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颂雅苑颂真阁解封揭17宗阳性5宗不确定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16日)上午完成大埔颂雅苑颂真阁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87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7宗阳性个案和5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800户,当中130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16日)上午完成大埔颂雅苑颂真阁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87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7宗阳性个案和5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800户,当中130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深圳湾管制站前日(13日)揭发怀疑走私军火案。一名内地司机将货车交予一名56岁姓杨的香港货车司机,杨不以为意,将车从内地驶回香港,惟抵至深圳湾管制站时遭香港海关截查。海关表示,当时车上有逾900件已申报食品、衣物和家具等包裹,海关在车上发现有45个未申报、准备寄往美国的包裹,更于其中3个包裹内发现一支怀疑步枪、一个步枪护架及多发子弹,案件交由元警区重案组接手调查。 警方表示,发现3个寄往美国的包裹,包裹内有一支怀疑枪械、一件怀疑枪械部件及80粒子弹。警员接报到场,将有关证物检走作进一步检验。案件暂列「发现枪械及弹药」,交由元朗警区重案组跟进,暂未有人被捕。 海关回覆查询时指,海关一直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和措施堵截走私活动,并与本港、内地及海外相关执法部门,以及本港快递营运商及香港邮政保持紧密联系,加强情报交流及适时采取联合行动,以打击走私受管制物品的活动,当中包括枪械。而海关人员在执行职务时若发现怀疑枪械,包括枪械组件,会立即通知警方跟进。 read more
多功能智慧灯柱计划引发监控疑虑后,当局本计划安装约共400支智慧灯柱,地点包括中环/金钟、铜锣湾/湾仔、尖沙咀及观塘/启德发展区四个选定地区,但至2019年中,仅在观塘区和九龙城区安装了50支。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和路政署现正检视余下约350个拟安装智慧灯柱的位置,预计在2023年年中完成所有安装工程。 根据观塘区议会文件,智慧灯柱上装有高清全景摄录机及蓝牙交通探测器,原意协助环保署打击非法倾倒,以及为运输署提供实时交通数据,但因应公众对私隐的顾虑,以上功能将会停止推出,待广泛咨询且得到公众共识后才重新启用。路政署亦于去年5月拆除观塘区内智慧灯柱上已停用的摄影机和灯柱顶部的圆形外壳,并将陆续安排拆除区内其他智慧灯柱的相关装置。 据介绍,智慧灯柱的3个功能包括全景摄像机会协助环保署记录非法倾倒车辆、让运输署收集车牌号码、为运输署提供车速数据的蓝牙交通探测器功能,会停用直至取得共识后才重新启用,部门将在一至两个月内成立业界咨询委员会,并展开广泛咨询。 至于被指会读取智能身份证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监黎振伟解释,该技术是一个可读标签,只能发放信号,不能接收,用作提供准确定位服务。 资科办和运输署正探讨以光学雷达(LiDAR),取代摄影机探测车辆速度和辨识部分车辆种类,并于今年第一季开始于科学园进行路面测试,并计划在现有两支分别位于观塘区和九龙城区(启德发展区)的智慧灯柱进行实地运作测试。 翻查资料,因应社会对智慧灯柱相关的私隐保障安排表达关注,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于2019年成立由业界专家、学者和个人资料私隐专员组成的「智慧灯柱技术咨询专责委员会」,全面检视智慧灯柱应用的私隐保障技术和措施。 read more
李家超当选新一任行政长官人选,在他小学时就读的深水埗五邑工商总会学校,该校近日亦有相关庆祝活动,于学校外墙挂上巨型直幡,印有「热烈祝贺」、「校友李家超」、「当选行政长官」等字眼,并展示多张李家超出席校庆活动的相片,校内壁报亦展示李家超在2018年以保安局局长身份参加校庆典礼的相片。该校校友会亦于社交网站帖文,写上「热烈祝贺李家超校友当选新一届特区行政长官」。 资料显示,位于深水埗区的五邑工商总会学校创立于1957年,李家超同样在那一年出生,李家超在该校度过了六年小学岁月,及后以优异成绩入读九龙华仁书院。该校校长黄锦耀早前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有幸该校培育的校友长大后可成为行政长官,过去该校举行校庆庆典活动,李家超亦曾担任主礼嘉宾,言谈间感觉对方很关心母校和一班年轻师弟妹,非常亲切。 read more
