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本港十年环保进程 黄锦星:续在不同位置贡献环保

即将结束任期的环境局局长黄锦星昨日(29日)发文表示,香港仍需致力提速推展减碳、减排、减废等蓝图,同时支持循环经济,并缔造绿色就业机会。 黄锦星指,新出炉《香港环境报告2012-2022》回顾了近十年香港的环保进程重点,并展望将来,包括迈向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年来,香港已碳达峰(2014年人均碳排放约6.2公吨)并降至近年人均约4.5公吨,减幅近30%;空气质素明显提升,路边主要空气污染物已降约40-60%;以及借「大嘥鬼」积极宣传惜食减废好习惯,香港人均家居厨余量亦已降逾10%。报告展望未来,2022至2025年全港可完成更换智能电表、试行氢燃料电池巴士、落实「垃圾征费」和分阶段加强管制即弃塑胶、跟进「北部都会区」湿地保育规划和陆续启用多项郊野公园优化设施。 黄锦星续指,当各重点目标和路线图大都订下来,而且步步前行,成效渐见,香港仍需致力提速推展减碳、减排、减废等蓝图,同时支持循环经济,并缔造绿色就业机会。他感谢各界有心人以及环境局/环保署及相关部门同事,持续协力推进香港的环保转型,并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候任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同为香港的环境保护及生态保育开新篇。黄锦星表示,未来亦会如同自己在过去30年,于不同位置继续关心及贡献环保。

黄锦星:配合加强全民减废容许设置一站式回收空间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26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表示,为配合加强全民减废,迎接垃圾收费新篇章,早前与屋宇署余宝美及其同事交流,讨论如何拆墙松绑,令新建住宅楼宇的回收空间可与时并进,配合多元化回收所需。 例如外地主流做法,是于大厦楼下的合适地点及面积,可容许设置一站式回收空间。放诸香港,此类空间应设计可让居民回收废纸、胶、金属、玻璃樽、四电一脑、小家电、悭电胆/光管、充电池等,甚至厨余及其他可回收物,令源头分类回收、暂存管理及送往转废为材的下游设施都可于整体上更畅顺。 同时,环保署和屋宇署亦讨论其他互动协作范畴,包括支持电动车普及化。

共庆回归25周年 黄锦星探访北区弱势家庭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16日)到访北区,参与“共庆回归显关怀”计划的家访活动,探访独居长者和有需要家庭。 黄锦星在北区民政事务专员庄永桓陪同下,与北区区议员、地区和社福机构的代表和义工团队探访粉岭嘉福村一名独居长者及两个基层家庭,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和需要,并向他们派发二十五周年庆祝活动礼物包,共庆回归。 黄锦星表示,“共庆回归显关怀”家访活动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五周年的主要庆祝活动之一,特区政府一直把社区关怀注入庆祝活动,希望借探访区内弱势社群家庭及派发礼物包,让社会上有需要的家庭感受各界的关怀。 黄锦星并衷心感谢区内约二十间社福机构及地区团体支持是次家访活动,派遣义工探访区内独居长者、双老家庭及有特别需要的家庭,向他们派发礼物包,送上温暖及祝福。 “共庆回归显关怀”计划透过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拨款,由民政事务总署辖下十八区民政事务处联同区内非政府机构及地区团体推行,与弱势社群分享香港特区成立二十五周年的喜悦。  

香港特区政府撑循环经济月底展开新入樽机计划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15日)发表题为「撑循环经济:干净回收创新同行」的网志。其中,他介绍环保署在成功推行「绿绿赏」电子积分计划的基础上,于2022年初再加推了「绿绿赏」手机应用程式。至近期,「绿绿赏」计划已升至逾15万账户,月均增加约万个户口。 此外,他还介绍今年年中,「绿在区区」又添新猷,设置新的智能「孖宝」:智能磅(Smart Balance) 和智能礼物兑换机(Smart Redemption Machine)。市民大众可善用「绿在区区」智能磅,扫描各自的「绿绿赏」二维码(QR code) 自助回收储积分,简易便捷。 各类可回收物之中,废胶值得大家多关注,例如饮品胶樽,因应港人习惯随行随饮,废胶樽易散落于全港各处,例如偏远乡郊及海岸,会危害自然环境,包括海洋生态。黄锦星介绍,政府正准备推展「塑胶饮料容器生产者责任计划」,以提升饮品胶樽的回收率。与此同时,政府亦正透过科技如逆向自动售货机(简称「入樽机」),以加强收集饮品胶樽,并可配合大数据分析,达致环保与创新并行。第二期入樽机先导计划,将于本月底逐步展开。环保署积累了第一期先导计划的实战经验,会优化第二期入樽机,回收流程将更顺畅。而入樽机的数量亦将会倍增,逐步提升至120部。 黄锦星总结,上述计划都在致力结合合宜的创新和科技,支持更多市民大众「创新」同行,养成干净回收好习惯,甚至乐在其中,用双手乐助地球减废又减碳,保护「只有一个的地球」,支持香港迈向碳中和。

