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新增2268确诊 输入占183宗 “为食”群组多1人



央视旗下的「大湾区之声」,近日推出9集「微纪录片」《我的家我的国》,并称这是「香港年轻学子追寻先辈爱国爱港的历史足迹,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在「笑迎大时代到来」这一集中,来自香港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硕士生黄尔诺,就在世界范围内都史无前例的新制度「一国两制」,如何在香港平稳运行逾二十年,访问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 影片介绍,1996年12月11日,香港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400名委员,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中央政府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因此,董建华亦经历了「一国两制」由构想到实践的过程。1997年7月1日,董建华在香港回归仪式上表示,「我坚信香港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前途一定更加辉煌。」 香港回归后先后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急和SARS疫情等难关,关键时刻,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维护了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位。董建华说,「我们真是运气非常好,有这样的一个中央。香港需要支持的时候,中央总是在身边。」 对于「一国两制」的最主要的生命力是什么?董建华表示,「一国两制」必须以「一国」为前提,「港人治港」必须是以爱国者为主体,「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坚持『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我相信香港一定能够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 董建华说,有机会参与这个大时代是一种福气,见证了国家从「一穷二白」到全民小康的整个过程,「这个是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非常非常骄傲的。」董建华还呼吁,香港的年轻人要积极、勇敢,投身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为香港、国家发展发挥新作用。 read more
“香港健康码”今早(10日)9时正式开通,届时“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亦会更新至3.0版本。市民可于“港康码”网站实名登记申请注册帐户,成功开通帐户后,并透过“安心出行”3.0版本,上传出行纪录到“港康码”系统,再从“港康码”网站登入系统获取“港康码”。只有取得“港康码”绿码人士,才可进一步申请将“港康码”转为适用于广东省的“粤康码”或适用于澳门的“澳康码”,而且转码时必须上传完成接种新冠疫苗的纪录,换言之通关后市民到内地及澳门必须打针。 据了解,本港或于本月24日与内地通关。港府早前曾指,通关初期会设配额制,市民必须提交申请,但配额会优先发放予公务及商务人士优先,更传每日名额由1,000增至1万个。 由于“港康码”系统采取实名登记,申请人需填写个人资料如姓名、身份证明文件号码和签发日期、联络电话号码、居住地址等,并上载在港住址证明供核实之用。 至于居于房屋委员会辖下公屋的申请人毋须提交住址证明,政府指该系统会与房委会的公屋住户数据库直接核实。政府续指,会优先处理已经上载在港住址证明的申请,及公屋的申请。当申请人的住址被确认后,系统会以短讯向申请人发出个人识别码以启动帐户。申请人如非香港身份证持有人,则需携同信件及身份证明文件到指定邮局核实身份及住址。核实后,系统会以短讯向申请人发出个人识别码以启动帐户。 若用户成功启动帐户后,可透过“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3.0版本内的新增功能,上传手机程式内过去31天的出行纪录到“港康码”系统。“港康码”分为红码、黄码及绿码三种,确诊者、疑似确诊者、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家居接触者、确诊康复但出院未满14天的人士、正接受强制检疫人士,以及申报过去14天曾带有病征的人士会获发红码;过去21天曾到访或居于高风险地点(包括申报住址及“安心出行”上传的出行纪录),或抵港后未满21天的入境人士,包括已完成强制检疫或获豁免强制检疫的入境人士(经“回港易”或“来港易”从内地或澳门入境除外)会获发黄码;其余人士则会获发绿码。所有“港康码”有效期均为申请当天,到当晚11时59分为止。 政府提醒,申请注册“港康码”帐户的先后次序与日后通关配额完全无关,呼吁市民毋须急于申请。市民申请到“港康码”绿码后,仍需转码才能过关。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早前接受访问时曾表示,转码过程需上传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纪录,代表打针会是通关条件,但未知会否如扩大安心出行适用范围般设有豁免安排。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023ce40dadc16a8717176f08b219b83b.mp4 香港新冠疫情回稳,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13日)新增734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其中12宗为输入病例,其余全属本地感染;另录得538宗经快测呈报平台登记个案。因此,今日共新增1,272宗个案,第5波个案累计1,181,664宗。死亡数字方面,新增62宗医管局呈报死亡个案,54人于公院病逝。 张竹君表示,观察到快测数字比核酸多,可能是因政府多鼓励,令市民多了做快测,期望过去3日无做快测的人士亦同样可以做快测。12宗输入个案,当中有10宗为昨日(12日)抵港,包括法国、德国、上海、印度、美国、尼泊尔及新加坡。 昨日无新增院舍爆疫。