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潜伏期最长30天 刘家献:部分病患未及时求医致器官衰竭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1日)下午在礼宾府与新任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光源会面。林郑月娥欢迎刘光源来港履新,并感谢特派员公署一直支持特区政府,特别是当特区政府受到别有用心的外国政府和政客无理抨击时,特派员公署都坚定地澄清,反驳误导性言论。 林郑月娥表示,特区过去两年多面对严峻挑战,但在中央的全力支持和果断决策下,特区成功克服困难。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通过有关建立健全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以及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稳住香港的大局,令「一国两制」重回正轨。她又提及受疫情影响,过去一年曾有特区居民滞留在外,感谢特派员公署和国家在各地的领事馆做了大量工作,为特区居民提供支援。 林郑月娥续指,特区政府重视拓展对外事务,随着特区政府昨日展开了「全城起动快打疫苗」的运动,希望透过大幅提升接种疫苗比率,尽速为香港建立保护屏障,让香港能尽早恢复与其他地方的跨境人流往来。 林郑月娥最后说,期望特派员公署在刘光源领导下,继续支持特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同向外推广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为青年开拓发展空间,亦为香港发展注入动力。 read more
新一届立法会今日(12日)举行首次大会兼行政长官答问会,特首林郑月娥接受议员质询。林郑月娥表示,政府未来将有三大方面工作,包括行政立法关系、北部都会区发展、重组政府架构。其中,她表示理顺的政府架构将有利于推动政策创新和有利于管制。施政报告中就曾强调重组政府架构的重要性,并提出五点构想,现时13个政策局将重组成15个。林郑表示,五点构想抛砖引玉,具体将交给第七届立法会议员讨论。 五点构想包括,第一,增设新的文化体育旅游局,从民政事务中接手文化、艺术、体育事务。 第二,分拆运输及房屋局,重组成两个政策局。新的房屋局将处理重中之重的房屋问题。 第三,成立运输及物流局。 第四,改组食物及卫生局。 第五,重组民政事务局为民政及青年事务局。 此外,将创新及科技局改名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以及扩大环境局,改名为环境及生态局。 read more
政府本月30日起分两阶段降低「疫苗通行证」的年龄下限至5岁,首阶段要求5至11岁儿童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11月30日起就要打至少两针。 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表示,目前有6.8万名儿童一针未打,计划分阶段进行是希望预留足够时间让儿童接种疫苗。她又指,如果儿童尚未打针,而希望接种复必泰疫苗,最迟要在下月4日接种首剂疫苗,才能在11月满足「疫苗通行证」的要求;如果选择打科兴,最迟就要11月1日接种首剂疫苗。李夏茵表示,第5波疫情期间,有38名3至11岁的儿童因为受感染而情况严重或危殆,期间亦有8名儿童患者死亡,形容个案「一宗都嫌多」,指儿童有权健康安全成长,而打针可提供全方位的保护,促请家长尽快安排小朋友打针。 read more
本港日前发现于英国大爆发的「Delta+」变种病毒(AY.4.2亚系)的确诊个案。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今日(8日)在电台节目指, AY.4.2变种病毒传染性较Delta变种病毒高,但暂未看到有更多严重个案。不过,他指由于英国多港人,需要留意回港的个案是否有AY.4.2变种病毒。他又指,现时机组人员仍免检疫,需要视乎疫情发展进一步收紧。 指Delta+有可能取代原有Delta病毒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指, AY.4.2、Delta+变种病毒传染性较Delta变种病毒高约10%至15%,有可能取代原有Delta变种病毒。不过暂时仍未看到有更多严重个案,而世界卫生组织亦将其列入受调查品种,而非受关注品种。 不过曾祈殷指多港人在英国,他们回港时需要留意确诊个案中有无AY.4.2变种病毒。而现时机组人员仍免检疫,他认为需要视乎疫情发展进一步收紧,政府应考虑从本地航空做起,以外防输入将风险减低,「(免检疫人士)应该有咁少得咁少。」 他又指,打完三针疫苗后抗体水平会提高,但不是零风险。他指于接种第三针后抗体水平未升高亦会感染病毒,不过病征未必严重。 倒数活动感染风险低 至于旅游发展局将会复办实体倒数活动,参加者需要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入场须扫瞄安心出行程试。曾祈殷指,由于参加者会戴口罩,加上会留在同一地点,疫情风险应比马拉松低。他指,本港多时无本地个案,认为若跟足现有防疫措施,活动的交叉感染风险较低,不过建议可考虑加上48至72小时的阴性检测报告。 read more
社民连前主席黄浩铭因涉嫌2019年的九龙非法游行案,去年被判囚14个月,黄浩铭今日(30日)早上刑满出狱。他感激家人在其监禁期间一直陪伴,又指家人经常“山长水远”到大屿山塘福惩教所探望自己。另外,民主党前主席刘慧卿等乱港分子到场。 黄浩铭自言属“好运慨政治犯”,刑期较短。他又感到香港变化很大,表明日后会继续留在香港,期望努力为香港社会公义及民主奋斗,又称对离开香港者“没有埋怨,只有祝福”,认为离开的决定不容易,相信他们即使身在外地,都会支持香港人继续坚持民主公义。 他因涉组织及煽惑他人参与2019年10月九龙游行而入狱14个月。今早出狱后,由社民连主席陈宝莹、成员曾健成及民主党前主席刘慧卿等人于东涌迎接。 read more
