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陈茂波: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将发挥更关键角色
香港现时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处理全球75%离岸人民币结算业务,去年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量逾7万亿元。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5日)发表网志,表示从国际大趋势来看,随着国家经济体量持续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储备方面的需求,将会不断持续增加。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将会发挥更关键的角色。 陈茂波指出,政府会进一步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工具和渠道,以及稳妥高效的汇兑,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管理工具等财资服务,并且会优化相关的市场基建,让人民币更好地在离岸市场循环流动,发挥好香港作为「国内境外」的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功能,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陈茂波又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不断丰富本港金融市场多元发展,只要认清自身优势和定位,抓准国际大形势,服务好国家之所需,香港的金融业必定能取得质和量的进一步提升。他说,当局已下决心将香港发展为更全面且具深度的国际金融中心。除了股市外,债券、基金、保险及衍生产品等都是全力推动的范畴。 陈茂波网志全文↓ 近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风险日益增加,各类有效转移相关风险的金融工具和另类投资,正逐渐受到市场重视。日前,本港便第二度迎来保险相连证券(Insurance-linked Securities, ILS)的发行,金额达1.5亿美元,目标为日本台风造成的行业损失提供保障。这次ILS的发行,让香港在金融服务业多元化发展的路上,再向前稳步迈进。 这次的ILS是由内地一间再保险公司发行的巨灾债券,也是我于2021-22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宣布推出「保险相连证券资助先导计划」后,第二次有ILS在本港发行。这项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强化香港作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的功能,每宗合资格申请在计划下将可获最多达1,200万港元的资助。与此同时,我们已经通过立法为包括「巨灾债券」在内的ILS,设立了专属的规管制度,从而营造一个蓬勃的ILS生态圈,提升承保能力、加强金融韧性和收窄保障缺口。 多年来,香港金融市场的新股上市集资业务非常畅旺,往往是市场的谈论焦点。然而,我们下决心将香港发展为更全面且具深度的国际金融中心。除了股市外,债券、基金、保险及衍生产品等都是我们全力推动的范畴。就以债市发展为例,我们近年的努力已渐见成果,香港目前是继内地和南韩之后,债券发行量在亚洲(除日本外)第三大的地区。 事实上,债券对投资者而言也是一项重要的投资工具,让资金可按投资年期需要及风险承受的程度,配对合适的项目。债市的发展有助形成长期的孳息曲线,这是长期资金成本的重要参考数据,有助投资者管理风险,也有助引导长期资金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简而言之,债券的资产及风险管理功能,有助汇聚长期资金。 为加快本港债市的深化发展,由我担任主席的「香港债券市场发展督导委员会」去年全面检视了本港债券市场的「生态系统」,我们会致力增加本港债券交易的透明度、提升交易效率,进一步激活本港债市的发展。事实上,近年我们正积极推动多种类和多币种债券发行,并利用税务措施,吸引更多区内机构利用香港市场发债融资。例如,深圳市政府去年十月份在香港发行了50亿元人民币地方债券,是首个内地的地方政府在境外发债;特区政府也在去年首次发行分别以欧元和人民币计价的绿色债券。可以说,近年债市在发展速度、市场规模、产品种类、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事实上,绿色债券以至相关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将是未来我们推动本港债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家一直十分支持香港发展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并分别在2019年及2020年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中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的绿色金融中心。香港作为区内的绿色及可持续金融中心,可发挥引导国际资金支持国家经济向绿色转型的重要作用,助力国家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过去几年,特区政府与金融监管机构和业界同心协力,以多管齐下的策略推动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发展。2019年至今,特区政府成功发行总额接近100亿美元的绿色债券,深受投资者欢迎,为香港和区内的潜在发行人提供了重要的新基准,并丰富了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生态。 这些发行也取得了多项突破,例如在2021年二月我们发行总额为25亿美元的一批政府绿色债券,是当时全球最大的政府类别美元计价绿债,而其中的30年期债券更是亚洲最长年期的政府类别美元计价绿债。我们其后在十一月再发行约40亿美元等值的政府绿色债券,首次包含了欧元债券和人民币债券,而其中的20年期欧元债券是当时亚洲地区最长发行年期的政府类欧元绿债。早前,我们亦发行了首批总额为200亿港元的绿色零售债券,是全球至今发行额最大的绿色零售债券,这除了扩大了绿色和可持续产品的种类,亦进一步丰富本地零售债券市场。 除了发行政府债券,我们也希望为全球各地的政府和企业提供一个绿色的筹融资平台,鼓励更多业界和外部评审机构善用香港作为绿色融资据点。我们去年推出了为期三年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资助合资格的债券发行人和借款人的发债及外部评审服务支出。计划推出一年以来,已批出近100宗申请,资助额合计约一亿元。早前,我们进一步把申请外部评审费用资助的最低贷款额门槛,由二亿元降至一亿元,让更多企业受惠。 除了债市、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外,离岸人民币业务也是香港未来必须继续着力发展和推动的重点工作。 香港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处理全球75%离岸人民币结算业务,去年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量逾七万亿人民币。在香港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超过8,000亿元,占全球离岸人民币存款约60%。此外,国家财政部自2009年开始连续十三年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至今在港发行共2,380亿元人民币国债。中国人民银行亦建立在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常态机制,自2018年开始在香港发行人民币票据,至今在港发行共5,000亿元人民币票据。从国际大趋势来看,随着国家经济体量持续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储备方面的需求,将会不断持续增加。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将会发挥更关键的角色。 展望未来,我们会循多方向进一步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工具和渠道,以及稳妥高效的汇兑,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管理工具等财资服务,并且会优化相关的市场基建,让人民币更好地在离岸市场循环流动,发挥好香港作为「国内境外」的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功能,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我们会继续不断丰富本港金融市场的多元发展,只要我们认清自身优势和定位,巩固强项、补足短板,抓准国际大形势,服务好国家之所需,香港的金融业必定能取得质和量的进一步提升。 read more