前年8月25日荃湾一带有游行示威,7名青年及1名女家务助理被控在当日参与非法集结、管有攻击性武器及袭警等罪。他们被分成2宗案件,今天(17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首次提堂。主任裁判官罗德泉应辩方要求,将涉及7青年的非法集结案押后至11月26日再讯,而家务助理袭警案就押后到11月12日再处理,以待辩方索取相关文件及给予法律意见。 7名被控非集结的被告依次为运输工人何卓轩(23岁)、学生符凯晴(23岁)、学生牛致行(21岁)、教师郭芷晴(21岁)、学生杨俊杰(25岁)、无业男张家荣(24岁)及调酒师李㑊橉(28岁)。他们同被控于2019年8月25日在荃湾杨屋道,与其他身份不详的人士参与非法集结。符凯晴另被控一项公众地方管有攻击性武器及一项管有物品意图摧毁或损坏财产罪,即管有一个雷射装置及一罐喷漆。牛致行另被控在公众地方管有攻击性武器,即一块砖头。何卓轩另被控袭击警员冯权安。杨俊杰另被袭击督察林泰金。今天除了因另案被还押的学生符凯晴无申请保释外,其余被告准以500港元保释,期间不得离开香港。 至于另一宗案件,家务助理员田家妹(51岁)被控2项袭警罪及一项阻差办公罪,指她于2019年8月25日在荃湾古坑道袭击警员梁伟剑及女警陈洁儿,并阻挠2人正当执行职务。田同样准以500港元保释外出,及被禁止离港。 read more
受前年反修例示威影响,警队招募一度面对困难,投考人数曾下跌30%,随着示威缓和,投考人数告回升,惟今年接连发生土制炸弹案及警员遇袭案,再令部分投考者却步,甚至有学警退出训练。警队将于今个财政年度招募1545名警务人员,包括195名督察级人员及1350名警员。为提高投考者的信心,警队共推出两项招募策略,包括于本周六(21日)晚于警队Facebook及YouTube首次播放新制作的「警募直播」,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将会在节目中亮相,介绍投考、受训和毕业后经历;警队亦会在本月29日推出第二轮招募体验日。 警察招募组警司陈纯青接受表示,最近发生的警员遇袭事件,无疑为投考警队人士产生多一重忧虑,甚至担心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带来危险,加上今年有多个调查发现,年青人对于选择工作存在迷惘,各行各业亦出现招募困难,其中年青人投身纪律部队的意欲和兴趣亦与以往大有不同,故警队已预期有关不确定因素。 陈续指,幸而今年上半年获取录人数较去年下半年上升50%,投考人士水准及准备俱佳,「第一,投考者对警务知识同体能测验准备较以往好。」而警队亦于去年下半年调整招募策略,包括「有心唔怕迟」,开拓更多年龄阶层的市场,今年5月底举办首次招募体验日,吸引1600多名参与者到场,最后更有450多名人士即场报名投考。 陈指,吸取首次举办体验日的经验后,次轮体验日将会集中分享遴选过程体验、训练,以及首2、3年加入警队的实际工作范畴和经验;尽管投考者以往都能从网上得知相关资讯,但未必能了解确实情况,希望为投考者提供更贴身和有用的遴选资讯,「亲身来到的话就会有学员、教官去亲身讲出问题所在」。 警方接连推出新策略,去年集中向30岁以上年龄层面的人士作招募,目前成功获取录的警员,年纪最大为43岁。他指,去年至今于30岁以上投考警员的比例,占总数的3成。 此外,警队招募组本周六推出名为「警募直播」的节目,内容包括安排警察招募组面试官和现役警务人员,讲及投考、受训和出班后的经历;又会提供警队招募小知识,以及最后安排直播环节,由招募组人员解答公众提问,盼以轻松贴地手法,与年青人互动,从而吸引更多年青人才加入,并希望安排募组警员讲解遴选过程常见错误、警务工作和职业前景。 对于早前提及本港精英运动员退役后能否获优先考虑投身纪律部队,陈纯青表示,本港精英运动员接受专业训练,其团队合作精神、纪律性、意志以及体能均有保证,相信他们绝对适合警务工作,而目前警队已有约60名精英运动员加入,当中包括前香港壁球运动员欧咏芝,以及前花式单车运动员余心怡等。 read more
运输署今日(23日)提醒市民,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的临时特别措施将于本月31日届满。由明年1月1日起,政府会为市民每月超出400元的实际公共交通开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补贴,每张八达通卡的补贴金额以每月400元为上限。 为了让更多市民可在疫情期间受惠于计划,政府早前推出临时特别措施,暂时将计划的每月公共交通开支水平由400元放宽至200元,并将每月补贴上限暂时由400元提高至500元。上述临时特别措施将于今年12月31日届满。 有关计划详情,请浏览网页(点我查看)。市民亦可透过补贴查询网站(点我查看)、八达通手机应用程式或计划热线2969 5500查询公共交通开支记录及补贴金额。 read more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0日)举行记者会。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在会上表示,有中建国际负责的8个中央援港项目,总占地78.6公顷,可提供约4万个床位。 黄伟纶说,按完成时间来分,8个项目分2批,其中6个项目,包括青衣社区隔离设施3900个床位3月1日已投入服务、新田社区隔离设施2800个床位3月9日投入服务。未来几天,粉岭、港珠澳口岸人工岛、洪水桥的社区隔离设施,会陆续投入服务。 黄伟纶提到,到本月21日的那个星期,元朗潭尾的隔离设施会投入服务。也就是本月内,算上青衣及新田的社区隔离设施,会有2万个床位可投入服务。竹篙湾、启德码头两个大型项目,一共可提供2万张病床,相信这两个项目到5月份可分批投入服务。 