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现猴痘输入个案30岁抵港男现皮疹及喉咙痛
本港出现首宗猴痘输入个案。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今日(6日)在疫情记者会上表示,一名30岁男子从菲律宾乘坐飞机抵港,入境后在西环华美达检疫酒店感到不舒服,去玛丽医院急诊室检查及治疗,院方检测后发现,该男子猴痘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张竹君表示,该名30岁男子8月30日身体出现皮疹,9月2日淋巴肿胀,9月5日从菲律宾抵港后感到喉咙痛。该名男子之前在美国居住,8月30日至9月2日身处加拿大,9月2日至9月5日身处菲律宾。暂时未有任何人列为密切接触者。 张竹君介绍,该名男子9月5日乘坐菲律宾航空PR300航班抵港,谨慎起见当局呼吁乘坐PR300航班(大约80多人)的乘客、机组人员,机场人员及检疫酒店人员等要提高警觉。 猴痘疫苗料9月到港密接者须检疫21天 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表示,当局正在采购猴痘疫苗,预计9月可以到港,将为高风险人士接种疫苗,包括:医护人员、化验人员以及男男性接触者。另外,猴痘病毒的潜伏期较长,密切接触者需要进行21天检疫。 徐乐坚表示,猴痘与新冠肺炎不同,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他指出,现时对于猴痘发现,要靠市民自己呈报,因为穿长袖衣服很难发现,提醒市民入境时有任何不舒服尽快提出,社区有任何人士怀疑自己患上传染病,请即时求医。 被问到在入境时为何没发现该名猴痘确诊个案,张竹君表示,该名猴痘确诊者,入境时没发烧,再加上其皮疹在比较隐蔽的地方,不容易察觉。该名男子入境后乘搭检疫酒店穿梭巴士前往隔离设施。 对于检疫酒店房间清洁方面,张竹君指出,酒店可采用预防新冠肺炎的标准进行清洁,清洁人员不要扬起被子及床单,以防病菌散播。
香港现行社交距离措施延长多14天至本月21日
政府今日(6日)公布,将根据《预防及控制疾病条例》下的公共卫生紧急规例规定刊宪,延续现行社交距离措施,生效期间为9月8日至9月21日。 政府指,香港每日新增个案突破五位数字,大部分涉及传染力较高的Omicron变异病毒株BA.4和BA.5亚系,预计短期内个案数字会继续高企。为管控病毒传播风险,现阶段并无空间放宽任何社交距离措施,然而考虑到社会及经济活动的需要,政府决定于下一个14天周期维持现行社交距离措施,不作收紧,同时严格执行各项抗疫管控措施,包括强制检测、检疫隔离、社交距离、「疫苗通行证」等。 政府郑重呼吁市民严格遵守社交距离措施。纵使中秋佳节临近,市民应尽量避免参加人多挤迫的活动,并减少不必要的社交聚会,以减低感染风险。此外,新冠疫苗对减低重症或死亡均高度有效,市民请尽早安排长者和儿童接种,让他们及早获得保护。
康文署办残疾人士体育训练计划费用全免
康文署今日(6日)表示,为了让残疾人士有更多机会参与多元化的体育活动,现正举办「残疾人士体育训练计划」,提供一系列的免费体育训练课程,每名参加者可与一名同行照料者一同报名参加,协助其参与活动,欢迎合资格人士报名参加。 「残疾人士体育训练计划」服务对象包括肢体伤残人士、智障人士、长期病患者、听障人士、视障人士、自闭症人士及精神病康复者,内容涵盖身心伸展、羽毛球、滚球、地板曲棍球、乒乓球、徒手健体、坐式团体有氧运动、轮椅网球、现代舞、八段锦及亲子体操。 康文署表示,各项目均按相关体育总会的专业意见而设计,切合不同残疾人士的需要,冀望透过有系统的专业体育训练,鼓励残疾人士参与康体活动,共享运动乐趣。 训练课程费用全免并由专业教练教授,当中为智障人士而设的乒乓球训练班和为自闭症人士而设的亲子体操训练班现正接受报名。每名参加者可与一名同行照料者一同报名参加,协助其参与活动。活动小册子、报名方法及详情可浏览康文署专题网页,或到18区康乐事务办事处或体育馆索取,查询热线2414 5555。
