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张勇:坚持宪法原则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今日(4日)是“国家宪法日”,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合办以“宪法与‘一国两制’”为题的网上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张勇今日发表致辞,以下为讲话全文: 各位嘉宾:大家好!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宪法日”。39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我高兴地看到,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每年都举行“国家宪法日”的纪念活动。今天,很荣幸在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围绕“宪法和‘一国两制’”这一主题,与大家分享一些体会。 明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过去的几十年,“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东方明珠璀璨依然,正展现出更加光明的未来。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许多领域,从政治经济到法律司法、从社会生活到交通往来,特别行政区与国家、与内地其他地区应当建立的制度衔接和有效联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最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时至今日,“一国两制”的丰富实践已经使我们有经验、有条件、有能力在制度建设上进一步推进“一国两制”实践。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正在成为新的时代命题。这一时代命题的内涵,就是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不断健全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机制,用制度体系维护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和法治秩序,确保“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核心是准确把握“一国”与“两制”的关系,概括地说,就是“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这句话,追根溯源,还是要从宪法当中寻找答案。因此,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坚持宪法原则,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和原则有很多方面,具体到“一国两制”实践,我认为,需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坚持宪法根本法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是立国之本。几乎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有宪法,每一个国家只能有一部宪法。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的法律效力,体现在“一国两制”方针和实践中,至少有三方面含义: 一是宪法是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宪制依据。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第62条第十四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作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宪法效力及于特别行政区。正所谓“国家主权所至,宪法效力所及”。 二是宪法是基本法的立法依据和效力来源。宪法第31条还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据此,1990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香港基本法,对香港特区实行的各方面制度作出规定。 三是宪法为基本法的适用和解释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通过基本法的同时,专门作出一项决定,明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按照香港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是符合宪法的”。宪法和基本法的内容是有机的统一,适用和解释基本法要以符合宪法、实施宪法为基本前提。 宪法是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法律渊源。“一国两制”事业建基于宪法、源自于宪法。进一步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首先要学习宪法、尊崇宪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 第二,坚持单一制原则。 国家结构形式是调整国家整体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它决定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来源和分配模式。在实行单一制的国家,中央对整个国家拥有主权权力和全面管治权,地方权力源自于中央授权。我国是单一制国家,这一原则在宪法中有充分的体现。宪法序言第11段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3条第四款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第89条第四项规定,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 单一制原则在基本法中也有重要体现。香港基本法第1条就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12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此外,基本法中有关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任命等条款也体现了这一原则。 单一制原则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基本原则,也是处理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基本准则。深刻理解并在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过程中切实遵循这一原则,才能正确地认识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准确地把握各项制度机制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中央全面管治权和特区高度自治权的有机结合。 第三,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支撑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62条具体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十六项职权,其中最后一项职权规定:“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这些规定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的主权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在“一国两制”方针的确立及其实践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1982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现行宪法,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国家宪法中确定下来;1985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关于批准中英联合声明的决定,确认了国家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实行的基本方针政策;1990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香港基本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在香港特区实行的各项制度;2020年5月和202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作出两项决定,建立健全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几十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为构建“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作出过数十项决定、决议和法律解释,专门制定了多部重要法律。可以说,“一国两制”事业从伟大构想到生动实践,再到各方面制度机制的构建完善,都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的。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棵“生命之树”,使“一国两制”实践结出了累累硕果。进一步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要继续依靠和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为“一国两制”提供更加有力的宪制支撑和保障。 第四,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治港。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法律上的最高体现,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香港从回归之日起,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中央政府依照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香港实施管治,与之相适应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得以确立。”特别行政区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行政区的有效治理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特别行政区回归以来的实践充分表明,中央始终把特别行政区放在依宪治国的总体格局中审视和把握,始终坚持依法治港,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例如,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多次立法解释,阐明基本法条款含义,稳妥解决了特别行政区政制发展、居留权、行政长官任期、任职宣誓以及国家豁免等重大问题,解疑释惑,定分止争。再例如,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专门授权,有效解决了内地与特别行政区之间“一地两检”等管辖权问题,促进了人员交流、经贸往来和共同发展。特别是近两年,面对“修例风波”带来的危及国家安全和“爱国者治港”等重大原则的严峻复杂局势,中央审时度势,始终坚持法治原则,严格遵循宪法规定和法定程式,运用“决定加立法”、“决定加修法”等法治方式妥善应对,稳妥处理。 宪法和基本法确立了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和法治秩序,共同构成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进一步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要继续严格遵循宪法和基本法的规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向前发展。 第五,坚持宪法监督。 宪法实施离不开宪法监督。宪法监督制度是保证国家主权统一和法治统一的基本制度。宪法第62条第二项和第67条第一项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监督宪法实施。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宪法在特别行政区能否得到尊重和实施、基本法在特别行政区能否得到全面准确地适用和遵守,这是“一国两制”下宪法监督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的重要方式。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特别行政区有特殊性,也有共同性。比如,在立法权监督方面,我国实行统一而分层次的立法制度,下位法不得抵触上位法,地方立法和部门立法必须符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宪法和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其进行合宪性和合法性审查。这一宪法监督制度同样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立法,香港基本法第17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但同时,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在审查范围和纠正方式上,对特别行政区立法作了特殊的安排。 进一步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宪法监督制度同样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甚至抵触宪法和基本法的问题,以保证新构建的制度机制符合宪法和基本法的有关规定。 以上“五个坚持”既是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也是在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过程中需要坚持和恪守的宪法原则。“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这同样适用于“一国两制”事业。只有不断地推进“一国两制”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式化,发挥好法治化制度体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才能确保“一国两制”行得稳、走得顺、走得远,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过去两年,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确保“爱国者治港”的选举制度日臻完善,这些都是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生动实践。正是这些制度机制的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香港特区开启了由乱到治、由治转兴的新的发展时期。我相信,在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在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轨道上,坚持宪法原则,不断完善各个领域的制度机制,开创“一国两制”事业新局面! 谢谢大家。 read more

