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教警方联合反恐演习 模拟公众地方有可疑物品



香港中联办发言人昨日(15日)发表谈话指出,迫于强大法律和社会舆论压力,「民间人权阵线」今日宣布解散。这个以「反中乱港」为己任的非法组织多年来肆意挑战法治底线,任意戕害社会共同利益,引起香港社会各界强烈义愤,其垮台是人心所盼、咎由自取。我们坚决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办事,对其违法行为追究到底。在香港国安法落地实施、香港由乱及治的大背景下,任何人、任何组织坚持反中乱港立场,绝没有出路。 发言人指出,「民阵」的垮台是必然的。其成立至今从未依照香港法例进行注册,更无法交代收入来源、开支情况和银行账户,是十足的非法组织。多年来,这个非法组织口喊维护法治、实则无法无天,打着所谓人权民主自由旗号,毫无顾忌地冲撞法律底线,为所欲为地搞乱香港社会。回归以来,香港发生的多起非法集会、暴力对抗,都与「民阵」的煽动、策划、组织直接相关。如今,他们虽然迫于法律和舆论的压力,打自动解散的「悲情牌」,但从其满纸谎言的「解散声明」,能够看出其贼心不死的本性和「逢中必反」的本质。19年来,他们聚合各路反中乱港组织和「揽炒」政棍,勾结外部势力,冲击「一国两制」红线和特区宪制秩序,严重毒化社会环境,将香港拖入动荡的深渊。他们反23条反高铁、搞「占中」反修例,肆无忌惮地组织非法游行,任其演变为暴力袭警、攻击路人、纵火打砸,甚至占领立法会;他们明目张胆鼓动其成员利用「民阵」平台宣扬「港独」、煽动暴乱,处心积虑地勾结国外反中团体损害港人利益,颠倒黑白致信多国驻港总领馆为「揽炒派」张目……正如香港社会所同声谴责的,「其所做所为罄竹难书,让香港社会备受其害、令香港法治受辱蒙羞」,哪里是他们口口声声标榜的「合法、和平、理性」,分明是彻头彻尾的香港「祸乱之源」。 发言人表示,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这是法治的根本精神。任何组织、任何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我们注意到,香港警方今日再次声明「民阵」是一个未经注册不合法运作的组织。警方强调,一个组织及成员犯下的罪行,其刑责不会因解散组织或成员辞职而被抹去,会全力追究其是否违反香港国安法和其他法律。我们坚决支持特区政府和警队对「民阵」涉嫌违法的行为依法检控,严惩首恶分子,也奉劝那些目前还在坐困穷途、徘徊歧路的组织和个人,回头是岸,只有积极配合调查、真心尊重法治,才是唯一出路。 发言人最后强调,拨乱反正,重回正轨,是香港社会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多行不义必自毙,反中乱港的团体和组织在大浪淘沙之下,淹没于时代洪流之中,是正义的选择、历史的必然。我们坚决支持特区政府和警方依法办事、果断执法,在涉及国家根本利益和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只有全力维护法治尊严,才能有力维护香港同胞利益,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read more
为促进港澳青年融入祖国发展大局,近日全国青联出台8条针对性举措,涵盖青年关心的学业、就业、创业、实习等各个方面。 以下为8条举措具体内容: ——实施港澳青年内地实习计划,5年内为港澳青年提供15000个内地实习岗位。 ——实施港澳青少年内地交流计划,5年内为港澳青少年提供30000个赴内地交流机会。 ——实施「千校万岗」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行动港澳青年专项行动,5年内为港澳青年提供12000个就业岗位。 ——实施「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支持计划港澳专项活动,5年内支持不少于120个港澳青年创业项目。 ——为港澳大学生开放申请中国电信奖学金渠道,每年分别评选20名香港大学生、10名澳门大学生。 ——开放「逐梦杯」中国青年芯片科技创新大赛港澳青年参加渠道,拓宽和优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港澳赛道,为港澳青年参与全国性青年科创赛事提供更多机会。 ——为港澳青年开放申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等奖项的渠道。 ——在大湾区开通12355港澳青年服务热线,建设面向港澳青年的实体服务机构「大湾区青年家园」,编订《粤港澳大湾区资讯通》手册,为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发展提供全面精准的服务。 read more
内地专家来港视察本港疫情防控措施,两地或有望于下月有限度恢复通关。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在出席行会前见记者时重申,内地疫情防控专家团一连四日来港考察,对争取早日与内地有序免检通关至为关键,又指第二次本港与内地对接会议将于本周四在深圳举行。 林郑月娥表示,内地专家团来港后马不停蹄到访口岸、医疗、检疫措施,并会视察检测中心及疫苗接种中心工作,过程中专家团有详细在每一环节落实防疫工作详情。 林郑月娥又指,继今年九月底与内地相关单位及专家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对接会议,昨收到港澳办通知,第二次疫情防控工作对接会议,将于本周四在深圳举行,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会率领团队出席,希望创造通关有利条件。 林郑月娥强调,要达致通关及与海外免检往来制造条件,疫苗接种率仍要大幅上升,但到昨晚首剂疫苗接种率仍未达七成。她说,虽然本港抗疫成绩有目共睹,但如果接种率仍然低,不利与其他地方通关,呼吁市民尽快打针,履行公民责任,又希望随科兴疫苗接种年龄下降,可提升学生接种率,为早日恢复全日课及课外活动创造条件。