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卢宠茂:香港抗疫不可单靠外国理论或做法
香港第五波疫情反弹,确诊数连续8日破3千。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等4名专家撰文,指本港应在夏天逐渐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以便达致更好的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产生的「混合免疫」效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21日)出席立法会一个委员会时表示,政府制订抗疫政策时,不能单靠外国理论或做法,亦要考虑本地情况,包括人口结构、疫苗接种率和医院承受能力等,并指专家委员会会统一发布讯息,以免市民感到混乱。 卢宠茂指,当局在七一新班子上任前已和新任的专家委员会成员作出充分沟通,并解释在疫情下特区政府的政策不能单纯考虑外国的理论和做法,同时要考虑本港状况、人口、疫苗接种率以及医疗体系承受能力。 卢宠茂又指,专家委员会将召开第一次会,强调委员会将会经沟通后,有系统地统一发布讯息,向公众解释,以免市民感到讯息混乱。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扩大抗疫专家顾问团团队,委任6位专家在公共卫生、传染病学及临床经验等范畴向政府提供意见,包括许树昌教授、孔繁毅教授、刘泽星教授、刘宇隆教授、梁卓伟教授和袁国勇教授。 read more

何柏良倡机组人员抵港后须酒店检疫7日
一名53岁国泰航空货机机组人员,在由德国法兰克福起飞的航班执勤,于上周日(7日)抵港,其后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15日)在一个电台指,机组人员属于高风险接触人员,不应让他们走入社区,建议他们抵港后到检疫酒店检疫7日。 何柏良认为,本港的风险评估机制滞后需要检讨,近日欧洲疫情反弹,但部分地区仍然属于中风险地区。他亦建议机组人员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除了预防重症,更希望可减低病毒传播风险。 另外,新冠疫苗专家委员会今日将开会讨论是否降低科兴疫苗接种年龄至3岁。何柏良表示,科兴疫苗提供的第1、2期数据显示儿童接种疫苗后的抗体水平理想,内地降低科兴疫苗接种年龄后亦没有太大问题,认为可以考虑逐步降低接种年龄,增加家长的接受程度。 read more

经民联支持夏宝龙讲话吁踊跃投票为港人谋福祉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昨日(7日)发表重要录像讲话,指出「爱国者治港」绝不是要搞「清一色」,而是「五光十色」,具多样性。新选举制度充分彰显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公平竞争性这四个优势和特点,使选举回归良性竞争,为港人谋实惠、谋福祉。经民联对夏宝龙副主席的讲话表示欢迎和支持,并呼吁广大市民踊跃投票和善用手上的选票,选出爱国爱港的管治贤能,为香港解决深层次问题,实现良政善治。 夏宝龙指出,香港过去盲目追求西方式民主,但实际上带给香港社会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社会分化、恶斗,导致社会失序、经济失衡、管治失效甚至「黑暴」等危机。经民联认为,中央制定港区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以来,让香港进入「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新的选举制度更充分彰显了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公平竞争性这四个优势和特点,铺平了香港政治发展前路,令香港未来一片澄明。现时是特区政府落实各项发展及惠民措施的重要时机,因此,更需要有一群爱国爱港的贤能之士在管治架构为市民做实事,谋福祉,切实解决香港社会积存已久的深层次问题,破解住房、就业、医疗、贫富悬殊等突出问题,让基层市民看到发展的希望。 今次立法会选举多达150多位候选人,候选人需要认真比政纲、比能力,竞争非常激烈。作为对香港怀有高度责任感的工商专业界代表政团,经民联除了积极参与是次别具意义的立法会选举,同时期盼全港市民珍惜香港今日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有序新局面,一齐在爱国爱港旗帜下,以最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一同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新的选举制度为香港民主发展和良政善治奠定了制度基础,但制度不会自动发挥作用,经民联呼吁选民积极善用手上的选票,支持有作为、有担当的爱国爱港贤才进入议会,全力为经济民生打拼,促进香港真正走向良政善治,实现长治久安。 read more

林郑:将与中央机构合办展览介绍中共发展及与香港关系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5日)出席立法会答问会时表示,今年是中共建党百年,港府稍后与中央机构举办大型展览,介绍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发展及与香港的关系。 经民联议员刘业强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但仍有大部分香港市民对中共存有偏见,他问及政府会否积极举办宣讲会或分享会,供市民认识或学习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等。林郑月娥回应说,近日社会举办不少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区官员亦有出席活动,并讲述中国共产党同「一国两制」关系,以及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 林郑月娥认为,相比3、4年前,有关氛围在1年之间已发生变化,社会可以多讲执政党。她表示,当局会用好氛围,深化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国家的认识、国民身份的认同,及共产党和香港的关系。她说,政府稍后与中央机构举办大型展览,介绍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发展及与香港的关系。 read more

