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调整入境安排英航下周一起恢复伦敦返港航班
香港政府调整疫情风险地区安排,令在英国的香港居民可返港。英国航空公司宣布,将于下周一(16日)起恢复由伦敦希思罗机场飞返香港的客运服务。同时为方便转机旅客,由17日起,英航每周10班由香港飞往伦敦希思罗机场的航班,将全部改为晚上起飞。
英国航空指,旅客可以灵活地更改预订日期和目的地或取消,以换取电子优惠券,该凭证旅游有效期现已延长至2023年9月30日。另外,英航官网已更新全新互动式地图,旅客可查看飞往目的地的旅行限制和入境要求
香港政府调整疫情风险地区安排,令在英国的香港居民可返港。英国航空公司宣布,将于下周一(16日)起恢复由伦敦希思罗机场飞返香港的客运服务。同时为方便转机旅客,由17日起,英航每周10班由香港飞往伦敦希思罗机场的航班,将全部改为晚上起飞。
英国航空指,旅客可以灵活地更改预订日期和目的地或取消,以换取电子优惠券,该凭证旅游有效期现已延长至2023年9月30日。另外,英航官网已更新全新互动式地图,旅客可查看飞往目的地的旅行限制和入境要求
香港塞车问题持续已久,隧道塞车或迎来解决问题的曙光。运输署副署长邱国鼎今日(13日)表示,政府建议征用过海隧道「挤塞费」主要是针对私家车。他指现今早上的繁忙时段过海隧道车流有9万多,其中6成为私家车,然而私家车的运载量占整体的比例仅有18个百分点。邱国鼎希望通过征收「挤塞费」,私家车主可以改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选择非繁忙时段出行。 邱国鼎同时称,泊车转乘措施已在研究中,冀此举可以让住在偏远地区的私家车主减少驾车过海的次数。他表示红隧上次加价是1999年,现正考虑定期检视交通情况来决定是否调整隧道费用。 read more
乱港组织支联会去年举办「六四」集会后,共26名反对派人士分别遭票控举行、明知而参与及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当中仅壹传媒黎智英、邹幸彤及何桂蓝否认控罪。案件昨日开审,今日(2日)于区域法院续审。控方传召时任北角警区指挥官警司周咏仪作供指,当时「限聚令」生效至「六四」当日,亦认为施加任何集会条件也不足以带来正面影响遏止疫情蔓延,支联会会面时也没有提出实质方案预防疫情,仅表示会不停呼吁市民戴口罩,故发出反对通知书禁止集会。 案件由法官胡雅文主理,控方由署理高级助理刑事检控专员伍淑娟及检控官刘允祥代表,辩方代表包括资深大律师彭耀鸿、大律师张耀良及魏俊等。 周咏仪主问下解释指应对「六四」集会申请的决定考虑基于公众安全及秩序,保障他人权利及自由,指出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非常严重,达最高的紧急警戒级别,多个社区爆发疫情。周续指去年5月中参考了政府新闻稿及卫生署网页资料,了解到3、4月左右确诊数字急速上升,个案由200多升至过千,而且新冠肺炎病毒致命,易于传播感染,有时没有病征。周亦提到当时「限聚令」生效至「六四」当日,如市民参与集会有机会触犯法例,加上认为施加任何集会条件也不足以带来正面影响遏止疫情蔓延,故发出反对通知书,禁止支联会举办「六四」晚会。 26名被告分别为李卓人、何俊仁、邹幸彤、蔡耀昌、张文光、麦海华、尹兆坚、赵恩来、梁耀忠、梁锦威、黎智英、郭永健、陈皓桓、何秀兰、胡志伟、梁国华、黄之锋、罗冠聪、袁嘉蔚、梁凯晴、岑敖晖、何桂蓝、张昆阳、梁国雄、朱凯迪及杨森。除黎智英外,其余25人被控于去年6月4日在维园外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另外李卓人、何俊仁、邹幸彤、蔡耀昌、张文光、麦海华、尹兆坚、赵恩来、梁耀忠、梁锦威、黎智英、郭永健及陈皓桓共13人被控非法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李卓人再被控举行未经批准集结罪。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今日(28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本港疫情大反弹的风险不大,相信个案会在低3位数维持一段时间。 许树昌表示,18至59岁未曾染疫的市民,若接种第4针疫苗抗体水平可提升约2个月,料今年第4季会有针对Omicron变种病毒的新一代疫苗,一般人可届时再接种,目前疫情稳定,不须收紧社交距离措施。建议前线医护、跨境司机、以及有需要到外地的市民等高风险人士,可考虑接种第4针。 