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苗接种年龄拟调至3岁以下 专家委员会下月商讨料9月打首针

本港被新冠疫情苦缠逾2年仍终结无期,近日确诊数字更连续4日突破6,000宗。立法会议员、经民联主席卢伟国今日(22日)在社交平台表示,本港抗疫成败,推高儿童与长者接种率至为关键,呼吁市民切勿拖延打针。 卢伟国在社交媒体发文指,本港确诊个案中,连续数日突破6000宗水平,而感染BA.5变异病毒株的比例增加,占新个案超过3成。他引述卫生防护中心数据指出,过去数日各项病毒指标上升速度加快,其中污水样本的人均病毒量,亦升至3月中以来高位,预期个案会持续上升,呼吁市民尽快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否则踏入冬季时,有机会出现新一波疫情。 卢伟国又指,近日幼童染疫出现重症甚或死亡的情况,引起市民关注,自己日前与经民联成员在记者会上提出10项建议,敦促政府加强推动长幼接种疫苗。他认为,本港抗疫成败,推高儿童与长者接种率至为关键,呼吁市民为人为己,切勿拖延打针。 read more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今日(14日)表示,正与医务卫生局商讨改良“安心出行”,又指“安心出行”的角色不会变,无实名追踪功能,但随着电话卡最迟要在明年2月23日完成实名登记,而“安心出行”与手机捆绑,到时“安心出行”就自然有实名制的功能。 孙东指出,香港未有完整的中央数据系统,政府现在和未来都无意、亦不可能用“安心出行”做追踪。 对于政府计划针对确诊者和来港人士推行的“红黄码”制度,会否扩展至密切接触者,孙东指,政府决策会总体考虑,了解各方意见,不用担心政府会硬推社会强烈反对的政策。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614d600781c6d64d056b33c192bdf9de.mp4 第5波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13日)新增5,308宗确诊,包括160宗输入个案,是继本月4日后,确诊数再度突破5,000宗大关。医管局新增3宗死亡个案,第五波死亡累计9,349人。另新增2间安老院舍及1间残疾院舍出现确诊个案。 输入个案中,26宗在机场找到,95宗是7日内于检疫设施中发现,另有39宗于检疫后发现。变异病毒方面,疑BA.4或BA.5的个案再有上升,初步数字是18.9%;BA.2.12.1则8.1%。 张竹君表示,本港今日(13日)再多2间老人院舍、1间残疾院舍出现新冠确诊个案,总共有7人染疫,其中共24名院友及员工需要检疫。 出现病例的院舍包括,沙头角护理院1名院友确诊,8名院友及2名员工检疫;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护养院,由8月9日至今陆续有3名员工及1名院友确诊,3名院友及1名员工需要检疫;康恩园(II)亦有两名院友确诊,10名院友需检疫。 医管局方面,今日有53名员工确诊,另有24名员工出院返回岗位。目前有1,604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留医,当中220人是新增确诊个案。新增8名病人危殆及8人严重,现时累计有32名危殆及25名严重病人留医,其中11名危殆病人在深切治疗部。当局表示,随着个案增加,会视乎疫情动员病床及人手,另已实行病床实名制。局方暂时亦未有特别科目或大范围需要调整,惟未来如个案继续上升,部分非紧急手术或检查或会有所调整。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医疗成效及科技管理)关慧敏今日(13日)公布,屯门医院一名5岁9个月大的女童确诊,持续发烧情况一直转差,目前危殆及留医深切治疗部,当局会密切关注其情况。另过去一日再多3名新冠女患者离世,年龄介乎85至91岁,当中1人未打过疫苗。 3名死者全为女性,均不属院舍。患者中有1人未完成接种疫苗,1人已打2针,1人已打4针。第一名死者是91岁女士,打了4针,本身有肾病,7月18日出现咳、没胃口,但没有求诊,直至7月24日因住所需强检故发现确诊,其后已立即入院,中间曾食用医院处方的口服药,病情开始稳定,至7月31日出院。