次,我们就坚决批驳一次。 王毅表示,这些年来,新疆维吾尔族人口增长翻番,人均寿命倍增,居民收入年年增长,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何来“种族灭绝”?要讲“种族灭绝”的话,美国当年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才是真正的种族灭绝。美国到处发动战争,致使大量无辜平民伤亡才是真正的反人类罪。 王毅说,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本着公开透明态度,多次用事实和数据驳斥各种谎言,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包括维吾尔族兄弟纷纷站出来用亲身经历反击各种虚假信息。美国对此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你们的良知何在?信誉何在?你们表现出来的这种偏执,是典型的西方式傲慢和无理。 王毅表示,香港国安法的制定以及选举制度的改革恢复了香港的稳定,完善了香港的法治,确保了香港居民以及所有在港各国人士的正当合法权益,使一国两制得以行稳致远,70%的香港民众对当前局势感到满意。你们现在竟然还要表达所谓关切,关切什么呢?是想让香港重回混乱动荡吗?是想让“港独”势力再次上街吗?我要明确地告诉你们,死了这条心吧,不可能再等到那一天了! read more
新冠肺炎新变种病毒Omicron蔓延,政府要求相关抵港人士实施更严格要求,要求他们先在竹篙湾检疫中心先进行七天检疫。食物及衞生局局长陈肇始指,现时A组指明地区的防疫措施已较外国针对Omicron的新措施更严厉,正继续密切监察不同地区的疫情,并会将出现Omicron的地区纳入A组指明地区,名单稍后公布。 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称,对于七天的检疫安排须平衡相关确诊个案未来将陆续增加。现有数据显示,Omicron病发期为三至四天,认为七天为足够的观察期,但强调防控策略随时变更,因为现时全球案例只有约100宗,当局会密切监察疫情发展。针对PCR检测对检验变种病毒Omicron的有效性,他强调世卫指检测仍有效,惟当局会确保其准确性,包括私人检测机构遇到样本不确定,须交由当局覆核。当样本阳性不确定时,亦须交公共衞生化验中心进行进一步检验。 世卫料新变种确诊激增 他补充指,首两宗Omicron个案于机场富豪酒店发现,已要求附近房间住客进行隔离检测,全部没有确诊。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补充,共要隔离的住客有14人,其中两人已返回上海,其馀12人全部已进行检测,均没有新增个案。 至于变种病毒Omicron影响疫苗的有效性,徐乐坚指,问题值得关注,曾与世卫商讨相关议题,对方指疫苗对抵抗Omicron仍有效,可能未能防止传播病毒,但对防止严重併发症出现绝对有帮助。 陈肇始强调,目前看不到Omicron变种病毒个案会对香港与内地通关构成任何影响,特区政府会继续严防输入,强调目前三宗输入个案都是在检测中找出,成功阻截流入社区,当局会继续密切监察世界各地的情况,不排除再收紧防疫措施。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表示,Omicron变种病毒可能会在国际传播,构成非常高的全球风险。世卫在向194个成员国发布的技术建议中,提到Omicron的突变数量前所未有,部分令人担忧,根据Omicron特点,确诊个案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激增,或会产生严重后果。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愈演愈烈,政府上月宣布2月24日起将推行「疫苗通行证」,进入多处场所及出席活动必须接种疫苗。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6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本港接种首剂疫苗的合资格人口(不计及近日才纳入计划的5至11岁小朋友)已经突破八成,接种第三剂的人数则超过100万。 林郑月娥表示,过去一年,本港复必泰和科兴疫苗供应充足,市民接种疫苗场所不断增加,由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医管局诊所,私家医生及诊所,到流动疫苗接种站及到安老院舍的外展队等,务求方便市民免费接种疫苗。但接种率仍然受制于部分市民,特别是长者,对疫苗犹豫。林郑月娥指出,临床数据清楚显示,接种疫苗可以大大减少感染人士患重症或死亡的风险,并为香港走出「疫」境创造条件。 她指出,为尽快达到九成或以上的接种疫苗目标,政府将会修订相关规例,落实「疫苗通行证」的要求,届时没有打针的人士将须面对进入很多处所和出席活动的限制。林郑月娥又指,「疫苗通行证」将于2月24日实施,政府将于本周内公布详情,呼吁还未接种第一剂疫苗的市民,特别是长者,把握机会去接种,否则之后日常生活会面对诸多不便和限制。 林郑月娥说,为方便处所核对市民的疫苗接种纪录,政府已经将最新版本的「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上架,供市民下载使用。新版本的「安心出行」将以蓝色及红色区分市民是否接种疫苗,并添加计时功能,计算市民在场所的逗留时间。 read more