而在现有爆疫院舍中,其中18间安老院舍及2间残疾人士院舍有新增个案,涉约25名院友及3名职员。 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徐德义表示提醒,一连四日的复活节假期将至,理解市民趁假期外出,但仍要谨记遵守社交距离措施,避免人群聚集活动,以确保逐步回复正常生活,以免疫情反弹。 香港第5波截至目前共有8,735名死者,呈报个案的病死率约为0.739%。整体死亡个案涉3,581女5,154男,年龄介乎11个月至112岁,年龄中位数为86岁。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补充,昨晚呈报6名染疫病人危殆,当中4人无打针、2人打一针;7名病人严重,54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部留医。截至今日零时零分,过去24日小时有54名染疫病人离世,涉及24男30女,年龄介乎56至106岁。当中21人来自院舍、35人无打针、15人打一针、3人打两针、1人打三针。 李立业表示,其中一名56岁女死者,有多发性骨髓瘤背景。她3月14日曾接种由中国复星德国药厂合作的“复必泰”疫苗,3月20日上午因头晕到东区医院求诊,经发现后肾功能转差并染疫,院方曾开口服抗病毒药,惟情况持续恶化,于4月12日早上离世。 另一名57岁男死者无打针、无特别病历,有高血压。他3月26日到屯门医院求医,当时无胃口,医生诊断发现有黄胆、肝酵素上升,认为是阻塞性黄胆症,故要求入院外科检查。他4月1日检测发现染疫,故处方抗生素及类固醇,住院期间检查曾进行超声波,发现大肠、肝脏有不正常阴影,可能是癌症。他病情持续恶化,4月12日下午离世。 另外,由于数据滞后,4月11日有8名染疫离世病人未公布。涉4男4女,年龄介乎75至100岁。过去一日有1,544人出院,3人入院筛查发现确诊,同房5名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 read more
日本宣布明日(30日)起所有来自中国内地及港澳的航班,只可以使用东京成田、东京羽田、大阪关西及名古屋中部机场抵日,约6万名乘客受影响,特区政府已去信日本当局,严正要求撤回有关决定。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表示,日本限制香港载客航班只能使用4个指定机场,以及不准增加由香港前往日本机场的航班,是单方面和仓卒的决定,对此感到非常失望,特区政府一直跟进事件,争取日方撤回决定,或尽量收窄影响范围,如果有消息,将尽快对外公布。 林世雄指出,日本当局只是表示基于防疫考虑,作出今次决定,无再详细解释,他不揣测日方的原因,又指在日本的港人仍可使用其他机场的航班回港,相信航空公司能应付需求。 对于与内地通关的筹备工作,林世雄表示,高铁正密锣紧鼓准备当中,期望开通当日可以运作畅顺。 read more
李慧琼建议延长在港留学生的签证,吸引他们留下 近年受疫情等影响,香港不少行业都出现人才流失现象。民建联主席李慧琼今日(5日)表示,本港整体劳动力非常紧张,主要原因是人才流动及生育率低,她认同要积极「抢人才」及制定相关政策。 李慧琼在一节目上表示,不少国家如新加坡、英国及澳洲等都用了很多方法「抢人才」,香港需要有人口政策的短中期规划,亦要有统计数据及资料,以便更好掌握本地人才情况,并需进一步提高本地劳动力规模,改善託儿服务及释放妇女劳动力等。 李慧琼建议,对於在港的留学生,可以延长他们的签证,鼓励在港找工作,吸引他们留下。至於来港人才,可以考虑让他们的子女入读公营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她又认為,香港的税率低,薪俸税率具有相当吸引力,希望政府可以调整来港人才置业的相关措施。 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立法会议员谢伟銓说,本港人才政策需要整体考虑,包括如何留住本地人才、加强培训、大学学额能否针对市场需要及政策等,希望政府制订更贴市的人才清单,针对不同行业人才短缺的情况作出调整。 至於吸引人才的措施,谢伟銓认為,要视乎涵盖的人数及阔度等,强调任何税务优惠都不应被滥用。对於有建议调整印花税,他认為需要对此作出限制,专才来港未必会置业,政府可以考虑在房屋方面提供津贴。 read more
针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在记者会上胡说八道,抹黑香港国安法和特区法治,毫无理据攻击香港和内地营商环境,粗暴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今日(14日)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正告美方立即停止一切妖言惑众的政治表演,立即停止损害中美互利共赢经贸关系的错误行径。 发言人表示,国安法制定实施以来,香港迎来由乱及治的历史转折,开启良政善治的崭新篇章,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让法治彰显、社会安宁、市民安心,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权利自由得到更好保障,外国在港投资者获得更加安全、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这符合广大香港居民的根本福祉,也符合包括美驻港企业在内国际持份者的共同利益。 发言人指出,美方颠倒黑白、不分是非,大肆抹黑国安法和香港营商环境,企图误导在港美企和国际企业,就是见不得香港好、不希望香港治,其打「香港牌」阻遏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美方任何威胁、恫吓、施压都干扰不了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都阻挡不了「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历史进程,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决不吃这一套,相信国际有识之士一定会擦亮眼睛,识破美方的伎俩,作出正确的选择。 发言人强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我们再次敦促美方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放弃反中乱港的痴心妄想,立即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read more
