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邮政:寄往泰国部分地区邮件服务延误
香港邮政今日(14日)宣布,接获泰国邮政机关通知,受水浸影响,寄往泰国下列邮政编码地区邮件的派递服务会有所延误。
邮政编码:
10xxx、11xxx、12xxx、13xxx、21xxx、24xxx、25xxx、26xxx、34xxx、40xxx、42xxx、 61xxx 及72xxx
香港邮政今日(14日)宣布,接获泰国邮政机关通知,受水浸影响,寄往泰国下列邮政编码地区邮件的派递服务会有所延误。
邮政编码:
10xxx、11xxx、12xxx、13xxx、21xxx、24xxx、25xxx、26xxx、34xxx、40xxx、42xxx、 61xxx 及72xxx
英国药物监管机构昨日(15日)率先批准莫德纳「二价」新冠疫苗,该疫苗可针对新冠病毒原始版本及Omicron BA.1变种病毒。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16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按药厂早前公布数据,以目前指标来看,二价疫苗优胜于正在使用的单价疫苗,建议本港可考虑采购。 何柏良表示,接种二价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光谱会较宽,对中和Omicron BA.4和BA.5病毒亦可起一定作用。他又指,全球两大核酸疫苗品牌辉瑞及莫德纳,两者在安全性或成效等方面大致相若,而相比其他技术平台,核酸疫苗得出的接种后抗体水平和有效期最好。 何柏良指出,本港是少数采购较单一新冠疫苗技术平台地方,他以亚太地区其他国家或地区为例,不少都有4款疫苗可供选择,属3至4款的技术平台。为了照顾不同人士需要,建议本港应超前部署与生产二价疫苗药厂接洽。 read more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缓和,第二阶段社交距离措施昨日起放宽,食肆可以堂食至午夜12时。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今日(20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食肆较其他处所有更多爆疫风险,呼吁未打齐针或体弱的市民减少堂食。 另外,教育局昨日公布新修订的学校防疫措施,包括放宽学校举办活动规定,家长日、开放日、校园参观等半日制大型集体活动,将不限已打针学生出席。曾祈殷表示,举办集体活动的场所须保持空气流通。至于学校维持每天进行快速抗原测试的安排至6月,他认为,可视乎届时疫情及学童接种率,再作调整。 read more
本港早前新增一宗感染新变种病毒Omicron的输入个案,昨日消息指,确诊者因为签证问题在机场禁区逗留长达4日,期间接触过机场员工,离境前检测呈阳性。机管局表示,已严格要求所有航空公司必须安排旅客于24小时内完成转机,未能符合规定的航空公司将可能面对惩罚措施。 机管局表示,目前机场并没有滞留的转机或过境旅客,若有滞留旅客,会被要求在指定的范围等候,并由保安人员看守。今次个案亦有相同安排,涉及的机场员工亦已着上个人保护装备。 据悉,当局已经将患者在机场逗留期间曾到访的地方,纳入强制检测公告,包括一号客运大楼5楼橙区,或6楼橙区,即登机闸口25-71。 机管局表示,目前约有20名机场员工被界定为密切接触者,将按规定隔离。 read more
面对疫情肆虐,香港社会各界必须齐心打赢这场硬仗。港台已部署由明日(18日)把整个港台电视32台拨作「抗疫台」。 立法会大会今日继续以视像形式辩论施政报告致谢动。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说,港台已加强发放防疫资讯,32台成为防疫资讯台,明早开始每日早上八时至晚上十二时,每小时的首五分钟会有抗疫快讯,主持会向观众发放最新消息,包括确诊个案、检疫安排、围封强检资讯等。 邱腾华称,无论31或32台,都会额外发放抗疫资讯,同时港台会继续透过网上平台发放相关信息。 「抗疫台」由早上八时开始,每小时正点发放防疫快讯,并抽调已升任公关总监的叶冠霖(前千禧年代主持)挂帅,配合萧洛汶、沉达元等主持打这场硬仗。「抗疫台」亦会每晚九点推特辑节目「抗疫快递」。据称广播处长下达今次是一场硬仗,要调配所有资源应战。 选委会界别议员陈曼琪早前建议政府应善用港台31及32台,变成「抗疫台」,24小时播放疫情相关的资讯及节目。 read more
发展局表示,政府欢迎终审法院今日(5日)就丁屋政策司法覆核案件作出裁决,确定丁屋政策合法合宪。政府会继续根据丁屋政策,如常接收及处理丁屋申请,并继续在处理申请的过程充分考虑不同因素,包括申请人的原居民资格、申请建屋地点的规划用途、配套设施等。 丁屋政策自1972年起实施,批地方式包括以免费建屋牌照方式容许申请人在其私人土地上兴建丁屋、以私人协约方式批出政府土地,以及以换地方式批出契约。《基本法》第40条订明,新界原居民的合法传统权益受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护。终审法院确认丁屋政策的所有环节,即免费建屋牌照、私人协约及换地安排,均属于《基本法》第40条内的新界原居民合法传统权益。 read more
据新闻联播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于2022年7月1日就职。 会议审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关于选举李家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的报告,听取了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产生过程的汇报。 夏宝龙在汇报中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法律规定进行,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李家超先生高票当选,体现了香港社会各界期望团结一致再出发的共同心愿。 