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我国风云四号首颗业务星成功发射
6月3日00时1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B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星,将与在轨运行的风云四号A星组网协同工作。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6月3日00时1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B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星,将与在轨运行的风云四号A星组网协同工作。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警方国安处上月去信支联会多名现任常委,要求在今日(7日)前,交代过去8年大量财政、会议及活动纪录。支联会日前表明不会向警方提供相关资料。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出席立法会会议后见记者,他指警方国安处正调查支联会涉「外国代理人」,重申相信公众「眼睛雪亮」,相信透过日后法庭审讯会见到更多证据。他又指,留意到支联会称不会提交资料,重申此举可能涉刑事,相信警方的跟进行动会有很效率及迅速,「执法行动会嚟得好快」。 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日前表示,支联会并非「外国代理人」,警方国安处的要求不合法理。 邓:透过法庭审讯会见到更多证据 被问到有什么理据或交易证明警方指控,保安局局长邓炳强重申,任何人接受外国政治团体资金,从而为这些外国利益活动,便属于「外国代理人」,他相信「大家眼睛雪亮」,相信透过日后法庭审讯会见到更多证据。他又引例指壹传媒创辧人黎智英在日前其他案件的审讯中,可见到他如何勾结外国、危害国家安全。 邓炳强续指,任何人不跟从国安法交出资料,必定会采取执法行动,并扬言跟进行动会「好迅速」及「好有效率」,另任何人亦可提出司法覆核,两者并无冲突。 特首林郑月娥今日(7日)出席行政会议前回应,指《国安法》是「有法必用」,认为过去一些人不断鼓吹「违法达义」,批评公然表明不守法的人,不能自称为「公民组织」。 read more
过去一年,有西方政客和媒体抹黑香港,并声称其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受影响云云。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13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直言「我们不怕别人抹黑」,表示对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信心。 林郑月娥称,很多海外金融机构仍对香港充满信心,更希望在香港未来发展中「分一杯羹」,所以不少金融机构已经打算在香港扩大业务,增聘人员。据她透露,日前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启动,已经有海外银行称在年底前要增聘600人。 「这些放到我们眼前,就说明香港还是一个很重要的金融中心」,林郑月娥表示,当前仍需研究和探索的,是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下增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林郑月娥举例指,当新冠肺炎疫情过去,如何让在港外籍人士更方便地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就是其中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样可以提升大湾区对海外金融机构人才的吸引力。 谈及香港金融业发展,林郑月娥表示,金融业比其他产业更国际化,香港如今成为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中央的大力支持。未来特区政府将继续和中央有关部委保持紧密联系,探讨今后再有何种互联互通的金融产品可推出市场。 read more
近期有香港人怀疑被诱骗到柬埔寨、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遭禁锢从事非法工作。警方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O记)今日(21日)见记者指,正调查有港人被骗至东南亚国家案件,警方截至今早合共拘捕5名怀疑涉案本地人士,该5人正被扣查中,警方不排除稍后落案起诉他们。 警方指,5名被捕人士包括3男2女,年龄介乎17至51岁,当中包括两名分别23岁及30岁的本地男子,怀疑为集团骨干成员,负责联络及操控另外2名负责招揽的被捕人士;以及一名28岁女士,怀疑在社交媒体发放与求职骗案有关的帖文。 警方指,案件手法大致以透过社交媒体,或朋友介绍,或传销电话,声称提供所谓「高报酬、低要求」的工作机会,诱骗受害人到东南亚;往往受害人一下飞机就被扣押护照,并被转送到所谓行骗中心,逼迫他们继续骗其他人。若受害人试图逃走,就会受到不人道的对待。当中有部分受害人成功逃脱,其后得到中国驻当地大使馆出手相助;亦有个别人士自行逃脱或交付赎金后脱身。 read more