另外,中大医学院团队对第4针抗体水平的成效展开研究,包招募市民参与,在「针前」及「针后」,分别抽血检验T细胞以及血清抗体水平,以了解会否在接种3针后,曾在无病征情况染疫,研究预计一至两周后开展,年底前有结果。 许树昌指,在港岛区陆续出现变种病毒Omicron亚型BA.2.12.1的本地个案,部分与早前输入个案无流行病学关联,估计社区出现新变种病毒的隐形传播链。Omicron亚型BA.2.12.1传播率较OmicronBA.2高25%,但无证据显示会增加感染后病情的严重程度。 此外,他指本港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近1个月,只有小部分餐厅及学校出现个案,认为是疫苗接种率提升,加上估计已有一半人口曾感染,产生免疫屏障,相信本港疫情大反弹的风险不大,个案会在低3位数维持一段时间。 对于本港确诊数字维持在三位数有一段时间,会否影响与内地通关,许树昌说,经历第5波后,相信要待下届政府上任后,再与内地卫健委商讨通关条件。 此外,许树昌提到,世卫建议感染病毒后隔离10天才安全,现时入境本港的检疫期是7日,已能找出大部分个案。如果检疫酒店房间充裕,可考虑取消航班熔断机制。 read more
为应对猴痘对本港构成的潜在风险,政府今日(10日)刊宪,将猴痘订为法定须呈报传染病,以加强本港监测和应对此疾病的能力。按照相关规定,医生如有理由怀疑有病人感染猴痘,便须向卫生署呈报个案。此外,卫生防护中心亦同时公布猴痘准备及应变计划,阐述一旦猴痘对本港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影响时的应变安排和跟进行动。 政府表示,香港至今未有发现人类感染猴痘病毒确诊个案。然而,最近在一些猴痘流行和非流行的国家都出现人类感染猴痘确诊个案,世卫组织亦呼吁各地政府做好准备。政府表示,及早呈报是监测、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蔓延的重要一环。 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指,应变计划划分「戒备」、「严重」和「紧急」三个应变级别,并会因应风险评估和猴痘对本地社区造成的健康影响而启动。若猴痘在本港出现甚或爆发时,应变计划会立即启动,以减低猴痘在本港的患病和死亡人数。至于紧急应变级别,代表有证据显示猴痘在医疗机构中蔓延,或社区出现持续传播的迫切风险,或于社区发现与人类个案或输入动物个案没有流行病学关连的受感染动物。紧急应变级别启动后,督导委员会便会升格由行政长官担任主席,核心成员包括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等主要官员。处于紧急应变级别时,卫生署、教育局及康文署会评估是否需要停课、关闭公众场所、停止公众集会,以及减少非必要的活动和服务。食环署亦会就6个火葬场全日24小时运作做好准备。 发言人亦呼吁市民如出现猴痘症状,包括发烧、剧烈头痛、肌肉痛、淋巴结肿大、口腔溃疡及皮疹,应尽快求医。 read more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今日(18日)表示,今届立法会是完善选举制度后首届,行政立法关系踏入新台阶,议会没有以往的激烈场面,也不代表是「橡皮图章」。 梁君彦指,他说,过去有议员不认同「一国两制」,甚至认为「两制」要大于「一国」,并掷物及破坏,阻挠会议进行。今届立法会没有这些暴力场面,不代表是「橡皮图章」,强调现时仍火花四射,议员是为民去做,是良政善治。 他说,立法会议事效率提高,25条法案已通过17条。水平亦有所提升,参与委员会数目及人数设上限后,议员审议更精细。 至今,立法会已举行5次的前厅交流会。梁君彦表示,前厅交流会能增进议员及官员彼此交流,促使行政与立法机关互相监督,期望议员多向政府转达民心关切。他又形容行政长官李家超形容态度诚恳,回答议员提问时要答完为止,即使未能亲身回应,也记低再由相关官员回覆。 他又称,疫情下,要透过视象遥距开会,增加限制,例如议员难以提出质询,不过政府仍能提交重要法案立法会审议,强调运作不受阻挠。 read more
