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基:设“师友计划”助初中生跳出跨代贫穷


行政会议昨日通过政府架构重组方案,包括增设3名副司长。行政会议成员叶国谦今日(18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相信来届政府改组「3司15局」的整体布局有助政府整体运作更畅顺。 重组方案提出增添13名政治委任官员和57个公务员职位,涉及的总薪酬开支约为每年9500万元。叶国谦认为值得,指该方案可以更妥善协调和统筹不同部门工作,包括配合国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 他提及,前行政长官梁振英在任时曾有人提出分拆运输及房屋局,但当时遭到反对派阻挠而未能成功,又指相关问题累积多年,部分政策局工作量与其他局有较大差距。他表示,现时对此作出整合是回应市民及社会诉求,认为做法合适。 read more
民阵日前宣布解散。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表明,警方对于任何涉嫌违法行为都彻查,又重申解散并不代表可以「免责」。他又表示,如今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本土恐怖主义萌芽及有地下化迹象,他相信,有些人包括外部势力代理人仍然蠢蠢欲动,在推波助澜。 萧泽颐接受《星岛日报》访问时强调,相关调查进行中,警方对于任何涉嫌违法行为都彻查。他重申,解散并不代表可以「免责」,倘有证据显示有人犯罪,警方即执法,「如果有人、组织或团体危害或企图危害国家安全,警方都会严厉执法,绝不手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如果不想承担法律后果,就不要犯法。」 萧泽颐指出,不论任何团体组织以任何形式宣传危害国安行动,警方国安处均将执法。萧泽颐说,有赖国安法的震慑力及更多警务人员工作,今年整体治安情况改善。不过,本土恐怖主义萌芽及有地下化迹象,他相信,有些人包括外部势力代理人仍然蠢蠢欲动,在推波助澜,甚至用软性方式通过社交媒体等发布假消息荼毒青少年。 他表示,警方一定要加强及继续扩大情报网,如捣破本土恐怖组织「光城者」企图进行炸弹袭击案都属情报主导行动。他希望做到全民参与反恐反暴,呼吁市民遇到任何可疑人、事情或物品,尽快报警。 国安热线上月收到逾三万讯息 萧泽颐又透露,警方国安处举报热线自去年11月设立,累计接获超过15万条不同讯息,今年单单上月更收到逾三万条讯息,相信是宣传奏效,警方会详细分析,不会掉以轻心,「大家如果希望香港安全,要齐心协力。」 在反修例运动中,大量「黑暴」分子被捕,警方迄今拘捕逾万人,当中近四成人为学生。萧泽颐直言有关数字很惊人,痛心学生们对国家认识不多,却受尽假消息假新闻和同辈误导、荼毒,再加上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令他们堕入违法陷阱,要承担法律后果。他透露,警队会通过尽快澄清假消息假新闻、增加工作透明度、继续社区警政,专业处理日常工作、善用社交媒体发放正面信息、用「软功」如透过动物媒介宣传等,把年轻人拉回正轨。 此外,今年上半年投考警察人数反弹,较去年下半年增一成,当中取录人数更升近五成。萧泽颐透露,警队将通过「警队推动精英运动员参与计划」,加强向精英运动员招手,助他们做好准备投考警队添胜算。 资料来源:星岛日报 read more
立法会选举将于本月19日举行,经修订后的《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新增两条罪行,包括禁止呼吁不投票或投无效票及故意妨碍阻止他人投票。廉政专员白韫六今日在电台节目指,至今收到9宗涉及呼吁投白票或无效票的举报,当中有部份人透过社交平台发帖文或转载发布有关讯息;有2宗个案的涉案人不在港,廉署会向法庭申请拘捕令。 另外,白韫六又澄清,相关新增的罪行只规管公开煽动他人不投票或投白票,“如果(选民)因为自己自由意志,或者种种原因,填票时变成废票冇刑责。”但他提醒市民,切勿阻碍他人投票或煽动他人不投票或投白票,若万一收到疑似煽动不投票或投白票的讯息亦切勿转载。 廉政专员白韫六今日(4日)在电台节目上表示,今次选举是完善选举制度后,最大规模的一场选举,廉署自6月起展开宣传教育工作。他又指,今次共有153位候选人,不少亦是首次参选,过去没有选举经验,廉署期望透过教育,包括印刷小册子,提醒候选人注意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例如处理选举经费等。 廉署至今收到9宗涉及呼吁投白票或无效票的举报 经修订后的《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新增两条罪行,包括禁止呼吁不投票或投无效票及故意妨碍阻止他人投票。白韫六指,廉署至今收到9宗涉及呼吁投白票或无效票的举报,当中有部份人透过社交平台发帖文或转载发布有关讯息。