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莲:新学年设学校疫苗接种奖励计划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日(27日)指,为提高全港学校的疫苗接种率,当局将于新学年设立奖励计划,嘉许接种率高的学校。 蔡若莲表示,奖励计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当局每个月都会向学校收集学生的接种率数据,以更快订定更适切的方案,并每季检视相关数据,将嘉许能持续三季的学校。她又指,这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 另外,她指政府已制定一些方案,以应乎单日过万宗确诊情况,包括当学校接种率去到某个成数,可以上全日课等。当局又会检视各种学习活动的防疫要求,例如是要除口罩的活动。如果是静态的乐团,学生要相隔远些或在中间加隔板,但动态的球类活动,就要再检视。 还有五天就开学,她又呼吁学生在这几天持续做快测,并减少到人多挤逼的地方。

蔡若莲:香港教育制度仍有很多优势

有指,部分家长对香港教育制度缺乏信心,选择带同子女海外就读。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日(27日)表示,本地教育制度无可否认可以改进,但仍有很多优势,在全球名列前茅。很多家长都不太了解外国教育制度。 她又称,香港人才正在流失,难以招聘教师。其中以英文科、体育科、音乐科及家政科的短缺情况较严重,估计是「音乐椅效应」所致。当局将增加调节英文科老师的名额,以及加强教师培训,其中香港教育大学将开办家政课程。 香港中学议会及十八区中学校长会联席早前建议合并学校,并维持现有中学班数及弹性派位安排,以应对学人数不足问题。蔡若莲指,当局没有及无需要削减教育开支。

香港过剩学额问题浮现 教育局:将于开学「点人头」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日(27日)出席一节目时表示,本港人口下降属于结构性问题,过剩学额问题已陆续浮现,局方会在各校开学后「点人头」,减少多余学额,确保公帑合理运用,同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令学界有更好的长远规划。 蔡若莲强调,政府如果再不处理,该情况或突然急转直下,对学界的冲击会更大。因应本港学生减少,有办学团体建议透过重置或合并学校的方式处理该问题,如果仍有过剩学额该校就要停办。 蔡若莲提到,由于已没有双非政策,将来大量跨境生来港就读机会较小,至于移民人士来港读书是经过考虑,相信不会「今日去、明日返」。

香港第二场施政报告地区咨询会下午举行 李家超及多名司局长出席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今日(27日)下午在南区举行第二场施政报告咨询会。他今日在社交网页表示,会与四位司长、副司长及八位局长一同出席,包括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以及孙玉菡、邓炳强、蔡若莲、卢宠茂及杨何蓓茵等多名局长。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10月19日公布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继上周六在荃湾举行地区咨询会后,新一场施政报告地区咨询会将于今日举行。

谢展寰:将检视粉岭高球场环评不因建屋犠牲环境

环咨会上周五暂缓决定粉岭高球场兴建公屋的环评报告,要求土木工程拓展署补做生态调查。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今日(27日)在一节目指出,政府将检视环评程序,希望透过简化及标准化的流程尽量缩短评估时间,并为生态调查提供详尽指引,避免下次再出现补交资料的情况。他强调,政府做法不是为建屋而牺牲环境,期望找到保育及发展并存的方法。 谢展寰又表示,本港现行保育方式存在很大问题。较大范围湿地比现行分散地段更能吸引生物栖息,保护生物多样性。政府将提出「积极保护」方式,取代以往划定「保育区」、「湿地保育区」及「湿地缓冲区」的做法,期望透过划定更大的保护区及修复部分湿地,适当管理保护区并做好功能划分,集中改善物种生存环境。

香港增16间私家诊所疫苗接种站今起可预约

本港新冠疫情有反弹之势,昨日新增7835宗确诊个案。政府昨日(26日)表示,为更方便市民接种新冠疫苗,将由9月起增加16个「私家诊所新冠疫苗接种站」,其中15个于9月1日开始运作,余下一个9月15日投入服务。市民今日(27日)上午9时起可预约免费接种,网址为(点击浏览),年满60岁人士更可直接到接种站领取「即日筹」,无须预约。 发言人表示,新增的接种站分布在中环、铜锣湾、尖沙嘴、观塘、沙田及上水等地区,提供免费疫苗接种服务。其中科兴疫苗适用于6个月或以上人士接种,复必泰疫苗适用于12岁或以上人士接种。