惟两周后,即8月12日,她被家人发现晕倒,入医后已没有生命迹象,已转交死因庭。 第2名死者为85岁婆婆,没有打针,曾中风,亦有柏金逊症,7月24日检测后发现确诊,翌日到私家医院求诊,获医生处方抗疫口服药。惟她至26日感到疲累故到医院求诊及入院,她在8月11日呼吸转差,院方曾为她加大抗生素,至昨日(12日)因肺部出现问题,故已离世。第3名同为85岁婆婆,有血压高、糖尿、血脂高,她7月24日同样自己检测后发现染疫,惟没呈报。7月28日因胃口差、喉咙痛,到医院求诊,随后发现她血糖低、心律不正、呼吸急促、血氧下跌,并出现并发心脏病,情况不理想,至昨日离世。 read more
香港警方于2021年9月至10月间接获多名市民报案,表示收到骗徒电话,讹称自己是本地银行或财务公司职员,向他们推销「一笔清」低息贷款优惠。当受害人表示有兴趣借贷,骗徒便会要求受害人存入金钱至指定户口作保证金或资产证明,以增加贷款获批的机会。当骗徒收到垫支金额后,便消失无踪,受害人亦不会收到相关贷款。 香港警方进行深入调查,锁定犯罪集团的主脑及骨干成员,以及一个电话中心,遂于日前展开名为「执戟者」的行动,一连两日(12日至13日)突击搜查全港多个地方,当中包括2间位于旺角的财务公司及位于葵涌工厦的电话中心。行动中拘捕17男5女(19至38岁)涉嫌「串谋诈骗」及「处理已知道或相信为代表从可公诉罪行的得益的财产(俗称洗黑钱)」,所有被捕人士现正被扣留调查。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总督察柯咏恩相信,今次行动成功瓦解一个活跃于本地的低息贷款骗案集团,而警方在调查期间,更发现犯罪集团涉嫌串谋2间本地持牌财务公司,利用财务公司提供的借贷人资料进行促销。警方相信有受害人收到犯罪集团促销电话后,抵受不住优惠条款而受骗。柯续指,行动仍在进行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商业罪案调查科讹骗组高级督察吴振耀表示,被捕人士包括集团主脑、一名骨干成员、2名分别来自2间持牌财务公司的董事、14名电话公司职员及4名傀儡户口持有人,部分被捕人士有黑帮背景。行动中,警方检获超过10部电脑、约60部手提电话,同时亦检获用作推销低息贷款的广告、借贷人申请表及近120万港元的现金、名表及金器等,目前相信集团已运作逾半年,涉及至少7宗低息贷款骗案。案中受害人年龄介乎23至46岁,损失金额由3至136万港元不等,总共损失约190万港元。反诈骗协调中心高级督察林沛恒呼吁,如市民接获自称银行职员及财务公司来电,应向有关机构核实职员身份。而市民有需要申请贷款时,可向信誉良好的持牌财务公司或银行查询。 read more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8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习主席将出席回归庆典,彰显中央对特区的重视和关怀。 林郑月娥近日接受传媒访问,总结任内工作时,表示习主席五年前在港的重要讲话,是她面对严峻挑战时的信心依靠。林郑表示,现在香港由乱到治,重回「一国两制」正确轨道,期待习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的重要讲话,为特区指明方向,助港再上新征程。 另外,林郑指,位于添马政府总部的行政长官办公室和属法定古迹的礼宾府是她这5年来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这里的同事一直支持着其紧凑的工作节奏,安排她的会议、活动、宴请、起居饮食、保安等,劳心劳力,对于离别在即,众人都感觉有点不舍。她又指,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并提到运作5年、让她发布超过600则帖文的Facebook帐号亦将于周四(30日)结束,希望借着最后一则帖文,感谢每一位留意其帖文的市民和不少留言分享感受的读者。 最后,林郑祝福香港明天会更好,祝愿全港市民生活美满、事事顺利。 read more
