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林郑:本港全年经济增长料达6.4%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过去一年,香港经济经受考验,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可达6.4%,只要本地疫情受控,香港明年的经济前景是乐观的。而展望更长远未来,香港亦拥有多重有利条件,对香港经济充满信心。 第十二届「央视财经论坛•香港」今日在广州举行,林郑月娥透过视像致辞。她说,2021年对于香港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她认为,香港发展最大动力,首先是来自中央的支持。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两项中央举措,让香港重回「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也让我们可以提升管治效能。 她说,在中央领导下,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提出「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这是国家对来年经济工作的要求,也是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带动经济加快复苏的机会。 她提到「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香港八个「中心」定位,为香港经济的未来指明方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接近三年,令香港与其他大湾区城市加速融合发展。香港应当用好中央的支持,抓好国家新发展格局的机遇,为香港谋求发展,为国家作出贡献。 她说,过去两年多的社会动乱和疫情影响,令香港经济受到考验。今年以来,香港各项经济指标得以持续改善。今年首三季,香港经济按年增长7%,复苏势头稳固,经济在第四季应当按年稳健增长,预计香港全年的经济增长可达6.4%。只要本地疫情继续受控,加上内地与香港逐步恢复正常跨境人员往来,她对香港明年的经济前景感到乐观。 过去四年多投资逾1300亿元推动创科 另外,林郑月娥指出,本届特区政府在过去四年多投资了超过1300亿港元推动创科发展,取得了理想的成效,而她在今年10月发表的施政报告进一步公布多项措施,务求完善香港创科生态圈,全面覆盖科研、融资、生产,以及市场化,亦提出了《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包括在香港北部建设新田科技城,额外增加150公顷土地作创科用途,汇聚大量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及人才。按规划,未来香港的北部都会区将有15万个创科职位。 她说,看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瞄准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会利用香港在这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动香港在生命科学方面的科研工作,包括设立「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鼓励海内外与香港的专家合作研究。她又说,不少生命健康企业都看到香港在这方面的潜力,有兴趣在香港发展,特区政府会在土地和政策上作出配合,期望未来生命健康相关产业会成为香港经济新的增长点。 read more

林郑月娥:政府致力协助印刷业进军内地市场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13日)出席香港印制大奖颁奖典礼致辞时表示,香港的创意产业具发展潜力,是推动香港经济的新动力,政府致力协助印刷业进军内地市场。 林郑月娥说,特区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框架下,为印业界进入内地市场争取更多开放措施。往后,会继续为业界争取更多开放措施,而《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以及大湾区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将为业界带来更多机遇。她指出,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八大中心”某程度上都要印刷业来支撑,例如发展金融中心,上市进行首次公开招股也需要印刷,她认为印刷业会迎来一个更好的局面。 林郑月娥指出,要充分把握这些机遇,也要有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她呼吁,本周日的立法会换届选举,选民应踊跃投票,选出心中的立法会代表,推动社会进步。 read more

「我爱你」够应境402对新人明5.20注册结婚创4年新高
香港特区政府早前宣布进一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由本月5日起食肆每台人数增至最多8人,今日(19日)起食肆晚市堂食更延长至晚上12时,宴会活动人数上限亦提升至120人。适逢明天(20日)为「520」,普通话谐音「我爱你」,根据入境处数字,本港将于这天有402对准新人于拟注册结婚,是4年以来最多新人结婚的「520」。 根据入境处数字,已递交拟结婚通知书并打算明日结婚的新人有402对,当中136对会在婚姻登记处注册,263对会由婚姻监礼人主持,余下3对则会在特许礼拜场所结婚。2019年同日录得269对新人结婚比较,则上升49%。 read more

台湾民众高楼外挂布条求疫苗:我要活命给我疫苗
台湾中时新闻网消息,台湾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却面临疫苗不足,加上迟迟无法解封也让越来越多民众受到影响,哀鸿遍野。有人为表达诉求,在一处高楼外挂上布条写上“我要活命给我疫苗”,台北市议员罗智强感叹,“人民最卑微的请求,蔡英文听到了吗?” 报道称,新冠疫情冲击各行各业,台湾三级警戒维持至7月12日,届时能否解封引发关注,只是被视为疫情解方的疫苗,却仍严重短缺。罗智强5日在脸书晒出一张照片,只见一处高楼悬挂着一块白布条,上面写着8个字:“我要活命给我疫苗”。罗智强写道,“人民最卑微的请求,蔡英文听到了吗?”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环球网 read more