黄锦星:垃圾征费具体日期待定试点反应正面

落实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垃圾收费)的修订条例草案已于去年8月通过,以18个月为基本安排的准备期亦已经开始。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6日)在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会议上表示,预计最快在明年下半年落实垃圾收费,会因应各项实践计划和其他配套计划的进度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就具体实施日期征询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的意见。 垃圾收费基于「污染者自付」的原则会按两种模式征收,分别为透过购买和使用预缴式指定垃圾袋(指定袋)或指定标签收费;或按废物重量在堆填区或废物转运站征收「入闸费」。黄锦星表示,自己曾到过参与试行项目的「三无大厦」,认为反应正面。 有议员关注法例实施后的实际运作会否顺畅,黄锦星回应,政策落实后会有6个月「适应期」,期间主要以劝喻和警告代替执法。此外,环保署表示,物业管理公司有需要可向环保署提供资料,由当局执法。

香港环境局吉祥物「大嘥鬼」9岁生日黄锦星吁惜食减碳

「大嘥鬼(Big Waster)」是环境局于2013年开始展开的「惜食香港」运动的宣传吉祥物,以不同方式协助宣传惜食信息,推动相关的公众宣传教育。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18日)在社交平台发文庆祝「大嘥鬼」9岁生日,又借「大嘥鬼」之口希望及早与立法会择定「垃圾收费」于明年的「起旗吉日」,好让香港人人「揼少啲、悭多啲、识回收」,同时创造更多绿色经济及就业良机,支持绿色复苏。 黄锦星指,香港堆填区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历来排行第一,比重最高,占约30%,又指浪费食材不止增加本地堆填区负担,同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加重全球气候变化的负担。有见及此,上届政府开局时展开「惜食香港」运动,孕育「眼阔肚窄」形象的「大嘥鬼」推动「惜食」,多年来渐渐深入民心,更有自己的专属社交专页,粉丝数目合共逾9万。他提及,本港家居厨余的每天人均弃置量由2013年的0.37公斤,降至近年0.33公斤,减幅一成有多。

黄锦星:污水监测效用极高揭阳性比率达7%

第5浸疫情大爆发,政府正积极于各区进行污水检测。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25日)于电台节目表示,过去一周因有地区污水验出带有新冠病毒,当局进行了约10次围封强检,约2万人接受强制检测,当中确诊者平均比率达到7%,反映污水监测病毒有良好效果。 他又指为了及早发现,现时定点污水监测点由最初的10多个,增加至最近的150个,覆盖全港500多万人口,而且每两天便会做一次大规模污水检测,一旦发现部分地区的病毒浓度较高时,则会逐步追踪至上游。对于日前其司机染疫,黄锦星指自己每日都做快速检测,目前结果仍然呈未确诊。

黄锦星深喉唾液检测阴性 今返办公室工作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的司机前日(20日)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结果初步阳性,环境局今日(22日)表示,黄锦星交回的深喉唾液样本化验结果为阴性,今日如常回到办公室工作。 至于该名司机交回的深喉唾液样本化验结果则为阳性,他正按卫生署指引在家隔离等候,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正跟进他的个案。 ​环境局指,会继续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并已提醒所有人员须注意个人卫生,时刻提高警觉。如发现身体不适,必须马上求医。

落实珠三角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常规监测香港拟逐步增三个监测点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透过视像会议,共同主持「粤港环保及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两地今年的合作进展,并议定明年的合作计划。 过去一年,粤港在各工作范畴包括改善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素、保护水环境、林业护理、海洋资源护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继续维持紧密合作。 其中在改善空气质素方面,为落实在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加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常规监测的建议,港方计划逐步增加监测点至三个,粤方计划增加监测点至四个,第一批监测点于本月开始试行。 至于明年的工作计划。双方会按计划继续共同进行《2020年后区域空气污染物减排目标和浓度水平研究》,明年将公布2025年及2030年的区域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方案和目标,以及加强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交流。  