陈茂波:外围漫天风雨 「0+3」促本港经济迈向晴天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5日)发表网志,指出环球金融市场上周继续波动,多家主要央行大幅加息,以及预告会继续加息的言论,触发了股市、汇市和商品市场明显震荡。他形容外围经济状况「漫天风雨」,本港势必多方面受到影响。不过,本港明日实施「0+3」,外地人员往还近期正快速恢复,如同正「迈向晴天」,在隧道中看见曙光。 陈茂波指,外围经济影响下,本港的出口将进一步受压。本港商品出口已连续3个月按年萎缩,即将公布的8月跌幅继续扩大。同时,借贷成本上升,金融市场亦会持续波动,资产价格受压。不过,从香港本身而言,过去一周也有好消息。随着新增确诊数字渐趋平稳,在平衡风险后,入境防疫要求明日起放宽,包括取消入境人士的酒店检疫安排,改为「0+3」的规定;旅客登机前可以快速抗原测试取代核酸检测等,市民和商界普遍欢迎措施。正如行政长官指出,希望在有效管控疫情的情况下,让社会和经济有最大的恢复空间,也让香港能够联通世界、保持竞争力,并尽量减少抵港人士的不便。 陈茂波续指,疫情困扰世界已接近三年,外地的人员往还近期正快速恢复,有人形容环球疫情已在隧道中看见曙光。但在这关键时刻,更必须齐心全力冲刺,积极配合防疫要求,同时亦要加速做好复常的各项准备,以便在迈向「后疫情」阶段时,也能捕捉经济恢复带来的机遇。他又提到,还有一个星期左右,便是10月1日国庆节,碰巧当日亦发放第二期的消费券,期望可提振消费需求,让市民与家人相聚、愉快消费,庆祝国庆。 read more

刘宇隆:不建议幼童沟针疫苗接种间距或缩短
政府批准幼儿版(6个月至4岁)及儿童版(5岁至11岁)复必泰疫苗在港紧急使用。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讲座教授刘宇隆今日(13日)表示,自己与世卫均不建议幼童「沟针」,强调复必泰及科兴疫苗均有效且无明显分别,因本港冬季料出现疫情,建议家长不需等复必泰,尽快为儿童打针。他又说,政府专家将于今日下午讨论缩短儿童疫苗首两剂接种间距时间。 刘宇隆表示,目前本港约有12万名3岁或以下幼童,疫苗覆盖率仅18%,即有逾10万人未接种疫苗,而过去有约2.2万名幼童感染、2人死亡及20人重症。他表示,只有少部人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烧及针口痛,但很快会消退,因幼童版复必泰较成人版稀释10%,且接种间距长,青少年心肌炎发病率已控制到很低水平。 至于是否应该「沟针」,刘宇隆称自己和世卫都不建议沟针,并称研究指无论是两针科兴还是两针复必泰,预防重症效率均达到九成。而原本已接种首剂成人版复必泰的5至11岁儿童,第二针可考虑转打儿童版复必泰。 被问及幼童版及儿童版复必泰能否赶及在冬季新一波疫情前接种,刘宇隆认为家长不需等待,应尽快安排子女接种,因科兴与复必泰一样好,并强调科兴的安全性有更多保证。 read more

