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起深圳健康驿站名额增至每日2500
内地早前公布防疫「新十条」,进一步优化防疫,两地市民热切期盼早日恢复正常通关。继深圳巿「健康驿站」的名额本月9日起增至每日2000个后,现又有好消息传来!今日(14日)登录深圳「健康驿站」预约系统后发现,深圳健康驿站名额明日(15日)起增至每日2500个。
此外,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早前公布,香港往珠海金巴增至每日10班。同时,珠海隔离酒店班次每班可售票数由40张增加至60张,以满足广大乘客的出行需求。
内地早前公布防疫「新十条」,进一步优化防疫,两地市民热切期盼早日恢复正常通关。继深圳巿「健康驿站」的名额本月9日起增至每日2000个后,现又有好消息传来!今日(14日)登录深圳「健康驿站」预约系统后发现,深圳健康驿站名额明日(15日)起增至每日2500个。
此外,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早前公布,香港往珠海金巴增至每日10班。同时,珠海隔离酒店班次每班可售票数由40张增加至60张,以满足广大乘客的出行需求。
八达通2022年第一阶段消费券(即今年4月7日开始发放的消费券),今日(16日)发放尾期1000元。若作未能领取,即合资格消费额未满4000元,由于已过计算日期限,该尾数将收回。 至于8月7日及10月1日发放的第二阶段消费券,八达通用户直至今日仍不能拍卡收到尾数。原因是本阶段合资格消费额4000元,截数日为11月30日,最早到12月16日才可领取尾数1000元。至于最后计算合资格消费额为明年3月31日,最迟9月30日领取尾数,否则该1000元消费券将收回。 顺便一提,政府今日同时发放「公共交通费用补贴」,市民凭八达通拍卡,到「补贴领取站」或指定便利店等,也可领取补贴额。 read more
5 国际潮团总会《高端论坛》第二季昨天(3日)在香港举行。论坛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主席梁振英,以《环球华商如何用好香港超级联系人功能》为题,做主题演讲。梁振英将香港的功能比喻为一个「适配器」(adaptor),在中外交往的过程中,发挥配接作用,让不同系统不同规格,可以运作到一起。 梁振英在演讲中指出,香港不只是靠地理位置作为超级联系人,还可以是人脉关系。他说超级联系人功能,可以分为经贸与非经贸两方面活动。非经贸方面的工作主要分为「文化、国际医疗援助、办学」三个范畴,他举例说,华人华侨遍布全世界,不少华人青年不懂中文、也不会听普通话,但懂得自家家乡话。因此他与内地的喜马拉雅语音平台,开发了一万条以方言为主的节目,让世界各地的华侨了解中华文化,把「根」留住。他又认为香港可以设置一个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援助的机构,以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做到「共商、共建、共享」。 经贸方面的工作,香港作为国家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进行大量离岸贸易,可见香港在经济活动当中发挥了超级联系人的作用。香港从2006年开始每年的离岸贸易货值都高于转口货值,转口贸易大概是香港的GDP三倍左右,这个倍数是全世界最高的;2019年,两年前香港的离岸贸易达到4.7万亿港元,由离岸贸易产生的收入占香港的GDP百分之十,香港的贸易与相关的物流业对香港GDP的贡献比重和金融业差不多,因此,贸易这部分很值得环球华商重视。 论坛由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陈幼南主持,除了香港潮州会馆礼堂设立主会场,还透过互联网,在海外内设立39个分会场,并有来自17个国家的1800位嘉宾和总会会员,以网络会议形式参与论坛。 论坛设有问答交流环节,与会嘉宾踊跃发言,就「华商应如何利用好香港这个平台,推动疫后的经济复苏」、「是否大湾区才是香港日后发展的主场」等话题提问。 read more
香港面临人口老化,引起了不少医疗问题。今年施政报告提到会推动本地基层医疗服务,其中以「一人一医生」的家庭医生系统为基础,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泽星今日(26日)撰写《香港家书》表示,「一人一医生」可让市民从小开始和家庭医生医护建立关系,双方充分了解和信任。 刘泽星以接种新冠疫苗为例,如果由相熟的家庭医生向市民解说,他们对接种疫苗的疑问和担心便能早点解决;同时又能减轻依赖专科医疗的负担,长远而言,也可能减轻并发症及慢性病的发生。 他又提到,面对疫情三年以来各种前所未见的变化和挑战,港大医学院正努力地改革课程,务求让学生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尤其在临床学习方面。他举例指,今年正式引入教学课程的便携式超声波扫描器,可以让同学在家或在宿舍里练习,或在病房内替病人诊断,克服因疫情而造成的学习障碍。另外,外科学系与港大计算机科学系研发chatbot mobile app——同事搜罗了不同的临床病例,让医学生向虚拟病人练习问症及诊断。护理学院又引入婴儿及儿童模拟病人、沉浸式VR 虚拟实境等创新仪器,让学护得到更真实照顾病人、处理不同病例的学习机会。 read more
