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骆惠宁会见航天科学家访港团
昨日(22日),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中联办内会见来港出席「时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动的航天科学家访港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前排左三),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前排右三)一行进行了交流。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参加会见。 负责「长征」「神舟」「北斗」「天问」「嫦娥」等国家重大航天项目的科学家团队今日下午抵达香港,展开为期5天的访问。科学家们将赴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和6所中学举办讲座,并参加本周六(26日)举办的「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暨月壤入港揭幕仪式。 read more

林郑月娥:香港劳工自强不息本届政府解决多项问题
适逢五一劳动节,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日)发表文章,经历两年多的新冠疫情冲击,各行各业工人生活并不容易,但他们仍谨守岗位,在前线参与和配合特区政府抗疫工作,确保市民身体健康。代表特区政府向每一位工人致以深切谢意。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奉行资本主义经济,公营部门规模只占整体经济四分之一,要更好保障劳工权益,须特区政府主动有为,制定可行的政策措施和所需法例,惟涉及劳资双方不同立场和意见,本届政府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回顾本届政府在劳工权益方面的成果,林郑月娥认为交出了一张亮丽的成绩表,解决多项缠绕劳工界多年的问题,例如自2019年1月起实施五天法定侍产假;自2020年12月起将法定产假由10个星期延长至14个星期,并破格地由政府向雇主发还额外法定产假薪酬,上限为每名雇员8万元;于2021年7月成功修订《雇佣条例》,逐步把法定假日由12日增加至17日;于2020年9月在劳工处成立专责科,加强对外籍家庭佣工的保障及向其雇主提供更好支援;加强就业支援方面,先后推出计划向年长人士、青年人及残疾人士发放留任津贴,并提高「就业展才能计划」下给予雇主的津贴等。 林郑表示,香港劳工自强不息、刻苦勤奋,过去几十年不断应对香港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展望未来,她相信劳工界仍会与政府同行,推进香港的经济发展。 read more

李家超参选第6届香港特首选举 提3大方向 冀与各界互动
国务院昨(8日)公布批准李家超辞职及免去其政务司司长一职,李家超今日(9日)下午2时半将召开网上新闻发布会,以“同为香港开新篇”为题,正式宣布参选第6届特首选举。李提出3大方向,希望做到以结果为目标解决不同问题、恢复香港的竞争力及奠定香港基石。他又希望促进政府变革,积极解决房屋、医疗及青年发展等香港的问题。 李家超表示,中央人民政府已经批准自己的辞职,免去自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的职务。现在正式宣布参选第6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40多年来,自己跟随香港发展进程,一步步走到特区政府的管治班子,经常反思要怎么样做,香港才能变得更好? 李家超提到,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承前启后,意义重大,香港需要把握好机遇,迈上新发展的台阶。 李家超指出,过去两年多,看到香港由乱到治的变化,看到发展变革的契机,深深感到未来5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 经过深入的思考,自己决定出来参选,承担历史使命,同社会各界及香港广大市民一起推动香港向前,期盼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香港,一个人人都要幸福的香港,一个高度开放的香港,一个广泛团结的香港,一个社会安宁的香港。 李家超强调,自己参选的决定,出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对香港的热爱,对市民的负责。