47名揽炒政棍因非法「35+初选」案,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其中前立法会议员陈志全今(16日)早于高等法院申请保释,国安法指定法官杜丽冰经考虑后,批准陈志全保释。保释条件包括10万元现金担保,另加「人民力量」前主席袁弥明等3人的人事担保。陈志全每星期需到北角警署报到4次,并需遵守晚11朝7的宵禁令,交出所有旅游证件及不得离开香港,保释期间亦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或作出可能违反香港国安法的言论及行为行为、不得组织或参与任何选举,亦不得接触任何外国官员及议员等。 陈志全为案中第14名获准保释候审的被告,另13名获准保释的被告包括杨雪盈、林景楠、吕智恒、刘伟聪、黄碧云、郑达鸿、柯耀林、彭卓棋、何启明、施德来、李予信、邹家成及余慧明,其余34人续还柙候讯。案件已排期于9月23日再讯。 read more
保安局早前在社交平台送出3只纪律部队熊仔,反响热烈。保安局Facebook专页昨日(19日)透露,将于本月22日(大年初一)再次送出纪律部队熊仔,并且会送出8只,如果反应热烈仲可能送多几只! 保安局小编团队表示,早前应承过大家,下次送熊仔一定唔止3只,今次就搵齐8只纪律部队熊仔,同大家开箱,拜个早年,祝市民兔气扬眉、熊运当头!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今日(18日)在社交媒体发文,再次谈及「修例风波」的青少年释囚悔改和更生问题。梁振英指出,青年从「高墙」里面出来之后,面对的仍然是有赏有罚的机制:真的悔改,有赏;不悔改或者假悔改,就要继续接受社会的惩罚。 梁振英指出,是不是所有被判囚的人都会悔改?不是。戴耀廷就没有收回他的「违法达义」论,黄之锋和梁天琦也没有收回他们的主张。有没有青少年学生仍然相信只要「达义」,就可以「违法」,因此从监狱走出来之后,并不一定要奉公守法。因此,学校是否必须接收释囚学生?我认为没有这个道理。社会是否必须接纳青少年释囚?也没有这个道理。关键是这个人有没有真的悔改。 梁振英认为,我们看到的是青少年被告在定罪后判刑前,向法庭悔改。我们很少看见这些人在定罪前就表示悔改,更少看见释囚就自己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公开向社会表示悔改。 梁振英表示,唱高调、用嘴巴做好人的人,不如以身作则,办学的公开宣布愿意收取所有释囚做学生,做生意搞NGO的宣布愿意无差别地请他们做职员,做家长的指明请释囚中的大学生做自己子女的补习老师。事实是:他们只会叫别人做,不会自己做。三年前的风波越演越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这种虚伪。 梁振英强调,青少年人要知道,从「高墙」里面出来之后,面对的仍然是有赏有罚的机制:真的悔改,有赏;不悔改或者假悔改,就要继续接受社会的惩罚。不信,去英国犯法,坐监试试。 read more
本港近年人口流出现象受到关注。行政会议召集人、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今日(28日)接受访问时对此回应指,港人移居其他地方是素有的现象,今次亦「不足为奇」。 叶刘淑仪表示,港人的移居自由受《基本法》保障,不论任何理由,港人可自行决定。叶刘淑仪指,移居涉及很多原因,包括生育率持续下跌、疫下通关困难,经单程证来港的人口大减。同时,亦与很多国家如澳洲、英国、加拿大等推出方便移居当地的入境政策有关。她称,本港陆续开关后,将吸引不少人回流。 对于人才吸引,叶刘淑仪称,建议特区政府在人才缺乏的行业列出相关清单,简化入境程序,考虑在不影响现有本地劳工薪酬下输入人才,特别是安老服务业、建筑业。她认为,如香港要吸引全球优才,便要采取进取的政策。她以新加坡的「一条龙」服务举例,指当地为专才便利签证、给其子女寻找国际学校学位。比较而言,本港入境政策相对保守,且输入劳工少。她称,相信新一份《施政报告》会作交代。 read more
有报道指,浸大昨日(22日)向学生发电邮,指本港疫情回稳,过去一个月没有本地感染个案,决定下学期继续面授,课堂录影亦会同时继续。 浸大曾于今年5月安排2021/22学年第一学期起全面恢复面授课堂,并表示为便利学生学习,将继续设课堂录影。学生进入校园前必须完成网上健康申报,在校园内必须佩戴口罩,在课堂上禁止饮食,并须保持适当社交距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