黄伟纶说,在3月内会投入服务的6个社区隔离设施,高峰期开工人数达到15000人,香港及内地工友各占一半,投入的大型机械超过620台。在运输方面,高峰期单日车次超过510车次。感谢中央全力支持和中联办的协调推动,感谢中建集团全力以赴,感谢前线工友。 read more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前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昨日(1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访问时表示,“香港从来不是殖民地”,这不是一个新提法,而是中国的一贯立场,也是1972年联合国决议的有关内容。一些西方媒体最近大肆炒作“新版香港教科书称香港不曾是殖民地”,其潜在意图是推动他们“香港曾是殖民地,有自决权并可寻求独立”的政治叙事,在香港埋下动荡的种子。 据媒体报道,香港四本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课本全部明确表示“香港不是殖民地”。有课文解释称,虽然英国曾按类似“殖民地”的模式管治香港,但清朝以后的中国政府均不承认不平等条约,也从未放弃香港主权。部分课本以补充资料说明“殖民地与殖民统治”的分别,指如果一个国家宣布一地区为该国的殖民地,该国家就享有该地区的主权和治权,但如果若国家对一地区实行殖民统治,国家“只拥有该地区的治权,并不拥有主权”。 BBC等一些媒体声称,新版教课书中有关香港是否是殖民地的论述是特区政府不断尝试淡化英国在香港管治历史的又一举措,而《纽约时报》则再次借此事攻击中国收紧对香港的舆论和文化管控。 范徐丽泰谈及近日发生的“教科书称香港从不是殖民地”话题。她表示,1972年,中国代表在联合国提出,香港和澳门不是殖民地,要求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把两地从殖民地名单中删除。这一提议以99票对5票大比数通过,强调香港不具殖民地地位。“所以,香港从不是殖民地,并不仅仅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也是联合国决议的内容。” “很可惜没有外媒来问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如果有外媒就此事采访我,我会让他翻查一下1972年联合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还要对他说,你们的国家在投票中输了,现在请不要造谣。”她强调。 范徐丽泰表示,香港是否是殖民地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根据联合国有关规定,有“殖民地”地位的地区人民有“自决权”,并可建立独立国家。因此,一些英美媒体大肆炒作香港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实质上还是在试图推动“港独”“自决公投”等长年以来渗透香港的错误概念。 “中国从未放弃对香港的主权,也没有承认过英国对香港统治的合法性”,范徐丽泰表示,“我们始终用的表述都是,‘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她表示,特区政府现在在做的,只是逐渐阐明并纠正这些西方长年来希望香港人接受的错误概念,“只有香港的教师和学生们都能正确认识历史,才能避免类似‘要求香港自决公投’的事件再次发生。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是对被西方扭曲了的历史叙事的一次拨乱反正。”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4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表示,现时本港有102宗Omicron个案,97宗属于输入,其余5宗属输入相关。林郑月娥承认个案会对和内地商讨通关有一定影响,相信要等多一段时间,两地才能恢复正常往来。 林郑月娥表示,目前未出现Omicron的源头不明个案,但不少患者都没有病征,令政府更难应对,需要依靠加强检测切断传播。至于又一城望月楼出现Omicron传播,林郑月娥指已有超过370名相关人士入住检疫中心,但仍有6名食客未联络得上,呼吁相关市民尽快联络卫生防护中心。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30日)上午会见传媒,回顾2021年的工作,展开2022年重点工作。在房屋政策展望方面,林郑月娥提出加快建屋,2022年出售共8900个居屋单位和4700个绿置居单位,令本届政府推出的资助房屋数目高达约3.83万个,比上届政府多出约4倍。 林郑月娥表示,建议把正在出售的「绿置居」未售出的单位开放给持有有效公屋申请超过1年的申请人购买。她指出,为贯彻「房屋不是普通商品」、「屋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理念,自2022年起收紧转让限制:于第二市场以不高于原价转售的期限,由2年延长至5年(即从第6年起,业主可于第二市场以自行议价转售);于缴付补价后在公开市场按双方议价转售的期限,由10年延长至15年。 林郑月娥指出,她已要求房委会按此政策和建议安排出售细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