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起抵港隔离第三天加测核酸,暂缓个别航线熔断机制

特区政府与贸发局合办的第12届「亚洲物流航运及空运会议」今天(22日)起一连两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及网上举行。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时表示,本港经济基础维持强健,香港积极寻求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加强与外国联系,说好「香港故事」,强调政府重视创新科技发展,未来将利用科研成果投入到物流航运及空运业,期望投资者在香港找到更多机会。 今年会议汇聚超过90个国际机构代表,在接近30场专题论坛分享前瞻性观点,交流及探讨业界最新发展,会议预计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及地区、超过14,000名观众参与。陈茂波为大会致欢迎辞时表示,全球经济前景转差并充满不确定性,疫情、地缘政治紧张、贸易争端、供应链问题、高通胀、货币政策紧缩,食物和能源危机,都测试经济及企业的应对能力,而香港经济发展亦难免受到影响。不过,他提到香港基础仍然强劲,金融系统稳定;而自香港回归以来,多年来亦经过不少大事件和金融危机,目前前景机遇亦多,包括国家「十四五」规划、大湾区发展等。 陈茂波续指,香港现时积极寻求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同时外国加强联系,说好香港故事,政府重视创新科技发展,未来将利用人工智能、机械人等科研成果,投入到物流航运及空运业,协助业界发展。他又指香港正逐渐恢复过来,期望投资者在香港找到更多机会。 今年会议举行多场对谈及论坛,环球知名讲者分析全球物流、航运及空运业界最新趋势。环球业界领袖从多角度探讨国际及区域协作、大湾区发展、RCEP、创新科技及可持续发展等热门议题。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与来宾探讨各国政府及企业如何透过国际及区域的协作,以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嘉里物流环球货代总裁Mathieu Renard Biron、达飞轮船(中国)首席执行官何律铎、溢达集团首席财务官王炜基,分享企业如何在瞬息万变的营商环境中,凭借互通和协作,以及创新思维,达至业务蜕变及供应链转型,以引领业务增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引进新常态,助业务增长。 空运物流方面。Seabury Cargo执行董事Marco Bloemen、国泰航空货运董事欧永棠、DHL Express 中亚区枢纽中心总经理李吉庆、香港青鹬投资管理首席执行官尹大雪、瑞银亚太区可持续金融办公室大中华区可持续金融主管Tasos Zavitsanakis、中国外运海外东南亚区域副总经理周海瑞,以及香港机场管理局航空货运及后勤助理总经理刘崇苓,讨论香港作为「机场城市」的愿景,并对机场第三跑道如何大幅增加运力、扩建速递货运站、高端物流中心、人才培训、以及与内地机场协作,产生协同效应等议题作深入讨论。 同日举行的航运论坛,将探讨大湾区发展、脱碳和行业可持续发展,互联互通是大湾区城市合作的焦点,多个航运及科企行业代表出席讨论,包括海问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合伙人及国际航运公会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刘洋、贝仕船舶管理(香港)董事总经理Firoze Mirza船长,探讨香港如何在大湾区策略下,透过高增值航运服务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海运枢纽地位。国际航运公会副秘书长Simon Bennett、马士基亚太航运运营中心总裁柯安素及Onomondo首席执行官Michael Karlsen,则共同探讨业界如何透过具体的协作行动,提高其对航运业可持续发展、脱碳及数码化的承诺,并分析可持续及数字化航运,在行业发展的潜力、机遇及优势。 read more
在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最新发布的《202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排名从去年全球第7位上升至第5位。丹麦排名首位,随后为瑞士、新加坡和瑞典。 在《2022年报》的四个竞争力因素中,香港继续在“政府效率”和“营商效率”取得良好的排名,在“经济表现”和“基础建设”的排名亦有所上升。在子因素方面,香港在“商业法规”继续排名在全球第一位,在“公共财政”、“税务政策”以及“国际投资”亦位于全球前三名。 政府发言人今日(15日)表示,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22年报》肯定香港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香港的竞争力有赖于我们在“一国两制”下的制度优势,包括法治及司法独立、资金自由进出、自由的贸易和投资制度、简单低税制、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率的政府。 发言人补充指,面对环球激烈竞争,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致力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在巩固自身制度和竞争优势的同时,特区政府会积极加强在基础建设、创新科技、人才培育和增加土地供应等方面的投资,为香港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展望未来,亚洲各经济体,特别是内地,将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在“一国两制”的安排下,香港将继续发挥好门户、跳板和中介人的独特角色,并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握好国家“一国两制”和重大发展战略,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机遇。我们对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充满信心。 read more
入境事务处早前宣布,1996、1997、1998、1999、2000年出生的香港居民须于今日(7日)至12月10日到智能身份证换领中心办理换领新智能身份证手续。 换证安排适用于全港市民,不论是永久性居民或在本港就业、投资、居留或就读的非永久性居民,均须在指明期限内前往换证中心办理换证手续。 入境处设有关爱安排,合资格换证人士可携同最多两名残疾人士一同换证。 read more