林郑月娥:要彻底改善行政立法关系必须确保「爱国者治港」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9日)出席任内最后一次立法会行政长官答问会,她在开场白总结任内工作,提到对旧议会内耗感到痛心,因为当时行政立法缺乏互信,而一场修例风波亦令她体会到“一国两制”下“爱国者治港”的重要性。 林郑重提自己当选首年,即2017年7月5日,第一次以行政长官身份到立法会,当时向议员表示“很喜欢到立法会”,因为立法会是为市民做实事的地方,但对于上届立法会内耗、斗争和剑拔弩张的乱局感到伤心。她提到,当时行政立法关系欠佳,官员和议员欠缺互信,拖慢政策落实速度,自己对此感到担心,但并无灰心,因为相信绝大部分官员和议员都深爱香港,愿意为香港寻出路。 林郑又说,之后一两年自己有努力过,加强与不同背景及党派的议员沟通。但一场修例风波说明,良好的行政立法关系必须要建基于“一国”原则,要彻底改善行政立法关系,必须要确保“爱国者治港”。因此,在实施香港国安法、中央出手完善选举制度彻底改善行政立法关系后,香港开启良政善治新篇章,立法会要做到“议而有决、决而有行”,已不再是大问题。她举例指,在第六届立法会最后一年,以及至今运作不足半年的第七届立法会,通过了不少意义重大法案,包括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生、全面禁止电子烟,以及今日即将会通过的取消强积金“对冲”安排等。 林郑强调,事实告诉大家,如非确保“爱国者治港”就无法落实多项工作,包括政府架构重组、港深两地合作、重新提出版权修订条例草案等。因此,确保“爱国者治港”,香港更有底气,亦有创新思维,更有把握可以利用独特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十四五规划”下,香港未来机遇无限。 林郑同时宣布,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会于7月2日对外开放,特区政府会与国家文化旅游部在6月22日联合主办开馆仪式。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定于7月2日开放,9个展厅的主题分别围绕紫禁城的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等,多角度呈现清代宫廷生活。香港故宫更与国内外博物馆合作,在其中两个展厅推出特别展览,展出精选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而多媒体设施和互动装置,生动地呈现香港故宫的展品。 故宫内所有展品均弥足珍贵,他以两个特别展览的展品为例,35幅晋唐元书画,因古代书画对光照、温湿度十分敏感,故展期只有3个月,便要送返北京故宫博物院存放3年,才可以重见天日;而另一个有关马文化的展品,除了79件文物来自故宫,另有13件展品来自法国罗浮宫。 read more