行政长官办公室今日(24日)公布,行政长官李家超委任第六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名副局长和4名政治助理。 新获委任的副局长和政治助理为: 副局长 环境及生态局副局长黄淑娴 发展局副局长林智文 政治助理 政务司副司长政治助理叶绍坚 财政司副司长政治助理宋佩瑜 律政司司长政治助理洪晓敬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政治助理李世隆 环境及生态局副局长黄淑娴、政务司副司长政治助理叶绍坚和财政司副司长政治助理宋佩瑜将于8月29日履新。 发展局副局长林智文、律政司司长政治助理洪晓敬和环境及生态局局长政治助理李世隆将于9月1日履新。 李家超表示,他已先后委任共14位副局长,以及共17位政治助理,现届政府的管治团队大致成形。他与团队将一同着力纾解民困,为香港增强发展动能,以结果为目标,为市民做实事。有信心各成员齐心合力,带领香港开启「由治及兴」的新篇章,建设让港人感到有机遇、希望和共融的香港。 政府指,会适时公布其余的政治助理人选。 以下为各新获委任的副局长及政治助理的简历: 黄淑娴 环境及生态局副局长黄淑娴。(政府新闻处) 黄淑娴现年59岁,自2018年起任食物环境卫生署副署长(环境卫生)。她于1985年加入政务职系,2020年晋升为首长级乙级政务官。她曾于多个政策局及部门工作,包括前运输科、前房屋科、民政事务总署、发展局及前食物及卫生局。 黄淑娴拥有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士学位(一级荣誉)。 林智文 发展局副局长林智文。(政府新闻处) 林智文现年55岁,自2018年起任发展局首席助理秘书长(规划及地政),主要负责推展新界各新发展区项目。他于1990年加入政府任职规划署助理城市规划师,2019年晋升为政府城市规划师。此外,他亦曾于前规划地政局和前民政事务局服务。 林智文拥有香港大学理学士及理学硕士(城市规划)学位。 叶绍坚 政务司副司长政治助理叶绍坚。(政府新闻处) 叶绍坚现年41岁,自2017年起任香港经济日报采访主任(政治版),亦曾任职香港商报。他有17年传媒行业经验,主要采访政治新闻。 叶绍坚毕业于珠海书院,主修新闻及传播。 宋佩瑜 财政司副司长政治助理宋佩瑜。(政府新闻处) 宋佩瑜现年38岁,自2016年起任发展局研究主任。加入政府前,宋佩瑜曾在大公报任职高级记者,以及任职立法会议员办事处高级助理。 宋佩瑜拥有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荣誉)文学士学位,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文学硕士学位。 洪晓敬 律政司司长政治助理洪晓敬。(政府新闻处) 洪晓敬现年51岁,2020年至2022年任公务员事务局高级经理(传讯与协作)。她曾服务不同传媒机构和企业,以及在政府新闻处工作。 洪晓敬持有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社会科学学士学位,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文学硕士学位。 李世隆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政治助理李世隆。(政府新闻处) 李世隆现年36岁,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担任葵青区议员,并曾参与不同政府法定及咨询委员会(包括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戴麟趾爵士康乐基金委员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的工作。 李世隆拥有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机械工程荣誉学士学位,以及清华大学高级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他是民建联及新社联成员。 read more
就传媒查询美国驻港总领事史墨客临别演辞,特区政府发言人今日(12日)表示,有关演辞内就香港国安法的评论乃不公平的指控,与事实全然不符。 发言人指出,香港国安法第四条明确规定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香港特区居民根据基本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包括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然而,《公约》所确认的一些权利和自由并非绝对,可以保障国家安全及/或公共秩序等为由受到限制。这原则在所有国家或地方(包括香港)也适用。 发言人说,香港国安法规定的四类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定义清晰。这些罪行亦与其他司法管辖区的国家安全法所订罪行相似。香港执法部门根据证据、严格依照法律,以及就有关的人士或单位的行为而采取执法行动,与其背景无关。律政司在有充分可被法院接纳的证据,令案件有合理机会达致定罪,并符合公众利益的情况下,才会提出起诉。法院只会在毫无合理疑点的情况下,信纳被告人兼备相关的犯罪行为和犯罪意图,才会裁定被告罪成。 发言人指,香港是国际化的城市,与其他国家、地区以及相关国际组织有密切的来往和联系。香港国安法旨在防范、制止和惩治的,与正常的交流有明显区别。奉公守法的人士不会误堕法网。香港国安法让香港由乱变治,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确保香港长远繁荣稳定。我们会继续防范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任何人或机构不论背景,违法必究。 发言人提到,美国驻港总领事就有关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后举行的行政长官选举所作出的评论,无视香港特区自1997年回归祖国以来,在民主方面有巨大跃进的事实。经完善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把负责选举行政长官和较大部分立法会议员的选举委员会从1200人扩大到1500人,并把立法会议席从70个增加到90个。这两个组织已变得更能代表香港社会,使公众能更广泛参与政治进程。此外,经完善的选举制度通过优化立法会议员的组成,提高了立法会的代表性。立法会议员现经由选委会、功能组别和地方选区的直接选举产生,让所有社会界别都能得到公平和均衡的代表。同时,增加中小企和基层组织的代表丰富了选委会的组成,使选委会的代表范围扩大至整个社会,同时确保了公众参与社会和政治决策过程的公平性。 发言人指出,完善选举制度后,特区政府已于2022年5月8日成功举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选举严格按照特区的选举法例的要求,公开、公平和诚实地进行,对香港落实“爱国者治港”有重大意义。行政长官候选人的资格由法定的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裁定,目的是确保候选人符合基本法第104条拥护基本法和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要求。