李克强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中央政府将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加快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发挥香港独特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相信李家超先生就任行政长官后,一定能够团结带领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和香港各界人士,齐心协力、务实进取,开创香港发展新局面,续写「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新篇章。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李家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克强总理签署了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的国务院第754号令。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孙春兰、胡春华、刘鹤,国务委员魏凤和、王勇、王毅、肖捷、赵克志以及国务院全体会议其他组成人员出席会议。 read more
香港警方今日(24日)召开案情简报会,宣布本月侦破69宗网上骗案,拘捕26人,涉案金额达200万元。 警方指,疫情下网上骗案增多,截止11月,元朗警区共截获1305宗骗案相关案件,并于本月展开打击网上骗案行动,一共侦破69宗网上骗案,“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罪拘捕26人,包括10男16女,年龄介乎20至67岁,各人报称为文员、销售员、学生、家庭主妇等,检获证物包括信用卡、手提电话等,而单一案件损失金额由100元至95万元不等,69宗案件涉及总损失金额约200万元。 元朗警区情报组主管陈慧思表示,他们警区在今年首11个月接到4828宗刑事案件,网上骗案占逾千宗,包括458宗网上购物骗案、150宗网上情缘骗案,以及109宗中介或投资骗案。 read more
立法会第二次前厅交流会今日(17日)举行,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及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率领辖下9名政策局局长出席交流会,讨论「政府打击卫生黑点计划」。 9名政策局局长,包括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保安局局长邓炳强、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以及行政署长卢世雄亦出席交流会。 政府上周日(14日)起展开为期三个月的「打击卫生黑点计划」,推动全港大清洁。 read more
47名发起或参与去年民主派「35+」初选人士,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案件将交付到高院原讼庭审理,当中有34名被告要还押候审。其中一名须还押的被告、前立法会议员范国威,继去年9月后,上周四(14日)再次向高院原讼庭申请保释。国安法案件指定法官杜丽冰当日听罢双方陈词后,延至今(19日)宣布结果,决定拒绝让范保释。她稍后将颁判词解释决定理由。 本案共47名被告,同被控一项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指他们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7日期间,串谋他人旨在颠覆国家政权。他们当中有13人现获准保释,分别为杨雪盈、刘伟聪、吕智恒、林景楠、黄碧云、郑达鸿、彭卓棋、柯耀林、何启明、施德来、李予信、黄子悦及陈志全。其余被告则须还押,当中包括因其他案件正在监狱服刑的戴耀廷、梁国雄、区诺轩、朱凯迪及尹兆坚共5人。另外,邹家成和余慧明一度获准保释,但因违反保释条件要再度被还押。 read more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亦是《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庆祝仪式今日(12日)下午2时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香港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活动致辞时表示,从1902年创办至今,《大公报》一直秉持“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的办报精神,担当时代见证人的角色,生于忧患,历经抗战、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祖国和国家在21世纪腾飞的历史时刻,走在新闻的最前线,与时代一同前进,可以说翻开《大公报》,看到了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李家超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未来五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深信《大公报》会继续担当历史的见证者,客观、公正、持平报道“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利用《大公报》立足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开拓创新的独特优势,讲好香港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李家超指出,香港是一个资讯发达的地方,媒体在香港百花齐放,香港的新闻自由受基本法保障,并符合《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只要不违反法律,新闻自由空间无限,且标准与世界先进的地区一致。新闻工作拥有公民社会力量,因此有重要的社会责任。 “大公报作出专业、公正、持平的报道,已经历了两个甲子,今年是大公报第三个壬寅年”,李家超祝贺《大公报》昂然走进第三个甲子,为香港的新篇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