选委会选举今举行林郑到达会展中心票站
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今日(19日)举行,是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场选举。412名候选人将竞逐13个界别分组共364个席位,投票人或获授权代表可于上午9时至晚上6时期间前往票站投票。上午8时半左右,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到达湾仔会展中心投票站,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亦到场视察票站准备情况。 read more

年底立法会选举提名期10月30日开始
政府昨日(17日)提交立法会的文件指,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今年12月19日举行,提名期定于10月30日至11月12日,10月初会刊宪公布。 文件中指,当局已借得足够场地供设立超过620个一般投票站,教育局亦已将投票日翌日定为学校假期,以配合学校管理机构借出场地作投票站。当局将在湾仔会展中心设立一个选委会界别投票站,以供该界别的选民投票,并且计划招募约36,000名工作人员,负责投票及点票相关工作。 与往届不同的是,政府计划将投票时间改为上午8时半至晚上10时半。今次选举将采用电子选民登记册系统及其他改善措施,选举事务处认为,有需要让投票站工作人员有更多时间,对设备和包括數据网络连接的其他设置进行最后检查。 点票安排方面,地方选区会继续采用一贯投票兼点票安排,投票站在投票结束后,会立即转换成点票站。功能组别的点票安排大致沿用以往安排,集中在中央点票站以人手进行点票。至于新增的选委会界别,亦采用中央点票安排,并会在光学标记阅读系统的辅助下,进行自动点票工作。 此外,政府表示,会在竹篙湾检疫中心内设立投票站,让接受强制检疫的人士投票。当局提醒不在港但有意投票的选民,应尽早规划行程及预留足够时间完成抵港检疫安排。至于容许家居检疫的选民,卫生防护中心不建议为该类选民提供特别投票安排,指走入社区存在风险。 read more

聂德权吁企业和团体应鼓励员工尽早接种疫苗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昨日(28日)到铜锣湾皇室大厦,与华人置业集团行政总裁陈凯韵(甘比),一起视察该集团超过200名员工、租户等透过政府外展服务接种复必泰疫苗的情况。 聂德权呼吁企业和团体应鼓励员工尽早接种疫苗,透过大幅提升接种疫苗比率,尽速为香港建立保护屏障,让社会早日恢复常态。企业和团体若有足够接种疫苗的员工数目,和足够的合适地方和空间,便可透过疫苗接种外展服务,以更便利的形式为其员工接种疫苗。 公务员事务局自推出外展疫苗接种计划以来,各界反应踊跃,局方已为香港体育学院、国际专业服务企业、地产发展商、金融机构、建造业界、大学和地区团体提供了外展疫苗接种服务。 read more

知识产权署:不会绕过版权持有人提出检控
被称为“网络23条”的版权(修订)条例草案“翻生”,政府昨(24日)宣布重启工作,并展开3个月公众咨询,有网民忧虑二次创作有机会被视为侵权。知识产权署署长黄福来今早(25日)在电台节目强调,政府绝对不会绕过版权持有人去提出检控,因作品是否涉及侵权,最重要是版权拥有人本身有否同意、默许或者追究,若果版权持有人本身没有反对,政府无从提出检控。 至于网上影片创作者若使用他人作品得到广告分红时,日后会否存在违法风险,黄解释相关平台现时已有设计,让版权拥有人知道作品被使用,再作相应回应,认为已是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被问到翻唱歌曲批评官员是否属评论时事的豁免范围,黄指需要看翻唱背后的目的是否属于豁免范围,上一次公众咨询期间,有关问题并非大家担心所在。 公众咨询新增3类豁免,包括戏仿、讽刺和评论时事的使用版权作品,黄指今次建议的豁免已照顾绝大部分二次创作和网上行为。对于未有订明讽刺和戏仿的定义,他称2013年公众咨询、与持份者倾谈,以及在立法会法案委员会讨论时,大家都认为有关范围清楚明确,即是属于公认文学或艺术创作手法,亦要促进市民表达自由。 民主党资讯科技政策发言人冼卓岚在同一节目表示,咨询文件内并没有就部分豁免范畴作出定义,他认为未必需要将法例“写死”,但亦可以列出有关案例或者情景。他解释,当局不一定要限制某些豁免内容,而是订明在使用版权的情况下有何情况需要遵守,只要符合条件就不属侵权,一些外国司法管辖区只需要民众作出简单声明,或者引用版权持有人,就可以使用版权物料,港府可以参考。 read more