林郑月娥︰《反外国制裁法》暂未有本地立法时间表
特首林郑月娥今日(17日)早上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林郑月娥表示,《反外国制裁法》目前未有本地立法时间表,但已就本地立法的框架进行初步讨论。 林郑月娥指,本届立法会会期将于10月结束,时间紧迫。近日与不同商会交流,他们对香港国安法的忧虑已有所消除。她说,《反外国制裁法》或会再引起忧虑,因此支持透过本地立法在香港实施有关法律。 对于本港人口跌1.2%,人口下跌由自然减少及香港居民净移出组成,林郑月娥表示,人口输出总数的确有上升,但来港人数亦因为疫情下的旅游限制而大减,包括单程证来港人士远低于以往每日150人的上限。她强调,香港是自由流动的社会,有家长可能想子女接受不同的教育,港府亦有做吸纳、挽留和培育人才的工作。香港基本优势仍然存在,随着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信可以吸引更多人才。 read more

「高才通」今起落实 孙玉菡料申请人多为百强大学毕业生
特区政府上星期宣布「抢企业」「抢人才」措施,以增加香港竞争力,包括今日(28日)起落实「高端人才通行计划」(简称「高才通」)。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今日一个电台节目表示,「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今日起开通,相信会有更多人是透过百强大学名单申请来港。 孙玉菡表示,「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提供特区政府不同人才入境计划的资讯和小工具,亦有连结入境处网站以供线上电子方式申请。此外,特区政府在海外及内地17个办事处会有招商引才专组,并开设社交平台专号,针对特定群组推广宣传。他指出,专组最大作用是与当地适用高才通计划的百强大学联系,接触有兴趣的人才来港。 孙玉菡指出,「高才通」计划其中一个资格是申请者年薪达250万港元或以上,而在香港达到该标准的人士不足1%,相信会有更多人是透过百强大学名单申请来港。会在一年内进行检讨,检视除世界百强大学毕业生外,会否考虑特定学科著名院校的毕业生。 read more

狄志远称会就童乐居虐儿案在立会提急切质询
保护儿童会童乐居虐儿案持续扩大,警方今天再拘捕2名职员,受害儿童增至最少33人,立法会社福界议员狄志远表示会就事件在立法会提出急切质询。 狄志远指,童乐居事件已经失控且问题越趋严重,他因此根据《议事规则》第24(4)条就事件提出急切质询,要求政府尽快会向公众交代及提出即时的解决方法,包括会否派遣独立专家出任机构董事局成员监察机构运作。对于「童乐居」事件,社会福利署推断的问题成因为何?有否提出任何方案即时解决问题、有否持续策略确保事情不会再在香港任何院舍发生。质询亦会问到社署会否进行全面检讨及改善现时的弱势院舍的管理情况及监察机制。 另外,狄志远亦已去信社会福利署署长,要求署方跟进童乐居事件一系列问题,包括调查相关机构是否于虐儿事件被揭发前已得悉事情、交代相关机构的巡查次数及相关巡查报告、尽快就事件检讨及改善现行的监管机制并交代相关时间表、研究设独立呈报机制,让家属及相关人士反映情况承诺公开独立检讨委员会的完整报告,并要求尽快提交保护儿童法例草案。 read more