另外,有2宗个案的涉案人不在港,廉署会向法庭申请拘捕令。他强调,即使涉案人不在港,申请拘捕令后相关人士一旦返港,便会立即采取行动,“任何人做一啲嘢,可能属于不法手段控制或破坏选举必须执法。” 白韫六:若选民以自由意志投票即使废票亦无刑责 白韫六又澄清,相关新增的罪行只规管公开煽动他人不投票或投白票,“如果(选民)因为自己自由意志,或者种种原因,填票时变成废票冇刑责。”他又提醒市民,切勿阻碍他人投票或煽动他人不投票或投白票,“做选民应该做慨嘢,按心仪当选人去选票站投票便可以”,万一收到疑似煽动的讯息亦切勿转载。 廉署会派人到口岸票站监察投票及点票过程 政府日前公布,将在莲塘、罗湖、福田口岸设票站,让身在内地的香港选民投票,票站只让候选人和代理人监票,不设公众包括传媒观察点票。白韫六指出,3个票站位处于香港境内,与市区的票站无异,廉署同样会派人到投票站监察投票以至点票的过程。他又强调,选举条例于境外或境内亦同样有效,“如果有啲选举过程有情况出现,违反选举条例,就算系香港以外慨地方发生都可以跟进”,市民若发现类似情况可向署方举报。 今次投票日,廉署首次全体总动员,派出约800名前线人员应付突发情况。白韫六指,大部分廉署人员都会到各个投票站视察投票及点票程序,以及处理市民的查询和投诉,有需要时亦会执法,同时加派人手到7个分区办事署,处理热线投诉。廉署亦会在线上监察各个网站及论坛区的内容,以确保今次选举可在公平及廉洁中顺利举行。 白韫六指民研是否违反不可一概以论 白韫六在节目后接受记者提问,针对口岸票站补充指,本港与内地及海外执法机构一直有很好的合作,在内地有个案协查机制,30多年行之有效,“所以唔洗担心,如果我哋需要调查犯法行为时,可以通过内地相关机构协助我哋。” 香港民意研究所早前调查港人在立法会选举的投票意向,选项包括投白票或不投票,有指问题是煽惑他人不投票或投白票。白韫六被问到相关民调是否有违反,他回应指,会否违法须考虑个别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包括考虑民调后如何处理有关数据、发表结果时的形式及发表内容的手法等,再作整体考虑,未来廉署会继续留意及研究。 read more
本港疫持情持续反弹,有中学出现课外活动感染群组,涉及19人,卫生防护中心形容,这是最近相对大型的学校传播群组。香港感染及传染病医学会副会长林纬逊今日(26日)在一档电台节目认为,学校等场所进行除口罩的活动,应加设快速测试要求,减低风险。 他提到,随着社交距离措施放宽,社区出现一定数目确诊是意料之中,目前传播力更高的Omicron BA.5病毒,只占整体个案少数,估计疫情仍未到顶。另外,对于医管局研究收紧公立医院探访者的核酸检测要求,林纬逊相信,此做法可加强保障留院病人,又指随着社会上新冠康复者比例越来越高,相信康复者探访前亦需要做核酸检测。 对于,猴痘被世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林纬逊相信本港未有需要推动全民接种猴痘疫苗,又透露医学界对如何应对猴痘病毒看法不完全一致,相信本港未有需要推动全民接种猴痘疫苗。 read more
香港科学馆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举行「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八大·寻龙记」特别恐龙展览,展出包括暴龙、三角龙及棘龙等8组具名气恐龙的化石真品及高完整度化石骨架等,市民亦可触摸真恐龙化石。展览今日(8日)开幕,科学馆豁免入场费。所有参观人士须透过网上预约系统预约入场时间,现时预约已额满。 本次将展出8组来自德国、瑞士和荷兰的博物馆及机构的史前生物化石标本,其中5组包括三角龙、异特龙、西龙、梁龙和暴龙的骨架是以化石真品和重构骨骼组装而成,当中1组的完整度更超过9成。棘龙和哈特兹哥翼龙为1∶1复原骨架模型,其化石真品则置于展柜内展示。展品还包括整幅埋藏状态的幼龄蜥脚类恐龙。除了暴龙外,其余7组化石骨架均是首次于香港展出,市民亦可触摸真恐龙化石。 除展览外,科学馆将于8月举行5节“与龙同眠留宿”活动,参与者能在恐龙骨下留宿一晚,每节供30个家庭参与,名额共60个,今日起开放报名。 点击预约“与龙同眠留宿” read more