李家超:两地正商讨「逆隔离」 细节议题已制定
行政会议今日(6日)复会。行政长官李家超于会议前在香港添马添美道二号政府总部地下演讲厅会见传媒。 李家超指出,正与内地商讨「逆隔离」安排,特区政府已制定需要积极讨论的议题,比如核酸检测的标准,如何用「闭环」形式将完成「逆隔离」的人士送到内地,实际运作方面双方的标准及人手如何配置等。他指出,现时内地有疫情防控需要,大家共同防控疫情期间,必须要时间探讨。 李家超表示,政府的防疫措施是基于数据和本港实际环境推行,并强调有基于5大原则,包括不「躺平」、控制确诊数字,减重症减死亡,保护高风险人士,以精准方法管控不同风险人士,及平衡防疫风险及社会实际需求。 李家超又指,对于防疫抗疫措施,政府团队是团结愉快的,经讨论后亦一致性推行,以最少代价达至最大效果。
李家超:一长一幼风险大吁市民尽快打针莫犹豫
行政会议今日(6日)复会。行政长官李家超于会议前在香港添马添美道二号政府总部地下演讲厅会见传媒。 本港疫情个案连续3日破万宗,李家超形容目前风险高,一老一幼及长期病患是高风险人士,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会带来生命威胁,其一是80岁以上长者接种率不理想,约有两成未接种。此外,幼童风险大,8月至今已有20个儿童感染后变重症,当中包括一人死亡。3岁以下逾8成人未打针,要尽快打疫苗。而根据专家意见,一致同意打疫苗直接预防轻症变重症,以及重症变死亡,李家超呼吁市民不要等,否则后悔莫及。 李家超表示,现时公立医院的人手是严峻及紧张,已有2800人在公立医院,已削减三成医疗服务,包括一般手术以及部分诊症服务,对医疗体系负荷严重。此外,李家超指对于违反检疫规则人士,一定会严厉处理,过去一周,警方已拘捕四人因为违反「红码」要求在社区播毒,将会依法检控,亦有7人违反疫苗通行证而被检控。
李家超:尽快立法落实强制举报虐儿个案
深水埗一名5岁儿童死亡,身上有多处伤痕,怀疑生前遭到长期虐待。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6日)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对事件表示关注及难过,指事件反映特区政府应尽快推进及落实强制举报怀疑儿童被虐个案的相关立法工作。 李家超提到,曾与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谈及此事,都一致同意应尽快推进相关立法工作。今日社福界首场有关立法强制举报怀疑虐儿个案的咨询会亦将举行,孙玉菡将亲自主持,届时会同业界讨论草案细节及所涵盖的范围。李家超希望尽快做好咨询,将有关草案递交立法会审议,亦表示处理个案时要跨部门进行,有适切指引。
香港立法会议员陈家珮快测阳性正居家隔离 曾与叶刘淑仪孙玉菡参加活动
立法会议员陈家珮昨日(4日)有喉咙痛,快测确诊,今日(5日)亦有轻微发烧,现正居家隔离,子女会暂托家人照顾。 陈家珮在社交平台贴文,指昨日早上出门前,快测结果并没有染疫,直至昨晚有感不适,自行再作快测,发现确诊,已呈报至政府平台,家庭事务方面已安顿好。她指目前正居家隔离,身体情况稳定,只有轻微发烧及喉咙痛,有待完成隔离,重新投入服务。 她昨日曾出席公开活动,同场有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上周六(3日)曾出席纪念馆的揭幕典礼,同场有特首李家超及多名议员,包括容海恩、朱国强、葛珮帆及林健锋等。上周五(2日)曾于筲箕湾爱东村举办其办事处开幕礼,出席人士有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及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等。
非法「初选」案|黄之锋等5人认罪3人冀尽早判刑