她又指,食物及卫生局今日稍后会公布更广泛应用“安心出行”程式的细节。 林郑月娥强调,愈快通关愈好,但她希望市民明白,通关会有序逐步进行,并非所有关口一次过重开,并肯定会有配额。她指,相信内地和本港会继续有新冠病毒输入个案,仍然有风险引致本地爆发,到时需要透过熔断机制暂停通关,现时“回港易”和“来港易”计划都有熔断机制,若某个内地小区属高或中风险,居民无法免检疫来港,但相信本港较难分区熔断,细节仍要商讨。 read more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辖下的两个科学委员会早前指,由于青少年接种复必泰疫苗后时有心肌炎的情况发生,建议12至17岁市民只需接种一剂复必泰疫苗。「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昨天(30日)开会后表示,认同科学委员会的建议,并建议政府考虑为12至17岁人士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的成效进行相关的科学性研究。 而政府就公布,因应委员会的建议,由即日起,12至17岁人士如在最少14天前接种一剂复必泰疫苗,可获视为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并符合第599F章有关社交距离措施的相关规定。据第599F章,若干人士(例如以D类运作模式运作的餐饮处所员工,以及16岁或以上的邮轮顾客)必须已完成接种新冠疫苗,方可在相关处所工作或进入相关处所。 read more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25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现在是香港回归以来,最适当为《基本法》第23条进行本地立法的时间。 邓炳强指出,2003年提出的23条立法版本是一个起点,现时与与当年相较,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很多当时没有想过的事情都已发生,包括颜色革命、本土恐怖主义及外国势力勾结本港人士等。他说,即使香港国安法实施,惟本港仍有国安风险。国安法主要针对四项罪行,但23条提及要应对七项危害国家安全行为。要针对这七项罪行中,国安法未能涵盖的范围立法,包括间谍行为。 邓炳强强调,为23条立法是香港特区政府的责任。现届立法会的会期只剩2个月,要完成如此复杂的法例很困难,当局期望在下届立法会会期内将23条立法,政府换届亦不会影响工作。 read more
入境处今日(24日)表示,自12月20日至昨日(23日),一连四日在全港各区展开一连串反非法劳工行动,包括「曙光行动」及连同与警务处执行的「冠军行动」,共拘捕8名怀疑非法劳工、3名涉嫌聘用非法劳工的雇主、1名逾期逗留人士、1名非法入境者及1名涉嫌协助及教唆者。 入境处指,于「曙光行动」中,人员搜查了12个目标地点,包括美容院、农场、鱼档、生果档、装修中单位、住宅大厦及餐厅,共拘捕5名怀疑非法劳工、1名涉嫌聘用非法劳工的雇主及1名涉嫌协助及教唆者。被捕的怀疑非法劳工为3男2女,年龄介乎25至63岁,当中1名女子涉嫌行使及管有怀疑伪造身份证。因涉嫌聘用非法劳工被捕的雇主则为1名55岁男子。同时,因涉嫌协助及教唆他人在港违反逗留条件而被捕的则为一名50岁女子。 此外,于「冠军行动」中,执法人员于中环、东区、红磡及九龙城搜查了70个目标地点,包括酒吧、住宅大厦、餐厅、菜档及按摩店,共拘捕3名怀疑非法劳工、2名涉嫌聘用非法劳工的雇主、1名逾期逗留人士及1名非法入境者。被捕的怀疑非法劳工为2男1女,年龄介乎39至52岁。当中2名男子持有不允许雇佣工作的担保书(俗称「行街纸」)。因涉嫌聘用非法劳工被捕的雇主则为2名男子,年龄分别为54至56岁。 入境处提醒,任何人违反对他有效的逗留条件,即属犯罪。同时,所有旅客在未获入境处处长批准前,无论受薪与否,均不得在港从事任何雇佣工作。违例者会遭检控,一经定罪,最高刑罚为罚款5万元及监禁2年。协助及教唆他人违反逗留条件者同罪。 read more
通讯局今日(18日)公布,批准迪士尼终止其非本地电视节目服务牌照的申请,生效日期为今年12月15日。通讯局知悉迪士尼放弃持有该牌照纯属其商业决定。 在迪士尼的牌照终止后,香港共有9家非本地电视节目服务持牌机构,为亚太区提供约200条卫星电视节目频道。 通讯局又指,经考虑26/28吉赫频带内用作提供大规模公共流动服务频谱的三个受配者,即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Hong Kong Telecommunications(HKT)Limited和数码通电讯有限公司(统称「频谱受配者」)联合提出的要求后,通讯局决定修订向它们施加的网络及服务责任,将三个网络及服务里程碑每个延后两年,即由2022至2024年延至2024至2026年。 迪士尼旗下的串流平台「Disney +」本周二(16日)正式登陆香港,用户可选择以月费或年费支付,每个帐号收取73元月费或738元年费。迪士尼早前宣布,将于今年10月1日关闭香港及东南亚共18条电视频道,专注于发展旗下串流影音平台Disney+。 read more
澳门新冠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当地一对由香港返回澳门的母女核酸检测阳性,判定为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36岁母亲接种了3剂国药灭活疫苗,4岁女儿没有打针。 两人昨日(6日)在香港乘坐下午4时开出的金巴返回澳门。入境时随即接受鼻咽拭子检测,结果呈阳性,已安排接受隔离。 read more
