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骅明起访京 晤部委官员签合作文件
香港政府今日(26日)公布,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明日(27日)至周五(30日)访问北京。
在北京期间,郑若骅将会与不同部委和机关的官员会面,亦会签署合作文件,加强内地与香港就法律、争议解决和促成交易方面的培训和交流。
郑若骅明日由深圳前往北京,并于7月31日由北京经深圳返港。
香港政府今日(26日)公布,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明日(27日)至周五(30日)访问北京。
在北京期间,郑若骅将会与不同部委和机关的官员会面,亦会签署合作文件,加强内地与香港就法律、争议解决和促成交易方面的培训和交流。
郑若骅明日由深圳前往北京,并于7月31日由北京经深圳返港。
本港第五波疫情严峻,沙田水泉澳村茂泉楼因为排放的污水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查呈阳性,昨(12日)晚被围封强检。相关行动今(13日)早完成,约1150人接受检测,当中共发现8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约490户,当中约60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9日)在社交媒体引述台湾《中国时报》昨日的统计资料时表示,为香港找经济增长极,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产品的性价比极高,香港有百多年做国际贸易的经验和客路,可以大有作为。 梁振英指出,香港弹丸之地,香港「买天下、卖天下」,大部分香港买的货不是香港所需,几乎全部香港卖的货不是香港所产。香港和中国内地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竟然超过台湾,直逼韩国。不少人忽视香港作为离岸贸易中心的重要作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贸易中心地位,关键词是「提升」。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5日)表示,周日(8日)与内地首阶段通关,每日最多可以有6万名港人从海陆空不同口岸通关前往内地。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口岸将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通关时间。 其中,除机场维持24小时服务外,港澳客运码头、中港客运码头、港珠澳大桥亦会恢复至24小时服务。其他口岸开关时间如下: 深圳湾口岸6时半至凌晨0时开放;文锦渡口岸7时至22时开放;落马洲口岸(福田口岸)6时半至22时开放。 邓炳强指出,香港北上方面,除了内地居民之外的所有旅客,都须事先通过特区政府辖下的网上预约平台预约;内地南下来港方面,除香港居民或经香港北上而返回香港的外地旅客,其余人都须事先通过深圳市政府辖下的网上预约平台预约。 邓炳强强调,预约申请人须预约指定口岸、日子及早午晚3个时段,并在指定口岸、日子及时段抵达才可顺利过关。他提醒,北上旅客通关时需要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及成功预约登记纸本、截图、短讯等证明。 邓炳强还表示,通关是特区政府及广大市民关心的头等大事,保安局及辖下的纪律部队已经全方位积极为通关作好准备。当局多个部门包括警务处、入境事务处及海关,联同运输署及港铁,今日较早时间派出几百人在相关口岸进行跨部门实地演练,确保通关初期运作安全有序畅顺。 read more
今日(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网志中表示,特区政府昨天举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宣讲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沉春耀主任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谢伏瞻副主任,来港深入解读报告,显示中央对「一国两制」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香港的亲切关怀。昨天的学习有助将二十大报告精神,更全面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成为行动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 陈茂波表示,在认识宪法是香港根本法时,必须了解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从而加深认识国家的政治制度、法理依据、治理实践,都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能分割。同样,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陈茂波续指,昨日的宣讲会令他感受到,中央提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坚定,方向明确,步骤清晰。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要有责无旁贷的时代责任感,并且结合自身特点,与内地一起努力打拼,逐步推进达到长期目标。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关键一环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香港有着独特优势,能积极贡献力量,包括将金融服务进一步做大做强,更好地支持本港及国家的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内地庞大市场的规模优势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优势,让创新科技更好地推动金融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并更好地结合政产学研的力量,让科研成果商品化,让创新应用推动产业发展。 read more
由发展局和建造业议会合办的「建造业安全周2021」今日(2日)起至6日举行,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主持开幕典礼时呼吁业界把握创新科技带来的优势,善用科技提升建造安全,共同缔造更安全、更健康的工作环境。 今届建造业安全周会以「安全智慧工地」为题举办一连串的活动,包括「建造业安全周研讨会」、参观安全表现优秀的工地,以及第27届「公德地盘嘉许计划」颁奖典礼。黄伟纶指,创新科技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近年亦积极推动使用创新科技。 建造业议会主席陈家驹出席开幕典礼时指,建造业工业化将改变行业文化,减省现场施工工序,解决建造安全的挑战。今年建造业安全周的主题「安全智慧工地」正好配合建造业工业化的发展,让业界交流经验。 「建造业安全周研讨会」在开幕典礼结束后随即展开,由本地专家分享提升工地安全的新科技、智能安全装置的应用及良好作业方式。此外,研讨会现场亦举办有关智能安全装置的小型展览。研讨会吸引了超过2500名本港和外地业界人士在现场或透过网络会议参与。 「建造业安全周」于2012年首次举办,以推广「地盘零意外,关怀建未来」为宗旨,一直获多个专业团体、机构、商会、工会等支持。 read more