李慧诗回港感谢港人支持
香港单车队完成全运会赛事后于昨晚返港,李慧诗展示港队单车队在今届全运会赢得的1金2铜奖牌,她表示今次因为疫情关系,故此有两个大型的运动会连续举行,即全运会和奥运会,她坦言对全运会取得的成绩感到满意,因为在上海须隔离14日,紧接只有4堂的场地训练去适应场地,而自己的目标是希望取得一面金牌,结果目标如愿达成,故对此感到满意。在凯林赛方面,由于没有想过一众对手「夹埋」一起进攻,所以觉得自己有少许失策。李慧诗又指,奥运的氛围比较紧张,因此觉得全运会的心态轻松很多,无论如何,自己都满意这两个比赛的成绩。 提及奥运,李慧诗表示每一届都感受到港人的支持,感受到与她一起成长、一起奋斗和支持自己的香港人的鼓励,亦感受到大家一直陪伴自己,经历过当中的高低起伏,即使支持的只有一个人,自言已经十分开心和满足。 返港后的今个月,李慧诗坦言会先好好休息,希望能够专注学业,但自己绝不会完全停下单车的训练。至于未来,李慧诗指自己会更加聪明地利用时间,配合科研技术,好好地去进行单车的训练,另方面会陪伴及协助单车女子队成长,为来届的亚运会做好准备。 李慧诗又不忘衷心感谢香港人多年来的支持,无论以什么身份代表香港,自己都会继续努力,希望大家和她一样,对未来充满希望。 read more

梁美芬:政策应以「救命」优先需严惩违法人士
本港第5波疫情严峻。立法会议员梁美芬今日(15日)于社交媒体发文指出,政策应以「救命」优先,并需严惩违法人士。 梁美芬表示,政策应以「救命」优先,扩建方舱医院救治感染者刻不容缓,并呼吁政府协调非政府组织、政府的空置校舍以及宗教团体开放空置场地,让确诊病人接受隔离。 她指出,必须严惩违法人士。若执法人员发现有任何人聚集,包括外佣等,亦必须检控。她形容,「抗疫就是一场战争,一定要滴水不漏对抗敌人」。 read more

香港15万名70岁以上长者未接种 今起推上门打针网上登记平台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未平,港府续向接种率低的长者“埋手”谷针,今早(19日)9时起推出“疫苗到户接种服务”网站及查询热线,让未接种疫苗的70岁或以上长者,或因病患及残疾行动不便人士,透过网站或电话登记上门接种科兴疫苗服务。 查询热线由今日起,每日上午9时至晚上8时运作; 目标是在4月26日开展全港疫苗到户接种服务,服务为期8周; 疫苗到户接种服务为合资格的市民接种第一剂疫苗28天后,会再为他们安排上门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 接种疫苗前,医护人员会为合资格人士做简单评估,登记人士亦可于接种前向医护人员查询。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早在电台节目表示,当局在收集资料后,会研究同一个地区有多少人登记,再安排外展医护团队上门。现时构思会以每4个星期作为一个循环,每星期会去4至5个地区,期望4星期内可以去到全港18区。 聂德权说,本港疫苗接种已经超过1年,超过9成3岁以上人士已接种第一剂疫苗,但“一老一幼”的接种仍需努力。虽然长者可以透过疫苗接种中心或接种点等打针,但部分人可能因为年纪较大或行动不便,即使想打针但离家有困难,所以增设这项服务。 聂德权指出,现时70岁或以上长者约有15万人仍未接种疫苗,希望有关服务能做到“针去搵人”。 read more

陈绍雄料明年电费升幅较大倡与大湾区加强能源合作
政府将与两电检讨明年电费,中电高级顾问、选委界立法会议员陈绍雄近日接受访问时指,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国际能源价格急升,加上本港要迈向碳中和,所使用的洁净能源价格较燃煤贵,预料明年电费将出现较大升幅。 陈绍雄建议特区政府与大湾区城市加强能源合作,产生协同效应,相信有助减低日后电费增幅。环境及生态局早前表示,明年电费上调难以避免,政府会与两电研究加强能源区域合作,及早规划和分阶段投资零碳能源所需的基础设施,适当摊分成本,以纾缓电费上涨的压力。 至于政府电动车登记税宽减安排,身兼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副主席的陈绍雄则建议,政府检视电动车市场的成熟程度、配套是否充足等,尽早决定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未来路向,包括其他新能源交通工具的相关法规。 read more

控制人流M+今明两日只接待已预约市民
今日是M+开幕后的首个周末,入场人流持续。位于西九的M+博物馆昨日正式开幕,今日(13日)继续有大批市民入场参观。由于参观人数众多,M+今明两日(13至14日)不接受未有预约的到访。 今日是M+开幕后的首个周末,开馆前半小时已有近百人在门外等候入场,入场人流持续,不少已预约的市民,提早到场外排队等入场。期间有入场人士不适,救护员到场协助。 有市民指,无论是哪一天入场,都是第一次来看,感觉新鲜。 read more

田北辰:「逆隔离」可行性高免检疫不符内地政策
特区政府正与内地商讨通关事宜,有建议提出「逆隔离」安排,让计划往内地的港人在香港隔离。实政圆桌立法会议员田北辰今日(30日)在一个电台节目对此表示支持。他表示,要与内地免检疫通关不符合内地的防疫政策,而争取在港「逆隔离」、增加检疫名额则较有可能实现。 不过田北辰质疑,若在港实行「逆隔离」,香港能否做到无走漏个案到内地。对于近日接连有政府高官确诊,他认为防疫情况不理想,表示现时政府总部员工每周两次核酸检测或许并不足够,建议隔日一检。 田北辰亦认为「疫苗通行证」接种2针后有6个月宽限期不合理,指全港有24万名长者在6月前已打第二针,满3个月后就应打第三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