自己有信心,在未来迎接公职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未来施政有三主要方向 李家超表示,未来施政有三大方向,第一是以结果为目标为解决问题,第二是加强香港竞争力,第三是奠定香港发展的稳固基石。 他称自己出身基层,明白政府要解决市民问题,未来政府理念及处事方式会有改变,建立共同解决问题的文化。他称若成功当选,会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积极与市民互动,制定能解决问题的政策,分享发展红利。 他指,香港把握好、善用自身优势和特长,提升在金融、航运、创科等方面的竞争力。他希望为香港开创新篇,创造安定稳定的环境,守住法治这核心价值。 李家超又指,未来5年香港要加快发展,稳固得来不易的稳定局面,令香港无后顾之忧大步出行,建立忠诚、担当政府,守住法治核心价值,确保“一国两制”下香港繁荣稳定。 若成功当选将走入社区倾听民意 他指自己在政府工作40多年,深知一个人能力再大都有限,要达至以上施政,必须依靠社会各界,若成功当选,会以诚恳态度走入社区听民意,积极延揽人才组建团队,委任各界人才专家出任政府、其他管治机构要职,共同做好各方面工作。 他形容这是新一曲交响乐,“我会当指挥,会当中每一位成员发挥其优势,尽展其所长,创造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益,香港奏出更辉煌新乐章”。他指世界大变,不进则退,“香港唔慢得、唔等得”,成功当选,会带政府高效施政,大力推进一国两制。 有记者问李家超参选前有否与中央官员接触,又说有指是中央钦点,问李怎样看。李家超回应指,作为特区官员与中央不同机构沟通,有利香港利益,又说自己过去的沟通都是本着香港实际情况解释,并以实际利益为依归,指中央非常考虑香港意见。 李家超说,自己是本着对国家忠诚、对香港热爱、对市民负责去参选,亦乐意见到其他人参选,乐意辩论施政理念。 李家超希望未来能给市民能够做事的政府、有担当的政府、能够决问题的政府,令市民能够有获得感。 李家超回应坊间质疑他在很多政策层面不熟悉,强调无人懂得所有事情,相信只有上帝才符合这种要求,“唔系要自己做晒所有嘢,系无可能㗎”。他反驳最重要是建立强大的团队,自己的班子会吸纳学者专家及有热诚的人,会邀请有有经验、愿景及学识的人士。 他说会令自己的团队各人都可以发挥所长,不会互相制肘,会做到“一加一大于二”。他说香港是国际城市,自己其中一个政策目标是保持竞争力,而且是与全球不同地方比较,会致力保持香港继续成为一个吸引人才居住、工作及实现梦想的地方。政府会扮演领导角色,令社会关注应关注的议题,坚守法治,保护人权自由,维持香港的多元活力及包容。 被问到过往主要在警务处工作,范围较单一,对金融理解不深,李家超称,特首要有领导能力,令整个政府做到事,成为有承担、惠及市民的政府,若当选会充分考虑有不同强项的人士加入政府,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精神,整个团队做到事,为市民带来幸福。他又指,香港是一个国际都会,他将致力确保香港仍然可以吸引全球人才前来居住、学习、工作、营商。 对于有指他在政商界人脉不深,李家超称他做事没有任何包袱,确保政府公平公正处理事情。 在回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时,李家超表示,自己参选是出于对国家忠诚,对香港的热爱,对市民负责;忠诚是基本条件,行政长官一定需要是爱国的人,否则绝对无资格;忠诚是基本的,没有忠诚自然不合格。但作为行政长官,其他事情也要做好,他表示若成功当选,会为香港带来一个会做事、敢担当而且做出成绩的政府;会为香港带来一个让市民觉得有受惠措施的政府,让市民有获得感,觉得在香港生活是有希望的,是幸福的。 在回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李家超指出,变革的目的,是给未来带来更多好处,变革非“为变而变”,好的东西、好的措施、好的做法会保留。虽然自己已经离开现届政府,但是自己有参与北部都会区等计划,对北部都会区看法正面,若成功当选,上任后会与自己的团队、其他人士再讨论这个问题。 李家超强调,有一个概念很重要,就是只要是好的、为香港带来幸福的,自己都会考虑。土地及房屋问题,是香港长期积累的问题。北部都会区会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但自己更希望从速度、做事成果方面,加快步伐处理土地房屋问题,让市民不再等待。社会上已经看到解决土地房屋问题的不同的方案,问题是正面推动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数量。 李家超指,明白香港社会有分歧、有不同意见,强调是自由开放城市必然现象,须沟通走入社区,行动以外,真诚态度及出发点非常重要,是沟通之始,对任何政府都是挑战,而有些问题永远解决不了,但政府要尽力多沟通,解决不了都要了解原因,承诺如果当选,必定是团队要做的工作,不只行动、更要用心做。 