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香港新一届行会成员名单简历一文睇 高永文梁高美懿等7人新加入
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2日)公布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一届行政会议成员名单。新一届行政会议由政治委任制度下的21位主要官员及16位非官守议员组成。他们的任期由2022年7月1日起生效。 16位非官守议员为叶刘淑仪、李国章、林健锋、张宇人、廖长江、任志刚、汤家骅、林正财、刘业强、郑慕智、梁高美懿、陈健波、陈清霞、高永文、吴秋北及陈克勤。叶刘淑仪将担任新一届行政会议召集人。 资料显示,16位非官守议员中,9人留任,另有7人新加入。新加入的7人包括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克勤、工联会会长吴秋北、立法会财委会主席陈健波、食物及卫生局前局长高永文、担任李家超选举代理人的全国政协委员陈清霞、恒生银行前行政总裁梁高美懿,以及郑慕智。 以下是各非官守议员的简历: 叶刘淑仪 叶刘淑仪现年71岁。现任立法会议员、新民党主席、汇贤智库及海上丝绸之路协会创会主席及香港大学校董会委员。她于1975年9月加入政府公务员政务职系,参与民政事务、保安、工商和贸易等多方面的工作。她于2000年5月晋升局长。她曾于1998年8月至2003年7月担任保安局局长。她自2008年起透过地区直选担任立法会议员。2021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 李国章 李国章现年76岁。现任东亚银行非执行董事及副主席,并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李国章曾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及大学校长。李国章于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期间担任教育统筹局局长。2017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 林健锋 林健锋现年70岁,永和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立法会议员及香港经济民生联盟副主席。他亦担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总商会及香港工业总会理事会成员,以及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他曾任廉政公署事宜投诉委员会主席。2011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 张宇人 张宇人现年72岁。现任立法会议员、自由党党魁、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成员,以及香港饮食业联合总会会长及现代管理(饮食)专业协会创会会长。他曾任东区区议会议员、香港房屋委员会委员、酒牌局成员、方便营商咨询委员会成员,以及输入优秀人才及专才咨询委员会成员。2015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 廖长江 廖长江现年64岁,大律师。现任立法会议员及廉政公署贪污问题咨询委员会主席。他亦是香港赛马会董事以及香港地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曾任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金融机构)覆核审裁处主席、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及中央政策组非全职顾问。2019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 任志刚 任志刚现年73岁。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杰出研究员及管理委员会委员。在他超过38年的公职生涯中,主要负责处理货币与金融事务。他于1993年至2009年期间出任香港金融管理局首位总裁。2009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 汤家骅 汤家骅现年71岁,资深大律师。他创立智库民主思路,并担任召集人。他曾任立法会议员、香港大律师公会主席及经济及就业委员会委员,并于1992及2002年出任高等法院暂委法官。 林正财 林正财现年61岁。现任基督教灵实协会行政总裁。他担任安老事务委员会主席、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廉政公署事宜投诉委员会主席,以及安老服务业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主席。林医生亦担任家庭议会委员及香港房屋协会监事会及提名委员会委员。2019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银紫荆星章。 刘业强 刘业强现年55岁,永同益集团副主席。现任立法会议员、屯门区议会议员、新界乡议局主席、屯门乡事委员会主席及香港经济民生联盟副主席。他亦是全国政协委员。2017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 郑慕智 郑慕智现年72岁,执业律师。现任香港恒生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香港圣公会教省法律顾问及金融领导委员会委员。他是保险业监管局创局主席及香港董事学会和香港歌剧院创会主席,现为香港董事学会名誉会长及名誉主席。他曾担任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教育委员会主席、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主席等职务。2016年获香港特区政府获颁大紫荆勋章。 梁高美懿 梁高美懿现年70岁。现任香港大学司库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恒生银行行政总裁、香港赛马会董事、公益金执行委员会主席,以及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12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银紫荆星章。 陈健波 陈健波现年68岁。现任立法会议员及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主席。他在金融业尤其银行及保险业界均拥有丰富经验,曾任许多保险组织和协会的主席,包括香港保险业联会和香港华商保险公会。他亦曾担任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副主席及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董事。2017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 陈清霞 陈清霞现年65岁。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曾任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主席、香港科学园公司董事会成员、医院管理局成员及其公众投诉委员会主席,以及多家医院的医院管治委员会主席。她亦曾任公务员叙用委员会成员和退休金上诉委员会主席。2015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银紫荆星章。 高永文 高永文现年65岁。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及政协潮州市委员会常委。他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香港委员会委员、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常务副主席,以及香港中国商会常务副会长。高永文于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亦曾任香港防癌会主席及香港红十字会总监。2017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 吴秋北 吴秋北现年52岁。现任立法会议员、香港工会联合会会长,以及香港大学校董会委员。他亦是香港地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全国港澳研究会成员。吴秋北曾获选为劳工顾问委员会委员(劳方代表)、中央政策组非全职顾问及人力资源规划委员会委员。2019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银紫荆星章。 陈克勤 陈克勤现年46岁。现任立法会议员及民主建港联盟副主席。他亦是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主席及廉政公署贪污问题咨询委员会委员。他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以及行政长官特别助理。2021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银紫荆星章。 read more