疫下培训进度逊预期胡伟雄:盼年轻团队顺利接班
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GFS)总监胡伟雄两年前上任,已预示部门人手接班问题,加上部门正式成立至今届25载,故已经为GFS订下未来10年的培训计划;然而受到社会事件、疫情,加上外国制裁影响,令到计划培训进度均未如预期。他指,目前团队经验较为年轻,希望能于训练和招聘多下工夫,以安排日后梯队接班顺利,应付未来突如其来的挑战。 GFS目前有300多人,空勤主任及机师等前线人员占260多人,胡伟雄指出,现时部门内有不少年资较浅的机师及技术人员,故希望能积极提高有关专业训练,但外出训练之门遭疫情影响而关上,如有4名见习机师本于去年到澳洲受训及考试,但疫情所限,至今仍在港,导致培训滞后。 GFS现正就空勤主任及见习机师进行招聘,两类职位的空缺率均达10%,但挑选合资格人员方面,胡形容非常严格,视乎投考者是否「trainable(可造之材)」,「因为资源较少,培训时间长,而且需要安排前线执勤人员做训练教官,所以一次性挑选人数不会太多,同时避免他们同一时间退休,出现真空期。」 本港航空业去年受疫情影响,大量机师失业,胡伟雄表示,即使拥有驾驶飞机牌照,亦只是符合其中一项「小小的Bonus(额外好处)」,而最重要是人员面对危机时的应变情况,面对恶劣天气和环境时,懂得判断和应付突发情况的能力,例如驾驶飞机会有控制台告知不适合降落的资讯,而山岭拯救期间则需要机师自行面对困境,并需要与空勤主任合作执行任务。 他又指,空勤主任亦同样有相似的要求,并非「高大、健硕」就等同适合;对于加入成为GFS其中一员需要有什么特质?胡伟雄认为「开朗、正面、有触觉、think out of the box(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框)」,并强调:「不是要心口有个勇字的人,我们绝对唔需要,我们需要的人是懂得思考后行动,找出方案应对,不会因为压力而setback(挫败)。」 不少投考者面试期间,已显示出熟读GFS网页资料,但胡希望投考者应尽力表现与其他投考人士有什么不同之处,让管理层能信任其能力,「有人入来当踏脚石,然后离开;亦有人当GFS只是一份工,浪费公帑;相反若当成职业,投入工作,面试期间会看得出来,非常不一样。」 read more

何君尧:香港像一只火凤凰涅槃重生 未来25年还要更加精彩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6/CH5NR1mClx07WIhJ9gzC01041203etd40E020.mp4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狮子山下相对论》节目报道 夏日香港,街市正热闹,草木更葱茂。香港立法会大楼,几乎每天都有会议,刚满60岁的立法会议员何君尧,觉得落实慢了,就拍桌大喊“快!快!快!”。在香港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的日子,央视新闻《相对论》系列访谈《狮子山下相对论》对话何君尧,由他谈一谈对香港未来由治及兴的期待。 在议员何君尧的办公室墙上,挂着2016年友人送来的“爱国爱港”四字书。那一年,何君尧第一次当选香港立法会议员,而这之后,他因为在“修例风波”中“撑警反独”,遭遇扮成粉丝的暴徒袭击,如今刀痕犹在,他险些付出生命的代价。“香港就像一只火凤凰,在烈火当中重生。”三年后,何君尧这样告诉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如今,香港国安法与新选制全面落地,刚过60岁生日的何君尧说,他对香港有信心。 何君尧表示,对香港未来信心的来源就是国家、国运。(央视新闻) 当记者问到,您提到信心。信心的来源是什么?何君尧表示,就是国家、国运。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只是看,也要贡献自己的那份力量,搞好香港,不要让其他的人看衰。要用鸟瞰的角度看清楚,香港是大湾区的一部分。大湾区如今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过了欧洲一些国家,香港应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好手头的工作。 “十四亿中国人,看得更加清楚” 何君尧表示,把过去的香港比作一盏世界观的“照明灯”,一些西方政客口中的所谓“民主”和“法治”,让十四亿中国人看得更加清楚。(央视新闻) 何君尧把过去的香港比作一盏世界观的“照明灯”,一些西方政客口中的所谓“民主”和“法治”,让十四亿中国人看得更加清楚。当记者关心的问到当年的伤口恢复的怎么样?何君尧表示,还有一个小小的疤,也很淡了,不太明显。他指那一次遇袭,也可以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法治?经过2019年,觉悟了、明白了,如果国家不强,什么都是假的。对香港的前途,何君尧是有信心的。特别是第七届香港立法会顺利完成选举,特区政府即将成立25周年,香港的经历也是14亿同胞一个响当当的照明灯,世界观看清楚了很多。 记者问到,很快就到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日子了,您最近在忙什么?何君尧表示,近期我们要为下一届特区政府的改组提出建议。一些比较迫切的问题,比如房屋的问题,福利的问题,防疫的问题等等,也要考虑。马上就是7月1日了,新一届特区政府即将就任,要构思一下前面的路怎么走。总的来说,工作内容很有趣,也很丰富。 何君尧今天的香港,就像一只火凤凰,在烈火当中,涅槃重生。(央视新闻) “火凤凰” 记者提到,2019年一些内地人会觉得,香港怎么会是这样?现在我们到了一个新的篇章,肯定要重新建立互相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何君尧答到,这是一个过程,香港也要靠我们的年轻人走向未来。对于未来的新一代,我们要抓好国民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世界观教育等等。从哪里跌倒的,就要从哪个地方爬起来。今天的香港,就像一只火凤凰,在烈火当中,涅槃重生。 (据央视新闻《狮子山下相对论》节目报道) read more