便利港生北上升学申请延至周日 蔡若莲:已收923宗登记

教育局早前公布协助香港学生到内地高校升学的入境便利措施。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日(27日)表示,截至昨日共收到923宗香港学生登记,其中600多宗个案已经获批,8成学生选择以陆路口岸入境内地,2间航空公司已经增加7班前往内地的航班,目前未发现机票价格有不合理的升幅。 蔡若莲指出,网上登记平台(点击浏览)将会延长开放到星期日,呼吁有需要学生尽快登记。被问到会否将安排恒常化,蔡若莲形容今次安排特殊,她感谢内地部门配合安排,又指要考虑内地防疫挑战,不为内地带来额外风险,希望学生有今次经验,下次提早规划行程。 如学生于网上登记平台遇到问题,可透过以下方式联络查询: 电邮:[email protected] WhatsApp/Wechat:51913760 电话热线:36984466

香港病毒即时繁殖率缓慢上升 刘泽星忧感染人数急增

新冠疫情复炽,单日确诊个案10天内飙升3,000宗,突破8,000宗大关。港府称不排除短时间内单日新增确诊重上一万宗,决定再收紧防疫措施,坊间认为本港已进入第6波疫情。政府专家顾问、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泽星今早(27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确诊数字趋升,是由于早前曾受感染的人士,即康复者的抗体已经开始下跌至低水平。不论现时是第5波疫情的延续,抑或第6波开始,首先要关注疫情是否可控。 刘泽星透露,由于变种病毒株BA.4或5传播力高,更具有免疫逃逸能力,有关个案数字占整体四成多。目前本港的新冠病毒即时繁殖率是约1.44,数字每日缓慢上升,反映每名确诊者可能会传染给多于1人。他又警告,若即时繁殖率升至2或3,整体感染数字就会急速上升。 现时全港只有3分2人接种3剂疫苗,尤其是长者完成接种的比率较低,刘泽星建议50岁以上人士完成4针接种,形容是「好处多于坏处」,当局亦会研究再降低第4针的接种年龄门槛,让市民选择是否接种。至于港府要求明日(28日)起,市民参加宴会前24小时内需先做快测,刘则认为是「好建议」,当市民参与除口罩的高危活动时,在席人士快测可减低病毒传播,甚至带病毒回家的风险。

疫下又迎开学日 香港教育局拟收紧防疫 确诊破万全日面授课或设限

疫情下家长及师生又将迎接开学日,各院校下周起陆续开学,惟本港疫情升温,不少家长担心子女返校上课时中招,又或因就读学校或班级因爆疫而停课,影响子女的学业。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早(27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开学后当局会平衡学生健康安全及学习需要,并审视防疫指引,包括考虑一旦单日确诊超过1万宗,会调整全日面授课堂的标准,以及检讨需要除口罩的课外活动安排。她又指,当局已要求学校做好清洁,又呼吁家长尽快安排学童接种疫苗,并建议在开学前2日起,每日为子女进行快速测试,以及减少外岀。 至于跨境学生方面,截至昨日(26日),当局共收到923宗港生登记,其中600多宗个案获批。蔡若莲又透露,当局另接获2、3宗在大湾区港人子女学校就读的查询个案,表示会主动联络协助。问及教育局会否将相关安排恒常化,蔡若莲认为是次安排特殊,要考虑不为内地防疫措施带来额外风险。她建议学生有日后可提早规划行程,而网上登记平台将会延长开放到下周日(28日),呼吁有需要学生尽快登记。 蔡若莲又提到为确保公帑运用,并减低音乐椅效应,局方会在开学后「点人头」,着手处理学额过剩问题,长远可令学界有更好规划。若学校重置或合并后,仍有相关问题就要停办。她强调,如果再不处理,突然出现堕崖式情况,对学界的冲击会更加大。由于已没有双非政策,蔡相信将来不会有大量跨境生来港就读。