47名揽炒派早前组织或参与所谓「35+初选」,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当中29人已表明会认罪。其中5名会认罪的被告黄之锋、谭文豪、谭得志、郭家麒、杨岳桥,今早(5日)在高等法院进行案件管理聆讯。3名被告表示,希望在其他不认罪被告的审讯前尽早获安排进行求情及判刑,另外两名被告则表示在审讯前或后均可。律政司暂未能告知法庭希望何时处理求情,陈庆伟法官遂要求律政司明日告知法庭其意向。 律政司今日派出署理助理刑事检控专员罗天玮及署理高级检控官庄文欣作代表;蔡维邦资深大律师代表谭文豪、郭家麒、杨岳桥,文浩正律师代表黄之锋,梁宝琳大律师代表谭得志。 蔡维邦资深大律师表示,谭文豪等3人还柙多时,等待期间心情焦急,希望在其他不认罪被告的审讯前尽早获安排进行求情及判刑,而各人求情约45分钟。谭得志及黄之锋则表示,求情将在两小时内完成,对于在审讯前或后处理求情保持中立态度。陈官指示辩方,求情陈词应限于20页之内,呈堂求情信及案例等总结均须限于2页内,中文信件须翻译成英文,判刑14日前存档法庭。陈官另指,法庭现只收到本案案情摘要,并没有完整版案情,律政司回应指正在准备。 29名认罪被告,包括戴耀廷、区诺轩、钟锦麟、赵家贤、梁晃维、徐子见、岑子杰、毛孟静、刘泽锋、黄之锋、谭文豪、李嘉达、谭得志、胡志伟、朱凯迪、张可森、黄子悦、尹兆坚、郭家麒、谭凯邦、刘頴匡、杨岳桥、岑敖晖、王百羽、袁嘉蔚、冯达浚、吴敏儿、范国威及吕智恒。他们会分11批在高院进行案件管理聆讯。林卓廷、陈志全、梁国雄等余下18名被告则不认罪。
约4000间初创企业在港发展 陈茂波倡多开拓大湾区市场
作为「StartmeupHK创业节」的主要活动之一,2022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今日(5日)举行。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以录像方式致辞时,鼓励初创企业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机遇,多在大湾区寻找机会、开拓市场。 陈茂波指,特区政府在过去五年投放超过1500亿元推动创科发展,为孵化科技初创企业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形容香港的初创生态有蓬勃发展的势头。香港的初创企业数量从2014年的约1000家倍增至目前的约4000家,至今十多间独角兽企业在香港诞生和成长。 陈茂波表示,为了便利创科企业在大湾区发展,特区政府会与内地相关单位积极探索更多可行措施,进一步促进有利人员、资金、数据、物资等各项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崔俊明吁市民尽快打针勿等第二代疫苗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反弹,昨日(4日)新增10683宗确诊个案,包括10490宗本地确诊个案及193宗输入个案,确诊个案连续两日超过万宗。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今日(5日)在一电台节目中表示,根据研究,欧洲批准的第二代新冠疫苗的功效与第一代差不多,而美国批准的第二代疫苗暂时数据不多,因此呼吁市民不要等待第二代疫苗,应该尽快接种。 崔俊明表示,当局可考虑以行政方法,如强制某些高危群组接种疫苗。他指出,有些长者的家人不相信疫苗或不想长者接种,反而令长者处于高危环境。至于幼童接种疫苗,崔俊明指出,现时本港只有科兴疫苗提供予幼童接种,当局应尽快引入多一款疫苗。他指出,如果真的无法引入,可能需要在本港稀释,但进行稀释非常困难。 崔俊明又指,有报道指政府11月可能放宽防疫措施,亦有报道指这一波疫情届时可能完结,他形容这些报道信息较为混乱,会令部分家长不肯带子女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