香港今新增8457确诊 张竹君料个案续升 未知何时达顶峰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WeChat_20220827221951.mp4 新冠疫情毒链难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布,本港今日(27日)新增8,457宗确诊,包括232宗输入个案。至于Omicron变种新冠病毒株亚系怀疑个案占比再有上升,本周三(24日)的样本比例中,疑似BA.4或BA.5升至48.6%,而BA.2.12.1则维持7.6%,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预料新增确诊个案会再上升,但未知何时到顶峰。 对于当局昨日(26日)公布的赴宴快测安排,张解释是希望减少大型聚会的病毒传播,因一般宴会上大家通常相识,可能会在不戴口罩情况下交流。至于70岁以上、未接种2针疫苗的确诊者方面,昨日已录得10至20人,均在照顾者陪同下送至指定隔离设施。 过去一天有4间安老院及1间残疾院舍出现确诊个案,各自的院友及职员需检疫;另有2间学校有班别疑出现传播,须停课一周。医管局病床扩张进入第3阶段,料增2,500至5,000张床位,部分将收新冠病人,通波仔等预约或受影响。截至昨日黄昏有220名病人已转介至私家医院疗养。 另外,输入个案方面,有108宗在机场找到,47宗于检疫设施中发现,另有58宗检疫后、入境第4至7日发现,另有19宗是检疫7日后发现;个案来自43个国家及地区,其中有7个地方多过10宗,包括英国31宗、菲律宾30宗、泰国24宗、美国22宗、加拿大及印度17宗、新加坡11宗。 张竹君公布,过去一日4间安老院及1间残疾院舍出现新确诊个案,各院舍均有1宗新病例,同住的院友均须检疫。在学校方面,多间学校的班别疑出现传播,中心已建议停课一周。 涉疫院舍包括,明爱李嘉诚护理安老院、康璟护老院(大埔)有限公司、沙头角护理院、庆楠护老院(荃湾富丽)有限公司,以及新生精神康复会竹园宿舍。 学校方面,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灵工幼儿学校,N1班有27名学生,有2名学生及一名老师确诊。比华利中英文幼稚园,PGSA AM班有13名学生,有两名学生陆逐确诊。另开学日将至,惟疫情持续升温,学校会不会有停课或进一步措施,当局表示视乎疫情情况,要平衡学生上学的需要。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公布,本港过去一日新增4名患者离世,分别为2男2女,年龄介乎69至91岁,当中两人已完成疫苗接种。 第一位是69岁男性,已打3针疫苗,有不同长期病患,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血脂高、睡眠窒息、遗传性肌肉萎缩症,本周四(25日)有咳嗽及轻微呼吸困难,曾做快测没有确诊,惟其太太昨日(26日)凌晨发现他在床上昏迷不醒,立即叫救护车,救护员发现他没有心跳,立即送至东区医院急症室,快测后确诊,当日离世,已送到公众殓房由法医调查死因。另一位73岁女性,已打2针,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高、心衰竭及慢期子宫癌,上周二(16日)去屯门医院内科覆诊,因有心衰竭而发现脚肿、胸口痛及肚脤,怀疑引致身体太多水分,快测结果显示确诊,其女儿亦快测确诊,有服用抗新冠病毒药,一直状况良好,惟至昨日凌晨突然心脏停顿过身,暂时未知死因。 第3位77岁男性为老人院院友,有高血压、曾经小脑出血、B12缺乏,本身不良于行及沟通,本月11日核酸测试确诊,安排去北大屿山医院急症室,即时服用瑞德西韦,之后因肠塞到玛嘉烈医院外科治疗,再到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昨日去世。最后1位死者是91岁女性,同样为老人院院友,有高血压、血脂高、中风、认知障碍,本周日(21日)因呼吸困难及身体差而到急症室求医,随后转至内科病房,起初两日核酸测试没有确诊,至入院第3日始确诊,曾处方口服抗病毒药,惟至昨日离世。 read more