此制度机制为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确保政权掌握在爱国者手中,是世界通用的政治原则,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会容许政权落入不爱国甚或出卖自己国家的人手中。 发言人强调,香港特区的民主发展必须符合宪法和基本法下的特区宪制秩序以及“一国两制”方针,并切合香港特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实际情况。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保障社会的整体利益,有利于香港民主稳定发展。 read more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發言人今日(7日)表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一位同住家人確診新冠肺炎,梁宏正現按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指引進行家居檢疫,檢疫期間會在家工作。 梁宏正一直有定期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他昨日曾進行核酸檢測,今日亦已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結果均為陰性。他工作時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關防疫措施。 read more
特区政府早前表示,正全力以赴就逐步有序恢复与内地通关,进行最后阶段准备工作,包括配额数量,适当时会作出公布。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今日透露,通关推展工作一直未停,已到冲线阶段,希望尽快有好消息公布。 李家超今日出席一个公开活动后被记者问及通关进度,他表示,多次与内地政府紧密联系,他感谢中央重视特区政府提出的通关诉求,又感谢港澳办、广东省政府的工作,特区政府已与深圳市及珠海市政府成立专班,就通关事宜作全面准备,目标是随时候命。 他又说:“我对于通关信心乐观兼有信心,我性格咁谨慎都有信心同乐观,呢个系好清晰慨。”他会形容现在通关已到冲线阶段,希望市民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以及特别是接种疫苗。在保持“动态清零”下,他对通关抱有很强信心。 政府专家顾问袁国勇建议明年三月前推行“疫苗护照”,李家超称,政府正积极研究,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read more
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早前通过,高中低级别公务员及首长级公务员划一加薪2.5%,追溯至今年4月1日。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今日(10日)表示,明白公务员团体对今次加薪感到失望,不过呼吁他们顾全经济大局,她亦不排除将来有机会因应情况调整薪金升幅。 叶刘淑仪呼吁公务员团体顾全本港经济复苏的大局,重申今次加薪基于一篮子因素考虑,强调没有偏离机制,认为2.5%的加幅合理。叶刘淑仪亦指,当前政府「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不会令经济停摆,认为目前最有效的抗疫方法是多做核酸检测及提高疫苗接种率。 read more
康文署今日(28日)起于荃湾大会堂展出前临时市政局及前临时区域市政局的时间囊。作为前两局千禧庆祝活动之一,该时间囊由前临市局及前临区局于1999年12月26日埋放在荔枝角公园。康文署于去年12月29日将时间囊取出。 本次展览由今日起至明年1月5日在荃湾大会堂展览馆举行,精选200多件「时间囊」所收藏与前两局文娱康乐及市政环境卫生服务相关的物品作展示,包括与千禧年庆祝活动相关的物品、与市政服务有关的物品,以及前两局出版刊物和纪念品等,让公众了解更多有关方面的发展。 展览免费入场,场地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10时至下午6时。现时除12岁以下和65岁或以上的人士及使用「安心出行」有困难的残疾人士获豁免外,所有人士进入康文署的办公处所和辖下场地前必须使用「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扫描场所二维码。 read more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即将于2月23日发表。香港面对第五波疫情,为经济带来不稳定影响,社会各界关注政府会否再发放电子消费券,立法会大会今日(19日)举行,议员陈曼琪口头提出有关消费券的质询,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回应表示,对再发放消费券建议持开放态度。 陈曼琪议员表示,政府自2011年起多次向市民发放现金或消费券,以冀还富于民,或纾解民困及提振经济,获得大部分市民及商户的支持。现时疫情尚未结束,本港经济前景仍有众多不明朗因素,希望了解政府会否考虑再次向市民发放不少于5000元的消费券。 陈茂波表示,因应经济及社会情况,政府自2018年开始多次向市民发放现金及消费券, 除了与社会分享经济成果,亦带动消费及经济,推动香港社会电子消费进度。他提到,资料显示,全港有630万人申请消费券,总价值约300亿,各界对计划反应正面,不单有助提振经济,截至今年12月,参与计划的4个电子消费平台一共新增470万个用户,大批商户采用服务,进一步推进电子支付服务普及化。 近日有政党表示反对再向市民发放消费券,认为对提振经济效果有限,有议员关注政府会否因此而放弃推出消费券。陈茂波指出,派发消费券以来,零售业市道创黑暴以后难得的新高,反映措施有效。面对第五波疫情,政府资源有限,派发消费券需要巨额公帑支付,当局需要考虑各方利益,审慎处理。不过,政府对计划持开放态度,将在本次消费券计划完成后再作详细研究,对香港整体经济环境作动态评估,以决定是否再派消费券。 截至去年底,已有630万人领取消费券,涉及金额约300亿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