外交部驻港公署谴责美方霸凌制裁:中方不怕鬼不惧压不信邪,美方注定多行不义必自毙
针对美国政府悍然炮制所谓「商业警告」,毫无理据抹黑香港营商环境,并制裁中央驻港机构官员,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指出美方有关霸凌行径蛮横之极、无理之极,严重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赤裸裸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绝不接受,必将坚决反击! 发言人表示,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社会秩序恢复,法治原则彰显,发展重回正轨,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自由,外国在港投资者迎来更加安全、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包括美驻港企业在内国际持份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报告再次肯定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近日媒体还报道在港美国商界普遍反对美政府出台「商业警告」,认为美政府举动堪称疯狂,只会适得其反。美方无视中方反对和商界呼声,一意孤行炮制所谓「警告」,荒腔走板唱衰香港前景,危言耸听恐吓在港外国投资者,其担心香港营商环境是假,企图破坏香港繁荣稳定、危害中国国家安全、阻挠中国发展是真。美方的卑劣图谋令人不齿,绝不会得逞! 发言人指出,美方一再搬出制裁等卑鄙伎俩向中方施压,蛮横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粗暴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再次暴露了「美式霸凌」、「美式双标」的穷凶极恶、自大狂妄。美方行径逆历史潮流而动,这种施压制裁的不义之举再多再滥都不过是废纸一张,阻挠不了「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坚定步伐和中华民族不可逆转的复兴大势。中国共产党已迎来百年华诞,中国被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谁还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国际社会有识之士一定会坚定反对美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站在正义这一边。 发言人表示,中国已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力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随着国安法实施和完善选举制度落地,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更加稳固,法治和营商环境更加优良,社会氛围更加和谐,「东方之珠」必将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相信任何不持偏见的国际投资者都将从香港实际和自身在港利益出发,作出客观判断和理性选择。 发言人强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香港繁荣稳定不容破坏。我们敦促美方悬崖勒马,立即停止反中乱港的政治图谋,停止肆意挥舞制裁大棒的霸凌行径,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对美方肆意妄为,中国人民必将给予迎头痛击! read more

国务院港澳办:必须对香港「支联会」依法追究到底
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9月25日发表谈话表示,香港「支联会」昨日(25日)宣布解散,是这一反中乱港组织的必然下场。我们坚决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对「支联会」的涉嫌违法行为继续调查、依法追究到底。 发言人指出,「支联会」从成立开始就提出颠覆国家政权的纲领。一直以来,其不断通过造谣、诽谤和组织非法游行集会,攻击抹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攻击抹黑宪法所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以此煽动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敌视甚至仇恨,进而达到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该组织还长期勾结和配合外部势力对华对港施压制裁,充当外部势力在香港策动「颜色革命」并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颠覆活动的「急先锋」和「马前卒」。很显然,「支联会」的所作所为已严重危害国家安全,这不是其所谓「争取民主自由」的幌子所能掩盖的,不是其百般狡辩所能抵赖的,也不是其打「悲情牌」所能蒙混过去的。 发言人指出,「支联会」及其骨干分子在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后仍然负隅顽抗。他们顽固奉行违法政纲,对抗警方调查,并继续以「违法达义」「公民抗命」等歪理邪说煽惑市民。「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直到该组织行将覆灭的最后一刻还大放厥词,妄言抗争到底。对如此嚣张的反中乱港组织和反中乱港分子,必须依法严惩、以儆效尤! 发言人表示,随着香港拨乱反正的深入,各种反中乱港组织正纷纷作「鸟兽散」。对此广大市民拍手称快,并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些组织依法追究,除恶务尽。只有全面消除反中乱港组织及其遗毒,香港当前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才能巩固发展,香港的未来才能更加安全、更加美好、更加光明。 read more