内地专家组早上先后到火眼实验室和政总开会
Omicron变种病毒杀入社区,爆发多条传播链,社区更出现Delta传播链。首批内地支援香港抗疫流行病学专家组昨日下午抵达香港,他们今日(18日)展开第二日行程,早上到政府总部开会,又到马鞍山火眼实验室视察。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康敏率领的专家团,约10时半抵达政府总部,与当局开会分析本港疫情。另外有多名穿着写上「中国卫生」外套的内地人员去到马鞍山体育馆,视察火眼实验室设备,昨日一同到港的两部流动核酸检测车驶到体育馆外停泊。 央视报道,食物及卫生局局陈肇始等政府官员欢迎专家到来,并介绍香港第五波疫情概况和抗疫工作等情况。医管局负责人介绍新冠住院病人的情况。随后内地专家分享内地对Omicron病毒株防控工作的经验。 双方在下午的会议中,将就香港最新的疫情发展、每宗个案的流调工作,以及相关信息系统等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到深圳湾口岸迎接专家时表示,特区政府定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将抗疫视为压倒一切的任务,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采取一切可采取的措施,确保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香港的大局稳定。 昨日率先来港的内地专家,包括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康敏,他毕业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直从事公共卫生工作,抗疫经验丰富,他曾成功参与抗击MERS广东疫情、广东首宗人感染H5N1禽流感、首宗人感染H7N9禽流感、首宗寨卡病毒等突发疫情。 read more

李家超:提出KPI冀市民见到政府做实事亦助改善工作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9日)表示,施政报告中提出110个工作指标KPI,部分涉及时间,部分是量,亦有部分是质量并重,期望让市民见到政府做实事,指标亦有助改善工作。 至于参选时提出成立应急机制团队,李家超表示,政府要有「底线思维」,当最坏的情况出现时,需要大量人手,因此要有全政府级别的动员机制。但他指,不是每次都是同等程度的应急机制,亦希望市民明白及体谅政府部门需要抽调人手。 read more

陈帆:已因应疫情风险调节机组人员隔离要求
香港特区政府为防输入个案爆发疫情,早前要求货机机组人员在家隔离时需佩戴电子手环,曾前往高风险地区的客机机组人员,更需入住指定检疫点隔离14天。有议员质疑有关措施来得太迟,运输及房屋局长陈帆在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上回应指,防疫措施的修改须内部讨论,以应对疫情的挑战。 立法会议员、实政圆桌田北辰质疑,当局在今波疫情出现近一个月才做出应对是太迟。陈帆表示,政府作出有关的修改是因应疫情风险调节,修改措施亦需要经内部讨论,强调政府会持续检讨机组人员的检疫安排,以应对疫情的挑战,并尽力维持往来香港的必要航空货运服务。 工联会邓家彪则指,《铁路发展策略2014》提出兴建东九龙「过山线」,连接观塘线、屯马线钻石山站,和将军澳线的宝琳站,要求当局交代落实时间表。陈帆说,东九龙「过山线」涉及的铁路斜度大,港铁正在研究不同方案,会向当局提交进度报告,又指会视乎新铁路线与现有铁路的关联,考虑引入新营运商。 read more

林郑吁市民12月19日踊跃投票选出有能力爱国者
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于昨晚(22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庆祝成立十五周年典礼」,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先后致辞,为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送上祝贺,并期盼联谊会能够做得愈来愈好。 林郑月娥强调,下月19日是完善选举制度下首次立法会换届选举投票日,她呼吁大家踊跃投票,积极参与选举活动,选出热爱香港、有抱负、有能力的爱国者,代表市民的声音,开创香港的美好未来。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要保持繁荣稳定,港人要安居乐业,都离不开依靠中央。两年前,香港遭受前所未有的政治冲击,国家颁布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两大举措后,奠定了香港长治久安的基础,现在我们可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开创更美好的未来。她并感谢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的信任和支持,指联谊会是特区政府坚实的合作伙伴,一直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维护「一国两制」和基本法,为香港的建设出谋献策。 林郑月娥续指,委员们爱国爱港,有实践有人脉,希望各位委员为香港和内地开门搭桥,寻找更多发展与合作机遇,为特区政府在内地的办事处提供必要助力,为香港的未来和国家的发展多做贡献。 read more