香港康文署7.1免费开放康乐设施 包括公众游泳池
香港康文署因应香港回归25周年将举行多项庆祝活动,包括将于维港两岸,设置艺术与科学结合的装置,让巿民参观。康文署亦计划于七一当日,让巿民免费使用部分收费的室内及室外康乐设施。 康文署署长刘明光向传媒简介时提到,这项名为「艺术@维港」的活动,会与私人机构合作,于维港两岸,包括添马公园及尖东海旁等位置,举办展览。 另外,位于北角的油街实现新艺术空间,新扩建部份亦会于明天开幕,当中包括一个立体屏幕,展出两项超像真数码映像,不用立体眼镜,就可见到立体海浪及鲸鱼映象。 香港艺术馆及科学馆亦会有多项展览,联同香港大会堂及香港公共图书馆60周年纪念举行多项活动,以及在多区设花海及花墙,以庆祝回归。刘明光表示,有关活动会由今个月起,直至今年年底举行。 read more

邱腾华:正筹备成立「数字化经济发展委员会」 助经济全面复苏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今日(22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太区经济合作组织贸易部长会议上,强调国际合作和区域经济融合对疫后经济复苏的重要性。邱腾华表示,新冠疫情持续两年多,全球经济仍然面对很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在这艰难时期,国际合作更为重要。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政策制定者,共同的优先工作当然是采取行动重新联系亚太地区。 邱腾华指出,深化区域经济融合为建立稳健强韧和繁荣的未来提供基础。香港坚定支持自由贸易,深信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在重新联系亚太地区上,担当重要角色。香港热切期望并已作好准备,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建立更广阔的亚太自由贸易区作出贡献。 邱腾华特别谈及数码科技具备全方位重新联系亚太地区的潜力,是协助经济长远增长和全面复苏的工具。他表示,香港正筹备成立「数字化经济发展委员会」,以加快数字化经济进程,并呼吁成员经济体充分利用数码科技,以减低贸易成本、促进投资和恢复跨境往来。 邱腾华指出,亚太经合组织在促进贸易合作以达致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担当先驱的角色。他促请成员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探讨新兴的环保货物,并继续推进有关环保服务的讨论。在贸易部长会议期间,邱腾华与秘鲁外贸副部长Ms Ana Cecilia Gervasi 会面,双方同意就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展开探索性磋商。他亦与越南工贸部副部长Tran Quoc Khanh会面,就双方关注的议题交流意见。 read more

今起回港易、来港易暂停从珠海入境免检疫港珠「金巴」停运
近来广东出现新冠疫情。香港政府昨日(17日)公布,因应内地疫情最新情况,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将被列入「回港易/来港易计划暂不适用风险地区」。由于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内,自今日(18日)零时起,任何人士将不能透过「回港易」或「来港易」计划从珠海口岸经港珠澳大桥入境香港而获得豁免在港的强制检疫安排。 政府发言人说︰「上述安排于一月十八日零时起生效,『回港易』及『来港易』计划将暂时停止接受从珠海口岸经港珠澳大桥入境香港的预约申请。即使在此前已通过『回港易』或『来港易』计划取得从珠海口岸经港珠澳大桥入境香港的预约名额,亦将不能使用有关口岸进入香港而获得豁免港方的强制检疫安排。政府会向已预约而今次受影响的人士发出手机短讯,通知他们有关安排。」 特区政府表示,会继续与广东省政府就两地疫情防控措施保持紧密沟通和联系。 此外,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公司发通告,香港往返珠海班次今日起亦暂停服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