他说年轻人当然有自己的看法,但希望外界以结果去审视他的工作,因为结果是最客观,所以以此为施政方针。他举了通关为例子,表示去年底已到通关龙门口,但可惜Omicron突然来袭令通关泡汤。他指通关商讨时,双方有很多差异,但最终都有共识,在差异下寻求对接方法。 在回应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未来特首在面对不同问题上,最重要的真诚,要以香港整体利益为依归,不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他强调,将来的施政团队是一个集思广益、多元化、会充分考虑全面因素而作出应对方案的政府,在未来5年的施政中会全面提升香港竞争力,并建立稳固的环境,让香港无后顾之忧向前迈进。 对于外界评价李家超在处理修例风波时表现坚决,认为将来管治或是属于强硬派,李家超则回应,修例风波明显涉及“港独”和政治利益,有外部势力推波助澜,肆意攻击政府,影响政权稳定,令市民担惊受怕,特区政府必须要有适当有效的方法处理,但在面对其他问题上,当然会用不同手段,会在确保对事情有正确判断和明确对象后,再落实用什么方法解决。 对于如何评价本届政府和特首林郑月娥在过去5年施政的问题,李家超表示,现阶段不应该评价现届政府的施政,也不希望因此影响特区政府的工作,但他指出,现届政府的施政重点是针对这5年所面对的情况,政府每一位成员都在努力工作,希望为市民解决问题,强调任何人都应该为特区政府工作“加力”。 read more

梁振英勉港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昨晚(2日)在上海举行的「CY开讲·沪港同心庆回归专场」活动上,以「从二十大看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的作用」为题,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体会,与在沪港人互动交流。他指出,未来五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期,香港要结合内地力量,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通过实践和执行将更多好的想法落到实处。 梁振英强调,中国在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水平已与西方接近,有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存有戒心,认为中国的发展威胁到西方,更有什者鼓吹「西方的制度比中国的制度更优越」。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特别是外部的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要坚定「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了到2035年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目标任务,港人在很多方面可以贡献力量。梁振英建议,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2018年11月12日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的重要讲话,在更加积极主动助力国家全面开放、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实践、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等四个方面多思考、多实践。 关键服务业短板要补齐 在谈到助力国家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话题时,梁振英说,作为全球最开放的自由经济体,在开放的同时促发展,而不被西方垄断、卡脖子方面,香港都有经验。国家「十三五」规划就明确,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十四五」规划又重申,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香港未来要多思考,如何助力国家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梁振英坦言,建设海洋强国需要高水平的,与航运或海洋经济有关的海事服务业,但某些关键服务业方面仍存明显短板。