香港消防处成立专责委员会 研究迷你仓大火死因庭建议
2016年牛头角迷你仓大火,死因庭早前裁定两名殉职消防员死于不幸,并向消防处、屋宇署、劳工处及迷你仓等作出一系列建议,消防处助理处长郭柏超今早﹙12日﹚在电台节目表示,自该宗大火后,已成立跨部门小组,包括负责巡查执法工作,至今已巡查超过1,200间迷你仓,已向959间目标迷你仓发出消除火警危险通知书。 对于当中有221间迷你仓营运者,未有遵从有关通知书,处方已向部分营运者提出检控,已完成49宗执法行动。郭强调,若处方透过广告等渠道,得知有新的迷你仓经营,处方亦会主动巡查。 对于法官提出的多项建议,包括消防处需要密切关注及评估所有30岁以上前线消防员及长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因素;在3级或以上火警的前线总指挥消防长官,要恒常修读火场管理及督导课程,以及并全面检讨消防处内部讯息传递机制等,郭说,处方已成立由助理处长级别领导的专责委员会,全面仔细研究如何落实建议。 read more

香港昨日5.6万人打针 420万市民已打首针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展开,昨日(3日)已是第190日。截至昨晚8时,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共约774.16万剂疫苗,其中420.53万人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353.63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昨日共有约5.6万人接种疫苗,约53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1.1万人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1.71万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约2.26万人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昨日有约9100人预约了接种时间,当中约16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科兴疫苗,约75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read more

旅发局拟斥资1亿全球推广香港旅游
本港由上月26日起实施「0+3」检疫安排,海外抵港人士毋须在酒店检疫。旅游发展局总干事程鼎一今日(6日)表示,一旦入境安排放宽至「0+0」,旅发局将斥资至少1亿元做全球宣传,邀请全球逾500个业界、旅游媒体、KOL等亲临香港体验,拍片推广香港,并会向旅客赠送礼品和优惠券等。 旅发局的宣传推广策略会优先针对亚洲地区,以短途市场为主。至于内地市场,程鼎一表示,考虑到内地尚未放宽检疫措施,暂时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他估算,疫前每年访港有6500万人次,当中内地旅客占八成,余下约1300万人次中有800万人次是短程客。程鼎一续指,若可吸引当中一半人来港,即是约400万人次,预计旅客人数无法立即反弹。 程鼎一形容旅游市场竞争剧烈,希望当局进一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取消抵港后核酸检测,提升旅客访港意欲。 read more

香港教联会倡增小学中层人手 设国民教育统筹主任一职
· 就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上周通过「改善公营小学中层管理人手和理顺公营小学校长及副校长的薪酬」议案,教联会今日(21日)表示议案通过意义重大,可让学校赶及在下一学年增加中层职位;同时,通过理顺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梯,短期内能激励小学教师的士气,长远则提升专业能量和管理效能,提升教育质素。 针对此议案,教联会建议,学校层面,小学中层职位将由现时每3班1名主任级教师,增加至每3.2名教师1名主任级教师;学校可设立国民教育统筹主任,统筹校内国情国安教育的工作;增设创科教育(STEM)统筹主任常额职位,专责统筹校内STEM教育的推行。 政府层面,教联会建议持续检视小学中层职位能否配合教育发展的需求,考虑逐步提升小学中层职位的比例;提升开办6至11班小学校长的职级至二级校长,挽留人才,稳定细校环境;加强中小学校长/副校长的培训支援,促进校长专业的发展;设立不同晋升阶梯,建构「教学」及「行政」双轨并行职业发展路径。 read more

在英华人庆香港回归25周年 驻伦敦经贸办鼓励融入国家发展
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处长罗莘桉在当地时间6月28日于英国伯明翰出席由全英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举办的宴会,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这次活动共有超过250名在英华人出席。 罗莘桉表示,在“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下,香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发展蓝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都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香港将积极响应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国际大循环的“促成者”,为经济带来源源不绝的动力。 罗莘桉强调“一国两制”是香港特区繁荣稳定的根基,鼓励在英华人把握善用香港融入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