第24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今日(6日)上午开幕,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香港会展中心分别设立会场、以线上方式举办。点新闻记者获悉,截止今年9月,香港在京已累计设立企业17782家,累计实际投资1144.2亿美元,占北京实际投资的58.1%,近年来京港两地经济合作成效显著。 自1997年以来,京港洽谈会已成功举办了23届。两地在金融、专业服务、科技、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记者获悉,今年1至9月,香港在京设立企业576家,实际利用外资106.3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占北京实际投资的79.1%。截止今年9月,香港在京累计设立企业17782家,累计实际投资1144.2亿美元,占北京实际投资的58.1%,投资主要涉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本届京港洽谈会以“融入新格局,开启新征程”为主题,共安排12项活动,包含开幕式、京港重大合作项目见证启动仪式、京港合作推介大会、京港双向投资重点项目签约仪式等4项重要环节。10项专题活动,具体分为4大板块。其中,开放合作板块,包括“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推动京港合作迈出新步伐”、京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京港金融合作等3项专题活动;科技文化创新合作板块,包括科技专场暨第四届“京港青创杯”创业大赛总决赛、2021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京港知识产权合作等3项专题活动;重点区域推介板块,包括京港两地“投资朝阳”云推介1项专题活动;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合作板块,包括京港卫生健康合作、京港食品药品安全合作、京港城市运行管理等3项专题活动。 read more
行政长官办公室今日(22日)公布,行政长官李家超委任第六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8名副局长和11名政治助理。 新获委任的副局长和政治助理为: 副局长 运输及物流局副局长廖振新 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 房屋局副局长戴尚诚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副局长刘震 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医生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副局长梁宏正 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 政治助理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政治助理李世华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政治助理傅晓琳 教育局局长政治助理萧嘉怡 财政司司长政治助理杨通达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政治助理廖添诚博士 保安局局长政治助理梁溯庭 房屋局局长政治助理欧阳文倩 政务司司长政治助理李惠 律政司副司长政治助理陈倩雯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政治助理招文亮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政治助理陈阅川 李家超说:“我和司局长一直积极物色不同背景的合适人才,条件包括在各自领域有丰富经验、知识或能力,施政理念和行政长官及相关司局长一致,有良好沟通能力,爱国爱港立场坚定,并有热诚和魄力服务社会。我已先后委任12名副局长和13名政治助理,我有信心他们作为政治委任团队的新成员,会务实进取,一同建设做实事的有为政府。” 政府会适时另行公布其余的副局长和政治助理的人选。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政治助理招文亮将于8月8日履新,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政治助理陈阅川将于8月15日履新,其余副局长和政治助理将于7月25日履新。 以下是各副局长及政治助理的简历: 廖振新 廖振新现年60岁,2017年至2022年任发展局副局长。 1986年加入政府,任职助理工程师,2009年晋升土木工程拓展署总工程师,2013年晋升政府工程师,2016年晋升首席政府工程师。 卓孝业 卓孝业现年57岁,于2020年退休前为香港警务处西九龙总区指挥官。 卓孝业在1982年加入警队任职警员,2016年晋升助理警务处长,主管服务质素监管部。 戴尚诚 戴尚诚现年55岁,自2021年起任建筑署工程策划总监。 戴尚诚为建筑师,在建筑界工作超过30年。他于1993年加入政府,任职助理建筑师,2012年升任总建筑师,2021年晋升为政府建筑师。他曾在多个决策局及部门服务,包括发展局及前民政事务局。 刘震 刘震现年52岁,自2015年起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秘书长(库务)。 刘震于1992年加入政务职系,2021年晋升为首长级乙一级政务官。他曾在多个决策局及部门服务,包括于行政长官办公室、前环境食物局,以及前环境运输及工务局服务。他于2012年至2015年出任工业贸易署副署长。 李夏茵医生 李夏茵医生现年50岁,自2022年7起任医务卫生局基层医疗健康专员。 李夏茵医生于2008年加入医院管理局行政管理团队,2016年晋升为策略发展总监。她曾为多个专业组织服务,如担任香港麻醉科医学院及香港社会医学学院委员会成员。 李夏茵医生于香港大学医学院毕业,亦为香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同时拥有多项专业资历,包括香港麻醉科医学院及香港社会医学学院(行政医学)专业资格。 梁宏正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