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香港特区政府批美方报告恶意诋毁及政治攻击促停止干涉香港事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今日(16日)凌晨发表声明,强烈反驳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发表的所谓「二零二二年报告」,再次对香港特区作出恶意诋毁和政治攻击,强调香港特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再次促请美国立即停止歪心干涉香港特区的事务。 声明指,委员会的所谓「报告」再三利用不符事实的借口恶意诋毁香港国安法,其卑劣政治动机昭然若揭,强调本港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政府坚定维护香港市民受到法律保障的权利与自由。 特区政府亦强烈反对所谓「报告」中就香港中学中国历史、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课程和香港语文教育政策所说的歪理,反映报告内容偏颇,扭曲事实,并毫无理据。政府指出,公民科旨在透过涉及香港、国家及全球发展的重要课题,拓阔学生的视野,培养慎思明辨的能力、正面价值观、积极态度及国民身份认同。而课本列明「香港不是殖民地」,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不争的事实,身为中国公民的在港师生认识国家历史,正确掌握国家一直拥有香港主权的事实,是应有之义。所谓「报告」把建基于客观事实的课程优化扭曲为篡改历史,反映其用心不良和腐败的政治目的。 另外,特区政府强烈反对报告诋毁特区的防疫抗疫政策,重申抗疫路线是清晰的,特区政府「不躺平」,重点减重症及死亡,确保医疗系统有效运作,并持续提升疫苗接种率及进行本地核酸检测以监测疫情。在调整各项防疫抗疫措施时,必定会采取谨慎态度、稳扎稳打,务求预防疫情反弹,尽量避免在复常路上走回头路。 在经济前景方面,政府说,尽管受外围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的影响,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优势众多,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特区政府亦留意到香港美国商会最近表示,大部分美国商会会员都希望继续留在香港发展。 政府又说,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社会回复稳定,加上与内地金融紧密融合,投资者对香港市场更有兴趣,对香港的金融发展前景更具信心。 read more

香港13间公院住用率昨爆满 联合医院达115%
本港公立医院服务需求持续,床位供不应求。根据医院管理局最新数字显示,昨日(12日)急症室首次求诊录4,821人次,其中伊利沙伯医院继续成为求诊人数最爆满的医院,录得达419人次,其次为屯门医院的398人次和威尔斯亲王医院的392人次求诊。 至于内科病床整体占用率持续爆满,医疗系统压力极大,在16间有提供内科病床的公立医院中,有13间不敷应用,录得超过100%的使用率。当中更以基督教联合医院再度位列“榜首”,录得高达115%的使用率;其次为录得113%使用率的伊利沙伯医院,第3为录得112%使用率的明爱医院。 医疗服务需求高企,整体公立医院的内科住院病床于午夜时的住用率为105%;而儿科住院病房的占用率则为68%。 read more

香港明起可预约中山体育馆和界限街体育馆打复必泰
截至昨日,本港新冠疫苗首针接种率达76.7%,第二针接种率约占合资格人口的70.2%,另有69.67万人已打第三针。 香港特区政府今日公布,市民明日(20日)起,可预约在中山纪念公园体育馆和界限街体育馆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免费接种复必泰疫苗,2间中心将由1月26日起提供服务。 60岁或以上的合资格人士可到社区疫苗接种中心领取“即日筹”。“即日筹”派发时间由每日上午7时45分开始,先到先得,派完即止。陪同长者接种疫苗的人士将不会被安排一同接种疫苗,须另行预约。 政府发言人指,为便利更多市民接种新冠疫苗,已在接种点增加接种间或人手,及增加社区疫苗接种中心至14间。现时接种能力已较月初增加77%,达每月177万剂,即每日接近6万剂。呼吁尚未接种的市民尽快接种疫苗。 发言人又指,农历新年期间,所有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在农历年二十九、年初一及年初二、即1月31日至2月2日休息。除两间设于私家医院的接种中心于2月3日年初三休息外,其余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于年初三照常提供服务。 点击预约接种新冠疫苗 市民点此查看多途径接种疫苗 read more

陈茂波下月23日发表财政预算案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今日(14日)举行的第七届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会议上表示,本届政府最后一份财政预算案将于下月23日发布,希望聆听各位意见。 他首先讲述特区政府的财政状况,过去两年,面对经济下行,为应对疫情对市民及企业带来的压力,特区政府采取大力度的逆周期财政措施,加上经常开支持续上升,2021年度财政赤字超过2300亿元,如果加上发债、房屋储备金和未来基金投资回拨,财政赤字会高达2800亿元。而今个财政年度预算案的赤字为1016亿元,如果加上发债、房屋储备金和未来基金投资回拨,财政赤字会高达1800亿元。 陈茂波指出,但受惠于出口畅旺,疫情受控,经济稳步复苏,消费券对消费市场的提升,加上市场对楼市前景倾向正面,令卖地收入和发展商补地价金额远高于预期,而楼价和股市畅旺,令物业和股票印花税收入比预期理想,陈茂波估计今年财政赤字将远低于年初时的估算。 read more

杨润雄致谢公务人员:「逆流」走进一线同心击退疫情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25日)在社交网页发文表示,当局在葵涌村展开围堵新冠病毒行动,多个部门派出支援队伍,当中包括教育局的团队,他发电邮向这批公务人员致谢。 他指出,病毒入侵社区,但尽忠职守的公务人员没有太多顾虑,「逆流」走进围封及受限区域支援检测行动,足见他们为市民服务的热诚及为香港抗疫的勇气,是他心中的英雄典范。 杨润雄提到这几天居于围封及受限区域的居民并不好受,须暂时禁足在家,日常生活受影响,亦要多次接受检测,压力不少。 他表示,公务人员为了大家的健康和香港利益,尽力服务,尽管有不少困难和波折,但期望大家体谅与包容,本着「同心抗疫」的精神,一起击退疫情。 read more