「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暨月壤入港揭幕仪式,今日(26日)在湾仔会展中心举行,由嫦娥五号探测器采样取回的部分月球土壤在香港会展中心与本港市民见面。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等出席。林郑月娥在致辞时表示,这是去年国家成功登月取得的土壤首次在香港展出,让香港市民可以一同分享国家航天事业的骄人成就。她期盼在中央部委和各位科学家的支持鼓励下,香港可以为国家航天科技事业做出更多贡献,作为推动「一国两制」发展的新实践。 林郑表示,本着不断追赶的拼劲,我国的航天发展一日千里。而香港拥有雄厚科研实力,一直在不同领域贡献国家。她说,对香港的大学对国家航天发展的贡献感到非常骄傲,希望他们日后能受委托参与国家更多的航天任务。 林郑又指,目前香港与内地的创新科技合作正不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平台,香港和深圳正合力建设「一河两岸」的深港科技合作区,加上今年3月公布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本届政府对创科资源投入,香港的科技发展将大有可为。她强调,要持续发展,后继有人,需要更多有志投身科学研究的年轻人,需要更多能提升香港青年人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不怕艰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及科普教育,相信今次国家航天团访港5日,与大、中、小学生见面,为本港埋下了良好的种子,而「时代精神耀香江」主题展亦会发挥更大感染力。 read more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13日)书面答覆立法会议员质询,表示整体而言,现时政府财政状况稳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及经济环境,政府将继续审慎理财,保持财政实力应对未知的情况和需求。 许正宇指出,按金额计,上届政府较第四届政府在卫生、经济及社会福利3个政策范畴的开支录得最大增幅。在卫生范畴方面,有关拨款增长主要源自因应付疫情而增加的开支;在经济范畴,开支上升主要由于上届政府推出消费券计划;社会福利范畴的开支增加,涉及社会福利的改善及数以百计新推出的措施。 许正宇指,上届政府在任内增加卫生、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开支,主要是回应社会诉求、提升服务及应对疫情。政府会继续审慎考虑涉及经常开支的新项目,并严格控制公务员增长,使长远财政承担与收入增长相适应。此外,简单低税制是香港核心竞争力之一,鉴于经济环境及疫情影响,企业和市民普遍仍面对相当的财政压力,政府认为暂时仍不适宜调整利得税税率。 read more
政府昨日正式启动为期3个月的「政府打击卫生黑点计划」,各部门会着力清理全港逾600个卫生及街道管理黑点。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今日(15日)表示,政府启动打击卫生黑点的计划会实事求事,欢迎市民向当局举报,预期卫生黑点数目短期内会上升,暂时不会移除现有卫生黑点,以免卫生问题故态复萌。 卓永兴指出,政府会就计划制订关键绩效指标(KPI),希望将卫生黑点减至一定数目。他续指,未来半年,各部门会制订打击卫生黑点计划,包括加强清洗,强调今次计划不是「做骚」。 卫生黑点举报热线: 食环署热线:2868 0000/1823(24小时热线) read more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和副局长廖振新本周到访海事处,了解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的运作。今日(3日),林世雄在网志表示,海上救援协调中心于2019至2021年期间,每年平均处理53宗个案和协助超过90名涉及海上事故的人士化险为夷,3年协助超过270名海上遇险者。 林世雄指出,海事处于1989年成立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过去30多年来,无论在香港水域或是在大部分南中国海水域内发生事故,需要进行海上搜救行动,均由这个中心的同事负责统筹工作,涉及的范围达45万平方海里之广。 中心全年无休,遇上台风袭港,海事处更会增派人手到中心值勤,因为在恶劣天气下,每每有较大机会出现海上事故。今年7月,一艘内地工程船「福景001」在香港西南面约160海里的内地水域遇上台风「暹芭」吹袭,并要求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协调中心接到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通知后,随即协调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进行搜救工作,事件中成功救起其中3名船员。 此外,海事处同事要协助千里之外的海上遇险者,必须配合高科技通讯仪器和其他专业职系人员。为监测船舶发出的遇险讯号和作通讯用途,海事处在毕拉山、太平山山顶、鹤咀等地点设置天线及无线电通讯电台。中心亦设有其他高端系统和软件,包括用来接收数码呼叫遇险讯号岸基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接收紧急示位无线电浮标(EPIRB)的全球卫星搜救系统,及可利用国际海事卫星(INMARSAT) 的安全网络(SafetyNET),以便向特定区域内的船只作强化群呼(Enhanced Group Call)。 一旦接收到船舶遇险讯号,人员会立即根据船舶遇险的情况,并因应求救的性质,协调适当的救援工作,包括要求水警、政府飞行服务队、消防处执行搜救行动。视乎情况,例如涉事地点在香港水域以外或邻近南中国海其他区域,中心会联络遇险船舶附近的船只或相关地区的搜救中心提供支援,务求在最短时间内帮助求助船舶或人士脱险。 read more
英国航空评级机构「Skytrax」近日在英国伦敦公布2021年全球航空公司大奖及百大排名,其中卡塔尔航空、新加坡航空及全日空再度蝉联头三位。因管理不善而在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跌出三甲的国泰航空排名第6,较对上一次2019年的排名跌两位。 在其他细分类别中,国泰航空在亚洲区排名第4,在机舱清洁度只得第6,在最佳机上娱乐排名第11,最佳职员方面在亚洲排第4,在最佳机场服务排第9。另在最佳头等舱亦只排第12,最佳商务舱排名第9,最佳特选经济舱排名第17,最佳经济舱排名第7。 香港航空近年经历财困加上新冠疫情,被迫减少服务航线及裁员,在今年排名由24位大跌至63位。其他航空公司排名方面,阿联酋航空排第4,日本航空由第11大升至第5位,7至10位分别是长荣航空、澳洲航空、海南航空和法国航空。 新冠疫情重创航空业,令国际航班及旅客人数大减,去年排名活动因而停办。今年重开网上票选,活动时间延长为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综合旅客在疫情前后的搭机体验,并表扬航空公司在疫情期间的防疫应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