有八十六年歷史的孔聖堂,上周末(六月五日)重現當年文化交流的盛況。首場國學講座以「香港銅鑼灣掃桿埔孔聖講堂的前世今生及往後的發展路向」為講題,主講嘉賓包括簡永楨先生、丁新豹教授和徐麗葉女士,由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教授主持,吸引近二百名嘉賓及各界文化、學術、保育、傳媒和儒學愛好者等的精英參加,現場坐無虛席,討論氣氛熱烈。 講座目的 孔聖堂佔地十二萬多平方英呎,乃1928年省港富商簡孔昭先生慷概捐出的一幅土地,其後更捐錢及集資興建孔聖講堂,旨在宏揚儒家思想,秉承清末民初盛行的尊崇孔孟教誨精神,喚醒當時香港市民的尊師重道意識,與及抵消上世紀初葉經濟蕭條帶來的不安而導致的絕望。 講堂終於1935年落成,開幕當日,城中名人雅士,紳商巨賈,雲集而至,熱鬧場面,一時無兩。其後,曾到此發表的劃時代碩學名儒不計其數,上世紀香港淪陷日軍前者計有朱汝珍太史、許地山教授、蕭紅女士等等;光復後則有著名學者如郭沫若、錢穆及矛盾等等。自此講堂雖然尚有學者不時蒞臨講學,唯久而久之,此處漸被遺忘,誠屬可惜。 年前捐贈人孔昭公之嫡曾孫簡永楨先生有感於講座剛被特區政府定位為第一級受保護歷史建築物,理應向社會人士重燃八十五年前之初衷,更應將此珍貴文化遺產活化起來,借古喻今,一則市民可欣賞一棟融合山東曲阜孔廟的設計,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益流行的裝飾主義(Art Deco)及包浩斯(Bauhaus)的簡約理念,而達致有中國古建築物特色、配合鋼筋混凝土實際功能的高效率講堂;二則特意闡述清末民初儒學在香港生根發芽的過程,時至今天,儒學應不再被視爲封建及拘泥的一股手段,而應被視爲學以致用的做人道理,一旦悟其道理,做人處事自可掌握到中庸之道,不卑亦不亢,心安理得。 涵蓋範圍 第一位講者爲簡永楨先生,他從二十世紀初講述其曾祖父孔昭公偕其堂兄弟玉階公及照南公于1909年創辦「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始末,其時孔昭公父親朗山公斥資八萬元,方能促成其事,新公司成立後以孔昭公為單一最大股東,佔47%股份。 1928年孔昭公目睹香港民生艱苦,閒談間與另一殷商曾富先生商議,遂捐地十二餘萬平方英呎地建設孔聖堂,1929年成立籌建委員會,有十四位成員,除簡公外,尚有多年後結為姻親的梁弼予先生、葉蘭泉先生、周俊年先生、鄧肇堅先生等等。 講者特顯為善既要有心,亦要有能力。簡氏家族自辛亥革命後業務蒸蒸日上,及至1920年,先後斥資建成武漢南洋大樓, 1995年被定位為愛國主義基地,1996年被列爲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現與黃鶴樓、紅樓合稱為武漢三大名樓。同期亦有建成位於上海外灘的高陽大樓, 1994年被列為上海市第二批優秀歷史建築。此期尚有廣州的「簡園」,毛澤東主席曾造訪十多次,探訪其友人譚延闓 ,此處亦是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所在地,它屬全國重點保護單位,現為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座落地。 孔昭公既然有心亦有能力,遂有條件捐地建立孔聖堂。 時至今天,講者認爲講堂所涵蓋的範圍理應不只局限於儒學及有關類別,當可擴大至諸子百家,甚至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人工智能及慈善學等等。香港有不同級次的受政府保護建築物,但能夠受保護之餘又可將之活化而對市民有永久裨益者則為數不多也。 第二位講者乃丁新豹教授,他獨步史壇,譽滿香江,細談清室遜位遺老抵港後,繼續鼓吹中國傳統禮教,設立孔教學院,先後成立學海書樓,港大中文學院等,以賴際熙牽頭,繼續傳揚孔孟學說。當時港大中文系教席,尚有清朝遺老溫肅及區大典等人物。 康有為主張把儒學轉化成宗教,直與西方宗教勢力抗衡,其忠實支持者有陳煥章,此君乃前清進士,後取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 丁教授細道金文泰港督(1925-30)洞悉儒家倫理有助於穩定香港民心,平衡蘇俄布爾什維克主義不利英廷統治香港的作用,是故港英政府也接受之。 第三位講者乃代表利安建築師事務所(Leigh & Orange)的首席董事徐麗葉女士。利安創于1874年,孔聖堂可謂他們戰前的一項驕人之作。1930年,彼等夥拍當時極負盛名的獨立建築師譚肇康先生,撮合中西建築設計的優點,完成香港鮮有的一項新嘗試。譚則師亦有其它抱負,他曾參加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亦曾挺身不顧一切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撿拾屍骸,其後傳為佳話。徐女士最噲炙人口之談乃孔聖講堂既有中式建築之風格,内則蘊藏西方裝飾主義(Art Deco)及包浩斯(Bauhaus)的元素,效果恰到好處,不會令人產生不倫不類之感。 堂董會主席的願景 孔聖堂堂董會主席兼中學校監溫偉麟先生表示,這個講座系列一方面可以傳承儒學,另一方面多做集思廣益的工作,因為香港這個時間十分需要這方面的配合,特別是向年青人講解「唯善」的重要,帶起多方面的討論。 為傳承儒學和貫徹社會責任,孔聖堂未來計劃的講座內容,包括由馬逢國議員主講的「十四五規劃中的香港定位」,丁新豹教授主講的「銅鑼灣的歷史足跡」和前天文台長岑智明先生主講的「氣候變化的三世書」。 出席嘉賓 當日列席嘉賓近200人,近年來鮮見矣。