他解释,发展海洋经济涉及海事相关的法律、金融、保险、船舶买卖与租赁,其中不少属于涉外专业服务,香港作为外向型专业服务中心,能提供相关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几乎都是西方的,「这里面就会有安全问题,该短板必须解决,要将关键服务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梁振英相信,香港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方面应有大作为。他举例说,香港有不少逾百年历史的非官方公益慈善组织,在老人服务、教育、医疗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借助香港的上述传统,四年前我们成立了『中国香港共享基金会』,为发展中国家的白内障致盲患者做免费手术」。 传播中华文明香港大有为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中国香港共享基金会,是中国首家在香港注册的非政府非牟利国际人道医学援助组织。梁振英介绍,基金会已在老挝正式启动「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希望未来五年帮助该国消除白内障致盲,助力民心相通,「中国公益事业『走出去』方面,香港是最适合的践行者,亦能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出去』」。 梁振英还表示,中医在国内外均面临西医的激烈竞争,中成药亦面临同样的竞争问题。他相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及的「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对香港有重要意义。香港应将自身的能力与内地能力相结合,将内地主要中药产业生产基地组织起来,探索中医药产业区域协作,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走出去」,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发挥好香港最大的价值。 由在沪港人同心盟主办,上海市黄浦海外联谊会、上海市黄浦海外联谊会香港联会承办的「CY开讲」活动,此前已成功举办多期。主办方介绍,希望透过梁振英副主席与在沪港人的深入交流,一道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新思路。 read more

香港今新增233确诊 元朗牡丹金阁累计12人中招包括1名厨师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5/a89c13a0debcc3d63c64d6c958f838a7.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未止,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本港今日(9日)新增233人确诊新冠肺炎,包括33宗输入病例,第5波至今累计个案共1,194,187宗;另再多1名患者离世。 元朗爆疫的食肆牡丹金阁尚品火锅涮涮锅,今日再呈报多1名厨师经快速检测确诊,他已接种3剂新冠疫苗,上周日有上班,最后上班为上周四(5日),昨日(8日)开始有病征,由于该个案曾在社区活动,有机会属社区感染。连同该名厨师,该群组至今累计12人染疫。 至于输入个案中,有19宗在机场发现,包括17宗为昨日抵港、2宗上周六(7日)抵港。昨日个案涉及7个航班,包括5宗乘国泰航空CX845航班、3宗乘加拿大航空AC007航班、4宗乘瑞士国际航空LX138航班、2宗乘阿联酋航空EK284航班,而酷航TR980航班、新加坡航空SQ882航班及卡塔尔航空QR818航班各有1宗个案;上周六的2宗个案则涉日本航空JL735。其余14宗个案在检疫酒店中发现,全部均是第3或5天确诊。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表示,新增1宗医管局死亡个案,为一名89岁的女病人,死者无打针记录。 现时共有959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各公立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留医。昨晚(8日)没新增病人情况危殆;另1人情况严重,2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 康复人数方面,过去一日有74人,当中有42人出院。第5波疫情至有48,872名病人康复,当中有48,256名病人已出院;两年疫情以来有61,252人康复,当中有60,636名病人已出院。医管局累计共22,626名员工染疫,当中22,487人已康复返回工作岗位。 read more