针对美国驻港总领事史墨客卸任之际发表所谓“临别演说”,污蔑中方涉港方针政策,诋毁“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发言人表示,香港回归25年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香港繁荣稳定,坚定支持香港特色民主发展,充分保障香港市民依法享有的广泛权利自由。事实雄辩证明,香港回归祖国后,经济蓬勃发展,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稳固,自由开放雄冠全球,营商环境世界一流,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勃勃生机令世界为之赞叹,东方明珠的璀璨光芒更加熠熠生辉。“一国两制”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的好制度。发言人强调,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治理香港的法律依据是中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绝不是《中英联合声明》。《中英联合声明》中关于对港基本方针政策是中方作出的单方面政策宣示,纯属中国内政,其他国家无权假借声明干预香港事务。发言人强调,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和特区新选举制度的成功实践,国家安全得到维护,香港社会更加安定团结,法治正义得到伸张,香港居民享有的言论、新闻、结社等权利自由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得到更好保障。香港正迎来由治及兴的全新局面,开启良政善治的崭新篇章。发言人指出,香港不能乱也乱不起,香港发展不能再耽搁,个别美政客逆潮流而动,不愿放过任何攻击干扰中国包括香港发展的机会。史墨客自我标榜“美国对香港政策几十年如一”,其实就是一以贯之在香港颠倒黑白、兴风作浪、污蔑抹黑,极尽颠覆渗透之能事,对香港频繁上演欺世盗名的拙劣表演和顺昌逆亡的制裁闹剧,一边标榜“我们关心香港”,一边用“商业警告”恐吓在港外国投资者,其乱港祸港之心、反华遏华之谋路人皆知、天下共弃!史墨客黯然离港的“临别演说”就是美国“以港遏华”战略彻底破产的象征。发言人指出,所谓“侵蚀自治、民主衰退、人权压迫”不过是美式偏见的臆想。在美国眼中,凡是与其制度不同的国家必定是“自由不彰的”,凡是与其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必定是“民主不显的”,凡是不答应其予取予求的国家必定是“其心可诛的”。美方无视中方一再反对和香港社会呼吁,危言耸听唱衰香港前景,其破坏香港繁荣稳定、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令人不齿!发言人重申,当前,香港正处在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相信新一届特区政府必将团结带领750万香港市民把香港建设好、发展好、治理好,共同谱写“一国两制”实践崭新篇章!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如磐石,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决心毫不动摇。发言人强调,美方的险恶用心暴露得淋漓尽致,阴招损招早已被人识破,仁义道德的面具早已被人揭穿。史墨客阴谋失败了,欺骗不行了,在港无人理会了,没有什么事可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别了,史墨客! read more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1日)称,政府「抢人才」工作已全面展开。他指,上月底起,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包括多项人才入境计划、「招商引才专组」,以及「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而「窗口」正筹设实体办公室,专责制订人才招揽策略和宣传,并为到港人才提供支援服务。他表示,有信心每年输入至少35000名预计逗留至少12个月的人才。 陈国基又交代民生工作的最新进展。他称,「共创明『Teen』 计划」全面推行,第一期「超额」四成收生,让2800名学员受惠。政府亦在18区逐步成立「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伍」。另外,政府最近推出多份蓝图,包括《基层医疗健康蓝图》,当局会加强协调统筹,全面落实蓝图。 陈国基提到,政府亦会继续加强行政立法良性互动合作,包括用好「前厅交流会」,让官员与议员坦诚沟通,令政策措施制订及落实得更完善。 read more
香港警方今日(19日)上午联同其他部门在新界南交通部马料水秤车站举行代号“密林”(TIGHTWOOD)的跨部门事故演习。田心分区、新界南总区交通部、消防处,以及威尔斯亲王医院超过50名人员参与是次演习。 警方指,演练模拟田心一行车道路发生严重交通意外,意外中一辆私家车及一辆小型巴士相撞,导致多人受伤及被困。救援队伍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设立伤者集合点及分流站,为伤者进行急救及医疗评估。 军装及交通部人员则分别在现场设立指挥站及指挥交通。警方表示,是次演练将提升各部门在突发事故中的指挥、控制、跨部门协作及应变能力。 此外,跨部门反恐专责组将于今日(19日)下午在高铁西九龙站进行代号“虎速”的跨部门反恐演习,主要目的是强化跨部门反恐专责组与各部门于整合反恐情报及应对恐袭事件的应变能力,同时提高公众对反恐工作的认知。 read more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今日(16日)出席理大创科活动致辞时指,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特区政府会继续培养创科人才、推动创科生态圈发展、加速再工业化及深化与内地的创科合作。他指出,未来几年香港会进入「由治及兴」阶段,对创科发展尤其重要,希望学术研究界可以在香港创科发展作出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指,一直为创科业界培养人才,未来会与政府合作,推动创科发展及培养科研人才,为香港及大湾区的创科发展作出贡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