前年发起或参与民主派「35+」初选的47名人士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47人已全部完成交付到高院处理的程序。戴耀廷及黄之锋等29名被告承认控罪,将交付高院判刑,另有18人不认罪。 18名不认罪被告包括陈志全、梁国雄、林卓廷、黄碧云、杨雪盈、刘伟聪、何启明、郑达鸿、彭卓棋、何桂蓝、余慧明、施德来、邹家成、林景楠、柯耀林、李予信、吴政亨及伍健伟。 案情透露,戴耀廷于前年4月发表「真揽炒十步」路线图,及后联同区诺轩等人组织及公开宣传「泛民阵营初选」,意图控制立法会大多数席位,透过不分皂白地否决政府预算案及公共开支议案,瘫痪政府的运作及后导致行政长官辞职,引发中央对香港进行血腥镇压,再借此游说外国政府对香港及内地实施政治及经济制裁。 read more
港队游泳代表何诗蓓今早在东京奥运女子100米自由泳取得一面银牌,是港队在今届奥运的第三面奖牌,何诗蓓亦成为港队历来首位取得两面奥运奖牌的运动员。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对于港队再传捷报,何诗蓓再下一城,为香港赢得一面银牌,致以衷心祝贺。 林郑月娥表示:「这是香港运动员首次在同一届奥运会取得两面奖牌。何诗蓓不断突破自己,在赛事中表现优秀,力压多位世界级选手,以骄人成绩为香港泳坛再写下新一页,我和全港市民都为她击节赞赏。」 连同早前在东京奥运会女子200米自由泳项目银牌,何诗蓓个人已为香港取得两面银牌,并在女子100米及200米自由泳刷新亚洲纪录。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反弹,政府昨日(6日)下午6时起围封红磡海滨南岸第3座进行强制检测,相关行动今(7日)早约8时半完成,697名接受检测人士中,发现3宗阳性检测个案和3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350户,当中110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政府昨日亦发出强制检测公告,任何于7月31日至8月6日期间曾身处上述大厦超过两小时的人士,即使在围封强检开始生效时不在受限区域内,亦须于8月8日或之前接受强制检测。 read more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昨日(26日)发表网志指,改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措施除防止滥用及优化程序外,亦防止个案只集中由少数律师办理,对受助人更加有利。政府会尽快落实措施,在年底前全面执行。 李家超表示,《法律援助条例》容许受助人在民事案件提名律师,但提名不适用于刑事案件。在改善措施下,法援署会直接委派大律师或事务律师。这符合基本法第35条香港居民有权选择律师的规定。首先,有关人士可选择法援提供的律师或选择自行聘请律师,而法援署委派律师时会根据案件性质、律师的专业范畴和经验作考虑,确保有关人士获派称职的律师,以保障受助人得到公平审讯。另外,法援涉及公帑,政府必须确保用得其所。事实上在裁判法院已运作多年的当值律师服务,亦是由公帑资助的委派律师代表被告人,被告人可选择这公帑提供的委派律师,亦有权自聘律师。 李家超指出,改善措施除防止滥用及优化程序外,亦防止个案只集中由少数律师办理,例如在2020年批出的司法覆核法援案件显示,处理最多有关案件的10名事务律师接办所有案件的94%,而处理最多案件的10名大律师则接办所有案件的62%,一般而言,司法覆核案件都由事务律师和大律师共同处理。减低案件高度集中于少数律师,除可防止垄断,对受助人更加有利。 李家超说,在刑事案件方面,法援署会直接委派适合的大律师或事务律师(除特殊情况例如所提名的律师已在下级法院代表受助人)﹔在司法覆核方面,设立个别律师可接办案件限额,大律师每年3宗,事务律师每年5宗﹔减低个别律师每年可接办整体民事案的限额,大律师由每年20宗案件减至15宗(减幅25%),事务律师由35宗减至30宗﹙减幅15%﹚﹔法援署会加强个案管理及监察委派律师表现,法援署署长亲自主持专门监察处理司法覆核案件的委员会,并订立机制,加强管理及监察有关律师的表现,包括针对表现欠佳的律师把其个案转派至其他律师,从法援律师名册内除名,列入欠佳记录册,或发劝戒信等﹔法援署会提高工作透明度,主动发放更多统计数字和资讯,令公众更了解法援署的运作及实际操作情况。 read more