香港施政报告提建议复常通关成焦点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10月19日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他昨日(26日)邀请6名全国政协常委及多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到特首办,参加施政报告咨询会。会议历时逾1小时,疫情下如何逐步推动社会复常成为焦点。有与会者建议特区政府提交免检疫通关的时间表,以免各地投资者转向其他已放宽检疫措施的国家及地区,有与会者则建议考虑在粤港澳大湾区试行「定点旅游」等,让业界「有团出、有工开」。据了解,李家超下周将访问深圳,其间会与内地官员会面,相信会讨论与内地通关的议题。  卢瑞安:试行闭环式定点旅游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卢瑞安昨日在接受香港文汇报查询时表示,自己在会上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试行「点对点」闭环式往返酒店及旅游点的「定点旅游」,让业界「有团出、有工开」,又强调恢复正常通关对业界的帮助,会比单靠援助基金更为实在。 陈亨利:加快放宽步伐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亨利表示,过去两年多,很多原于香港举办、与纺织时装相关的国际展览,都因疫情转移至检疫要求较少的国家或地区举行。这些大型展览如果想回流香港,至少要提前半年至一年时间筹备,希望特区政府可以尽快公布恢复正常通关的时间表,而放宽措施的步伐要加快,达至今年内「0+0」,让工商界提早筹备下年度的计划。 李应生:中药纳入公营体系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李应生指出,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在会面中提到将中药纳入公营体系,短期内则期望加快公私营合作,让更多市民即时受惠。他又提到,目前营商的环境比较差,虽然政府有不少基金资助中小企业,但申请手续比较繁复,希望政府能够多作宣传。 陈勇:试行「逆向隔离」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在会上提出「逆向隔离」的建议。他指出,以内地标准于香港接受隔离,可有效促进两地经济复苏。若香港需要与周边国家及城市地区竞争,应在安全情况下逐步、适当地放宽入境限制措施,增加及恢复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陈晓峰:定「0+7」时间表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晓峰建议,特区政府应制定及公布实施「0+7」的时间表,即无须于检疫酒店接受隔离,7天居家医学监察,以便企业及家庭均可有所规划。 马豪辉:愿景蓝图应明细清晰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马豪辉则提到,目前社会最关注增加房屋供应,解决住屋困难,以及何时才能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等议题,希望特首在施政报告内有关议题详列短、中及长期工作目标,让公众知道未来的愿景蓝图。 马逢国:建恒常沟通机制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马逢国则表示,自己在会上提出,希望特区政府建立与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沟通联系的恒常机制。 (来源:香港文汇报)

卢宠茂:抗疫绝不躺平将公布新措施 8.28起收紧防疫措施 赴8人以上宴会 须出示快测证明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反弹,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26日)在疫情记者会上重申,政府抗疫「绝不躺平」,将公布一系列抗疫新措施。 卢宠茂表示,由于近期确诊数字上升,公院系统面临压力,员工确诊数字亦有上升,医院负荷逐增,影响对新冠病患的服务。故将推出新一轮的防疫措施,包括自下周日(28日)起进入宴会场所,须与进入酒吧一样,出示24小时内快测无染疫证明,而表列处所的员工亦须每3日快测。 卢宠茂指,特区政府将维持现行居家检疫的准则,强化对确诊者的管理,所有同住的家庭成员有属于高风险人士,如长者、长期病患、婴幼儿等,如不能提供适切的隔离环境,所有人士需送至社区隔离中心。政府特别要求及呼吁,未能接种疫苗或仅接种一针疫苗的70岁以上长者,需送至隔离中心。卢宠茂呼吁市民配合接受安排,有需要政府执法部门会采取行动。 卢宠茂亦指,政府期望加强核酸检测能力,阻断社区传播链。他表示,政府会加密强制检测公告的跟进行动,如抽查强制检测公告的执行情况,向未遵守人士发出强检令或定额罚款。院舍方面,政府将继续加强对高风险人士的核酸检测,除所有安老院及残疾人士院舍加密检测,亦会全面增加院舍防疫资源的支援,为院舍提供定期上门收集样本的服务。同时,医管局将加密重点医护人员至「隔日一检」。 卢表示,「宴会」定义即是8人以上可同坐一桌的顾客,超过2台在同一餐饮场所,在有共同目的下一同于餐饮处所用膳,如有12名顾客分两台用膳,亦会被视为「宴会」;至于快测证明方面,他表示有关人士提供照片亦可,并强调场所负责人要加强检查。他又呼吁,市民应多做快测,但快测有限制,有病征人士应求医,不要参与聚集活动。另执法部门亦会加强执法,包括检查「红码」人士有没有违例,以及加强表列场所的突击检查;而在过去一个月,有关部门已在有关表列场所及食肆超过6.6万次的执法,其中就未有疫苗通行证,包括「红黄码」人士发出11张定额罚款,及向无尽责的处所负责人发出4次检控。 针对近期确诊个案急增,卢又提到关注到有不少高级官员同事有确诊,与社会确诊个案上升,令人易受感染有关。当局将加强在政总的检测,建议员工一周两次核酸检测,确保香港的「中枢」不会出现大爆发。暂时政府未考虑会「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不过视乎疫情变化,不排除任何方案。他强调必须尽快将上升的确诊数字「拉平」,否则疫情持续上升,政府在别无选择下,有可能收紧社交距离措施。至于境外人士检疫安排,他认为「3+4」样疫并不是实施很长时间,仍需要检视以及改善入境人士的检疫安排。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委任6副局长为太平绅士