立法会议员、行政会议成员林健锋今日(7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每日最多可有6万港人北上,是恰当的配额,强调要一并检视内地人南下再北上的数字,再适当调整配额。 林健锋指出,期望农历新年前,每日北上配额可以增至10万个以上,让更多港人可以回乡探亲,或者到内地进行商务活动,形容是「急市民所急」。他强调,当局一定要做好通关配套,否则可能会造成大混乱,强调各方都要周详配合,以切合过境人士的期望。 read more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早前公布,经研究,自今日(12日)零时起,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香港往珠海方向再增开20:00班次,现时香港往珠海金巴已增至每日10班。旅客须先于微信公众号「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wechat ID:hzmbus)或登入网页预购车票,现场不设售票。 调整后班次安排如下: 内地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香港与内地的通关备受关注。深圳健康驿站名额从上周五(9日)起由1000个增至2000个,预约人数激增。12月8日16时30分,预约系统显示,申报参加12月14日健康驿站摇号的人数有约1.88万人;至18时,申报摇号人数则超过1.9万人,摇号中签概率约10%。 read more
许正宇:「0+3」推动国际联通 放宽入境检疫以数据科学為本 政府下周一(26日)起放宽入境检疫限制至「0+3」,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24日)表示,商界欢迎放宽检疫,认為这是推动本港与国际联通的一大步,强调放宽是以数据科学為本,政府下一步措施是再审视新安排下的有关数据。 许正宇出席一节目时表示,目前本港面临的经济困境不是香港独有,全球经济体包括美国及欧洲等都面对通胀及加息问题,香港作為外向型经济体一定会受到影响,应持续留意外围客观因素。他又预料,美国下半年会进一步加息,呼吁市民在置业时要量力而行,多加考虑息口上升趋势,及长远的投资能力。 许正宇表示,本港下月将发放第二阶段电子消费券,為经济注入动力,政府亦会推出不同措施以支援中小企,包括延长「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计划」及「还息不还本计划」等。 read more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今日(29日)视察竹篙湾检疫中心,了解中心为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工作,以确保为可能出现的疫情变化作好应变计划。 她听取了民众安全服务队(民安队)和卫生署同事汇报该中心现时运作情况,包括单位数目、最新入住率、如何安排合适单位予不同需要的入住人士,以及提升清洁效率以加快单位的流转速度等。 陈肇始教授表示︰“全球疫情因Omicron变异病毒株急速恶化,输入香港的确诊个案数目亦有上升趋势。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数字,在12月26及12月27日确诊个案中,有超过九成涉及Omicron变异病毒株。” 陈肇始提到,“有鉴于Omicron变异病毒株来势汹汹,为应对及防范Omicron个案的输入风险,政府将继续采取至为严谨的‘外防输入’措施,将发现有Omicron个案,并有可能导致当地传播及输出个案的海外地区,指明为A组指明地区。政府同时亦会密切监察相关海外地区Omicron个案有否广泛传播,并对发现有从当地来港的Omicron输入个案的A组指明地区实施更为严谨的加强监测措施,包括要求从‘加强监测A组地区’抵港人士抵港首四天须在检疫中心强制检疫和在抵港首七天须每天接受检测。” 陈肇始表示,“作为本港的主要检疫设施和‘外防输入’的一道重要防线,我知悉竹篙湾检疫中心已经为此作充分准备和应变。由于近日入住该中心的抵港人士和确诊人士的密切接触者的人数已有所增加,令该中心的工作较为繁忙,我衷心感谢在中心工作的人员,包括来自卫生署、民安队、医疗辅助队、警务处和消防处的同事一直紧守岗位,为抗疫作出贡献。” 陈肇始教授上周四(12月23日)召开会议,与食物及卫生局、卫生署和医院管理局为可能出现的第五波疫情商讨应变工作,以便有需要时,可迅速启动各项应变措施,包括在检测、检疫、隔离、治疗、社交距离等方面的措施均会即时加强。 她强调︰“我们目前正不断检视及调整防控措施和策略,务求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并继续以‘动态清零’为目标。”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严峻,自昨日(5日)下午6时30分起围封强检的香港仔海珊阁海瑚阁,今日(6日)下午约一时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并正在「受限区域」内进行执法行动,确认「受限区域」内所有人士已接受强制检测。 自今日下午约1时起,香港仔指明「受限区域」内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如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佩戴手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可在向订明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后,经由指定出口离开「受限区域」。 政府昨日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在昨日晚上11时前到采样站接受鼻腔和咽喉合并拭子样本采集及检测。其间759名身处「受限区域」内的人士接受检测,当中发现47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read more
近日不少港人过关回内地,期望赶及在内地过农历新年,深圳湾口岸连日来出现排队人龙。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联同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联主席李慧琼,今日去信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希望深圳当局增加口岸人手安排,处理过关、防疫登记、酒店分流、饮食安排等。 两人在信中表示,年关将至,大批港人打算回内地过农历新年,为赶及完成21日检疫隔离期,近日赶着过关返乡,造成口岸区域出现大量人潮,经深圳湾口岸过关的港人,排队人龙在内地入境管制区已倒灌至香港出境管制区,在场等候过关人士最少要轮候至少6小时以上才能过关,不少人因长时间排队而疲累不堪。 两人又指,据悉,由于内地口岸边检人手不多,要严谨检查入境港人的核酸检测结果,加上在深圳一方要再接受采样检测,令过关时间大大延长,因此希望深圳当局能够及时处理。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日(17日)宣布,行政长官已以其香港大学校监的身分,委任王沛诗为港大校务委员会主席,任期由2022年1月1日起生效,为期3年。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欢迎王沛诗出任港大校务委员会主席。他说,王女士公职经验丰富,2017年起担任港大校务委员会成员,现时是最低工资委员会及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主席。在专上教育方面,除港大校务委员会外,她曾服务于港大校董会及香港演艺学院校董会。王女士拥有卓越的能力以及在多方面的丰富经验,是一位有担当的社会领袖。深信她必定能带领港大精益求精,再创佳绩。 此外,杨润雄向即将卸任的校务委员会主席李国章教授致谢。他说,李教授2016年1月起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在李教授的英明领导下,港大继续发挥其作为世界顶尖大学的优势,凭着卓越研究、优秀教学及知识交流,吸引及培育全球英才。港大亦积极与内地及其他地区联系,推进港大的国际化进程,成就斐然。杨润雄代表政府对李教授长期的领导和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