黄锦星鼓励日企抓紧香港迈向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带来的机遇

香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2日)在一个网上研讨会向约450名来自日本和香港的商界领袖和行政人员介绍香港为争取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而制订的一系列进取的策略和措施,以及有关环保措施带来的商机。 黄锦星在研讨会介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策略,包括加快净零发电、推动节能绿建、更广泛使用电动车和其他新能源交通工具,以及全民减废、资源循环、零废堆填等。他亦列出改善香港空气质素的行动,并勾勒香港争取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行动计划。黄锦星指出,日本相近地以争取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目标,并且是绿色科技的先驱。他鼓励日本企业与香港合作,抓紧香港迈向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带来的机遇。 黄锦星说,未来15至2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投放约2400亿港元,推行各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政府亦将成立新的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办公室,加强统筹和推动深度减碳工作,并成立应对气候变化的专责咨询委员会,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气候行动。 网上研讨会的与会者亦讨论了香港的环保措施为日本商界带来的合作机遇和商机,并大致认为,要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社会各界的决心和共同努力。

「绿在区区」增至11间 黄锦星揭未来加开10间中型回收站

政府目标在2023年年中起实施垃圾征费,除了鼓励市民源头减废,亦推行干净回收。环境局局长黄锦星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去年11月推行的「绿绿赏」智能积分卡回收奖励试验计划,一年内经已登记10万张,形容社会反应正面。他又指本月增设「绿在西贡」与「绿在湾仔」令现时回收网络「绿在区区」增至11间,未来会加开10间中型的回收便利点,而较小型的回收流动点现时亦超出百个。 政府亦会在明年1月2至5日期间推行「天然圣诞树回收计划」,在11间「绿在区区」及4个垃圾站,回收2米以下的圣诞树,高于2米者可运往在屯门曾咀营运,专门收集树林废物的「Y‧PARK」,大树干可变家具或小型装饰品。 早前施政报告交代,环境保护署将从食物环境卫生署,接手管理全港3,000个垃圾站,并改造为「综合废物管理设施」,把家居垃圾的收集、回收、运送、处理一条龙结合,黄锦星表示,环保署接管垃圾站后,料从业员、垃圾站空间、物流与现时差不多,但未来从业员或要兼负收垃圾与回收工作。 对于本港在2035年将总处理每日1500公吨厨余,惟数字是2019年每日弃置约一半,黄锦星指现时污水与厨余厂处理量已达顶点,其余将会转废为能,料未来上半年待新一届立法会会期交代垃圾征费情况。就早前有传第二个焚化炉选址在新界西北,或触及现时北部都会区发展,他指现时未决定选址,正通盘了解,明年或公布。

黄锦星:欧美亦设陷阱猎野猪市民应正面看待渔护署行动

近来香港的野猪越发猖獗,渔护署宣布会定期捕捉在市区出没的野猪进行人道毁灭,并于前晚(17日)于香港仔深湾道首次采取行动。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19日)再就事件回应,认为市民须理解野猪问题困扰着全球各大城市,不同地方的负责任政府,都会用不同方法处理,以保障市区环境和市民大众安全健康,呼吁市民正面看待有关事宜。 黄锦星举例指,很多西欧以至北美大城市,主流做法是狩猎,甚至是设陷阱捕捉野猪。他表示,渔护署过往已经尽量考虑很多方法,例如是捕捉绝育等,以切合香港环境需要,相信渔护署亦会在是次捕捉行动后总结经验。

黄锦星:香港人均碳排放量将于2050年前达至净零

去年九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年度会议上,宣布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碳达峰,并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13日)发布网志表示,香港去年宣布力争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施政报告》积极加以推展,包括公布「气候预算」,将投放2400亿于未来15至20年的气候行动,以及加强中期目标,于2035年前减碳50% 。按此新目标,至2035年前,香港人均碳排放量将进一步降至约2-3公吨,并于2050年前达至净零。 黄锦星指出,我们必须及时深度减碳,并于当下展开更积极行动,同时须知减碳有价。香港深度减碳之路,涵盖投放资源于四大策略,为「净零发电」「节能绿建」「绿色运输」及「全民减废」。在「节能绿建」方面,建筑物占全港用电量约九成,推动节能和提升能源效益,将大大帮助整体社会、各行各业以至各家各户在能源转型期间,平衡电费上调的负担。 黄锦星续指,政府有责以身作则推动节能,自2003年为其建筑物节电订立整体目标,十余年间已减少约两成用电量。当中,2020年的用电量比2015年悭电逾1.1亿度电,相等于为全港碳排放总量减约0.2%,同时每年节省政府电费支出超过1亿。 悭电悭钱之道,须持之以恒。当中,可多善用绿色采购及智能创科,再接再厉,政府亦已新订定「绿色能源目标」,一方面深化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并举,另一方面扩大至涵盖政府所有建筑物及基建项目,务求至2024-25年度5年间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整体能源表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