香港日增逾2000宗揪4宗无源头新变种株 何柏良:恐确诊数周内急升
本港近期疫情持续反弹,昨日新增2004宗确诊个案,时隔两月再破两千,另外再多15宗怀疑BA.4或BA.5个案,当中4宗源头不明。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30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本港出现4宗无源头的怀疑BA.4或BA.5个案,根据新加坡的经验,可以预期本港整体确诊个案有机会在几星期内急升。 何柏良又指,本港在第五波疫情中承受惨痛教训,但仍未处理好所有高风险群组,尤其是院舍长者的疫苗接种率仍然不足。他表示,长者起码要打三针,若要保险更需接种第四针加强剂。他又指目前有七成院舍院友曾经染疫,三成未曾感染,认为政府应该分开公布两个组别各自的疫苗接种比率。 read more

DSE7月20日放榜教育局「放榜三宝」助考生规划出路
2022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文凭试)将于7月20日发放成绩,教育局为协助应届中六学生为放榜日作好准备,特别制作了「放榜三宝」,即「e导航」、「升学及就业地图」及「放榜指南针」,并于今日(26日)上载教育局网站,让中六学生、家长及学校能适时获取多元出路的最新资讯。 学生、家长及学校可透过电子工具「e导航」搜寻本地不同程度的课程资料,包括学士学位、副学位及毅进文凭课程。「升学及就业地图」提供多元出路的资讯及报读院校的重要日程。「放榜指南针」则罗列各项与文凭试放榜相关的重要信息,如升学、多元出路及各项支援服务的有用资讯,供使用者参考,为放榜日作好准备。 「放榜三宝」已上载至教育局「中六学生资讯专页」网站,该专页同时提供有关多元出路的最新资讯。 read more

李家超:短期内委任政府专家顾问团了解抗疫意见
特首李家超今日(12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李家超提到,很快将会再委任政府专家顾问团,了解抗疫意见。他指未正式上任时,已连同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与专家组会面,政府将来亦会听从专家意见去作出防疫抗疫的决定。 被问到上任后活跃于社交媒体和如何修补社会撕裂。李家超表示,任何人如果更了解政府的运作,包括其本人的性格如何、对事物的看法,增进沟通和了解,对日后施政会有帮助。他续说,除了在社交媒体的沟通,也会和司长接触不同界别的人士,聆听不同人的意见和想法,以更好地进行10月施政报告的准备工作。 read more

黄锦星:垃圾征费具体日期待定试点反应正面
落实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垃圾收费)的修订条例草案已于去年8月通过,以18个月为基本安排的准备期亦已经开始。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6日)在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会议上表示,预计最快在明年下半年落实垃圾收费,会因应各项实践计划和其他配套计划的进度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就具体实施日期征询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的意见。 垃圾收费基于「污染者自付」的原则会按两种模式征收,分别为透过购买和使用预缴式指定垃圾袋(指定袋)或指定标签收费;或按废物重量在堆填区或废物转运站征收「入闸费」。黄锦星表示,自己曾到过参与试行项目的「三无大厦」,认为反应正面。 有议员关注法例实施后的实际运作会否顺畅,黄锦星回应,政策落实后会有6个月「适应期」,期间主要以劝喻和警告代替执法。此外,环保署表示,物业管理公司有需要可向环保署提供资料,由当局执法。 read more

叶刘淑仪:基本法给予香港民主达至普选需完成先决条件
香港中联办于今日(23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香港的民主道路」座谈会,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在发言时提到,所谓中方破坏《中英联合声明》是胡说八道,因为当中完全没有提到「民主」或「普选」的字眼。她强调,民主与普选都是基本法给予香港的。普选是最终的目标,但要达至普选,需要一些先决条件,包括循序渐进及根据实际情况。 叶刘表示,香港在英殖民政府年代毫无民主可言,是到了殖民政府统治末期,英国人发现1997年香港要交还中国,才开始悄悄推行所谓的普选,将部分区议会的议席透过普选产生。当年第一次的区议会部分议席普选,投票率是30%,英国高官已经觉得很了不起。她又说,根据个人参选经验,其实投票率太高并非一件好事,反而是社会过分动员、过分政治化的表现。 叶刘在立法会工作20多年,她直指,英国人离开之前在香港培养了很多所谓的「民主斗士」。他们在立法会内「逢中必反」,在立法会外透过挑起群众的恐惧或仇恨推高投票率。2019年,这群「民主斗士」利用修例风波,挑起老百姓的恐惧,造成动乱,所幸中央果断出手,首先为香港制定国安法,立刻平息动乱,随后又透过明确公职人员宣誓入职等规定,确保只有爱国者才可以担任重要的管治职位。今年3月,中央又完善了香港选举制度,她相信,新一届立法会在明年1月1日开展工作后,可以将过去的乱象一扫而空,建设有秩序、有能量、高素质的议会,配合特区政府的施政,推动良政善治,解决香港市民面对的最迫切的民生问题。 12月19日,香港成功举行了完善选举制度下的第一场立法会选举。作为港岛西选区当选人的叶刘笑言,自己在街上拼搏了8个星期,瘦了很多,形容「参选是一个减肥很好的办法」。她表示,在街上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明白老百姓对于解决房屋问题、青年出路都有殷切期望,承诺加入立法会后一定笃行「一国两制」原则,根据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的期望,尽量做好立法工作,反映市民意见,协助特区政府改善经济民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