其中有立法局代表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先生,特區政府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先生,康文署副署長楊芷蘭女士,古物咨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先生,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秘書蕭麗娟女士,保良局總監王倩儀女士,儒學權威危丁明教授及道教專才游子安教授等等。 後話 本年6月5號於孔聖講堂舉行的孔聖講堂簡孔昭先生紀念啓動講座,料可促進廣大香港市民對孔聖講堂及其象徵價值發生興趣,亦可體會到簡孔昭先生的後人及孔聖堂仝人致力將此甚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築物活化的意願及決心,就正如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勁女士所云:「共享文化,共享遺產,共享責任」。 為了達此目標,必須官民理念一致,方能事半功倍。 read more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确诊数字飙升,被纳入强制检测的地方遍布港九新界,受影响的市民连日为接受强检采样到处奔波,各区检测点「打蛇饼」。因应排队费时,加上衍生「代排队」等问题,多个检测点陆续设置派筹机试行即场派筹,市民可在社区检测中心网站的「大型采样站—筹号排队状况」一栏查看实时筹号排队状况(点击此处即可查询)。 政府表示,全港各区今日合共65个地点将设有社区检测中心/流动采样站,为须接受强检的人士提供免费检测服务。位于中环爱丁堡广场及黄大仙广场的流动采样站今日起会提早于每日早上8时开始运作。 而鉴于疫情严峻,为尽快堵截病毒传播及减少检测点的轮候人流,现时位于荃湾公园、葵涌运动场、长沙湾体育馆和天瑞体育馆等多个检测点,已陆续设置派筹机试行即场派筹,政府并会视乎不同场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在更多合适的检测点推行类似安排。 read more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日(5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于2022年7月1日就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李家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克强总理签署了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的国务院第754号令(见下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54号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的人选,任命李家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于2022年7月1日就职。 总理李克强 2022年5月20日 read more
教育改革后,新推出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科)率先于新学年的中四级教授,并逐步取代原有推行逾10年的通识科。自公民科开课以来,社会各界人士包括校方与学生都反应正面。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昨日(8日)表示,公民科课程内容中包含了很多香港跟国家相关联的知识,期望学生能透过学习该科目,树立正确价值观,认识国家,认同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学会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上的问题,这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改革从来都只为培养下一代 杨润雄坦言,回顾过去这两年,香港的教育界发生了很多变化,其实香港教育在1997年回归祖国以后,曾经都做过一次很大的改革,时间大约在2000年的时候,那时候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变化得越来越快,变动亦是越来越大。特区政府当时主张教育改革,正是希望下一代有能力去应对这些社会大变化,这种几乎每天都在变动发展的情况。所以当时改革的出发点是从学生出发,培养加强他们的个人能力,使之成为终生学习者、能明辨是非、可以综合不同的能力解决困难、具备创新性思维等,这是当时最主要的一个思考方向。 