黎智英2项欺诈罪成被判囚5年9个月
壹传媒黎智英与壹传媒集团行政总监黄伟强,涉嫌隐瞒业主香港科技园公司,违反租契使用价值5.16亿港元将军澳工业村地段,令与黎智英相关的公司获得租金利益,2人因而被控欺诈罪。案件早前在区院经审讯后,黎、黄二人同被裁定罪成,并于上月进行求情后,案件押后至今早(10日)作出判刑。黎智英被判囚5年9个月、罚款200万港元及被颁令取消担任公司管理层等资格8年,另黄则被判囚21个月。法官陈广池指黎滥用传媒形象作为保护罩,使科技园及执法机构不敢贸然行事,为案中加重刑责因素;另法官虽接纳黄没有个人得益,但他作为涉案公司行政部主管,听取上司及黎的指示行事,可谓是助纣为虐执行诈骗行为。运载黎智英的囚车于今午约1时离开法院,现场有大批警员荷枪实弹戒备。 本案被告依次是黎智英(74岁)和黄伟强(61岁),两人被控一项欺诈罪,黎则再独自面对多一项欺诈罪,控罪指两人分别于1998年至2020年间,向香港科技园公司隐瞒,非按照租契附表等使用将军澳工业村骏盈街8号的处所。法官判刑时提及,黎就早前数宗涉及未经批准集结而共被判囚20个月,他已服毕有关刑期,并正就两宗案提出上诉。 法官判刑指本案犯手法虽不复杂,但涉及多人参与,可谓是明目张胆地犯案,令科技园政策措施受到打击,滥用政府批出的土地,令承租人自肥。法官指黎并没有任何求情陈词或求情信,而黎在背景报告中重申自己只是董事局主席及董事,并不是处理租契的角色,事件应归咎于总营运总裁,并指其定罪会打击香港营商环境及损害作为财务中心的声誉,而他又认为一些美国官员等的谴责言论是不请自来且毫无用处,他对此只能泰然处之,他亦重申自己并非政治人物及没有参与任何政党,及指自己没有做错,却对家人受压感歉疚。惟法官认为黎在案中有其重要角色,或黎需日理万机,但不应以此作为抗辩理由,否则签署承诺或法定声明等的措施便形同虚设。法官续指案中有6项加刑因素,包括案发横跨约12年,且占用处所的力高顾问有限公司(力高)在双方签订正式租契前已进驻涉案处所;力高使用涉案处所,不但租金可得优惠,亦保障免被迫迁等无形利益;税务安排上可享优惠;黎利用传媒机构作为保护罩行事,令科技园不敢贸然行事;涉及多人犯事,属有计划、有组织的年代久远欺诈行为;承租人并没把力高放在公司大堂水牌位置,亦没有告知科技园的巡查人员,使其未被发现。法官考虑后,将黎判囚5年9个月,并据有关条例下令取消黎担任公司管理层等资格8年,及在计算相关租金差额得益后,令黎罚款200万,并须于3个月内支付,否则加监12个月。 至于黄伟强,法官指黄身为壹传媒的行政主管,对涉案处所很多事均亲力亲为及高度参与,对于力高的搬迁亦有参与其中,认为此并非单一事件。而黄并没有悔意,他认为「这是上司的错」,而非其责任。法官指虽黄角色并非最重,但仍是欺诈行为的一分子,而其个人情况纵然令人对他有不少同情及感慨,但法庭须平衡公众利益,量刑时亦要反映案件严重情,并以示惩罚及阻吓,考虑后判黄21个月。 法官判刑后提及科技园作为政府土地政策执行者,理应善用法例赋予的权利打击违规者,惟科技园在本案中却「反主为客」,让承租人职员主导巡查,轻易接受职员所言,不尽不实地撰写巡查报告,认为他们「以和为贵」的态度有其改善的地方。法官又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高官权贵亦须守同一套法律,黎掌握作为第4权的传媒机构,不代表他不会犯法,对他作出检控亦非攻击新闻自由。法官强调本案纯然是一宗简单的欺诈案件,不应被扣上政治帽子,对控辩双方均不公平。 read more

本港累计5.6万人已打第三针疫苗
昨日(16日)是本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计划正式展开第264日,接种计划开展以来,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超过922万剂疫苗。 本月11日开打新冠疫苗第三剂,优先组别人士、即免疫力弱的病人和有较高感染风险的人士,包括60岁或以上人士和长期病患者可率先接种。截至今晚7时,昨日再多4225人接种首剂新冠疫苗,3425人接种第二剂新冠疫苗,另有6182人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本港至今逾468万人已接种第一剂,逾448万人已接种第二剂,56146人已接种第三剂。 read more

李家超:冀市民用选票选出为港做实事的议会