行政长官李家超依据《太平绅士条例》所赋予的权力,委任6名特区政府官员为太平绅士,今日(26日)起生效。 6人分别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运输及物流局副局长廖振新、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以及房屋局副局长戴尚诚。

香港教育局:接814名港生求助回内地开学逾半已获批

教育局日前公布协助香港学生到内地高校升学的入境便利措施,有需要的学生须在今日(26日)或之前填妥并交回电子表格,以便当局跟进。教育局今午回覆传媒查询时指,截至今午12时,共收到814宗申请,当中450宗已获批。 教育局指,留意到个案的增幅持续放缓,预料大部分需要协助的学生都已经递交表格,局方再次呼吁有需要学生于今日内填妥及递交电子表格,以便局方及时处理,让同学早日出发。 数字显示,约1.8万名港生会到内地升学,其中约3000名为首年本科生。为协助港生入境内地以入读高等院校,广东省当局已将港生纳入粤港陆路口岸人文关怀通道,调动隔离酒店配合;来往香港和内地各城市的航班也会增加,并容许港生优先订票。

香港今新增7835确诊 包括170宗输入个案 屯门医院6病人染疫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WeChat_20220826212131.mp4 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复炽,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医生公布,本港今日(26日)新增7,835宗确诊病例,包括170宗输入个案。另港府宣布多项防疫措施,包括下周日(28日)起所有出席或进入宴会场所的人士,需提供24小时内快测无染疫证明;70岁以上接种1针或以下确诊者,需送至社区隔离设施;与确诊者同住的高风险人士,则必需入住检疫中心;院舍、医管局员工加密至隔日一检测。若疫情持续升温,当局不排除收紧其他防疫措施,另会继续审视入境人士检疫安排。 输入个案方面,有55宗在机场发现,38宗在检疫设施中发现,另有63宗在检疫、即入境第4至7日发现。上述病例来自38个国家及地方,有4个地方多过10宗。张竹君指现时2次感染比率,大概为1%至2%,都有「小小上升」,之前是小于1%。但占总体数字小部分。怀疑BA.4或BA.5的个案继续增加,初步数据占整体的45.5%,而BA.2.12.1占整体7.8%。 在院舍方面,本港过去一日共有5间院舍出现新个案,共6名院友及3名员工确诊,共23人须检疫。另在学校方面,当局今早收到116宗呈报确诊,来自67间学校,涉及74名学生及42名教职员。而有7间学校疑现传播,卫生防护中心建议停课一周。另外,屯门医院内拜及老人科康复病房出现爆疫群组,一名73岁男病人在周日(21日)经检测后确诊,当局追踪后再发现多5名、分别58至77岁的男病人确诊,目前全部接受隔离,情况稳定。病房现时停收新症和探访。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公布,本港再多7名患者离世,全部均是男性,年龄介乎79岁至95岁,有4位病人未完成接种3针疫苗,其中一人来自院舍。 第1位死者是79岁男性,已打3针,患有脑退化和肺病,8月9日因发烧,由亚博馆隔离中心,转往北大屿山医院急症室,入院后发现有肺炎和心房颤动,情况持续不乐观。第2位为82岁男性,已打3针,患有肾衰竭、心脏和糖尿病。本周一(22日)入院玛嘉烈医院,核酸测试确诊,入住内科病房,有发烧及肺炎,血液含氧量转差,曾处方特效药。第3位为81岁男性,无任何疫苗纪录,患有心脏问题和肺癌,上周五(19日)因咳和血液含氧量下跌,经明爱医院急症室入院,核酸测试确诊,亦发现有肺炎,入院后情况一步步恶化。第4位为95岁男性,无任何疫苗纪录,患有高血压。因血液含含氧量下跌和整体情况差,上周五经伊利沙伯急症室入院,核酸测试确诊,CT值17.5,病毒量较高,维生指数和气喘情况一直恶化。 余下3宗死亡个案与新冠病毒的关链不太明显。第5位为90岁男性,已打两针,患有肾病和脑退化,8月8日因咳经伊利沙伯医院入院,其妻子快测确诊,个案本身快测无染疫,惟入院经核酸测试确诊,转去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本月16日发现其心率较快,再转回伊院留医,需要用氧气,延至昨日(25日)离世。第6位为87岁男性,已打3针,昨日被发现在家中不省人事,由救护车送去玛丽医院急救,快测确诊,当日过身。第7位为82岁男性,没有疫苗纪录,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及中风,本周二(23日)因头部受伤经屯门医院入院,核酸测试确诊,扫描后发现有脑出血,其后因脑部问题,情况一直转差。