他表示,在过去的两年中竟然有这么多的学生参与违法暴乱,让社会各界开始反思教育问题所在,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体系存在不足,这次推行公民科是政府对存在的问题做出的思考和改革。他强调,推行公民科是从香港的实际情况出发所进行的重大改革,而且未来在其他方面也会不断有适当的变动,尤其是认识到2000年政府推行教育改革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回归后的社会情况,没有将「一国两制」的内涵放进教育体系里面,所以才会产生很多香港学生被卷入「修例风波」的恶果。 香港的教育应与「一国两制」相适应 杨润雄表示,未来的教育改革将继续推动香港的教育回归到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中,尤其是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为香港带来了极大机遇,希望香港青年能够把握这个机会,在大湾区甚至是国家大局中有一个好的发展。 杨润雄把「以德施教、以教育才、以才庄区、以区献国」这16个字作为政府未来对教育的期望和目标。他解释称,我们的教育应该以德为目标,培养才德兼备的人才;同是也是对教师的一个要求,希望教师也以德施教,以德育人,教育培养我们的下一代,培养出才德兼备、爱国爱港的人才,也为香港特区和大湾区发展提供人才动力,更是尽一份心力服务国家。 read more
12月22日,外交部驻港公署举办《“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吹风会。刘光源特派员介绍中国政府发布白皮书的重大意义,回顾香港民主发展的历史进程,阐明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民主发展的坚定立场,正告外部势力不得干预破坏香港的民主发展,并展望香港民主发展的光明前景。外国驻港领团、在港商会、中外媒体、香港法律和青年界等120多名代表出席。 刘特派员表示,香港特区近日成功举行新选举制度完善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中国政府此时发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旨在对有关“一国两制”实践和香港民主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正本清源,有力反击内外反中乱港势力对香港民主发展的干扰破坏,凝心聚力增强各界对香港民主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刘特派员结合白皮书重点阐明四个问题: 一是谁是香港民主的创立者和推动者?刘特派员指出,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没有民主可言。华人长期被排斥在港英当局管治架构之外,民主诉求一概遭到英国政府拒绝。英国不仅没给香港带来任何真正的民主,反而为香港回归祖国后的民主发展埋下了祸根。回归祖国开启了香港民主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才是香港特区民主制度的设计者、创立者、推进者和维护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区基本法共同构成香港特区的宪制基础,全面构建了香港特区的民主制度。香港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始终根据“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坚定支持香港特区依法有序发展民主,为此作出三次重大努力,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民主发展的立场从未动摇,诚意从未改变,努力从未停止。香港全体居民的政治参与渠道和空间大大拓展,享有的民主权利前所未有,香港民主发展取得了全方位重大成就。 二是谁是香港民主发展的破坏者?刘特派员指出,香港反中乱港势力一段时期以来不断挑战宪法和基本法权威,妄图夺取特区管治权,冲击特区宪制秩序,破坏香港法治,实施危害国家安全、损害香港繁荣稳定的各种活动。同时,一些外部势力公然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张目、为“黑暴”势力摇旗呐喊,对中央政府在港拨乱反正正义措施大肆攻击抹黑,对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无理施压制裁。事实一再表明,反中乱港势力及其背后的外部势力才是阻碍香港民主发展的罪魁祸首。