立法会选举今日(19日)投票。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早上到油麻地街坊会学校票站投票后表示,今日是完善选举制度后首场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会选出的议员,是为香港做实事、符合香港利益、不会背叛香港或甘心做外国代理人。 李家超形容,新的立法会既监察政府,亦会与政府良性互动,共同解决香港问题,呼吁大家积极踊跃投票,用选票诞生一个为香港做实事、长远为“一国两制”成功落实做工作、为香港整体利益去服务的立法会。他说,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之下,那些不利香港整体利益的“叛徒”(traitor)被排除在选举之外,不令他们破坏选举,这些人亦出来试图破坏香港选举。他说,正因如此,政府要确保这些人不会成功,而市民更要出来投票。 李家超又指,为确保选举公平、公开、公正、廉洁及安全进行,政府派出不同部门人员,留意及处理任何在今日发生的事情。廉政公署亦派员,确保选举廉洁进行。他表示,以往背叛香港利益,瘫痪立法会的力量仍然存在,并尝试破坏选举成功,,廉政公署已经拘捕10个人,通缉5个人,警方亦拘捕3个人,有信心防范到这方面的问题。 李家超还称,今次要确保有公平公开公正廉洁的选举,在安全方面一定确保选举公平进行,政府派出不同部门,留意各种情况,廉政公署都派员确保选举廉洁进行。 谈及今次投票感受,李家超说,自己投票非常畅顺,工作人员的介绍清晰、热诚。他又表示,今次选举是完善选举制度之后第一次选举,意义重大,将选出新一届立法会议员,这些议员将为香港解决问题,而不是做外国代理人。他说,新的立法会会符合香港整体长远利益,将会是解决问题的立法会,既监察政府又和政府良性互动、互相合作,这对香港长远发展,“一国两制”成功落实,有很大意义。 read more

政府:涂谨申等10人宣誓无效被DQ
香港特区政府上周五为九龙区区议员安排宣誓,监誓人、民政事务局局长确定55名区议员中,有45名区议员的宣誓有效,其中10人宣誓则有效性存疑,被要求提交额外资料。特区政府晚上宣布,已确定该10名九龙区区议员宣誓无效。 10名区议员分别为油尖旺区议会、胡穗珊、涂谨申、曾自鸣、朱江玮;深水埗区议会刘伟聪;九龙城区议会曾健超、郭天立、任国栋;黄大仙区议会莫灏哲;观塘区议会梁翊婷。 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担任监誓人的民政事务局长徐英伟,上星期五确定,当日宣誓的55名区议员当中,有45人宣誓有效,并对其馀10名区议员的宣誓有效性存疑,已经在同日致函有关区议员,要求他们提供额外资料,最终根据相关原则及法律规定,裁定10人宣誓无效。而前深水埗区议员李文浩,由于拒绝宣誓,亦被取消资格。 发言人强调,宣誓具有法律约束力,宣誓人必须真诚信奉并严格遵守法定誓言。宣誓人若作出虚假宣誓或在宣誓之后从事违反誓言的行为,须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根据《宣誓及声明条例》,如果任何人获妥为邀请作出有关法例规定其须作出的某项誓言后,拒绝或忽略作出该项誓言,该人若已就任,则必须离任。 read more

香港3名政府专家顾问获颁铜紫荆星章 刘宇隆:荣誉属所有助港抗疫者
香港特区政府今日(27日)于宪报刊登了今年的授勋名单。今年的授勋名单中,共889人获得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颁授勋衔及作出嘉奖。在抗疫期间,多位专家顾问为特区政府出谋献策,其中,刘宇隆、刘泽星、孔繁毅等均获颁授铜紫荆星章。 政府抗疫专家顾问刘宇隆表示,任何荣誉都属于所有帮助香港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人。「就我而言,是那些助港人了解和接受疫苗接种以挽救生命和减少痛苦的人」。 新冠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召集人刘泽星表示,对获颁授铜紫荆星章感到荣幸,会继续运用自己的专业,服务市民。 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及临床教授孔繁毅表示,一直进行不同研究及改善病人护理,将继续服务社会及支持政府。 特区政府表示,刘宇隆是儿童免疫科专家,致力于临床服务、社会服务及国际工作,对公共卫生的持续发展及医学进步贡献良多。在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期间,他积极向市民提供有关接种新冠疫苗的最新资讯,促进市民对疫苗的认识。刘泽星服务多个委员会及公共机构,热心为公,建树良多;作为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召集人,他除率领委员会定期监察疫苗的效益与风险,亦积极向公众传达冠状病毒病疫苗的信息,提高全港疫苗接种率。孔繁毅是感染及传染病科和肠胃肝脏科的专科医生,亦是新冠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的共同召集人,他就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发表科学和持平中肯的意见,巩固公众对新冠疫苗的信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