政府雇员昨日(22日)开始,于其工作日陪同3岁以下的子女或受其监护的幼童接种疫苗,可享有最多半日的「幼童陪针假」。教育局昨日去信全港学校,指所有资助学校以薪金津贴支薪的现职教职员,由今日(23日)起也可享有「幼童陪针假」。由于3岁以下的儿童可接种三剂科兴疫苗,因此有关教职员就每名儿童可获得最多有3次的半天「幼童陪针假」。 教育局提醒,为确保学校正常运作, 有关教职员应预先向学校提交「幼童陪针假」的申请,并出示他/她与接种疫苗的幼童的关系的文件。校董会/法团校董会在考虑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根据《资助则例》、《雇佣条例》及教育局不时发出的指示所订明的条件,按校本机制批准相关假期。如有关教职员在其选择的日期缺席在学校的运作上不可行,学校应与其沟通以修订其计划。 若教职员已在今日之前为其3岁以下的子女或受其监护的幼童接种疫苗,倘若能出示证明曾获校董会/法团校董会在其工作天批准放取无薪假期以陪同子女或受其监护的幼童在当日接种疫苗,可追溯相关「幼童陪针假」每次不超过半天;此类「幼童陪针假」可在2022年12月31日或之前放取。有关「幼童陪针假」并不计算于每学年最多2天的特别假期(有薪)内。 教育局又呼吁没有参加幼稚园教育计划的幼稚园、幼儿中心及私立学校,一视同仁为教职员实施上述安排。至于官立学校的教职员的「幼童陪针假」,应以公务员事务局公布的相关安排为准。 read more
医管局昨日(3日)公布,青山医院精神健康体验馆将于10月1日起开放社区团体及学校预约登记参观。由于疫情关系,体验馆仅安排同一时段不多于4人参观,院方表示,未来会根据情况扩展参观安排。 青山医院是本港历史最悠久的精神科专科医院,体验馆内将展出多项具历史价值的文物,展示香港精神科服务发展及青山医院的历史,同时设有多元化的互动展品,加深大众对精神健康的认识。此外,参观人士亦可利用虚拟实境技术,亲身感受精神健康问题的征状,并与朋辈支援员即场交流,了解他们的康复历程和内心世界。 青山医院行政总监林明表示,希望透过兼备展览体验及教育宣传用途的精神健康体验馆,让参观人士可以更明白有精神需要患者的处境和感受,借此消除社会上对患者的误解和歧视,令大众更关注精神健康。 因应新冠疫情,参观人士须打齐两针疫苗不少于14日,经量度体温、填写健康申报表,扫描「安心出行」二维码后进场,在馆内须佩戴口罩。 read more
政府昨日(15日)下午围封屯门龙门居第10座,要求身处大厦内的人士接受新冠病毒强制检测。行动在今日(16日)上午约7时30分完成,发现5宗确诊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政府表示,截至昨晚11时,共有904名身处该大厦的人士接受检测;此外,政府亦派员到访该大厦300户,当中26户在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政府称已向确诊人士和同住家人提供额外的食物包、尚待入院或隔离设施时的健康建议、消毒用品和口罩,以供有关家庭在等候跟进安排期间使用。 read more
郑铁男(左二)成为香港第四位剑击世青冠军。 香港再产生剑击世青冠军。17岁的郑铁男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世界青少年锦标赛U17花剑项目决赛,以15:6击败德国的对手,成为继张艺馨、张家朗及佘缮妡后,香港第四位剑击世青冠军。 郑铁男赛后表示,感到非常兴奋,指他2019年在波兰同一项赛事早段出局,如今兑现对自己的承诺,登上颁奖台领取金牌。 read more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25日)出席灼见名家周年论坛时表示,看不到和平守法的示威有任何问题,只要没有疫情并符合《公安条例》要求,市民可进行示威游行,当局会为示威游行申请进行风险评估,作出相应措施保障公众安全。 称须平衡国家安全及公众秩序 邓炳强指,香港集会游行自由受《基本法》及《港区国安法》保障,但权力并非必然,需要平衡国家安全及公众秩序,「和平守法的人示威我睇唔到有问题。」他说,香港过往亦有十万人以上的和平示威,只是前年起有人「搞事」,当局会做好风险评估。 他续指,希望尽快进行《基本法》23条立法,又否认2003年立法建议的部分修订「唔算数」,只是要因时制宜,2003年与现时社会分别很大,「如果03年同香港市民讲有国家安全风险大家唔会信,所以先导致有大型群众活动」,至近年看到有清晰的国家安全风险,强调特区政府并非完成立法责任便可以,而是要回应过去发生的事情,详细研究每个场景。 邓炳强又批评,有人利用文化渗透,诱导年轻人反政府,采用暴力,甚至引发「孤狼式袭击」,点名举例指言语治疗师总工会早前发布「羊村」系列绘本,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一事。 民建联创党主席、前立法会主席曾钰成认为,下任特首需要符合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出的五个善于,又指出按过去一年立法会辩论情况,议员发言有不同意见,不存在意见一致的问题,不可能是「清一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