个别国家将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强加于人,推行“民主改造”,策划“颜色革命”,肆意干涉他国内政,甚至颠覆他国政权,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14亿中国人民绝不接受这样的“民主陷阱”!任何企图干预香港事务、以港制华的行径,在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钢铁意志面前都将注定徒劳无功,都将遭到有力回击。 三是新选举制度对香港民主意味着什么?刘特派员表示,中央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支持香港特区完善公职人员宣誓制度,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转治重大转折和民主发展重回正确航道。完善后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既充分体现“爱国者治港”原则要求,修补了选举制度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又做到了包容开放;既有利于促进良政善治,又有利于维护和实现香港广大居民的民主权利,为香港民主长远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定基础。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中,新当选议员的构成多元、均衡、专业,五光十色,焕然一新,充分体现了选举的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和公平竞争性,是香港民主制度的优化提升和与时俱进,给香港政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风貌、新气象。“爱国者治港”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应有之义。新选制有充分包容不同政见的空间,不存在“清一色”的问题,但不允许有反中乱港分子进入管治架构。 四是香港民主发展的未来前景如何?刘特派员指出,“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为香港民主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香港的民主发展道路必须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坚持“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坚持依法治港,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正确处理中央和香港特区的关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与特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中央政府将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支持香港同各国各地区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刘特派员指出,中国包括香港特区的民主实践证明,民主没有固定、统一模式,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民主公式。民主的真谛在于人民真正当家作主。香港民主发展的历史启示我们,是时候走出“西方民主迷思”了。我们坚信,有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有不断完善的香港特色民主道路,香港的繁荣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一国两制”必将更加行稳致远,香港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与会嘉宾反响热烈,积极评价白皮书发布意义。部分外国在港商会负责人和香港青年代表在吹风会后接受媒体采访,认为此次吹风会有助于全面了解香港民主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增进对香港未来发展的信心。相信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将继续成为政治民主、包容和谐、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活力之都,为香港市民和外国企业在港安居乐业创造更好环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