访港内地流行病学专家工作小组将于今日(28日)离港,不过有消息指,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今日下午将会抵达香港,协助特区政府抗疫。 梁万年将是至今来港支援的最高级别内地抗疫专家。他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动态清零」适用于香港,同时建议香港扩大核酸检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的追踪,及加强社区层面的防控。 read more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10月19日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他昨日(26日)邀请6名全国政协常委及多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到特首办,参加施政报告咨询会。会议历时逾1小时,疫情下如何逐步推动社会复常成为焦点。有与会者建议特区政府提交免检疫通关的时间表,以免各地投资者转向其他已放宽检疫措施的国家及地区,有与会者则建议考虑在粤港澳大湾区试行「定点旅游」等,让业界「有团出、有工开」。据了解,李家超下周将访问深圳,其间会与内地官员会面,相信会讨论与内地通关的议题。 卢瑞安:试行闭环式定点旅游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卢瑞安昨日在接受香港文汇报查询时表示,自己在会上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试行「点对点」闭环式往返酒店及旅游点的「定点旅游」,让业界「有团出、有工开」,又强调恢复正常通关对业界的帮助,会比单靠援助基金更为实在。 陈亨利:加快放宽步伐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亨利表示,过去两年多,很多原于香港举办、与纺织时装相关的国际展览,都因疫情转移至检疫要求较少的国家或地区举行。这些大型展览如果想回流香港,至少要提前半年至一年时间筹备,希望特区政府可以尽快公布恢复正常通关的时间表,而放宽措施的步伐要加快,达至今年内「0+0」,让工商界提早筹备下年度的计划。 李应生:中药纳入公营体系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李应生指出,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在会面中提到将中药纳入公营体系,短期内则期望加快公私营合作,让更多市民即时受惠。他又提到,目前营商的环境比较差,虽然政府有不少基金资助中小企业,但申请手续比较繁复,希望政府能够多作宣传。 陈勇:试行「逆向隔离」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在会上提出「逆向隔离」的建议。他指出,以内地标准于香港接受隔离,可有效促进两地经济复苏。若香港需要与周边国家及城市地区竞争,应在安全情况下逐步、适当地放宽入境限制措施,增加及恢复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陈晓峰:定「0+7」时间表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晓峰建议,特区政府应制定及公布实施「0+7」的时间表,即无须于检疫酒店接受隔离,7天居家医学监察,以便企业及家庭均可有所规划。 马豪辉:愿景蓝图应明细清晰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马豪辉则提到,目前社会最关注增加房屋供应,解决住屋困难,以及何时才能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等议题,希望特首在施政报告内有关议题详列短、中及长期工作目标,让公众知道未来的愿景蓝图。 马逢国:建恒常沟通机制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马逢国则表示,自己在会上提出,希望特区政府建立与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沟通联系的恒常机制。 (来源:香港文汇报) read more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5日)以视像方式在「香港科技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科技论坛」上致辞,表示中央一直支持香港创科发展,大力度从政策上给予扶持,例如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前海方案》、把科技计划对港开放及国家级科研平台在港落地等。 陈茂波指出,港府过去四年大力投入资源,至今已投放逾1100亿元落实多个项目,已陆续取得进展。人才是创科发展的关键,港府会继续透过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培育和挽留人才,多管齐下壮大创科人才库,配合国家发展大局。他强调,香港经济的发展,整个成功故事的基础都是以自身所长,尽力服务国家所需。科技自立自强,是保障国家发展利益的关键要素。香港更要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回应国家在新时代、新阶段中的需要。 read more
昨日(12日)为开放接种第3剂新冠疫苗的第2天,截至昨晚7时,新增10,054人打第3针,当中有4,368人接种由内地研发的科兴疫苗,另有5,686人则接种由内地及德国合研的复必泰疫苗。另外,单日最多人接种第3针的年龄层是60至69岁,约有5,000人;其次为70至79岁,有2,300多人。 另外,单日新增共5,445人打首针,接种第2剂的人数则最少,只有4,216人。截至昨日,已接种第1剂疫苗约有466万人,占全港人口的69.3%;打第2针的约有接近447万人,占全港人口的约66%。 read more
面临解散的支联会将应警方要求,于今晚(16日)10时,移除支联会网站、Facebook及其他指定电子平台讯息。支联会在社交网指,7名常委及公司秘书于本月10日接获警务处处长信件,根据《港区国安法》第43条《实施细则》附表4第7(2)条规定,要求支联会于接获通知7天内移除指定的电子平台讯息。支联会昨日已新建另一个Facebook专页,声明表示,未来将透过这个新网上电子平台发布讯息。 合理怀疑讯息涉国安可要求移除 根据《港区国安法》第43条《实施细则》附表4第7(2)条规定,警务处处长如有合理理由,怀疑某人曾在电子平台发布,相当可能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的电子讯息,或相当可能导致这些罪行发生。则可于保安局局长批准下,要求当事人在指明期限前移除这些讯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