沙田区议会主席麦润培今日(7日)在其个人社交专页公布,指他快测阳性。 麦润培在其个人Facebook专页发文,指自己用了两个牌子的快测,证实确诊新冠,办事处现交由邝智阳总干事处理。他续指,昨日(6日)曾出席沙田区议会,呼吁共事者做检测。 read more
特区政府与贸发局合办的第12届「亚洲物流航运及空运会议」今天(22日)起一连两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及网上举行。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时表示,本港经济基础维持强健,香港积极寻求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加强与外国联系,说好「香港故事」,强调政府重视创新科技发展,未来将利用科研成果投入到物流航运及空运业,期望投资者在香港找到更多机会。 今年会议汇聚超过90个国际机构代表,在接近30场专题论坛分享前瞻性观点,交流及探讨业界最新发展,会议预计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及地区、超过14,000名观众参与。陈茂波为大会致欢迎辞时表示,全球经济前景转差并充满不确定性,疫情、地缘政治紧张、贸易争端、供应链问题、高通胀、货币政策紧缩,食物和能源危机,都测试经济及企业的应对能力,而香港经济发展亦难免受到影响。不过,他提到香港基础仍然强劲,金融系统稳定;而自香港回归以来,多年来亦经过不少大事件和金融危机,目前前景机遇亦多,包括国家「十四五」规划、大湾区发展等。 陈茂波续指,香港现时积极寻求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同时外国加强联系,说好香港故事,政府重视创新科技发展,未来将利用人工智能、机械人等科研成果,投入到物流航运及空运业,协助业界发展。他又指香港正逐渐恢复过来,期望投资者在香港找到更多机会。 今年会议举行多场对谈及论坛,环球知名讲者分析全球物流、航运及空运业界最新趋势。环球业界领袖从多角度探讨国际及区域协作、大湾区发展、RCEP、创新科技及可持续发展等热门议题。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与来宾探讨各国政府及企业如何透过国际及区域的协作,以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嘉里物流环球货代总裁Mathieu Renard Biron、达飞轮船(中国)首席执行官何律铎、溢达集团首席财务官王炜基,分享企业如何在瞬息万变的营商环境中,凭借互通和协作,以及创新思维,达至业务蜕变及供应链转型,以引领业务增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引进新常态,助业务增长。 空运物流方面。Seabury Cargo执行董事Marco Bloemen、国泰航空货运董事欧永棠、DHL Express 中亚区枢纽中心总经理李吉庆、香港青鹬投资管理首席执行官尹大雪、瑞银亚太区可持续金融办公室大中华区可持续金融主管Tasos Zavitsanakis、中国外运海外东南亚区域副总经理周海瑞,以及香港机场管理局航空货运及后勤助理总经理刘崇苓,讨论香港作为「机场城市」的愿景,并对机场第三跑道如何大幅增加运力、扩建速递货运站、高端物流中心、人才培训、以及与内地机场协作,产生协同效应等议题作深入讨论。 同日举行的航运论坛,将探讨大湾区发展、脱碳和行业可持续发展,互联互通是大湾区城市合作的焦点,多个航运及科企行业代表出席讨论,包括海问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合伙人及国际航运公会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刘洋、贝仕船舶管理(香港)董事总经理Firoze Mirza船长,探讨香港如何在大湾区策略下,透过高增值航运服务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海运枢纽地位。国际航运公会副秘书长Simon Bennett、马士基亚太航运运营中心总裁柯安素及Onomondo首席执行官Michael Karlsen,则共同探讨业界如何透过具体的协作行动,提高其对航运业可持续发展、脱碳及数码化的承诺,并分析可持续及数字化航运,在行业发展的潜力、机遇及优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