香港商经局局长丘应桦初确正进行隔离

再有官员「中招」,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今日(26日)表示,局长丘应桦初步确诊,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 丘应桦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昨日,他在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并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他最近没有外游纪录。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政治助理李世华,经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评估后被列为密切接触者,正按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家居检疫。他们每日均有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检测,今日亦曾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局方会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并遵照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建议,安排相关同事接受检测。 另外,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今日快速测试呈阳性,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

香港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快测阳性现正隔离

政务司副司长办公室发言人表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今日(26日)快速测试呈阳性,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他昨日(25日)有上班,在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并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最近亦没有外游纪录。 发言人表示,会为有关楼层彻底清洁和消毒,并遵照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建议,安排相关职员接受检测。

香港医管局料下周供多3000张病床揭仅两成新冠病人获转介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反弹,连日入院人数骤升,医管局启动第三阶段病床调动计划。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今日(26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医管局已经做好应对准备,希望下周能提供多3000张病床接收新冠病人。 高拔升指,近期变异病毒株Omicron BA.5个案急速增加,可能令确诊及入院病人上升。他预计,调动病床可能会减少其他非紧急服务,包括取消预约及门诊服务,部分联网医院或需减少四成手术。他呼吁市民遵守社交距离措施以减少疫情。 对于业界指大部分公院转介病人到私院不成功,高拔升指每日转介超过100个病人到私家医院,只有约两成病人获成功转介,病人及家属不配合个案只站一至两成;到近日转介流程转好,获转介病人明显增加。 高拔升提及,香港港安医院及明德国际医院两间医院,截至昨日黄昏用作接收医管局转介病人的病床使用率仍然是零。他表示,部分私家医院考虑接收时间长,又担心部分病人年纪大,有较多慢性病需要照顾。他续指,医管局会向个别私家医院了解,希望继续与私家医院保持沟通,在疫情下减轻公立医院压力。

香港青动推北上港生核酸半价优惠限2社区检测中心

开学在即,教育局日前公布协助香港学生到内地高校升学的入境便利措施。香港青年动力协会今日(26日)表示,关注到内地港生升学的配套需要,推出内地升学港生核酸检测半价优惠。 由即日起至9月15日,准备到内地升学读书的全日制学生,可先致电2770 7017登记,经网上预约后,到梁显利油麻地社区中心或九龙城土瓜湾体育馆社区检测中心做检测即可获半价优惠,并可于采样后24小时内通过手机短讯自行下载出境用的检测报告。

港生「人文关怀」申请今截止 蔡若莲吁作随时起行准备

教育局日前公布协助香港学生到内地高校升学的入境便利措施,有需要的学生须在今日(26日)或之前填妥并交回电子表格,以便当局跟进。申请者须为已获内地高等院校录取的港生,并按表格要求上载文件以证明其学生身份。 截止昨日(25日)下午5时,教育局合共收到696宗个案申请,当中以广东省及福建省作为目的地者较多,其余个案则较为分散。其中学生主要选择取道陆路入境,占599人。申请个案中450宗已获批,教育局已向学生发送电邮,通知其核实结果及后续安排。另有约20宗个案因重复申请或未能确认学生身份等原因不获处理。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提醒,由于急事急办,通知期或非常短,学生应作好随时起行的准备。如有少数学生未能及时到其就读院校报到,在国家教育部的协调下,内地院校会采取灵活措施,保留他们的入学资格,并安排网上学习。 数字显示,约1.8万名港生会到内地升学,其中约3000名为首年本科生。为协助港生入境内地以入读高等院校,广东省当局已将港生纳入粤港澳陆路口岸人文关怀通道,调动隔离酒店配合;来往香港和内地各城市的航班也会增加,并容许港生优先订票。

香港乡郊选举临时选民登记册今发表

乡郊代表选举2022年临时选民登记册及取消登记名单今日(26日)发表。由今日起至9月9日巿民可登入乡郊代表选举网站的「乡郊代表选举选民登记资料查阅系统」查阅个人登记资料,以及查看是否被载入取消登记名单内。 巿民可在通常办公时间内致电乡郊代表选举热线(2152 1521)查询有关资料。申请查阅选民登记册及取消登记名单的指明人士亦可致电乡郊代表选举热线或相关新界区民政事务处预约。 办公时间:周一至五(公众假期除外),上午9时至下午1时及下午2时至6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