内地疫情防控专家团今日(22日)继续展开第3日访港行程,今早到访湾仔帝盛酒店视察,了解指定检疫酒店的运作情况。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酒店代表等人陪同。 湾仔帝盛酒店是本港最早运作的检疫酒店之一。到访酒店的专家团成员,包括港澳办交流司副司长刘文达、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广东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剑峰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 专家团昨日先后到过香港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及竹篙湾检疫中心等地方考察,今日稍后会到梁显利油麻地社区检测中心,以及天水围医院和社区健康中心视察。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8359fc894371741f08644db20070b7d2.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未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今日(30日)宣布,今新增363确诊个案,当中190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余下173宗为快测平台呈报;个案当中有25宗输入病例。第5波疫情累计1,191,579人确诊。另外,新增10名确诊者离世,第5波累计9,095人离世。 张表示,输入个案包括23宗经核酸检测,2宗经快测,其中14宗为昨日(29日)抵港人士,包括7个航班,包括1宗来自乘坐CX798,1宗PR300,3宗TR600,3宗CX162,2宗SQ894,2宗EK384及2宗KL819。她续指,11宗较早前到港患者,大部分为第5日之前样本确诊,有1个为第8日确诊,因有同行人士确诊,患者送到检疫中心再确诊,及有1宗第9日确诊,与2宗第12日的个案在3月中至尾曾在外地确诊,CT值大于30。 她表示,由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分析的88宗确诊个案中,没人感染Delta变种,86均疑染Omicron,余下有2宗未完成或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另外,卫生署今日收到2宗由学校呈报的个案,均为昨日快测确诊个案,其中1人昨午呈报,1人今日呈报,两人昨没有上课,有关学校早前没有出现其他个案。 张竹君不是,再多10名患者昨日(29日)在公院离世,分别是5男5女,年龄介乎58岁至94岁,当中3人为院舍个案,6人没有打疫苗,2人已打1针。第5波累计9095人病亡,目前染疫后死亡率约为0.76%。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表示,今日通报的死亡病例中,有一名58岁女死者因本身有乳癌,且已扩散至骨及肝,本月11日入院后一度出院,但至昨日凌晨5时许,她在家中昏迷,由家人召车送院,救护员抵达到已发现危急,最终病人在急症室过身。 现时共有1,420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各公立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留医。过去24小时,新增2名病人情况危殆,目前有3人情况严重,5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另再多217人康复,有154人出院,另有2名病人入院后揭染疫,其同房的4人列紧密接触者。至今有共22,503名医护确诊,其中22,096人已康复及返回工作岗位。 read more
Omicron变种病毒扩散全球,港府昨日(17日)公布,下周一(20日)凌晨零时起,将黑山和波兰列为A组指明地区,以收紧相关抵港人士的登机及检疫要求。A组指明地区的国家将增至92个。 港府表示,为防患未然,政府会视乎相关风险,将发现有Omicron个案的海外地区指明为A组指明地区。因应黑山和波兰确认发现Omicron个案,政府会将该等地区指明为A组指明地区,于21天内曾逗留当地的非香港居民不准入境。香港居民必须已完成疫苗接种并持认可疫苗接种纪录方可登机回港。他们抵港后须于指定检疫酒店接受21天强制检疫,期间接受6次检测,并须于抵港第26天到社区检测中心接受强制检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