梁振英:市民应履行责任投票向过去令人蒙羞的立法会「说不」
立法会换届选举今日正式投票。前特首、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今早前往所属票站投票后表示,今次是本港完善选举制度后,首次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投票意义除了选贤与能,亦是向过往令本港停滞不前、磋跎岁月的立法会选举制度、以及选出的部分议员「说不」。 梁振英呼吁选民尽早投票。他指,今次的候选人有全面代表性。他相信当选者组成的立法会,能够掌握好国家发展势头和机遇,令各行业市民有更好生活。 他稍后又在Facebook发文表示,过去的立法会,相当一部分议员违反基本法,经常「拉布」,冲击主席台,破坏议会秩序,拒绝履行议员责任,甚至甘愿作为西方国家的马前卒;而从候选人的背景、政纲和竞选辩论看来,这次选举产生的立法会可以更全面地根据1990年颁布的基本法的规定,代表香港社会各地区、各行业和各阶层的诉求,同时告别立法会过去不断「拉布」、不断蹉跎岁月的丑态。 梁振英又呼吁市民履行责任,今晚10:30之前投下神圣的一票,选贤与能,同时向过去令香港人蒙羞的立法会「 SAY NO」。 read more

检阅香港警察学院结业会操 周一鸣冀学员身体力行说好警察故事
警务处副处长(管理)周一鸣今日(17日)为香港警察学院结业典礼担任检阅官。今日共有35名见习督察及58名学警结业。周一鸣勉励学员身体力行,向市民展现警队的专业表现,说好警察故事。 周一鸣致辞时分享到警察学院是每一位同袍开展警队生涯的共同起点,而每位警员都有责任将警队专业一面呈现在市民面前,期望学员毕业后可以学以致用,以专业表现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市民,无负政府和市民对警队的期望。他强调初级警务人员是警队的中流砥柱,永远是维持治安的最前线。 他形容警察故事就像一部连续剧,在「保护市民生命财产」的主题下衍生不同单元,不同岗位的警务人员在警队中肩负不同的职责,担当不同的角色,然而他们无论身处哪一个工作岗位,当初加入警队的信念、对除暴安良及心系社会的执着,也会贯穿每一个角色和每一个单元的警察故事。 周一鸣指出,香港警察能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警队之一,全凭警员坚持信念,实践初心、保持良好内部沟通,以及在面对难关时,能充分发挥「一人走多一步,一定可以走得更远」的信念。他希望学员日后在遇到逆境时,能提醒自己肩负着当警察的使命,继续前行,并期望他们为了彰显公义,再辛苦也必须坚持。 周一鸣勉励毕业学员,只要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一个具诚信、莫忘初心的警务人员,必定能演绎出一段令自己、家人及朋友均引以为傲的警察故事。 read more

香港安心出行热线延长服务至朝7晚11 助市民处理红黄转码等问题
「安心出行」电话热线今日(19日)起加强服务,除增加人手外,服务时间将会延长至晚上11时,以便一站式协助市民处理有关「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以及「红、黄码」转码事宜等问题,市民可于每日早上7时至晚上11时致电2626 3066查询。 政府表示留意到过去数天,小部分市民或未能成功转码,原因可能包括「安心出行」未有更新至3.4.0或以上版本,或网上申报快速测试阴性结果时,提交的身份证资料不准确,或未符合申报条件。 政府指,已接种至少两剂新冠疫苗的确诊人士,如在第六天及第七天(或其后连续两天)均在快速测试获阴性结果,可在网站自我申报,便可提早完成隔离,其「安心出行」会自动比对系统的申报纪录及即时将其「红码」回复为「蓝码」,至今已有近一万人成功申报,并取得「蓝码」。 read more

洪为民:前海方案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日前,国务院公布前海深港合作区方案,将前海合作区域面积扩大至原本的8倍。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联络官洪为民今日(11日)在一个电台节目指,方案重点是深化改革开放,内地会透过制度创新,与香港衔接,达至便利营商。他相信前海会对香港专业服务作进一步开放,容许更多本港专业人士到前海执业;金融方面亦会有更多互联互通措施,在前海先行先试,包括南向债券通等,同时本港会参与打造区内国际创科中心,内地欢迎更多香港大学在内地设校园和研究中心。 洪为民指,不认同香港在方案中只负责协助深圳发展,相信随着香港与内地交流增加,香港能够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让不同行业进一步开拓内地市场。 read more

刘赐蕙:警队未来会投放更多资源加强与青年沟通
「2021年第二期好市民奖颁奖典礼」今日(28日)下午在湾仔会展举行,嘉许40名协助警方扑灭罪行的好巿民,以及表扬6间协助警方推动保护儿童工作的机构。 署理警务处处长刘赐蕙在致辞时表示,警方举办好市民奖颁奖礼,并加入保护儿童为主题。随着警方公共关系科升格为公共关系部,未来会投放更多资源加强与青年沟通,培养他们守法防罪意识、正确人生观和爱国情怀;并透过宣传教育,向社会传达保护儿童和栽培青少年的重要性。 今期共有40人获嘉许,年龄介乎14至69岁。40名得奖者分别协助警方侦破了数十宗与诈骗、盗窃、虐待动物及伤人有关的案件,当中更有因拯救生命而获奖。 read more

刘光源:香港国安法有力推动「一国两制」重回正轨
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刘光源今日(28日)应邀出席《香港国安法》法律论坛,并发表题为「良法善治,法安香江」的主旨演讲,围绕香港国安法分享看法。刘光源表示,两年来,香港国安法凸显治港「良法」重要作用,为香港持续带来「善治」成果。 刘光源指,香港国安法是一部固本强基之法,有力推动「一国两制」重回正轨。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头等大事,也是「一国两制」核心要求。香港国安法对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作出全面系统规定,构建起在特区防控国家安全风险的制度屏障,为「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加固安全根基。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一国」底线愈发牢固,「两制」获得更大活力和空间,特区治理效能得到提升,「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更加彰显。 刘光源称,香港国安法是一部正本清源之法,有力维护香港法治秩序。社会稳定是香港发展的前提。香港国安法剑指4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打击极少数卖国祸港殃民的违法犯罪分子,保护绝大多数香港市民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为香港创造出更加安全稳定、和谐便利的社会环境。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重拾法治尊严,违法犯罪得到应有惩治,社会安定、市民安全、人心安宁,香港的法治核心价值得到维护,「法治名片」重获光泽。 刘光源说,香港国安法是一部匡正祛邪之法,有力遏制外来干涉。香港回归后,一些外部势力利用香港不设防的漏洞和缺陷,公然插手和干预香港事务,与香港反中乱港势力沆瀣一气,为其撑腰打气、提供保护伞,利用香港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法治利刃作用彰显,反中乱港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外部干预势力在香港的「据点」被一个一个地拔除,内外敌对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黑手」被斩断。 刘光源表示,香港国安法是一部利港利民之法,有力保障香港经济繁荣发展。香港一直是国际投资者最青睐的营商地之一。香港国安立法后,个别西方国家肆意造谣抹黑香港营商环境,唱衰香港发展前景,但事实早已有力的回击这些恶意中伤。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十分稳固,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肯定香港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在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位列第三,香港继续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仍然是各国投资者兴业发家的乐土,「东方之珠」璀璨依旧。 刘光源指出,一些外部反华势力顽固推行「乱港遏华」图谋,严重威胁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香港面临的外部安全风险严峻,反映出一些国家固守冷战对抗的陈旧思维,折射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突出挑战。面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领域严峻挑战,中国主张: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唯我独尊。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搞「小圈子」、「小集团」、以意识形态割裂世界,是历史的倒退,必将被时代抛弃。坚持厉行法治,不搞霸凌霸道。践行国际法治,需恪守普遍公认的国际法则,搞例外主义和双重标准,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国际和平稳定,完全背弃正义,注定失败。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推行集团对抗、谋求单方面绝对安全,恰恰是绝对不安全。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必将为消弭和平赤字、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有力支撑。 刘光源强调,香港回归后,处理香港特区的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国际社会各方是「一国两制」事业受益者,理应恪守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等国际法基本原则,而不是肆行「双标」,打着「民主」「法治」幌子,公然干预香港事务;理应尊重事实、认清大势,而不是颠倒黑白,在涉港问题上兴风作浪、造谣生事,极尽诬蔑抹黑之能事;理应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及自身在港利益,而不是霸凌成性,频繁上演损人不利己的政治表演和「制裁」闹剧,最终只会作茧自缚、自食其果。外交公署始终践行外交护港、外交惠港、外交为民,将继续同一切外部干预势力做寸土必争、寸步不让的决绝斗争,共同守护好香港这个美好家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